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小人书的记忆

时间:2009-12-30

小人书的故事内容

提示:本文共有 24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初夏,一个星期日的早晨,与爱人一起逛早市,在一个旧书摊前停住了脚步。吸引我目光的,不是一本本泛黄的文学作品和过期杂志,而是几本略有破损的小人书,顺手拿起一本《智取威虎山》一篇篇的翻看。一旁的爱人见我丝毫没有走的意思,小声说,都满头白发了还看小人书,你不怕别人笑话,我可怕丢人,赶紧走吧。我说,没事这个年龄的人脸皮都厚了,别说是看就是打都不出红印。书摊的大妈听我俩的对话也乐了,说,唉,我家的那位也是一样,有时看小人书也是看的津津有味的,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男人们的心里智商经常退回到那个年龄。这话一出口,我们仨都笑了。

是啊,书摊的大妈说的没错,男孩们小时候养成的和爱好,往往会伴随一生。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绝大多数是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下长大的。如果问们最大的是什么,那就是吃上一顿好饭,至于其它的孩子们不会想的太远,一个皮球、几本小人书,对于那个时代的男孩来说,才是最大的和财富。我看的第一本小人书是在邻居家看的,讲的是小羊与狼的。拿到小人书后,看到里面的图画就爱不释手。那时还没有上小学,由于不识字,不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就央求邻居家大哥给讲里面的故事。好在这位大哥的脾气还算好,草草的给我讲了故事的梗概,翻页的速度和他讲的一样快,尽管讲的很草率,但还是知道了故事的梗概。当时我懂得,要借回家去看他肯定不会同意,因为他怕给弄坏了或者给弄丢了。因为他也就有这么一本小人书,看得像宝贝一样。知道了这本小人书之后,经常就往他家跑。只要他在家就拿出来让我看,边看边问,几遍之后,就能讲述故事里面的全部内容了。看完这本小人书之后,不仅自己高兴,身边还多了几个忠实的小听众,这是我看的第一本童话故事。

上学之后,语文课本的内容不仅枯燥乏味,而且缺少插图和童话故事,根本引不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唯一的收获是学会了拼音和写字。小人书成了那个时代孩子们最喜爱的图书了。谁要是有一本新的小人书,他身边肯定会有一群小哥们忙前跑后,直到小人书翻到卷边为止,这群小哥们才会散去。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男孩围在一起看一本小人书,因为负责翻页的男孩把书页翻的太快,引起了旁边一个男孩的不满,把手放在书上不让翻页。翻页的男孩随即说道,书不是你的,你说了不算,有本事自己买一本去。这话可能太伤人了,话没等说完,两个人就扭打了起来,一本小人书也损坏了好几页。书的主人拿着损坏的小人书,气急败坏的说,再也不给你们看了,你们是一帮坏蛋。孩子们的愤怒来得快,去得也快,没过几天这本《鸡毛信》的小人书又在班里出现了。几十年后,如果打架的两个小男孩,再次看到这本小人书,我想他们一定比我看的还要仔细,因为他们的故事比我还要多。

住的小镇因为没有新华书店,所以也就没有卖书的,如果要买一本图书,要到十几里以外的县城去买。记得非常准确,乘火车去县城单程车票是两角钱,来回就是四角钱。放在今天,就是五角硬币掉在马路上,人们都赖得哈腰拾起。但在那个年代,四角钱确实很值钱,它能买两本小人书,十根冰棍,对于当时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大钱。把平时舍不得的花零钱积攒起来,为了省下这四角钱,约上几个小伙伴,走十几里的山路到县城去买小人书。去的路上,大家商量买什么样题材的小人书,有想买古代故事的,有想买现代战争的,意见始终没法统一,一路上大家对此争论不休。争论到最后,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不管是谁买什么题材的,就是不能能买重样了,这样大家回去以后就能多看上几本。回来的路上,每个人捧着小人书边走边看,到了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才走回到家。到了家里,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喝水,然后是找吃的,因为一整天滴水未进,没舍得吃一个冰棍,也没钱和粮票买一个面包,这就是我和小伙伴的买书之旅。

尽管买书艰难,但是小学毕业之后我是积攒了二十几本小人书。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个封闭落后的年代,小人书,几乎是孩子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唯一途径。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本小人书,一本是《阿福》描写越南少年抗击美国鬼子的故事,情节与中国少年斗智斗勇,打日本鬼子的故事基本相似。但是,从画面上却看到了不一样的异国风情,哪里的人常年赤脚,住的是有缝隙的竹楼,那里有椰子树,有大海,树木生长的非常快,全年都是的夏天没有冬天。当时不理解那个国家为什么会没有冬天,这一疑问到上之后才慢慢解开。另一本是《一块手表的故事》故事,内容是一位上海码头工人,在外国的货轮上捡到一块手表,经过一番辗转,交到主人手里。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但是画面之外的内容却非常吸引人。一是外国人的形象非常友善,不像课本里描写美国鬼子凶煞恶神似的。二是他们的非常富有,不仅每个人都戴手表,而且里有餐厅、书房,这与课文里描写的受资本家剥削,工活贫困吃不饱穿不暖,经常罢工则截然相反。我想小人书的作者,一定非常了解和熟悉外国人的生活,否则不可能把这个故事绘成小人书,或许他是想借着这个故事,让孩子们一窥外部世界的景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人书也渐渐的疏远了,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成了新的宠儿。没想到,十几年之后,又重新拾起了连环画和动画片,但,这时是陪一起看的。当时的国产动画片与连环画不多,质量也不高,但进口的动画片与连环画却非常精彩,不仅孩子们愿意看,就是成年人也看。尤其是日本和美国产的动画片,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是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迄今为止,像《聪明的一休》、《汤姆历险记》、《忍者神龟》等动画片,某些精彩片段还记忆犹新。陪女儿看动画片时,往往和女儿一样也非常投入。有时,爱人会戏谑的说,这哪是爷俩,简直像哥俩。或许,这就是人的天性,总想着把的东西再找回来,但究竟能不能找回来,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失去的年华和童年乐趣,谁也不可能再找回来了。

尽管小人书早早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被那些精美图书和电子产品所取代,但是它的图画,却深深的刻在一代人的心里,一个个精美的小故事,犹如一颗颗明亮的星辰,在他们心中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时代的进步,给了现在的孩子们无限的选择,但我不知道,他们成年之后,是否会像我们一样,也能在心底里留下如此美好的童话。

2018年7月6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人书的记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记忆中童年的小人书

记忆中童年的小人书

小人书,书店,老先生,红岩,内页,儿童读物,新华书店,画面,硬币,租书,红楼梦,流通,最喜欢,逛书店,铁道游击队,爱不释手,丁斌曾,上静静,王跃,好的,都会,记忆,少儿,三国演义,上角,个人,世界,主人,书籍,书架上

2009-12-22 #经典故事

童年记忆:小人书的回忆

童年记忆:小人书的回忆

小人书,小勇,小岗,书摊,聊城,狮驼岭,家长,我们俩,孩子,人们,剧院,大叔,收藏品,父亲,视野,是一本,哥大,可那,孟姜女,年年,那本,书多,历史,一角,一家,书皮,书店,书迷,八十年代,价格

2018-08-02 #小故事

收藏曾经的记忆——连环画小人书的故事

收藏曾经的记忆——连环画小人书的故事

小人书,连环画,故事,民兵,高尔基,人间,兄弟,大哥,小伙伴,电影版,经历,邻居,曾经的记忆,小英雄,记忆中,小开,沙努,王二小,蒋介石,谢荣策,邱少云,阿福,阿芳,高尔,马俊,小同,市新华书店,还记得,鞋店,我买了

2018-01-25 #经典故事

记忆里的小人书

记忆里的小人书

小人书,水浒传,土包,占山为王,对方,小伙伴,老人们,里的人物,开心就好,我们的世界,成人世界,小时候,小孩子,业余生活,东西,乐趣,义胆忠肝,人物,交易,伙伴,场面,地方,小人,年代,屈辱,拱手让人,感情,时间,水浒,母亲

2015-08-19 #故事大全

小人书: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小人书: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连环画 小人书 价值 内容 形式 插图 责任编辑 人们 历史 图画 图卷 品相 孩子 封面 小书 年份 开本 故事 读者 发展 三毛流浪记 存世量 收藏价值 敦煌壁画 图西 宋拓 张乐平 张乐 法界品 顾恺

2020-04-30 #小故事

“守候你的童年记忆的小人书”——行知书屋

“守候你的童年记忆的小人书”——行知书屋

连环画,书店,小人书,刘老板,刘老,书友,老板,经历,开下去,经历过,书成,简简,好的,我喜欢,有一家,中年人,一家,专题,上海,世界,世间,记忆里,裤兜,体积,书局,之城,书房,人群,口袋书,口袋

2019-06-18 #短篇故事

记忆深刻的两本小人书

记忆深刻的两本小人书

连环画,小人书,母亲,故事,父亲,父母,作业本,时候,精神,老师,骑兵,回家,名字叫,兴奋地,告诉我,小英雄,那时候,万中,毛主席,马立,不一样,新时代,过去了,书后,世纪,产生分歧,产品,事情,书店,五毛钱

2013-11-08 #小故事

记忆里的“小人书” 是童年最美的梦

记忆里的“小人书” 是童年最美的梦

小人书,年代,孩子,同学,家长,小孩子,新书,历史故事,孩子们,有时是,那时候,在那个,在学校,堆里,物质生活,导言,书籍,世界,一口气,书店,书摊,人物性格,会约,传家宝,几毛钱,卖钱,古典名著,厚着脸皮,名著,大部头

2014-08-2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