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弹幕版四大名著 致青春还是毁童年

时间:2009-11-01

这几乎是我们童年记忆里电视剧的顶配阵容了

提示:本文共有 18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六月中的时候,B 站上架了老版四大名著电视剧,也就是 1998 年版的《水浒传》、1994 年版的《三国演义》、1987 年版的《红楼梦》和 1986 年版的《西游记》,还有一部《西游记续集》2000 年版。

这几乎是我们童年记忆里电视剧的顶配阵容了。

上线半个月,它们的累计播放量就达到了4000多万。

有年代感的主题曲响起,屏幕上飘过十几行密密麻麻的弹幕,你甚至看不清画面里出现的剧集名字。

大家刷着“爷青回”“小破站排面”,进行一场怀旧的狂欢。

其实,四大名著电视剧早就是B站的人气王了,诸葛亮那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听得王朗跌落下马,也成为了鬼畜视频中不能不提的一段,林妹妹则活跃在各大拉郎剪刀手的视频里,一首《女儿情》不知道出了多少翻唱版本,《水浒传》成了中外文化的“桥梁”,无论是《欧美版水浒人物》还是《欧美大片遇上水浒唢呐》,点击量都很高。

这四部人气王电视剧此次上架 B 站,弹幕,才是最有意思的话题点。

截止到7月1号,四部剧集共收获了200多万条弹幕,其中最高的是《三国演义》,有80多万。

除了要在片头刷排面,弹幕里最多的还是名场面打卡和刷梗的。

《三国演义》第 69 集的开头甚至有一个可以直接跳转到名场面打卡的弹幕按钮,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发上一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水浒传》第 18 集,弹幕里是齐刷刷的“大郎喝药”。

当“弹幕文化”遇上高质量的经典剧集,新的观看体验就产生了。

《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曾经将弹幕文化总结为“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似曾相识,彼此重复。”

在四大名著电视剧上架后,这种特点愈发明显。

《三国演义》第五集,袁绍联结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的剧情里,有人在弹幕吐槽穿帮的面包车,有人科普了十八路诸侯各是哪家,也有人开着玩笑说“我现在就在洛阳,不会吧。”

弹幕里有接梗、造梗的,就有掐架、引战的。

在《红楼梦》上架的时候,就有网友担心过,弹幕中会不会有人把饭圈风气带进来,抱团掐架。事实上,这样的弹幕确实有,而且不是少数。

有的观众像是在看选秀节目一样,各自 pick 自己喜欢的姐姐妹妹不说,还要争一争番位。

考究的画面配上弹幕新梗,总让人感到一丝违和。

弹幕文化从日本的N站兴起,在国内由A站起源,在B站壮大,甚至成了B站最大的特色之一。最开始,弹幕只是吐槽的一种方式,现在它已经被赋予了更多功能。

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的弹幕,来自不同时间、不同地方、不同观众,人们在弹幕里完成即时性、碎片化的互动。

吐槽、玩梗、计数……弹幕成为了一种跨越时间空间的交流方式,甚至是一种创作方式。

▲ 《小时代》弹幕版,图源网络

2014年,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甚至开了中国第一场弹幕场电影,大家坐在电影院里边看电影边用短信发送弹幕,弹幕内容会被显示在影院坐席两侧的墙上。《小时代》也举办过弹幕场,弹幕是直接显示在银幕上,成为了电影的一部分。

综艺节目、鬼畜视频这样的娱乐化内容更是最需要弹幕的土壤。

曾经有真人秀节目导演公开表示过,团队会观测弹幕数据,把“高能”部分反馈给后期,作为之后节目制作的参考。B 站上还有一些相声视频,观众会在演员自我介绍的时候,在弹幕里集体刷“噼里啪啦”模拟鼓掌的声音,营造一种现场氛围。

就算在这样适合弹幕文化的环境里,高质量的“再创作”弹幕仍然是稀缺的。大部分弹幕还是刷老梗,像是论坛时代的“灌水”一样,倒是也能起到一种陪伴作用。

即使是高质量弹幕,在四大名著这样正经的高质量剧集里,也会让观看者感到不适。

在《红楼梦》的讨论区,有一位观众写到:

弹幕里一旦有乱科普的,那整整几分钟的弹幕都在刷这个,东一句西一句,反正啥也没科普到,看得人又很烦……要真的科普大可在评论区,写上出处来和人讨论,在弹幕里吵来吵去有啥意思。

虽然人们现在已经练成了将弹幕与画面自动分层观看的特技,但当大量弹幕同时出现在画面上,还是会无意间形成一种间离效果,简单来说就是出戏了。人们会不可避免地从剧情中抽离出来,关注弹幕内容。

小时候看《三打白骨精》孙悟空被唐僧赶走的一段,不少人都被气哭了。但现在看着弹幕里的“心疼猴哥”,反而少了点情感共鸣。

在《红楼梦》、《水浒传》的最后一集,贾宝玉在茫茫雪地中远走,空空的忠义堂里吴用悬梁自尽,弹幕里的“完结撒花”不知是在庆祝什么。

说到底,四大名著电视剧上线后,想认真看剧的人,可能早就关了弹幕,而在弹幕里活跃的,也许想看的只是一场集体的回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弹幕版四大名著 致青春还是毁童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弹幕话语下的四大名著

弹幕话语下的四大名著

弹幕,网友,经典,电视剧,四大名著,年轻人,唐僧,诸葛亮,刘姥姥,观众,三国演义,原著,文化,版本,红楼梦,张飞,王朗,韩浩月,娱乐,内容,原因,故事,经典作品,话语,语言,审美,刘备,女王,集体,东西

2014-12-01 #故事大全

弹幕版四大名著走红背后:经典的魅力

弹幕版四大名著走红背后:经典的魅力

弹幕,四大名著,经典,年轻人,传播,方式,精神,观众,传播方式,作品,电视剧,西游记,传统文化,上线,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魅力,中华民族,中华,内容,文物,经典作品,经历,不同时,央视版,新活力,不变,人物,人们

2008-05-09 #短篇故事

“弹幕版四大名著”:经典的魅力为何一直都在

“弹幕版四大名著”:经典的魅力为何一直都在

弹幕,经典,电视剧,经典作品,四大名著,水浒传,影视剧,年轻人,再解读,广大观众,时候,网友,变化,武松,中一,三国演义,作品,东西,事情,人生,剧情,内容,其意,光明网,内涵,图景,小时候,家人,年龄段,年龄

2018-07-10 #故事大全

当四大名著变身“弹幕池” 更好玩还是更幼稚了

当四大名著变身“弹幕池” 更好玩还是更幼稚了

弹幕,孙悟空,四大名著,电视剧,观众,三国演义,网友,西游记,六小龄童,张飞,菩提祖师,印记,演员,演技,用心,经典,主创,关羽,刘备,弼马温,诸葛亮,央视版,上线,剧集,变身,大战,小时候,打卡,悟空,时代

2019-06-13 #短篇故事

当四大名著变身“弹幕池” 更好玩还是更幼稚了?

当四大名著变身“弹幕池” 更好玩还是更幼稚了?

弹幕,孙悟空,来源,西游记,视频截图,四大名著,电视剧,三国演义,水浒传,观众,网友,六小龄童,张飞,菩提祖师,印记,悟空,演员,演技,用心,经典,红楼梦,主创,关羽,刘备,弼马温,诸葛亮,央视版,上线,剧集,变身

2011-03-11 #短篇故事

B站上线四大名著 老三国弹幕你笑了吗?

B站上线四大名著 老三国弹幕你笑了吗?

弹幕,吕布,时候,买些,绿豆,豆粉,王司徒,董卓,周瑜,哈哈哈哈哈,张飞,曹老板,李肃,出师表,皇叔,武力,袖子,贤臣,那里也,丁原,关羽,刘大哥,孙权,孔明先生,大都督,孙权长,小贝贝,张光北,张辽,徐晃

2014-06-06 #故事会

传统与现代对话:当四大名著电视剧遭遇弹幕文化

传统与现代对话:当四大名著电视剧遭遇弹幕文化

弹幕,四大名著,西游记,电视剧,网友,文化,评论,诸葛亮,老版,三国演义,内容,经典,镜头,魅力,对话,早期版本,传统,作品,原著,子弹,影视剧,故事,水浒传,文字,炮弹,网站,红楼梦,观众,视频,广大网友

2015-11-09 #短篇故事

“弹幕版”四大名著走红:网络文化与经典能擦出多少火花

“弹幕版”四大名著走红:网络文化与经典能擦出多少火花

弹幕,电视剧,四大名著,年轻人,经典,态度,经典作品,网民,老版,上线,剧情,文化,网友,视频,网络文化,刘关张,张飞,王朗,诸葛亮,新领地,非凡魅力,三国演义,万恶之源,一口气,世界,个性,中国青年报,作品,元素,信息

2017-08-09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