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读书笔记」精力管理

时间:2009-10-30

生活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顺理成章,井井有条,总有一些计划好的事情还只是在计划里,甚至,当初的计划早已面目全非

提示:本文共有 21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原编:Lily| 图:网络

我们学了很多很多的时间管理的概念方法,却发现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生活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顺理成章,井井有条,总有一些计划好的事情还只是在计划里,甚至,当初的计划早已面目全非。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所谓的“时间管理”其实是对我们所有事务的管理,我们准备了待办清单,也安排了轻重缓急,遵守“要事先行”的原则,但总有那一刻,你感觉自己筋疲力尽,只能像“葛大爷一样摊在沙发里”,明明渴的口舌生烟,却连喝水的力气都没有,在这个时候,除了忍不住刷刷手机,还有什么事情能够坚持?然而,那些未完成的事项,并不会善罢甘休,在你的脑子里肆无忌惮地缠绕冲撞,让你困顿重重,又无法安然入睡,当你终于招架不住,感觉不到世界存在的时候,闹钟大作,新的一天就这样把你拉回到轨道了,你拖着昏沉的身躯挤车,上班…….周而复始。时间管理对于上述状态似乎是无能为力的,安排的再好,没有精力完成也是枉然。

所以,时间管理一定要做,但更重要的是,做好你的精力管理。

管理精力 而非管理时间

1、什么是精力管理

时间是有限的,精力也一样,比如:你新买的一辆玩具小火车,电量100%的时候,朝气蓬勃的上山,到了50%的时候,下坡都是小心翼翼,接下来,就会越来越慢,如果你不充电的话,当电量消耗殆尽的时候,就不能前进了,你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充电,如果在还有余电的时候充电,就会很快充满。

人的精力就像小火车的电力,有消耗,就要有补充,不能一再透支。

在工作生活中,下面的场景你是否似曾相识?

这些场景貌似与时间管理相关,但还真不是时间管理能够解决的问题,人不是机器,写好了程序就能按部就班的执行,即便是机器,超负荷也会发热宕机,能源断掉马上截然而止。我们生活工作的源泉是精力,时间管理要和精力管理共同发力,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健康高效。

由此可见,精力管理是不容忽视的。

早在2003年,吉姆·洛尔(Jim Loehr)和托尼·施瓦茨(TonySchwartz) 就提出了“精力管理”这个革命性的概念,并在其后的十多年里,把这个改变世界的工作方式引入了诸多世界五百强公司,也真正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效能。

《精力管理》表明:尽管我们不能让时间变多,也不能让自己的压力变少,但至少我们可以调动更有意义的东西——精力!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健康与快乐的基础。

既然精力管理这么重要,我们就来研究下:什么是精力管理?

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在“精力管理”概念中,包括了体力、情绪、心智和精神四个部分(英文原版里面分别是physical, emotional, mental and spiritual) ,这个理论认为只有合理管理这四个方面的精力,才能使得人生更加高效。

这条理论革命性地刷新了我们对高效表现来源的认知,也极大地转变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每件事情——不管是与同事的互动、做出重要的决定,还是陪伴家人,都需要精力。精力的重要性看似显而易见,却经常被人们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忽略。如果精力的多少、质量、集中程度和力度不恰当,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我们所有的想法、情感和行为都对精力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生命的终极质量并非由寿命衡量,而是由我们如何在拥有的时间里投资精力决定。有技巧的精力管理是高度表现、健康和幸福的基础。

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被工作填满,工作的状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如果工作能够处理恰当,生活就会少了很多烦恼。怎样让我们的工作更高效?

全情投入是确保最优表现的最佳精力状态。

根据盖洛普公司2001 年初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不到30% 的美国劳动者在工作时能够“全情投入”,约55% 的人“心不在焉”,还有19% 的人“行为消极”,即不仅对工作不满,还经常向同事诉说感受。消极的劳动力可能导致数万亿美元的损失,更糟的是,员工在企业的时间越久,对于工作的投入就越低。盖洛普公司另一份调查发现,入职六个月后,仅有38% 的人还能全情投入,而入职3 年后,这一数字降至22% 。想想自己的工作状态吧,你在工作中能够投入多少?你的同事如何?下属又如何?

我们能够认同全情投入带来的好处,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尤其是在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能力却随年龄衰退时,我们应如何产生并保持全情投入所需的多重精力?

全情投入的背后是有原则和步骤的

全情投入四原则

原则一:全情投入需要调动四种独立且相关联的精力源: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全情投入就是要倾尽所有,调动你所有的资源统一作战,缺一不可。

原则二:因为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必须不时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

要想保持生命的跃动,我们必须学习如何有节奏地消耗和更新精力

原则三:为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惯常极限,模仿运动员进行系统训练。

我们锻炼情感、思维和意志能力,采用的是与锻炼体能相同的方法。

原则四: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即细致具体的精力管理方法,是全情投入、保持高效表现的诀窍。

逐渐养成自然的积极仪式习惯,不断刻意练习,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

精力管理的三个步骤

目标 - 事实与计划 - 行动,保证了变革的持久性,三者缺一不可。

总结上面的要点,下面书中的思维导图很关键!一图胜千言!

是不是很直观!

后记

本文为《精力管理》的读书笔记第一部分,下次分享第二部分,欢迎留言探讨关于精力管理的心得!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读书笔记」精力管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如何借用读书笔记化身阅读达人?

如何借用读书笔记化身阅读达人?

读书笔记,卡片,笔记,概念,时候,板块,标注,一本书,思维导图,这本书,九宫格,内容,类书籍,好的,核心概念,书籍,成效,微博,方法,核心,类型,公司,不好看,种类型,精力管理,人生,价值,体系,作家,作者

2015-02-04 #故事大全

读书笔记350字 西游记读书笔记350字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50字 读书笔记350字大全

读书笔记350字 西游记读书笔记350字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50字 读书笔记350字大全

读书笔记,导语,同学们,大全,栏目,朝花夕拾,西游记,精品学习网

2020-07-09 #短篇故事

如何写读书笔记?——不会写读书笔记等于不会读书

如何写读书笔记?——不会写读书笔记等于不会读书

笔记,时候,读书笔记,内容,文章,卡片,感想,框架,思维,技术,个人,作者,方法,笔记本,类别,词汇,骨架,分类,就像是,非常重要,这篇文章,好的,做法,大师,文字,状态,架构,角度,素材,麻袋

2019-04-22 #短篇故事

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读书笔记摘抄

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读书笔记摘抄

读书笔记,故事,精神,海子,小说,命运,相结合,微笑,生活,无时无刻,余华,中塑,东城,世界,三反五反,内容,云淡风轻,主旋律,价值,先生,医疗事故,冥冥之中,外事,意象,意义,战乱,标题,死神,言语,答案

2007-10-21 #小故事

读书笔记《中外名人故事》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中外名人故事》读书笔记

达芬奇,故事,画蛋,读书笔记,中外名人,佛罗,基奥,李时珍,芬奇,莱特兄弟,詹天佑,名画家,小书虫,文库,下角,妈妈,名人,事情,列强,佛罗伦萨,外国,名城,名画,完全相同,意大利,形状,差异,范文,胆识,气魄

2020-05-21 #小故事

读书笔记《中外名人故事》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中外名人故事》读书笔记

达芬奇,故事,画蛋,读书笔记,中外名人,佛罗,基奥,李时珍,芬奇,莱特兄弟,詹天佑,名画家,小书虫,文库,下角,妈妈,名人,事情,列强,佛罗伦萨,外国,名城,名画,完全相同,意大利,形状,差异,范文,胆识,气魄

2020-05-21 #长篇故事

读书笔记《中外名人故事》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中外名人故事》读书笔记

达芬奇,故事,画蛋,读书笔记,中外名人,佛罗,基奥,李时珍,芬奇,莱特兄弟,詹天佑,名画家,小书虫,文库,下角,妈妈,名人,事情,列强,佛罗伦萨,外国,名城,名画,完全相同,意大利,形状,差异,范文,胆识,气魄

2020-05-21 #长篇故事

读书笔记《中外名人故事》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中外名人故事》读书笔记

达芬奇,故事,画蛋,读书笔记,中外名人,佛罗,基奥,李时珍,芬奇,莱特兄弟,詹天佑,名画家,小书虫,文库,下角,妈妈,名人,事情,列强,佛罗伦萨,外国,名城,名画,完全相同,意大利,形状,差异,范文,胆识,气魄

2020-05-2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