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孔子周游列国遭受最苦难事件 学生怀疑君子对错 精神危机师生对

时间:2009-11-30

这些都没有使孔子传播学问的心熄灭,但是却影响了孔子的弟子们

提示:本文共有 26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孔子周游列国遭受最苦难事件,学生怀疑君子对错,精神危机师生对

今天要带给大家的一篇文章,仍与我们的孔圣人孔子有关,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被有些国家盛情款待过,也被有的国家彻底驱逐。这些都没有使孔子传播学问的心熄灭,但是却影响了孔子的弟子们。今天的文章,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始讲起的。那就快点跟我一起看下去吧!

孔子的“陈蔡之厄”可谓是周游列国以来受难事件中最严重的一次,甚至还引来的学生子路的质问,“君子也有穷困潦倒、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子路的文化使得孔子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先后召子路、子贡、颜回三个弟子前来问他们同一个问题:“我们不是虎兕般的野兽,却流落在旷野里。难道是我的道路走错了吗?为什么会到这地步呢?”子路没有好脸色地回答说:“我想大概是您老人家未真正做到仁,所以人家不信任您;或者是您不明智,因此人家不放行而受困于此。”子路并且拿孔子曾经说过的“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这句话来反问孔子:“您老人家积德怀义,道德实践得很久了,为什么现在还会落到这种穷困的地步呢?”言外之意是:“还是您做了什么不善的事了?”

孔子举了伯夷叔齐、王子比干、关龙逢伍子胥等人的例子,这些仁者、智者、忠者都没有好下场,以反证善人不是必然都有善报的。碰不到好机遇的,不止我孔丘一个人。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可以放松德才的培养。君子修道立德,不因穷困而改变气节操守,就像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欣赏而不发出芳香一样。主观上要尽人的能力而为,客观上的结果,是生是死,就交给天命去吧。孔子又拿晋文公重耳和越王勾践的例子来说明经历艰难困苦可以是成功的条件,而缺乏忧患的人其思不远,处身常逸者,则志不广,结局是很难料定的。孔子这样开导子路,子路有没有被说服,不得而知,至少是没话说就出去了。

轮到子贡进去回答。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意思是说:老师您的“道”太伟大了,大到天下容不得您,所以才经常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以至于陷入今天这样的困境。您老人家是否可以考虑稍微降低一点要求条件,放下一点尊严,收敛一点锋芒,或搁置或推迟或干脆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现实一点,个性别太强,这样才好与社会和谐相处—您看行不?子贡是个商人,具有长期商场谈判讨价还价培养出来的妥协性与灵活性,因而他的回答也便带有生意人的职业特点,先肯定优点,再提出问题,听起来很温和委婉但又不失明智地指出孔子与世俗社会之间矛盾的尖锐对立,希望通过调和矛盾的办法来寻求问题的解决,因此试探性地要求孔子做出一定的让步。

子贡的回答表面看似乎很正确“道”有很多涵义,这里指孔子的信仰、学说、理论、主张、主义。很合理也很辩证,但与子路相比问题更严重。子路的话不过是属于个别的认识问题;子贡的观点则涉及原则问题、路线问题、信仰问题,其倾向的危险性正如毛泽东当年批判《水浒传》中宋江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要害在投降主义和修正主义。所以孔子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子贡。当然,孔子没有上纲上线,只是就事论事地批评子贡:“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端木赐(即子贡),放弃理想,主动去适应社会迎合世俗以苟合取容,表明你的志向并不远大啊!这种批评虽然有些轻描淡写没有批判的力度,但孔子坚定地表明了自己不同意走子贡那种实用主义的庸俗道路,而坚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强调动机不计效果的价值取向:“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稿,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具有儒家特色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实际上是孔子和他所代表的儒家关于“义利之争”的张力场中所坚持的基本立场,后来被汉儒董仲舒明确下来并极化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口号,这个口号为儒家长期信奉,成为儒家的一个明显的标志性理念。从社会行动理论上说,子贡与孔子的这场对话,也反映了人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永恒竞争冲突的悲剧色彩。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问了同样的问题。颜回作了出乎意料的回答:“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颜回开头的两句话也是顺着子贡的思路提出孔子的“道”与“容”的矛盾间题,但接着话锋一转,得出了与子贡、子路完全不同的结论:“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不容于世有什么问题?不容于世才更显得我们是真君子呢!只要我们自身把道修好了,又努力去推行了,容不容就不是我们的问题了。如果自身的道没有修好,那就是我们的缺陷;现在我们的道已经圆满修成了,却没有人去应用实行它,那就不是我们的责任,而是国家社会的耻辱了。

这就像科学家发现了一条原理,并且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市场前景,但现在无论科学家怎么宣传解释,都不为世人所认识,反而遭到讥讽围攻,就像楚人不识卞和之玉反而将他砍去双脚一样,这难道能怪科学家吗?曲高和寡,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中。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古罗马时代的耶稣、中世纪的布鲁诺,他们都像孔子一样不为他们那个时代和社会所理解、所接受,甚至遭受了比孔子还要坏的厄运,都被判处死刑但历史证明他们不但是无罪的,而且还是真理的拥有者。颜回在短短的答话中两次强调“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既表达了他对孔子之道的坚定信心和对精神领袖的爱戴之情,也激励了坚持真理者不怕孤独不畏艰险继续前进的勇气和甘作中流砥柱的高洁精神,更为历代怀才不遇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者发出了千古绝唱的最强音!

颜回高扬主体性精神,高举价值理性的旗帜,真不愧是捍卫真理的勇士、护道的旗手。也许是孔子根本就不相信这世上有理解自己的知音(孔子曾说过“知我者其天乎”的话),虽然知道颜回的话是肺腑之言,孔子还是忍不住以怀疑并带点开玩笑的口气说:“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有这回事吗?好你个姓颜的小子!你发财当老板,我为你当财务总管。孔子说这些话时是“欣然而笑”的,可以肯定孔子听了颜回的话还是非常开心的,因为这话说到孔子心坎里去了,可见孔子也是爱听受用的话的。孔子的话也更加出乎意料,故意使用最庸俗,但也是世人最爱听的语言——“恭喜发财”——总算是说了一句与世俗相和谐相“兼容”的话了。子路是谏臣,子贡是谋臣,颜回是信仰坚定的忠臣。三个人的回答合起来看就是一篇绝妙八股文,司马公真乃文章高手。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对孔子与这三位学生之间的对话有没有什么一些自己的看法呢?毕竟尽管孔子是圣人,却也无法让每个人的想法都和自己一样。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的话可不要忘记给我们点个赞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孔子周游列国遭受最苦难事件 学生怀疑君子对错 精神危机师生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孔子周游列国遭受最苦难事件 学生怀疑君子对错 精神危机师生对

孔子周游列国遭受最苦难事件 学生怀疑君子对错 精神危机师生对

孔子,子贡,颜回,子路,君子,问题,周游列国,百家号,精神,人家,学生,文章,世俗,作者,儒家,事件,危机,信仰,天下,夫子,苦难,师生,真理,科学家,思璇,莫能容,世人,价值观,例子,口号

2020-05-26 #小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孔子,卫国,老师,子路,鲁国,卫灵公,南子,时候,学生,君子,卫出公,楚国,论语,师徒,地方,问题,颜回,国君,子贡,叶公,鲁哀公,弟子,隐士,天下,学说,冉有,国家,大夫,季氏,孔丘

2014-10-20 #长篇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孔子,卫国,老师,子路,卫灵公,鲁国,南子,时候,学生,君子,卫出公,楚国,论语,师徒,地方,问题,颜回,鲁哀公,国君,子贡,叶公,弟子,隐士,天下,学说,冉有,国家,大夫,季氏,孔丘

2016-06-13 #故事阅读

孔子周游列国时的侍卫保镖是谁呢?

孔子周游列国时的侍卫保镖是谁呢?

孔子,子路,鲁国,周游列国,帽子,政事,千乘之国,君子,才能,车夫,不应该,回答说,孔子说,东泗水,子天生,孟武伯,方能通,次卫,鲁定公,鲁国卞,司寇,一职,南山上,大圣,一端,不幸,为人正直,中华文化,主张,乱军

2016-05-26 #故事会

春秋历史事件:孔子礼堕三都功败垂成 离开鲁国 开始周游列国

春秋历史事件:孔子礼堕三都功败垂成 离开鲁国 开始周游列国

孔子,鲁定公,堕三都,鲁国,鲁君,三都,大夫,周游列国,孟氏,成邑,费邑,季氏,家臣,垂成,将欲取之,老子,论语,齐国,子曰,孔丘,孟孙,季孙,公室,任重而道远,公山,军队,势力,计划,臣子,建议

2016-07-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子贡出资为孔子周游列国 养老送终 为何还被孔子称为“饭桶”

子贡出资为孔子周游列国 养老送终 为何还被孔子称为“饭桶”

孔子,子贡,司马迁,颜回,学生,宗庙,瑚琏,饭桶,周游列国,史记,守丧,徒弟,老师,鲁国,儒家学说,君子不器,意思是,于仲尼,何器,其门,和政,子贡贤,孔鲤,布于,庄子,强多,得大,才来,才让,景伯

2018-06-25 #故事大全

儒家亚圣孟子追随孔子脚步周游列国 也失败了 为何?

儒家亚圣孟子追随孔子脚步周游列国 也失败了 为何?

孟子,孔子,君子,孟母,思想,仁政,脚步,思想家,故事,孟母三迁,这句话,诸侯国君,一生,主张,政治家,政治,时代,教育,周游列国,唐僧,政治主张,儒家,亚圣,儒家思想,利益,历史,厨房,史书,哲学家,国君

2016-04-02 #短篇故事

孔子之周游列国 不仅是政治活动 更是壮观的教育游历

孔子之周游列国 不仅是政治活动 更是壮观的教育游历

孔子,弟子,教育,时候,颜渊,卫国,冉有,君子,子路,思想,誓约,周游列国,蒲邑,颜回,弟子们,现代教育,反叛者,子贡,学生,楚国,盟约,知识,社会,精神,鲁国,一行人,回答道,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社会经验

2013-08-2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