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颠覆认知!东北美女工艺师雕刻各路神仙 网友直呼:高手!——匠人面对面

时间:2009-11-24

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中,它能带来福禄,降妖除魔

提示:本文共有 24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说起葫芦,人们总是觉得它是个宝物。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中,它能带来福禄,降妖除魔。无论是铁拐李、南极翁还是济公,葫芦都给我们留下了“有灵气的神器”印象。无论时代怎样发展,葫芦一直都是中华吉祥文化的象征。

葫芦雕刻,即在葫芦身上进行雕刻的艺术,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本黯淡无光、老实憨厚的葫芦,经过精雕细琢之后,变成了一件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工艺品!其中需要的构思、雕工可谓了得。葫芦雕刻不仅有巧夺天工的工艺之美,更是传承民族特色和文化的载体。

在国家工艺美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简称:国家工艺美术平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作品始终展现出传承传统文化的意志和创新精神,还能表达出匠人们的爱国情怀。他们关心时事和经典,努力创造出一批又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葫芦雕刻作品,这些作品已上传到“国家工艺美术数字博物馆”(简称:工美数博)。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第三位葫芦雕刻大师——陶莉。

01

葫芦雕刻大师:陶莉

陶莉,70后,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一个艺术世家。她的祖先是被清朝政府派兵驻守东北的满族人,从小学习琴棋书画是她们家族的传统。在她小时候,父亲的书画就是家里的墙纸,二胡、快板就是她和弟弟的玩具。春季她和父亲一起扎风筝,秋季她和父亲一起做灯笼。在陶莉的心中,最难忘的就是和父亲一起种葫芦、采收葫芦,再做成葫芦蒌、葫芦灯,过年过节送给邻居,和小伙伴们提着葫芦灯在巷子里嬉戏玩耍。丰富精彩的童年生活奠定了她今后的艺术之路,也深刻地影响着她以后的创作。

工作中的陶莉

陶莉现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葫芦花画专业委员会会员。她将现代美学与传统雕刻雕塑工艺完美的融为一体,风格独树一帜。作品清新不俗,富有感染力。

02

辛勤耕耘,静待花开

在光环下长大的小孩,总是会显得很有自信。小时候陶莉的文化课很好,在她考大学的年代,有一个专业特别“火”,那就是“计算机应用”。于是她毫无悬念的选择学习计算机,虽然没有进行艺术专业的深造,但艺术就像是一种基因流淌在她的血液中,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她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陶莉看到本地一个卖葫芦的商家,在出售一件南方人创作的葫芦,那件葫芦也只是雕的线条,但却让她眼前一亮!陶莉感到很惊讶,这不就是她从小跟着父亲一起做过的东西吗?它竟然可以成为商品!葫芦手工艺品对于她来说太熟悉了!于是,陶莉便开始了自己的葫芦创作。

对于她来说,葫芦创作并不难。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陶莉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也有了深刻的领悟。创作属于她自己风格的作品便成为了她的追求。但在十几年前的齐齐哈尔市,种葫芦的人非常多,却很难找到在葫芦上搞创作的人。她在葫芦上雕浮雕也就成了一件争议很大的事!为了能够让人们了解浮雕葫芦这门技艺,每到周末,齐齐哈尔市中环广场三楼的文化市场就成了陶莉展示现场雕刻的地方。有很多人只是看看热闹,也有人说浮雕葫芦很漂亮,还有人打听作品价格,当然陶莉也听到了不少质疑和批判的声音。但陶莉不喜欢解释,无论冬夏,她就默默的在那个地方现场雕刻,甚至好几个月都没卖出一件浮雕葫芦作品。

后来,陶莉拜师学艺。她很幸运的成为“南派葫艺”创始人“葫芦秀才”郑志开的徒弟,成为“南派葫艺”的一员。在她早期创作浮雕葫芦感到迷茫时,师父的作品令她感到震撼,让陶莉看到了她作品中的不足之处。经过师父和团队成员的帮助下,陶莉更加熟悉了葫芦的世界,不断拓宽了视野,提升了雕刻的技艺。

陶莉拥有天生叛逆的性格,在创作中,她偏偏钟爱别人很少触碰的人物类题材 。其他人在葫芦上创作人物时,喜欢选用粗腰葫芦、瓢葫芦来做,而陶莉的设计不受葫芦凹凸的形状限制,人物浮雕贯穿了整个葫芦。对于她来说,葫芦所有的面都是一个面,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人物比例都是准确的。如若把她创作的葫芦切开,平铺到一个平面上,所有创作元素也都是比例协调的。这样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离不开计算,离不开二维和三维空间构图的位置关系的协调。这就是陶莉的浮雕葫芦作品的特点,也是她一直追求的艺术效果。

陶莉获得的荣誉证书

03

镜头下的葫芦雕刻

陶莉的葫芦雕刻作品《国韵天骄》:该代表作是以天然大葫芦为材料,以浮雕加釉雕的雕刻手法创作的一件“满雕”葫芦作品。作品表面雕刻着两位生动经典的乐女形象,以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为背景,以饕餮纹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从顶端到底部贯穿装饰整件作品。表现的是乐女随着曾侯乙编钟的奏响表演“编钟乐舞”的壮观场景。

作品主体部分采用的是浮雕的雕刻手法。乐女和曾侯乙编钟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华丽优雅,比例协调,整体和谐。背景部分以天然中草药植物染色,庄重大气,使曾侯乙编钟和乐女层次更加分明,增强了空间感。为了尊重文物,对曾侯乙编钟的创作秉着按比例缩小,细节简化不更改原件纹饰的原则。作品顶端和底部采取的是釉雕的雕刻手法,以葫芦原皮俏色来突出饕餮纹的威严与神秘。

作品《国韵天骄》曾参加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向人民汇报”民间传统技艺成果展”;陶莉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黑龙江省“民间艺术优秀工作者”荣誉证书。《国韵天骄》还荣获了“第四届齐齐哈尔文艺奖文艺创作佳作奖”。

陶莉的葫芦雕刻作品《为生命护航》:该代表作创作于2020年2月。作品以天然大葫芦为材,以原皮俏色浮雕的创作手法,将抗疫前线医务工作者救治、关怀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温暖瞬间定格永恒。

陶莉葫芦雕刻作品《忠义乾坤》

陶莉葫芦雕刻作品《寿翁》

陶莉葫芦雕刻作品《连年有余》

陶莉葫芦雕刻作品《普世观音》

一路走来,陶莉收获了很多,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耕耘者”,这些年在提升技艺的同时也磨练了意志。在葫芦艺术的土壤里辛勤耕耘,静待花开!

快节奏的当下,众人为利,熙熙攘攘。有人却在这尘世中,以不辜负的心念,坚守着最澄澈的初心。羡慕这些静守岁月的匠人,年久月深,心手合一,能够择一事、终一生。他们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他们留下生命的本真,还有岁月中独一无二的灵魂。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颠覆认知!东北美女工艺师雕刻各路神仙 网友直呼:高手!——匠人面对面”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只做灵魂匠人 还原建盏的前世今生——访建盏工艺师谢林灿

只做灵魂匠人 还原建盏的前世今生——访建盏工艺师谢林灿

谢师傅,龙窑,匠人,谢林,师傅,气氛,作品,事情,东西,乌金,小事,古今,环境,砖块,精神,如玉,手打,才可,正应,高照,上都,到坡,大美,世界,一条龙,人为,人士,内心,全貌,信念

2009-03-05 #故事大全

建盏 你应该知道的故事!

建盏 你应该知道的故事!

历史,工艺师,兔毫,成就,技艺,极限,精神,茶叶末,如果没有,卓立,李达,高远,由你,不变,一股劲,全貌,产品,个人,事情,作品,人工,今人,凌云,冷语,匠人,可圈可点,原料,原因,古建,名窑

2011-07-02 #短篇故事

央视最美女记者王冰冰走红 对镜甜笑好治愈 网友直呼太好看

央视最美女记者王冰冰走红 对镜甜笑好治愈 网友直呼太好看

王冰冰,美食,央视,主题,专业,大众,网友,穿着,女记者,短视频,很多人,高颜值,颜值,刘海,宋威,真的好,媒体,吉林,一身,人气,事件,优点,偏要,大衣,外套,听觉,头发,好去处,实力,方面

2011-11-25 #长篇故事

民间工艺师摆地摊!平顶山这个六旬老人的退休生活不一般!

民间工艺师摆地摊!平顶山这个六旬老人的退休生活不一般!

...顶山,变形金刚,小朋友,平顶山市,街里,中兴路,商业,工艺,工艺师,总会,故事,编制,老师,造型,惟妙惟肖,小铁,手工制作,有限责任公司,民间文艺家协会,生活乐趣,职业技术学校,花雨伞

2017-07-04 #经典故事

国家工艺师石雕凿壁偷光司马光砸缸刘海戏蟾校园成语故事民俗传说

国家工艺师石雕凿壁偷光司马光砸缸刘海戏蟾校园成语故事民俗传说

海三,体育街,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市,互联网,泉州市丰泽区,资格证书,服务,药品信息

2009-11-22 #故事阅读

国家工艺师石雕凿壁偷光司马光砸缸刘海戏蟾校园成语故事民俗传说

国家工艺师石雕凿壁偷光司马光砸缸刘海戏蟾校园成语故事民俗传说

海三,体育街,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市,互联网,泉州市丰泽区,资格证书,服务,药品信息

2009-01-16 #长篇故事

英国老匠人用一个水壶告诉你什么叫精工品质

英国老匠人用一个水壶告诉你什么叫精工品质

英国,中国,匠人,水壶,品质,精工,美女,什么叫,中国旅游,告诉你,惊呆了,交钱,刀法,小伙,国家,外国人,女孩,工艺,我国,摄影师,空姐,点点,游客,直呼,美国,结局,视频,越来越少,世界上,不例外

2020-07-02 #故事会

“神仙姐姐”手绘插画 韩国美女的标配 快乐欣赏吧!

“神仙姐姐”手绘插画 韩国美女的标配 快乐欣赏吧!

插画,人物,绘画,插画师,色彩感,作品,色彩,五官,油性,水溶性,画面,笔下,细节,质感,少女,特点,笔触,铅笔,应用,绘画人物,造型能力,展现了,韩国,世界,亮点,人物造型,位置,基调,和丰,作者

2007-02-08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