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魏晋南北朝:精致的魏晋女孩们!

时间:2009-12-17

小编想说的是这个妆容高度还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的妆容,但是它是由几个妆叠加在一起的

提示:本文共有 13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最近,由神仙姐姐刘亦菲饰演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亮相,刘亦菲在剧中的妆容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觉得这是对文中“贴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最好的体现,也有人表示接受不了,更有人质疑这是在模仿日本妆。

小编想说的是这个妆容高度还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的妆容,但是它是由几个妆叠加在一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的妆容特点为敷铅粉、抹胭脂、描长眉、绘额黄/贴花黄、画花钿、画斜红、点朱唇。

第一步,敷铅粉。

古代人化妆第一步就是敷铅粉,相当于现代的粉底液一样,起到遮瑕美白的作用。古代人用的粉底一般是米粉和铅粉,米粉从先秦就开始用了,据《齐名要术》中记载详细的米粉制作方法,米要选用梁米或粟米,将米磨成细粉沉于凉水发酵腐烂,再洗去酸气,然后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后来出现了铅粉,一开始的铅粉由铅锡等材料做成,杂质较多,后来加入豆粉和蛤粉就变成了粉白细腻的铅粉。此后在白粉的基础上染料又出现红妆,如紫粉(用米粉、胡粉、葵子汁调和而成),黑粉(用杉木灰抹额)等等。

电影中刘亦菲的为三白妆,所谓三白妆就是指脸上不加其他修饰,仅仅涂白前额、鼻子、下巴三个部位。

第二步,抹胭脂

胭脂相当于现代的腮红,因为古代制作胭脂的原料是红蓝花,而这种花来自于西域的焉支山,所以胭脂又称为焉支,据说是张骞出使西域带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惠帝喜欢看人涂抹,特别是浓艳的晕红妆,所以此时的胭脂工艺有了很大的突破。出现了绵胭脂(将丝绵裹成卷,浸染红蓝花汁,用来敷面或抹唇。)和金花胭脂(将胭脂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而且胭脂敷面一定要浓。

第三步,描长眉

古代女子画眉主要使用的颜料为黛,就是石墨。《米庄台记》中说“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人谓之仙娥妆。”由此可以看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们画眉的特点是,又黑又长。

第四步,贴花黄

《木兰辞》里面: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花黄是用黄色硬纸或者金箔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头。

而刘亦菲的妆容应为绘额黄。这种化妆方式正是流行于南北朝,当时佛教的盛行,爱美求新的女性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色。

第五步、画花钿

花钿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一种是贴的,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等制成花形,蔽于脸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另一种是画的,比较随性,样式比较多。

关于花钿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原》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

第六步、画斜红

斜红,是古代一种特殊的面饰,梳妆时,在女子眼角两旁各画一条竖起的红色弯弯新月形。

斜红起源于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相传魏文帝宠爱的宫人薛夜来不小心撞到由水晶做的屏风上,撞伤面颊,医治后留下难看的红色伤痕,魏文帝不仅没有嫌弃她,反而对她愈加怜爱、娇宠。其他宫中女子看到,纷纷效仿,斜红便在宫中流行起来了。

第七步,点朱唇

就是现在的口红啦,古代都喜欢女子小嘴,所以是不涂满整个嘴巴的。

除此之外,魏晋南北朝还有许多不同寻常的妆容,如:半面妆、黄眉等等,而且男子相比于女子毫不逊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魏晋南北朝:精致的魏晋女孩们!”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魏晋风流 名人志士 那些魏晋南北朝不得不说的事

魏晋风流 名人志士 那些魏晋南北朝不得不说的事

魏晋南北朝,魏晋,经济,时期,隐士,名人,人生,志士,发展,陶渊明,发现了,世家,个人,佛学,士族,建筑,时候,带给我们,司马懿,于明月,其才,司马昭,建安七子,嵇康,孙权,宗白,张衡,心欣,王戎,曹操

2020-09-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魏晋风流 名人志士 那些魏晋南北朝不得不说的事

魏晋风流 名人志士 那些魏晋南北朝不得不说的事

魏晋南北朝,经济,魏晋,时期,隐士,人生,发展,陶渊明,发现了,世家,个人,佛学,士族,建筑,时候,带给我们,司马懿,于明月,其才,司马昭,建安七子,嵇康,孙权,宗白,张衡,心欣,王戎,曹操,曹丕,王羲之

2010-09-26 #故事大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扇子” 魏晋名士手中的最爱——麈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扇子” 魏晋名士手中的最爱——麈尾

文人,时期,拂尘,历史,名士,尾巴,壁画,故事,文人雅士,时候,样子,树叶,氛围,绘画,绝句,魏晋南北朝,只知道,什么样子,作品中,只能在,很多人,刘勰,孙盛,曹操,殷浩,阎立本,在一些,中一,还可以,扇子

2009-11-03 #短篇故事

穿上魏晋南北朝女装原来是这样子的 魏晋南北朝女装款式及风格

穿上魏晋南北朝女装原来是这样子的 魏晋南北朝女装款式及风格

魏晋南北朝,女装,内衣,时期,文化,款式,朝代,袖口,间色,下摆,女子,妇女,对襟,服装,特色,束腰,条纹,衣袖,背心,风格,影响,大袖衫,年年,糜丽,上身,下身,两当,中华,合体,又名

2011-07-16 #小故事

“魏晋南北朝”中的“魏晋”指曹魏和西晋 还是北魏和东晋?

“魏晋南北朝”中的“魏晋”指曹魏和西晋 还是北魏和东晋?

统一,名的,北魏,时期,指的是,三国时期,中国北方,五胡十六国,南朝宋,为正,刘裕,尊魏,司马炎,宋齐梁,曹魏灭,魏受汉,魏元帝,陈四朝,隋文帝杨坚,陈朝,一统,原因,关中,中国,举兵,五胡乱华,区域,势力,历史,国号

2007-11-03 #小故事

魏晋南北朝铜镜:化繁就简 清风秀骨 充溢魏晋名士放达之气

魏晋南北朝铜镜:化繁就简 清风秀骨 充溢魏晋名士放达之气

铜镜,魏晋南北朝,特点,浮雕,经济,神兽,铭文,镜面,佛道,凤镜,化繁,大有,年历,劳动者,传统,价值,人物,世俗,三角状,三角,三角形,刚柔,兼济,动态,局面,历代,吉祥,大变,外倾,工艺

2018-02-21 #小故事

魏晋南北朝书法特点及魏晋书风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魏晋南北朝书法特点及魏晋书风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书法,时期,发展,魏晋,风格,魏晋南北朝,书法大家,后世,魏碑,中国书法,影响,地位,思想,文人,书法史,作品,历史,时代,方正,楷书,贡献,变化,王羲之,王献,这个时代,代表,书法艺术,代表作,兰亭序,形式

2009-06-14 #短篇故事

魏晋南北朝人物风貌

魏晋南北朝人物风貌

阮籍,时期,魏晋,戴逵,率性,风貌,旷达,服饰,男子,司马昭,嵇康,上层社会,丧母,习俗,兴致,史书,名士,大臣,文化,玄学,民间,男女,精神风貌,礼教,精神,裙子,裙摆,言行,雪夜,飘带

2013-02-2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