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有约」常书鸿&常沙娜:父女“花开敦煌”

时间:2010-01-17

挨过了首都的高温考验,我们一步一步踏入了秋天

提示:本文共有 19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这是海淀·故事第938篇文章

在这个热烈的夏天,

我们带大家走遍了艺术的万水千山。

挨过了首都的高温考验,

我们一步一步踏入了秋天。

在这个热烈与冷静过度的时间里,

让我们来一场让心情

也能平稳下来的“旅程”。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于2019.7.16~2019.9.15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隆重展出。

点击查看常沙娜的故事

【故事】她是团徽的设计者之一、林徽因的助教、“敦煌守护神”的女儿,她的名字Saone来自于法国

本次“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是父女作品跨越七十三载后的再次重逢。展览讲述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两代人与敦煌之间的深情,以叙述的方式“从巴黎开始”为起点,进入“血脉相连”,最后走进生活艺术的应用部分,让我们清晰理解“师古而不泥古”的真正应用。

展览展出父女二人的油画、速写、壁画临摹、花卉创作、装饰图案设计、服饰设计等200余件作品,贯穿了两代人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经历,完整表达了“花开敦煌”展览的核心精神——“守护与传承”,引发当代人思考面对自身文化应该承接的使命。

邂逅敦煌

常书鸿先生

巴黎和敦煌,两个相距甚远的地点,两个完全不搭边的词汇,但因为一个人,它们的灵魂飞跃万水千山交缠在了一起。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敦煌研究艺术家——常书鸿。

常书鸿1927年赴法留学,那时的他23岁,正值年少,在里昂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学习绘画,并以优异成绩升入油画班。毕业时,他以油画《G夫人像》获得毕业作品第一名的成绩,声名大噪。

《G夫人像》

《D夫人像》常书鸿 1934

常书鸿在巴黎与朋友合影(左二为常书鸿)

后来,常书鸿又成为第一个以中法大学学生身份,得到油画家赴巴黎深造公费奖学金的中国人,从而得以转赴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继续深造。

由于过人的天赋和后天的辛苦努力,常书鸿的作品一度获得各种大奖赛的金奖银奖,并且被选为巴黎美术家协会会员,是首位进入巴黎美术家协会的中国艺术家。

《画家家庭》 常书鸿 1933

1935年,常书鸿在巴黎塞纳河畔的一个旧书摊上,开启了与敦煌的结缘之路。他在一部名为《敦煌图录》的画册上看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灿烂辉煌,这使他受到极大的震撼。自己逐渐了解深思之后,他下定决心离开巴黎,回国并找机会寻访敦煌石窟。

《九层楼》 常书鸿 1952

1943年,常书鸿来到了敦煌。与他在法国接触的艺术形式不同,这里的一切自然因素都对他的风格和想法产生着影响。鲜明的河西走廊地貌特征、充满民族风情的生活方式、热情又独具特色的民俗氛围……都让常书鸿深深地着迷于此。

《敦煌农民》常书鸿 1947

常书鸿受敦煌壁画的启发,在油画创作上追求“民族化”的真实写照。特别在人物处理上,“线”始终依附于“形”,而人物的“形”是在“线”的衬托下呈现出来。

画面人物紧抓住西部人的民族特征,造型朴实平和、自然,暖黄的色调设计,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特有的氛围,体现出画家对黄土高原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敦煌的女儿

《沙娜像》 常书鸿 1935

常书鸿先生的女儿常沙娜出生于法国,后随父母回国。受父亲影响,她12岁起便随父临摹敦煌壁画,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的教育推广。

在小沙娜4岁的时候,常书鸿为她作了一幅《沙娜像》,画中的女孩眼神清澈灵动,整体又不失女孩的文静乖巧,煞是惹人喜爱。

常沙娜具有过人的艺术才华,赴美留学归国后,以敦煌图案为蓝本,完成了如人民大会堂建筑装饰等国家重点设计任务。常沙娜以纯粹的艺术态度,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融入当代设计方面具有突出贡献。

常沙娜先生向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捐赠4件画作,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为常沙娜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在“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展厅的许愿墙上,常沙娜先生深情地对父亲常书鸿写下了这段话:

亲爱的爸爸

我终生听着您的教导要弘扬渗透敦煌的文化艺术。

今天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花开敦煌”父女作品展,我们又相见了!展览引起众人的重视,敦煌研究院有了第五代接班人——赵声良院长也专程来了……您可以放心,国家和人民对敦煌高度重视,并共同为发展“丝绸之路”的明珠而努力!

您在天之灵,要开开心心地继续保护敦煌、保护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女儿沙娜

2019年7月15日

展览现场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举行,恰恰是一次当代年轻人与艺术家面对面的对话,在这个展览中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20世纪艺术家的奋斗历程,感受不一样的热血青春。

展览信息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

时间:2019年7月16日—2019年9月15日8:30-18:00(17: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校外观众请从清华艺博东侧“艺博专用通道”进校入馆)。

编辑 / 张少禹

更多海淀生活方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有约」常书鸿&常沙娜:父女“花开敦煌””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人的故事|常书鸿:敦煌就是我的信仰

中国人的故事|常书鸿:敦煌就是我的信仰

常书鸿,敦煌,常沙娜,莫高窟,壁画,中国,资料,图案,巴黎,洞窟,土墙,石窟,设计,文化艺术,伯希和,流沙,爸爸,父亲,系统,代一,林徽因,敦煌艺术,敦煌研究院,人们,人民大会堂,全世界,图录,南区,历史,历代

2010-06-08 #长篇故事

此生只为守敦煌 敦煌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常书鸿的故事

此生只为守敦煌 敦煌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常书鸿的故事

敦煌,常书鸿,艺术,千佛洞,洞窟,徐悲鸿,中华民族,兰州,同事,壁画,敦煌石窟,文化,工作,生活,研究,惠景,梁思,玄奘,敦煌艺术,敦煌艺术研究所,巴黎,事业,人世,图录,使命,塞纳河畔,图片,土地庙,文章,永生

2020-04-01 #经典故事

纪念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曾呼吁全天下救救莫高窟

纪念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曾呼吁全天下救救莫高窟

常书鸿,敦煌,莫高窟,先生,陈县,石窟,土墙,洞窟,壁画,工作,流沙,叶文玲,喇嘛,敦煌莫高窟,张大千,告诉你,人物,原文,敦煌石窟,榆林窟,研究所,筹委会,巴黎,千佛洞,县长,老师,飞天,辛普,在这儿,了一下

2008-08-12 #故事大全

常书鸿与李承仙 一生为保护敦煌而战斗 是夫妻 亦是战友

常书鸿与李承仙 一生为保护敦煌而战斗 是夫妻 亦是战友

常书鸿,李承仙,敦煌,巴黎,洞窟,敦煌艺术,油画,莫高窟,张大千,壁画,妻子,婚姻,工作,美术学校,中国,丈夫,作品,先生,兴趣,夫妻,满目,黄沙,艺术家,里昂,飞天,展览,生活,北京逝世,坚守在,工作环境

2011-10-1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