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最高法70年:峥嵘岁月

时间:2009-11-07

10月22日,是最高人民法院成立70周年的重大喜庆日子,人民法院报推出庆祝最高人民法院成立70周年特刊,全面反映最高人民法院成立70年来,为国家建设发展

提示:本文共有 40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70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以人民为中心,弘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不断推动人民司法事业不断实现新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10月22日,是最高人民法院成立70周年的重大喜庆日子,人民法院报推出“庆祝最高人民法院成立70周年特刊”,全面反映最高人民法院成立70年来,为国家建设发展、民族复兴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推动人民司法事业开辟新天地、走向新境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70回眸:最高法院的峥嵘岁月

70年峥嵘岁月,见证不变初心。

70年砥砺前行,不辱神圣使命。

北京,东交民巷27号,一棵百年皂角树下,审判办公大楼前,被鲜花簇拥着的“1949—2019”横幅特别醒目,仿佛在诉说,随着光阴流转,时间沉淀着花繁枝荣的司法历程。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记录走过的足迹,掀开历史的华章。1949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成立。从此,新中国的司法画卷徐徐展开,司法篇章期待着浓墨重彩。一代又一代法律人,怀着实现公平正义的崇高追求,甘当公正司法的践行者、司法为民的奉献者和司法改革的燃灯者,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行进,谱写着人民司法事业的新篇章。

岁月无言,春秋有痕。最初的办公小灰楼已经变成庄严恢宏的现代化大楼,当年简陋的木桌方凳“升级”为“高大上”的信息化设施,从每年受理几百件案件到现在每年办案超万起,从寥寥机构、简要规定到健全完善的工作机构、制度体系——回望70年的时光,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步,最高人民法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司法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审判执行工作发生了深刻变革,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70年来,案件审判重中之重。审判工作是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务,依法审理各类案件,定分止争、化解矛盾,是人民法院的主要职能。审判日本战犯案,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聂树斌再审改判无罪案,张文中再审改判无罪案,等等,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一系列重大案件,使公平得以昭彰,让正义不再缺席,为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70年来,审判职能不断拓展。从原来侧重于刑事和民事审判职能,发展到目前的刑事、民商事、行政、国家赔偿、知识产权、环境资源、涉外海事海商、司法互助协助、执行等多种职能,最高人民法院还先后设立六个巡回法庭,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庭以及两个国际商事法庭,同时,家事、互联网、金融、破产、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专业审判指导职能进一步细分,紧扣时代脉络和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和期待。

70年来,司法改革全面推进。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是最高人民法院不懈的追求,随着司法改革的逐步深入,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得到逐步解决。1999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共制定了五个“五年改革纲要”,在维护公平、提升效率、激发活力方面持续发力,并指导各级法院在体制机制、组织体系、诉讼制度、便民机制、队伍建设及基层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70年来,信息化建设加快实施。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内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法院一张亮丽的名片,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70年来,司法队伍茁壮成长。从“一穷二白”起步,到现在拥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深、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现代化法院队伍。最高人民法院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院,要求干警忠诚、干净、担当,干警公正司法、司法为民、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显著提升。

70年来,国际交流广泛开展。秉持开放胸襟和全球视野,最高人民法院深入开展国际司法交流与合作,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法治建设成就,传播中国法治好声音、好故事,树立中国法治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司法的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

回顾70年的光辉历程,人民法院工作之所以取得巨大进步,归根结底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现代科技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坚持自觉接受监督。

回顾70年的光辉历程,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沈钧儒、董必武、谢觉哉、杨秀峰、江华、郑天翔、任建新、肖扬、王胜俊、周强……最高人民法院历任院长的名字已镌刻进人民司法的史册,他们和所有平凡普通的法官一起,共同书写了人民法院的历史,绘就了人民司法绚丽画卷。

七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司法事业也开启了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最高人民法院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司法改革、司法公开、智慧法院、执行攻坚、队伍建设等方面攻坚克难,扬鞭奋蹄,努力推动人民司法事业开辟新天地,走向新境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高人民法院机构设置简史

(1949—2019)

1949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成立。11月1日,开始正式办公。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最高人民法院试行组织条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设立民事、刑事、行政三个审判庭和办公厅、督导处、编纂处等业务、行政单位。

1952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华北六个分院先后在沈阳、西安、上海、武汉、重庆、北京建立,为各大行政区最高审判机关。至各大行政区于1954年底撤销,最高人民法院各大行政区分院也相应撤销。

1953年,依照人民法院组织法设立铁路、水上运输审判庭。

1955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正式成立。

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改为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1965年4月,军事审判庭恢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

1958年,司法部撤销,由最高人民法院兼管司法行政工作,于1959年增设司法行政厅。

1958年6月5日,成立最高人民法院西藏分院直属人民法院。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最高人民法院受到冲击,组织机构趋于瘫痪。

1979年,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法院恢复设立刑事审判第一庭和第二庭、经济审判庭、研究室。

1985年2月,创办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创刊。

1986年1月14日,中央纪委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立党组纪检组。

1986年12月29日,成立人民法院出版社。

1987年3月24日,恢复设立交通运输审判庭。

1987年9月25日,设立告诉申诉审判庭,信访工作纳入告审庭的职责范围。

1988年5月7日,设立外事局,以加强外事工作。

1988年10月4日,设立行政审判庭,规范行政机关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1990年10月,设立政治部。

1991年2月21日,成立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

1991年7月29日,撤销司法行政厅,其职能分别由新成立的计划财务装备局和技术局行使。

1992年10月1日,机关报《人民法院报》创刊。

1993年5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纪检组改为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与内设监察室合署办公。

1995年1月,设立赔偿委员会、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办公室。同年3月,成立执行工作办公室。

1996年10月,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

1949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开始在位于北京市原司法部街72号(现人民大会堂位置)正式办公。

1959年至196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4号办公(现为月坛宾馆所在地)。

1961年至197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市东交民巷37号办公(现为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办公所在地)。

1971年至今,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市东交民巷27号办公。

最高人民法院机构设置简史

(1949—2019)

1997年9月18日,成立国家法官学院。

2000年8月7日,撤销技术局、计划财务装备局和机关事务管理局,设立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机关党委和离退休干部局。

2000年9月,机关服务中心正式运行。

2000年,撤销告诉申诉庭,成立立案庭、审判监督庭;将民庭变更为民事审判第一庭;将经济审判庭变更为民事审判第二庭;将知识产权审判庭更名为民事审判第三庭;设立民事审判第四庭,由原交通运输审判庭及经济庭涉外组组成。

2002年8月16日,中国法院网正式开通。

2005年6月13日,增设刑事审判第三庭、刑事审判第四庭和刑事审判第五庭。

2005年8月24日,中纪委对驻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组实行统一管理,派驻纪检组由中纪委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双重领导,改为由中纪委直接领导。派驻纪检组与监察室继续合署办公。

2007年4月2日,成立司法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2008年9月,执行工作办公室更名为执行局。

2009年2月,立案庭分设为立案一庭、立案二庭。

2010年9月,增设审判管理办公室,加强对案件的流程管理。

2012年6月,单独设置赔偿委员会办公室,进一步保障公民权益。

2013年10月,组建人民法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

2013年11月,设新闻局,促进新闻宣传工作专门化、职业化、规范化建设。

2014年6月,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护力度。

201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于深圳市、沈阳市成立第一、第二巡回法庭。

2016年5月,外事局更名为国际合作局。

2016年8月,人民法院报社更名为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2016年12月28日至29日,先后在南京市、郑州市、重庆市、西安市设立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巡回法庭。

2018年6月29日,于深圳市、西安市分别为第一、第六巡回法庭加挂第一、第二国际商事法庭牌子。

2019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

来源:人民法院报

记者:刘吟秋 |图片由中国法院博物馆提供 |编辑:吴凡 刘吟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最高法70年:峥嵘岁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最高法:十大典型毒品犯罪案例

最高法:十大典型毒品犯罪案例

唐小平,毒品,走私,片剂,甲基苯丙胺,被告人,刘进,犯罪,毒品犯罪,数量,孟连县,运输,新王,邦康,被判处,运输毒品,公安人员,人身,共同犯罪,另案处理,危险性,唐家庄,夹层,地区,宾馆,接取,死刑,毒资,现金,环节

2020-07-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最高法第16批指导性案例回顾!

最高法第16批指导性案例回顾!

公司,作品,外观设计,产品,裁判,工艺,行为,华生,广电,设计特征,奥氮平,投诉,设计,经营者,数字电视,徐农,五福,苄基,原告,当事人,被告,反应,服务,双方,法院,生产,洪福,竞争,郭明,规定

2020-07-17 #故事会

中国历史上书法造诣最高的十大家 不可不知

中国历史上书法造诣最高的十大家 不可不知

张旭,颜真卿,书法,楷书,柳公权,王羲之,欧阳询,米芾,钟繇,代表作,赵孟,作品,境界,法度,笔画,草书,苏轼,行书,书法家,洛神赋,点画,结体,楷书四大家,书体,兰亭序,千字文,后世,心经,笔法,结构

2008-02-09 #故事阅读

“小猪佩奇”写入最高法报告 杭州这家法院背后有故事

“小猪佩奇”写入最高法报告 杭州这家法院背后有故事

互联网,杭州,法院,佩奇,司法,案件,纠纷,叶胜,小猪,记者,跨境,周强,方式,公司,浙江在线,全球,一家,中国,当事人,法官,电商,证据,责任,院长,判决,中提,最高人民法院,英国公司,上线,今天上午

2019-07-27 #长篇故事

最高法:依法惩处导致疫情输入和反弹的犯罪行为

最高法:依法惩处导致疫情输入和反弹的犯罪行为

疫情,传染病防治,防控,规定,我国,不执行,内防,地区,吴某,外防,经济日报,病人,隔离,依法惩处,典型案例,重大风险,冯某,李万祥,王某,郭某,最高人民法院,一点便利,村卫生室,来源,信息,公共场所,共同努力,刑事案件,刑罚,压力

2007-10-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国家卫健委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文 依法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涉医违法犯罪行为(

国家卫健委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文 依法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涉医违法犯罪行为(

医务人员,疫情,防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秩序,工作,行为,通知,人民检察院,患者,肺炎,卫生健康,新型冠状病毒,习近平,过程,公安机关,总书记,情形,威胁,有关部门,重要指示,国家,尸体,暴力,方法,精神,国卫,指导,党中央

2011-03-28 #经典故事

最高法:疫情防控期间 企业复工复产更需有力法治保障

最高法:疫情防控期间 企业复工复产更需有力法治保障

疫情,防控,企业,依法严惩,刑法,司法解释,法治,秩序,丹妮,张述元,李雯,国务院,党中央,来源,决策,全兴,医疗,原则,合法权益,机制,意见,市场秩序,宽严相济,总台,政策,案件,界限,采取措施,社会秩序,规定

2014-07-22 #故事阅读

科目三挂科率最高的4种“死”法 亡羊补牢从容应对

科目三挂科率最高的4种“死”法 亡羊补牢从容应对

离合,直线,考试,靠边停车,地方,项目,车辆,失误,全程,动作,学员,新手,时候,状态,规则,误差,问题,高低,小细节,半联动,小伙伴们,松离合,踩刹车,不一样,感觉,临界点,再加,互相学习,减到,区域

2019-01-1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