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如何短期提高行测逻辑填空水平与行测推理题:怎么“削”才会弱

时间:2010-01-08

根据我们中公教育很多言语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同学们对于行测里的各个专项学习就算是数学这个难啃的骨头只要是在一段时间内下些工夫成效还是很明显

提示:本文共有 27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在行测考试中,你难逃言语理解与表达中逻辑填空这一劫。根据我们中公教育很多言语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同学们对于行测里的各个专项学习就算是数学这个难啃的骨头只要是在一段时间内下些工夫成效还是很明显的,可是唯独逻辑填空让人既爱又恨,爱她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留下来的语言我们学了二十多年一点不陌生,恨她博大精深容量太大样子相似却差距甚远。同学们每每谈到逻辑填空就会头痛不已,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做只要一做题错误率依然不忍直视,很是痛心。那么,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跟大家简单聊聊让我们手足无措的逻辑填空怎么才能在短时间内往前迈出一步。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门语言不可能在短时间实现大的突破,没有绝对的投机取巧可走,对于逻辑填空中词语的使用更是如此,她更多的是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正确语感的养成,平日里阅读的习惯培养对此很有帮助,我们也建议同学们在生活中就多阅读一些书籍尤其是用语比较严谨的书刊,比如三联生活周刊,以此培养自己的语感。但是,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考试已经迫在眉睫,没有足够多的时间,难道就没有机会了吗?所以我们这里来讲讲方法,需要你认真去执行。

一个月的时间来提高逻辑填空不是遥远的梦,并且进行题海战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保证每天用10分钟来做20道题目,记住30秒一道题目,千万不要纠结,不能确定就靠语感选一个。做完之后就要认真的核对答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对的题目不要放过看看答案是怎么解释的,提炼学习方法,怎么样可以更快锁定答案;错的题目更要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因为词语意思不懂,就要查字典做笔记积累词汇量,方法不多就要通过答案掌握方法。在逻辑填空中有些词语和成语属于高频考点,积累的多了在考场上会祝你一臂之力。

做这些工作的基础是要铺垫简单分辨逻辑填空的方法和技巧:宏观上思考题目的思路是排错加最终确定答案。有些同学习惯看第一个空就直接选了答案,往往是错的。考试中更多考察的是综合分析,也就是词语辨析和语境分析综合在一道题目里进行考察。

第一,整体阅读完文段,掌握文段的语境,判断出文段的逻辑结构,是反对关系,联合关系还是解释关系,由此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例如,尽管诗歌绝无翻译的可能,却大有翻译介绍的必要。有多位前辈时贤对诗歌翻译理论不乏鞭辟入里的 。然而,何为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却 。

A.真知灼见 各执己见 B.不刊之论 见仁见智

C.不易之论 各持己见 D.远见卓识 众说纷纭

从语境中我们看到“然而”一词,知道前后分句意思相反,通过第二个空给定的四个成

语可知是说法不统一不一致的意思,那么然而之前应该是理论已经统一了有了定论。由此得知真知灼见和远见卓识都不符合,排除A和D项,而这里很多同学仅靠语感是不容易选对的。

第二,利用词语间的感情色彩,搭配范围,语义轻重,语言风格等细微差别来最终确定答案。同样如上题,不刊之论和不易之论都可以选,关键是第二个空成语的差别,见仁见智形容每个人的说法都有自己合理的见解,而各执己见则侧重于争执,没有独到合理之意,而文中提到是“前辈时贤”们的见解,感情基调倾向积极,所以用见仁见智更合理更恰当。

在行测考试中,比起数学和言语,逻辑让很多考生头疼,大家通过从小到大的数学课、语文课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内容,而逻辑却是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它给大家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太绕了”,很多考生从必然性推理的泥淖上岸,又挣扎在了可能性推理中。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可能性推理的常考题型之一——削弱型。

有些考生并不明白削弱的实质,自然不明白需要选择什么方向的选项,正确率当然也上不去了。那到底什么叫做削弱,举个例子,你照着镜子说觉得自己其实挺好看的,你室友反驳说刚把你照片传到网上了,大数据显示你的颜值处于比较靠后的水平,于是你会觉得自己刚刚说的很尴尬,而室友的行为就是在打你的脸,其实削弱就是抬杠,就是打脸,就是让结论没法理直气壮地成立。那我们怎么判断一道题现在需要我们开启打脸模式呢?在题目里面,它经常以这样的形式呈现:

下列选项能/不能削弱(质疑、反驳、推翻)的是?

下列选项最能/不能削弱(质疑、反驳、推翻)的是?

当题目问能削弱的是哪项,那么四个选项中往往只有一个削弱项。当题目问不能削弱时,我们应当采取排除法,排除可以削弱的选项,剩下的那个有时是加强项,有时是无关项。当题目问法中含有“最”,那么往往需要我们经过比较,找出最合适的选项。

打脸要找对角度,快狠准,那想要削弱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思考一下。【例】买咖啡,由于咖啡是美国进口的,所以卖家大力推荐说它特别好。我们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反驳

(1)削弱论证:逻辑思维过程中存在着不必然性(美国进口的东西与品质好没有必然联系)

(2)削弱论点:找到一句与结论相矛盾的话(咖啡受潮变质了;这个品牌刚被曝出来含有有害成分)

(3)削弱前提:前提中的客观事实不能被否定。在这个例子里,我们一般不能否认咖啡是美国进口这个事实。但是,如果前提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主观观点,我们是可以进行反驳的,比如说我觉得这盘菜不卫生,所以我不吃,我们可以反驳说这盘菜从原材料的选取到制成菜品都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卫生标准。

有些考生只凭借自己的常识和印象去解题,找准结论之后只会在选项里找完全推翻结论的选项,当发现找不到的时候就觉得晕头转向难以理解,其实是因为对削弱角度理解不清晰,不明白其实论证和结论两种角度都是考试时主要考查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例题】德国和瑞士的专家经过研究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0%的食量,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攻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因为在潜意识中人们会给自己发出不能吃红色餐具中食物的心理暗示,从而令食欲下降。

如果一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A.快餐巨头常在大堂中使用大片鲜亮的红色图案

B.红色易使人产生紧张感,暴饮暴食是人在紧张时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

C.试验表明,使用红色水杯者必使用蓝色水杯者平均饮水量要减少44%

D.红色预示着不安和担忧,人们看到红色餐具会本能地担心食物有危险

【答案】B。中公解析:题干的逻辑主线是:红色具有攻击性,人们会心理暗示自己红色餐具中食物不能吃→红色餐具可降低食欲→红色餐具会降低食量→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接下来我们分析选项。 A选项中快餐与所有食物对比量小,且大堂红色图案与餐具颜色不相关,是无关项;B选项暴饮暴食体现了食欲上升,在红色与食欲上升之间建立了联系,削弱了结论;C选项用红色杯子饮水与用红色餐具进食相关性低,是无关项;D选项解释了红色餐具令人食欲下降的原因,加强了前提,是加强项。故本题选择B。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如何短期提高行测逻辑填空水平与行测推理题:怎么“削”才会弱”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公务员行测题之类比推理题怎么突破?

公务员行测题之类比推理题怎么突破?

A.,B.,C.,D.,选项,近义词,名词,题目,动词,例题,天空,形容词,法官,类比推理,优劣,反义词,时候,套路,好坏,存亡,学生,方法,生死,真伪,答案,词语,职业,顾客,个词语,直接给

2020-06-26 #短篇故事

行测类比推理成语题如何解答

行测类比推理成语题如何解答

A.,B.,C.,D.,关系,成语,答案,动宾,反义,目的,题目,类比推理,主人公,形式,考生,并列关系,语法关系,中公教育,心猿意马,原因,含义,尊师重道,比喻,生吞,登峰,程门立雪,词义,脸色,褒义词,芭蕉

2012-07-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国考行测技巧4:类比推理题解题技巧

国考行测技巧4:类比推理题解题技巧

关系,选项,名词,经验,词语,常识,题目,考点,正确答案,功能,部分,我们发现,动词,导游,文段,词义,加工,范畴,他们之间,可以看出,是用来,类比推理,理论部,技巧,公务员,实战,医院,反义,句式,形容词

2009-07-01 #故事阅读

国考行测技巧1:图形推理题解题技巧

国考行测技巧1:图形推理题解题技巧

规律,位置,数量,例题,部分,平面,样式,点线,图形,关系,元素,答案,考点,题目,图中,平移,元素组成,图像,属性,理论,特征,路径,题型,移动,可以看出,小元素,是两个,正确答案,圆形,异同

2019-04-08 #故事大全

2020公务员考试:行测推理题应该掌握这几个解题技巧

2020公务员考试:行测推理题应该掌握这几个解题技巧

B.,C.,D.,选项,昆曲,剪纸,方式,题目,大王,老许,推理题,小李,小张,心理健康,排除法,答案,尊敬的人,情感,目的,考生,苏绣,假言命题,表达自己,做题,哪项,技巧,方法,时间,费时费力,连锁

2019-11-05 #小故事

2020年辽宁省考行测备考:这些类比推理题—一看就全懂(全同)

2020年辽宁省考行测备考:这些类比推理题—一看就全懂(全同)

关系,A.,B.,C.,D.,选项,不属于,五行,题型,金木水火土,常识,分母,除数,五经,五音,外角,四季,四方,横坐标,百分率,答案,纵坐标,颜色,甘辛咸,不包含,哪一个,并列关系,指的是,类比推理,东南西北

2009-07-31 #小故事

五道烧脑逻辑推理题故事短片 谁是凶手逻辑推理图片

五道烧脑逻辑推理题故事短片 谁是凶手逻辑推理图片

逻辑,摇钱树,推理题,小偷,答案,钱包,老者,财主,间谍,图片,好友,懒汉,张山,绅士名流,妇女,故事,罪犯,老头,果果,侦探,东西,仔细观察,夫妇,女友,嫌疑人,短片,旅馆,歹徒,浮云,男友

2020-07-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81道变态逻辑推理题 81个逻辑推理小故事

81道变态逻辑推理题 81个逻辑推理小故事

恶魔,后母,拼图,小学,房间,招唤,时候,父亲,生命,礼物,我一份,这家伙,多大,了房,好的,网友,个人,事情,关系,亲戚,亲人,动物,女生,好友,宠物狗,左手腕,小时候,往事,怪人,愿望

2010-04-30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