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牵手”上海 守望相助——上海三名外籍人士的疫情经历

时间:2009-10-13

新华社记者吴宇摄新华社上海7月8日电记者吴宇陈杰王婧媛在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的外国友人聚会活动中,三名外籍人

提示:本文共有 16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外国友人在上海聚会现场。新华社记者吴宇摄

新华社上海7月8日电(记者吴宇陈杰王婧媛)在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的外国友人聚会活动中,三名外籍人士向新华社记者讲述了近半年来的疫情经历和感受。疫情期间与中国“牵手”的守望相助,已成为他们珍贵的记忆。

来自尼泊尔加德满都的阿希什·马斯卡博士,是上海一家外资医院的骨科医生。他打开平板电脑,向记者展示一个由许多蜂巢状小照片拼成的“爱心”。原来,每张照片的主人,都是一位献血志愿者。

尼泊尔医生阿希什·马斯卡展示由众多献血志愿者照片拼成的“爱心”。新华社记者吴宇摄

三年多来,马斯卡带领一个名为“血缘”的外籍人士爱心团体,累计在上海开展了14次义务献血活动。他们的公益之旅,在疫情期间也没有被阻挡。

“热血从我们的心脏流出,就像爱在奔跑。虽然不知道它的归宿,但一定帮助了有需要的人。我们因此而快乐!今年3月和6月组织团队成员两次义务献血,是我们最自豪的疫情经历。”48岁的马斯卡笑呵呵地说。

马斯卡的积极作为不止于此。疫情初期,他以女儿的玩具为道具,拍摄了一组个人如何开展卫生防护的照片。生动形象的照片一上微信朋友圈,就收获众多点赞,还被上海市血液中心的微信公众号转发。

作为医生的马斯卡除了引导身边朋友“戴口罩”“勤洗手”,还鼓励献血,“因为疫情中血液需求更大”。他还发起一个“武汉加油”的微信群,将更多志同道合的外籍人士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挑战”。

马斯卡已在上海生活17年,与中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说:“上海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疫情期间组织义务献血,是我们对‘家’的回馈,我们以此为荣。”

“疫情初期,父母曾很担心我们的安全。”说这话的佟朗,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老挝班”的班长,今年22岁。学校实施了封闭管理后,他们收到了口罩和慰问品。佟朗的父母得知后,一下放心了许多。

“事实证明,上海将疫情控制得很好,我们在上海很安全。”佟朗说。

两年前,佟朗与一批伙伴第一次迈出国门,来到了上海,成为中国老挝铁路工程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的首批留学生。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与其他13名同学经历了一段独特的求学之路。

这几个月,这批老挝留学生虽然不能走进教室,但新开的“网课”一直没有中断。虽然不能与老师面对面,但“网课”有了更多课程学习和回看回听的选择。作为项目合作方之一的上海市友协,除了在防护物资最紧缺的时刻送来口罩,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近期两次组织老挝留学生走出校门参观游览。

在上海的老挝留学生讲述疫情中的求学生活。新华社记者吴宇摄

“我们曾想过,除了学习,还能为培养、保护我们的中国做些什么?我们录制了一段视频,每人用中文送出‘武汉加油’‘上海加油’‘中国加油’的祝福。今天,我们的能力可能只有这些,但是未来,我们要参与中老铁路运营,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者。”佟朗说。

61岁的哈尔门·达布拉来自荷兰,是五星级上海花园饭店的董事总经理,前后在中国工作已有20年。受疫情打击,他负责管理的酒店生意一度急转直下,但他与中国同事一直在严防疫情的前提下坚持营业。

达布拉告诉记者,有两件事令他印象深刻:一是政府始终将大众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举措。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才重启经济。“我特别欣赏中国政府这样的做法,这让我觉得生活在上海十分安全。”达布拉说。

来自荷兰的哈尔门·达布拉讲述自己与中国同事的抗疫经历。新华社记者吴宇摄

另一件事则是老百姓自觉遵守防疫纪律,十分注重自我防护。同时,中国员工沉着乐观面对疫情,在工作中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岗位和职责,表现出很强的韧性。

疫情期间的见闻让达布拉相信,中国未来经济依旧会蓬勃发展。他选择未来继续留在中国。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友协会长沙海林表示,疫情期间,众多外籍友人和上海人民一起,守护着城市安全,关注着城市发展。这种特殊时期的守望相助,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展现,“上海格外珍惜中外人士在抗疫合作中凝聚的友好情谊”。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牵手”上海 守望相助——上海三名外籍人士的疫情经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疫情面前“超国民待遇”?!胡锡进:我给上海居委会“优待”英国女婿的故事打零分

疫情面前“超国民待遇”?!胡锡进:我给上海居委会“优待”英国女婿的故事打零分

隔离,超国民待遇,疫情,外籍人士,防控,中国,老胡,居委会,女婿,方面,社会,病毒,英国,中国社会,上海,事件,做法,历史,外资,洋女婿,老外,特殊待遇,上海居委会,人士,例子,办法,原则,国界,外籍人,外防

2012-10-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广东外籍黑人男子疫情期间每天带不同女性过夜 视频画面让人心痛

广东外籍黑人男子疫情期间每天带不同女性过夜 视频画面让人心痛

疫情,中国,外籍,女性,黑人,人员,华人,男子,病例,约会,肺炎,视频,调查,维灏,广州白云机场,佛山,地方,外籍人,塞拉利昂,女子,底情,患者,据调查,炸弹,男性,讲究卫生,病毒,病情,眼睛,传播

2008-02-22 #小故事

广东上央视新闻联播啦!以科学凝聚共识 携手共战疫情!

广东上央视新闻联播啦!以科学凝聚共识 携手共战疫情!

疫情,防控,人员,广东,中山大学,代表,外籍,广东省,广州市,留学生,精准,服务管理,非洲国家,方洪,谢韵,陈广泰,责编,国际,人类,共识,共同体,公开信,办公室,商人,外籍人,外籍人士,多国,情况,广州,总领事

2009-04-29 #故事阅读

“国际化社区”招募疫情防控外语翻译志愿者 引来不同国籍留学生

“国际化社区”招募疫情防控外语翻译志愿者 引来不同国籍留学生

社区,人员,志愿者,工作,防控,疫情,外籍,城苑,外语,服务,居家隔离,外籍人士,外籍人,情况,作用,医学观察,外国,天河区,小区,猎德街道,摸查,英语,咨询,三人小组,国际化社区,防疫工作,中来,朱虹,华南理工大学,南方都市报

2019-07-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菠萝的故事——一个宣教士的经历

菠萝的故事——一个宣教士的经历

菠萝,权利,当地人,园子,上帝,工钱,杂货店,老外,诊所,人们,杂货,给他们,德国牧羊犬,妻子,圣经,小刀,怒气,时候,法子,生气,生命,耶稣基督,观点,计划,斗争,耶稣,不尊重,丛林里,你自己,又开始

2020-06-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菠萝的故事——一个宣教士的经历

菠萝的故事——一个宣教士的经历

菠萝,权利,当地人,园子,上帝,工钱,杂货店,老外,诊所,人们,杂货,给他们,德国牧羊犬,妻子,圣经,小刀,怒气,时候,法子,生气,生命,耶稣基督,观点,计划,斗争,耶稣,不尊重,丛林里,你自己,又开始

2020-06-05 #故事阅读

菠萝的故事——一个宣教士的经历

菠萝的故事——一个宣教士的经历

菠萝,权利,当地人,园子,上帝,工钱,杂货店,老外,诊所,人们,杂货,给他们,德国牧羊犬,妻子,圣经,小刀,怒气,时候,法子,生气,生命,耶稣基督,观点,计划,斗争,耶稣,不尊重,丛林里,你自己,又开始

2020-09-26 #故事会

菠萝的故事——一个宣教士的经历

菠萝的故事——一个宣教士的经历

菠萝,权利,当地人,园子,上帝,工钱,杂货店,老外,诊所,人们,杂货,给他们,德国牧羊犬,妻子,圣经,小刀,怒气,时候,法子,生气,生命,耶稣基督,观点,计划,斗争,耶稣,不尊重,丛林里,你自己,又开始

2020-09-26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