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时间:2009-11-04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提示:本文共有 26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数与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谓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是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学中,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知,学生就乐于学、乐于做。可以给学生讲述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小故事,以此激发其兴趣。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给学生讲述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家的敬仰之情,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训练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比如,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计算训练,看看谁能把火车开得更远;采用比一比、拼一拼,看看谁能得到胜利的小红花;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让同学之间相互促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用多媒体、卡片、小黑板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答、游戏中计算、自编计算等方式训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讨厌计算转变为喜爱计算。

3.合理安排练习的时间和数量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内部因素影响的特点,在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上进行合理安排,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学生出现疲劳、厌烦的情况,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稳定地集中在练习对象上,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二、培养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学生计算基础

计算教学中,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1.要注重掌握口算的方法。口算离不开方法,良好的口算方法对提高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例如,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凑十法”来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利用加、减法的互逆来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乘法口诀直接求积、求商;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等等。

2.注意观察口算题目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如,398+45,可把398看作400的整数,去加45,然后再把多加的2减去。这样,心口合一,计算起来就又快又准确。这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但在学生中却很难做到。他们总是一拿到题目就开始做,总觉得观察没有必要,还很浪费时间。比如63+28+72+37,经过仔细观察,发现63和37、28和72是和为100的两组数,这样组合就会提高运算速度。在这里,教师则应特别注意,要做到勤提问、常提醒、严把关。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可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如:和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72和28,97和3等),积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25×4,125×8等),1~10的平方,等等。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3.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可以每天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在授课之前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利用3至5分钟时间进行口算练习。这样持之以恒地进行,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重视估算教学,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保证计算准确率

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尤其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

1.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鼓励每名学生尽可能地表述自己的思路和理由,适当地鼓励学生总结估算的策略。

如新课标中的教学案例:学校组织987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为每张8元,那么带8000元钱够不够?本例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需要估算,知道“凑整计算”是估算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估计的结果可能比实际的结果多一些或者少一些,取决于学生将题中给出的数据加上几后凑整还是减去几后凑整。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估算过程。

2.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如,电影院有21排座椅,每排有26个座位,判断电影院能不能坐得下500人。要算出电影院有多少个座位,可先进行估算:21×26。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乘数,21接近整十数20,把它看成20再和26相乘,口算得520;或把26看成30,这样口算得630;或把21看作20,26看作30,口算得600。通过这样的估算,可判断出这个电影院能坐得下500人。

四、讲清算理,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教学质量

1.讲清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教具演示,讲清算理。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明确算理。如,学生在做加法时,把大块的和大块的放在一起,把小块的和小块的放在一起,把单根和单根放一起,很直观。这实际上就是把算理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过程。

(2)学具操作,探索感悟。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我们就“请出”小棒来帮忙,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弄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2.准确掌握计算方法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法则,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培养计算技能的过程。开始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培养学生言而有理、行必有据,以保证运算的自觉性和正确性;熟练后,还必须压缩思维过程,省略演算的某些中间环节,从而迅速得出结果,以提高计算速度,便于后继学习。比如,在教“1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有的教师用“破十”的方法,15-7=8,先用10-7=3,再用3+5=8。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15-7=8很快就得出结果,这就是基本的计算技能训练到位的表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举全力艰辛实践研究 集智慧课题圆满结题—修文县实验二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

举全力艰辛实践研究 集智慧课题圆满结题—修文县实验二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

课题,结题,专家,教师,研究,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课题研究,龙林,课题组,检测,主任,张国生,小学数学,教学中,修文县,掌声,科研,汇报,丽娜,第二实验小学,代表,学生,学校,教学,教学法,算法,老师,负责人,过程

2017-04-02 #长篇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中 “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 “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学生,书籍,能力,张鸣,李强,关系,技术,教学中,问题解决,训练,方法,条件,引导学生,条件和,让学生,含义,已知,水泥,示例,生产,提高学生,问题时,主题,公式,技能,教师,教学,新购,标题

2013-01-30 #故事会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学生,教师,数学思想,内容,数学,教材,教师应,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激发学生,数学问题,让学生,图形,意识,氛围,知识,具体内容,概念,问题,教育,加强对,提高学生,小学生,全方位,对数,小学,对称轴

2015-01-10 #故事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教师,学生,错误,资源,知识点,犯错,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生,教学,观点,质量,分析,学习兴趣,学时,教学方法,零件,学生在,让学生,教学计划,过程,加工,以自己,写出来,教学过程,敢于承认,这样才能,在教,兴趣爱好,数学题

2019-08-13 #故事阅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故事教学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故事教学法

故事,学生,教学,教师,兴趣,数学,能力,记忆,课堂,材料,小学,图片,孩子,教学法,知识,数学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能力,原因,低段,内容,情节,小学生,情境,意义,教学内容,方式,特点,简笔画,语言

2020-08-15 #小故事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故事教学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故事教学法

故事,学生,教学,教师,兴趣,数学,能力,记忆,课堂,材料,小学,图片,孩子,教学法,知识,数学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能力,原因,低段,内容,情节,小学生,情境,意义,教学内容,方式,特点,简笔画,语言

2018-06-20 #小故事

浅谈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故事,学生,数字,课堂,孙悟空,知识,只猴子,让学生,兴趣,内容,数学,小猪,问题,小学数学,成人,时候,神行太保,知识点,表演,宋江,李逵,提高学生,给学生,还可以,公孙胜,加减法,加减乘除,已知,教学,效果

2011-10-24 #经典故事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原则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原则

内容,合作学,学生,教学内容,合作学习,教师,能力,问题,提高学生,情况,教学,数学,笔者,标准时,目标,知识,争议,在制,是否能,适当地,中来,还可以,主体性,价值,兴趣,信心,体系,信息,具体内容,功能

2012-07-2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