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武汉直击|了不起!战“疫”一线的“90后”河南医护人员

时间:2009-10-28

2月17日,记者来到武汉市青山区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所在住地,探访部分90后医护人员战疫一线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文 胡楚云/视频

17年前,“非典”来临时,“90后”是孩童,大家保护着他们的安全;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袭来,“90后”站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们冲锋在前,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月17日,记者来到武汉市青山区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所在住地,探访部分“90后”医护人员战“疫”一线的故事。

“年轻人就该冲锋在前”

邵青青1990年出生,从事医护工作10年,是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她是“出彩河南人”河南省第五届最美护士。

记者见到邵青青时,她正在和本组护理人员商讨第二次进入“方舱医院”的有关事项。

“我是B舱的一个护理小组组长,现在‘方舱医院’入住的患者比较多,患者情绪会有波动,结合第一次进舱的经验,我们要重点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邵青青告诉记者。

“2月15日下午2点至晚上8点,我带领小组的护理人员第一次进入‘方舱医院’,因事前准备充分,大家按照各自分工,登记患者信息,与重点患者交流谈心,整个工作井然有序,按照预定方案,我们顺利完成了护理任务。”邵青青说。

“我所带的护理小组,有12人,大多数是‘90后’。”邵青青说,“作为‘90后’年轻人,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我们就应该冲锋在前,勇挑重任,迎难而上。”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手术部护师王晓珊1990年出生。“抗击疫情,不能缺少我们年轻人。我3次向医院提交请战书,要求到武汉抗击疫情第一线,这是一份光荣的使命。既然选择一袭白衣,就有责任有义务,冲在前面。”

“第一次进入‘方舱医院’后,我快速调整情绪,很快进入了角色。令我感动地是,一位患者阿姨得知我是河南医护人员,每次在病区见到我,都给我说‘谢谢你们支援武汉!’”王晓珊说,“这位患者阿姨的话,给我注入了强大工作动力,我一定要给患者们提供贴心护理,帮助他们早日战胜疫魔。”

“‘出发’是我们的职责”

李琨1991年出生,是独生子,现在是郑州人民医院南院区重症医学科的护师。

李琨来到武汉第三天,2月11日,迎来了自己29岁生日。一些医护人员用饼干和苹果平做成了一个小简易蛋糕,为李琨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

“我来武汉后,父母非常支持我的决定。”李琨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我们‘90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展现了我们青年一代的担当。”

宋亨达1995年出生,是省人民医院中心ICU一病区护士,也是省人民医院派往武汉抗疫一线最年轻的医护人员。

“到武汉抗疫第一线,既是挑战,也是考验。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义不容辞。面对疫情,‘出发’是我们的职责。”宋亨达告诉记者。

“众志成城,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加油!”2月17日,宋亨达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则动态。两张照片里,是他和小组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在“方舱医院”的工作情况。

“挑战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河南省儿童医院东三街呼吸科二病区护师唐晓静是1993年出生,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参加护理组的相关培训。

“我来之前,没敢跟妈妈说,怕她担心。我‘骗’她,我需要长期在单位加班。”唐晓静说,希望这个最美丽的“谎言”一直保留着。

“来武汉后,为了穿戴防护服需要,我把长发也剪掉了,我和父母微信视频时,戴着发套,不让他们知道。”唐晓静说着话,眼泪就流了出来。“抗击疫魔,正是需要医护人员的时候,我们年轻人就应该挺身而出,我们相信,有全社会的努力,战‘疫’的春天很快就要到来。”

1994年出生的臧博星,是封丘县中医院康复科护师。“2月9日,来武汉的当天,是我和男朋友准备订婚的日子。因任务紧急,我推迟了订婚日期,男朋友非常理解和支持我。”臧博星说,“我是医院里第一个报名的‘90’后,‘面对急难险重,我年轻我先上’,这是我在请战书里写的一句话。现在没能如期订婚,有点遗憾,我想待春暖花开,疫情退去,再去看诗和远方也不迟。”

1997年出生的黄飞飞,1998年出生的程雅新,是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两个医护人员。

黄飞飞和程雅新均是洛宁县中医院的护士,“我们年轻人,没有思想包袱,乐观开朗,思想活跃。和患者交流沟通,说话方式相对轻松,我们有信心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的心态。”黄飞飞说。

“在‘方舱医院’里6小时不吃不喝,身体是否受得了?”记者问。程雅新笑着说:“没事,我们年轻!挑战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她俩与所在小组医护人员一起并肩作战,在“方舱医院”里,登记患者信息、开展心理疏导扫卫生,繁琐工作中不失细致有序。

据统计,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有300名医护人员,其中,“90后”有106人,占比三分之一。

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陈传亮介绍,“90后”并不是有些所说的“太脆弱”“不敢吃苦”,“90后”很有社会担当。疫情发生后,不少“90后”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展现出勇敢、独立、坚强的青春形象,在这场战“疫”中,让大家看到了“90后”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张菁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武汉直击|了不起!战“疫”一线的“90后”河南医护人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武汉战“疫”前线直击:点赞战“疫”一线90后河南医护人员

武汉战“疫”前线直击:点赞战“疫”一线90后河南医护人员

90后,患者,武汉,河南,护士,医疗队,方舱,时候,郑州,医院,出生于,邵青青,护师,党员,防护服,王文雅,苏雨,医护人员,中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事情,吃鸡,国家,妈妈,姑娘,水雾,湖北,游戏,疫情,组长

2008-06-22 #故事大全

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虽辛苦 但我们一定能够胜利丨武汉直击

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虽辛苦 但我们一定能够胜利丨武汉直击

医护人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理,工作,疫情,记者,隔离病房,勇气,一线,儿子,肺炎,时刻,时候,武汉,父亲,病区,病房,病情,负担,重压,重症,防护服,医护,告诉记者,身体上,卫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不,中南医院,总医院

2020-07-14 #小故事

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虽辛苦 但我们一定能够胜利丨武汉直击

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虽辛苦 但我们一定能够胜利丨武汉直击

医护人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理,疫情,工作,记者,隔离病房,勇气,一线,儿子,肺炎,时刻,时候,武汉,父亲,病区,病房,病情,负担,重压,防护服,告诉记者,身体上,卫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不,中南医院,总医院,讲述了,休息区

2020-07-03 #故事大全

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虽辛苦 但我们一定能够胜利丨武汉直击

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虽辛苦 但我们一定能够胜利丨武汉直击

隔离病房,工作,医护人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时刻,防护服,口罩,头套,工作服,憋死,手套,时候,流程,缓冲区,负担,重压,鞋套,考验,隔离,主管护师,不习惯,准备好,刚开始,告诉记者,喘不过气,我们知道,重症医学科,这种事,没有人,身体上

2020-07-03 #故事阅读

战“疫”使者——记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河南医护人员

战“疫”使者——记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河南医护人员

医疗队,医护人员,湖北,患者,河南,武汉,医院,方舱,我省,党员,疫情,病区,病人,老人,阿姨,伍营,吴亚,护士,时候,防护服,都会,名患者,一线,医生,千纸鹤,小时,河南省,队员,白衣天使,穿着

2016-08-24 #经典故事

河南女厨师李娟的“战疫”日记:用美味支援武汉一线抗疫医护人员

河南女厨师李娟的“战疫”日记:用美味支援武汉一线抗疫医护人员

武汉,医护人员,宋师傅,李娟,来武,厨师,河南,烩面,熬粥,师傅,协会会长,厨房,家人,节日,工作,医务人员,一线,出齐,名厨,日记,晚餐,烧鸡,餐饮行业,刘国梁,卢永良,宋师,孙桃香,杜永,金乾,马允

2009-01-11 #短篇故事

致敬武汉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致敬武汉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您们,全国人民,医学专家,叔叔,病毒,阿姨,最值得,刘智明,李文亮,李兰娟,钟南山,医护人员,人群,中国,冠状,医生,河南省,小学,名字,地方,团圆饭,奶奶,家门,孩子,安危,家人,形势,意识,情况,敬意

2011-04-24 #经典故事

直击一线医护人员:疫情不退 我们不回家

直击一线医护人员:疫情不退 我们不回家

医护人员,医院,患者,疫情,琴琴,监利县人民医院,才能,疑似,病房,病区,防护服,资料,回家,新型冠状病毒,那天起,突如其来,李洁,顾静,黄建平,新闻中心,荆州电视台,位置,人群,勇士,先戴,定点,单位,医生,口罩,名医

2018-04-0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