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心酸!余杭这位妈妈说:爸爸去医院看病 两个女儿最“开心”!背后故事泪目……

时间:2009-11-28

我渴望像别的同学一样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家里有爸爸有妈妈,即使生活过得再清苦也不怕

提示:本文共有 21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余杭晨报原创 记者 杨荣 吴怡倩 戚亦铭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在我10岁那年,父母离婚,我和弟弟几乎哭干眼泪,也没能把妈妈留住。我渴望像别的同学一样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家里有爸爸有妈妈,即使生活过得再清苦也不怕。所以,对于现在这个家庭,我非常珍惜。我不会离开我的丈夫,更不会离开两个女儿。”说这话的是一个外表柔弱的女子,她积极乐观地撑起了全家人的天。

她叫沈玲美,今年36岁,家住仁和街道东山村东山后组33号。

8月22日,沈玲美的丈夫吴卫民肺结核病复发,目前正在区中医院ICU接受治疗。为了照顾患病卧床的丈夫,沈玲美不得不辞去了工作。这两年丈夫的病情不断恶化,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体重从108斤掉到了80多斤。

“十余年来,为了给丈夫看病,为了修建家里的危房,积蓄花光了,还欠了不少外债。可即便如此,我还是会坚持下去,我的丈夫需要照顾,两个女儿也还小。”沈玲美告诉记者,这么多年的苦之所以能捱过来,得感谢村委和村民们的帮助。

图右为沈玲美家危旧老房资料图,已经往左倾斜,倚靠在邻居家房子。目前已经拆除,新房正在建设中。

“宁愿苦自己 也不能苦了孩子”

提起沈玲美一家,村民们都唏嘘不已。13年前,吴卫民被查出肺结核,经过多年反复治疗,病情一直未得到控制。2年前,吴卫民彻底失去了行动能力,每天只能卧床,靠着氧气机呼吸。

顶梁柱倒了,两个女儿还小,生活的重担压在了沈玲美一个人身上。吴卫民刚患病时,沈玲美只有20多岁,有人悄悄劝她离开这个家,开始新生活。沈玲美没有走,一段尘封在她心底的往事不允许她这么做。

沈玲美是温州泰顺人,小时候有父母的陪伴,幼年的生活虽然清苦却也无忧无虑。但在她10岁那年,父母离异,妈妈弃她而去,自此她和弟弟跟着奶奶生活。没有母亲的陪伴,沈玲美总觉得自己和同龄的孩子有些不一样,总有异样的目光投向她。

“嫁到余杭后,我在这个家里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丈夫患病后,我想起了小时候的经历,再想想两个孩子,要是一走了之,这个家就真的完了。”沈玲美说着说着红了眼眶,她告诉记者,既然嫁到这里,就绝不会扔下这个家,她宁愿苦自己,也不愿意孩子们受苦。

“妈妈很辛苦 我们来分担家务”

吴卫民卧病在床需要人照料,沈玲美不得不辞掉工作,寸步不离地守在床前。她说,最亏欠的就是两个女儿,从没带她们出去好好玩过。

沈玲美的两个女儿,一个15岁、一个11岁,分别就读于仁和中学、云会小学。

“两个孩子唯一能‘出远门’的机会,就是我带丈夫定期去医院复查,那是她们最开心的时候。也只有那一天,我会带她们在医院周边走走,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面。”沈玲美说,现在家里经济非常拮据,平时她很少给孩子买零食,喝牛奶也要翻遍家里的抽屉东拼西凑。因此,两个孩子的营养跟不上,身体素质比同龄孩子差。

令沈玲美欣慰的是,两个女儿都很懂事,经常说“爸爸看病要用钱,将就着能吃就行”,这番话让沈玲美很心酸。

记者在沈玲美的家里看到,墙上贴满了两个孩子大大小小的奖状。“前段时间,大女儿说想辍学去打工,好赚钱补贴家用,帮妈妈减轻点负担。”沈玲美感叹女儿的懂事,但她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牺牲”,“我告诉她,现在这个社会需要有文化的人。前几年,我们最苦最没钱的时候都熬过来了,只有等你们长大,才能帮家里更好地分担,这个家才会真正好起来。”

听了妈妈的话,大女儿打消了辍学的念头,读书更加用功。沈玲美无暇照顾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她的小帮手,也越来越懂事。“家里的脏衣服她抢着洗,锅碗抢着刷,做事情的时候还不忘跟我说,‘妈妈,你有事情就叫我做,你照顾爸爸已经很辛苦了’。”说起两个乖巧懂事的女儿,沈玲美满眼泪水。

“谁都有难的时候 我们都来帮一把”

吴卫民隔三岔五就要去医院检查,每次都要带回一大包药,沈玲美没有工作,家里没了经济收入,仅存的一些积蓄很快就用完了。

10多年前,东山村村委就开始帮扶沈玲美一家。2012年8月,村委帮她家申请了低保,每月3000元低保金成了这个不堪重负的家唯一的生活来源。

“2015年,村里开通慈善基金账户,爱心人士的善款都存在这个账户里。沈玲美家的情况特殊,5年来我们都会从这个账户给他们拨款。”东山村党委书记徐飞告诉记者,今年3月,沈玲美家的危房拆后重建,东山村工作人员四处奔走对接,帮助她家筹集了5万元建房启动资金。

沈玲美家拆除后的老宅

旧房拆了,新房还未建成,这一家人该住到哪里去?就在沈玲美犯难的时候,邻居徐小眉把自家的两间房腾空了,免费提供她家,一间房住人,一间房烧饭。“我家和她家就一墙之隔,我们建房子的时候,她也帮过我们。现在她家有困难,我们也得帮一把。”徐小眉说。

沈玲美一家四口在邻居家暂时安置

入院以来,短短5天时间,吴卫民已经花去2万余元治疗费,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大笔的治疗费用无疑使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不管多苦多累,为了两个女儿,我都会撑起这个家。”沈玲美坚定地说。

余杭是一座有爱的城市。相信有你我的帮助,这个不堪重负的家庭一定会挺过难关。假如您想帮助这一家人,可以拨打晨报百姓热线86185186或19906819186联系我们。记者还特意问来了沈玲美的银行账号。

开户人:沈玲美

开户银行:余杭农商银行

账号:6230910199000607545

编辑:卓尔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心酸!余杭这位妈妈说:爸爸去医院看病 两个女儿最“开心”!背后故事泪目……”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泪目!余杭一线医护人员 亲身讲述发热门诊的经历……

泪目!余杭一线医护人员 亲身讲述发热门诊的经历……

病人,患者,疫情,工作,护士,防护服,发热门诊,隔离,口罩,家属,外卖,救护车,护目镜,日子,诊室,医护人员,有几分,人们,余杭,医生,同事,感觉,时间,肺炎,老人,预检,都会,人员,东西,医院

2019-05-22 #长篇故事

余杭一外卖小哥被人拍下这样一幕 背后故事让人泪目

余杭一外卖小哥被人拍下这样一幕 背后故事让人泪目

廖建辉,外卖,小哥,顾客,手机,时间,电话,聋哑人,信息,余杭,奶茶,好评,时候,速度,因为他,快一些,送外卖,向平,建德,徐梦,李如,王怡,临平,好的,我喜欢,送餐,眼看着,保安,下单,世界

2011-01-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余杭砸车救人的“红衣勇士”找到了!背后的故事让人泪目!

余杭砸车救人的“红衣勇士”找到了!背后的故事让人泪目!

陈强,红衣,男子,余杭区,灭火器,伤者,朋友圈,大儿子,运河街道,勇士,面包车,小儿子,王毅,诺邦,儿子,奖金,派出所,周丽萍,告诉记者,副所长,股份有限公司,见义勇为基金会,中越,全顺,农贸市场,内人,店主,浓烟,白色,线索

2015-01-26 #经典故事

一路狂奔!余杭一外卖小哥 街头被人拍下的这幕 背后故事让人泪目

一路狂奔!余杭一外卖小哥 街头被人拍下的这幕 背后故事让人泪目

廖建辉,顾客,外卖,小哥,手机,时间,电话,聋哑人,信息,余杭,奶茶,好评,时候,速度,喝彩,因为他,快一些,无声的世界,送外卖,向平,建德,来加,临平,好的,我喜欢,油鼓,送餐,眼看着,保安,下单

2011-06-02 #故事阅读

一路狂奔!余杭一外卖小哥 街头被人拍下的这幕背后故事让人泪目

一路狂奔!余杭一外卖小哥 街头被人拍下的这幕背后故事让人泪目

廖建辉,顾客,外卖,小哥,手机,时间,电话,聋哑人,信息,余杭,奶茶,好评,时候,速度,喝彩,因为他,快一些,无声的世界,送外卖,向平,建德,来加,临平,好的,我喜欢,油鼓,第一时间,送餐,眼看着,保安

2010-03-04 #小故事

平江一儿子不要爸爸要挖机 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平江一儿子不要爸爸要挖机 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许兵,儿子,爸爸,武汉,患者,隔离,医生,孩子,小家伙,病区,玩具,重症,他的手,到现在,余毅,廖维,一起玩,发热门诊,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下意识,下子,值守,家人,医疗队,内分泌,医院,双儿,妻子,地带,大儿子

2017-10-27 #故事大全

防疫故事丨零陵这家人的“隔空对话”让人泪目

防疫故事丨零陵这家人的“隔空对话”让人泪目

蒋美,儿子,妈妈,东西,爸爸,零陵,单建华,陈丽丽,人民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望一,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时刻,一线,乖乖,区委,区政府,医院,医疗队,宝贝,大楼,家人,护士,护士长,通讯员,记者,湖南永州,永州,永州市,美华

2013-03-30 #故事大全

交警爸爸给宝宝起名叫“公安”!背后的故事泪目了

交警爸爸给宝宝起名叫“公安”!背后的故事泪目了

小宝,妻子,李亚洁,孩子,医院,爸爸,疫情,金华,儿子,公安,民警,时候,记者,进产房,金华市,工作,执勤,两个人,小宝哥,金华东,二大队,中队,一城,交警支队,思国,第一时间,高速路口,事故,丈夫,一线

2009-01-15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