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红色的校园——中国医科大学

时间:2010-01-02

学校坐落于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77号,背靠棋盘山,紧邻冬雪湖,蒲河蜿蜒而过,校园周边湿地环绕、风光旖旎,为潜心教书、静心育人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提示:本文共有 20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中国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参加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学校坐落于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77号,背靠棋盘山,紧邻冬雪湖,蒲河蜿蜒而过,

校园周边湿地环绕、风光旖旎,为潜心教书、静心育人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校园由国内著名的同济大学设计院担纲设计,校园设计融入了学校办学传统和医学特色,体现了现代性、教育性和艺术性。

校史馆和生命科学馆是镇园之宝,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医学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校史馆展示了学校的红色文化历史,生命科学馆揭示了人类生命健康的奥秘,校史馆更是被评为辽宁省和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受到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广泛赞誉。

生命科学馆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集教育、教学、科普、科研、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生命科技活动中心和医学公共科普基地。馆内下设健康馆与创新馆。

健康馆以人体系统结构为主线,以大量制作精细、显示清晰的实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展示人体生命的美丽与奥妙。

创新馆引进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body、数字人、智能机器人等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生命科学的前沿知识进行展示,引导人们尊重科学,敬畏生命。

一、美在设计:融入办学理念

校园总体规划大开大合,疏密有致,一张一弛。气势宏大而又细腻丰富,局部与整体相统一,以“三轴一心”构成校园活动骨架:“三轴”是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延伸到校园中心广场形成的主轴;“一心”是校园中心景观广场及景观湖面。

校园设计之美是体现在将办学理念融汇其中,建筑外墙红色为主、白色相间,很好地诠释了“传承红医精神 培养白衣天使”的办学特色;从空中俯瞰校园,蜿蜒的水面如一条巨龙盘旋在高大宏伟的图书馆周围,正是象征医学蛇杖的抽象造型,很好地体现了医学特色;气势恢宏的红医广场、天使广场与高大宏伟的图书馆、文体馆凸显了医大人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科强校的雄心壮志。

学校东南西北四个大门的设计非常有特点,东门正门左右两侧巨型浮雕展现办学历史,南门复刻和平校区正门,西门复刻延安办学时期校门,很好地传承了学校历史与文脉。

东门浮雕

二、美在人文:展现办学特色

校园在建设过程中处处体现环境育人的思想,通过雕塑、景观、名称、纪念石、纪念亭等景观设计传承红医精神、培养白衣天使。

每一栋楼、每一条路、每一棵树都有故事,让师生在润物无声的环境中浸润红医品格。

校园内共有毛泽东题词纪念石、朱德题词雕塑、邓小平题词纪念石、校训碑、李时珍雕像、白求恩雕像、感恩石、春晖亭等人文景观十余处,均为历届校友捐赠,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既密切了校友与母校之间联系,又增进了在校生对学校的感情。

校园内楼宇道路的命名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医学特色,如红医广场、天使广场、博仁楼、济众楼、长征路、瑞金路、延安路等,从名称这一细节中传递教育思想和理念。

学校开展了认养文化树活动,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杰出校友和国际友人来访时举行文化树认养仪式,以文化树为纽带,将校园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三、美在功能:服务教书育人

校园内部功能繁多,分区合理,如院系区、行政后勤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广场绿化区、水系生态区等。

生活区内书店、超市、电影院、咖啡厅、快递驿站、共享单车应有尽有,各个功能区域联系便利又相对独立,强调内外有别、动静相宜、流线简捷、方便易达。

校园南部为礼仪入口,设置天使广场,形成除景观入口到图书馆主轴线外,又一气势恢宏的校区景观主轴。校园北部为景观水面核心区,与校外蒲河生态走廊一路之隔、浑然一体。

校园由内外两环构成,外环主干道可迅速畅达各功能区,内环步行景观廊道可漫步至各功能区,实现了人车分离、动静分区。

图书馆综合楼是校园内最重要的聚集场所,最具向心力,因此设置在校园中心部位,凸显其功能的重要性,成为我校乃至沈北新区的地标性建筑。三叶草造型的文体馆也是校园中的地标性建筑,在全国高校体育类场馆中独具特色,内含网球场、游泳馆,另有大型体育场可承接省级赛事。

图书馆

文体馆

公共教学区临近景观中心水面,视野开阔,灵动的水面与开放的空间相结合,更易激发师生的创造力,使“环境育人”的设计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校园内拥有国内一流的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和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条件。

四、美在生态:打造绿色校园

校园在建设中贯穿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绿化特点是生态型、园林式,绿化覆盖率41%,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其中乔木2万株、灌木2.6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8万平方米,各类根生花卉面积5.4万平方米。

水体以宽阔的龙湖为中心,水域面积5万平方米,水道曲折蜿蜒,亲水栈道紧贴水面。

中国医科大学校园设施先进、风景如画,既彰显人文之盛,又呈现自然之美,为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科强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红色的校园——中国医科大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红色医生”的摇篮——中国医科大学

“红色医生”的摇篮——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学校,毛主席,红军,中国共产党,学员,卫生学校,卫校,中国工农红军,医科大学,伤员,分校,军医,干部,毛泽东,革命,历史,师生,抗日战争,红色,服务,全国,任务,医生,解放战争,部分,发展,抗日,医大,师生们

2020-09-15 #故事大全

“红色医生”的摇篮——中国医科大学

“红色医生”的摇篮——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学校,毛主席,红军,中国共产党,学员,卫生学校,卫校,中国工农红军,医科大学,伤员,分校,军医,干部,毛泽东,革命,历史,师生,抗日战争,红色,服务,全国,任务,医生,解放战争,部分,发展,抗日,医大,师生们

2020-09-15 #小故事

“红色医生”的摇篮——中国医科大学

“红色医生”的摇篮——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学校,毛主席,红军,中国共产党,学员,卫生学校,卫校,中国工农红军,医科大学,伤员,分校,军医,干部,毛泽东,革命,历史,师生,抗日战争,红色,服务,全国,任务,医生,解放战争,部分,发展,抗日,医大,师生们

2020-09-15 #故事阅读

中国医科大学传承红色基因 做强高校党建

中国医科大学传承红色基因 做强高校党建

来源,教育,意识,红色,精神,党性,查看更多,中国医科大学,基因,环球网,南京,扬子晚报,江宁,红色文化,人民网,今视网,党员,红船,载体,习近平,高校,中国工农红军,中等专业学校,东北网,中国,人民,医学,医生,宗旨,总书记

2020-09-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医科大学传承红色基因 做强高校党建

中国医科大学传承红色基因 做强高校党建

来源,教育,意识,红色,精神,党性,查看更多,中国医科大学,基因,环球网,南京,扬子晚报,江宁,红色文化,人民网,今视网,党员,红船,载体,习近平,高校,中国工农红军,中等专业学校,东北网,中国,人民,医学,医生,宗旨,总书记

2020-09-14 #故事会

中国医科大学:长征路上走来的红色医生摇篮

中国医科大学:长征路上走来的红色医生摇篮

学校,中国医科大学,军医,毛主席,学员,红军,卫校,长征,中国工农红军,革命,中国共产党,工作,胜利,前身,医生,地区,师生,延安,红色,部队,朱德,贺诚,发展,中央军委,党中央,医科大学,师生们,毛泽东同志,长征精神,人道主义

2015-01-27 #小故事

中国医科大学:长征路上走来的红色医生摇篮

中国医科大学:长征路上走来的红色医生摇篮

彭龙,学校,军医,红军,学员,同学,中国,科多,长征,同志,主席,泽东,贺诚,卫校,革命,中央军委,师生,教员,医生,军军,校长,中国共产党,开学典礼,部队,卫生学校,朱德,医科,抗日,医院,四川

2020-06-17 #故事阅读

中国医科大学:长征路上走来的红色医生摇篮

中国医科大学:长征路上走来的红色医生摇篮

彭龙,学校,军医,红军,学员,同学,中国,科多,长征,同志,主席,泽东,贺诚,卫校,革命,中央军委,师生,教员,医生,军军,校长,中国共产党,开学典礼,部队,卫生学校,朱德,医科,抗日,医院,四川

2011-08-0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