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戒之在得”: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悲喜人生

时间:2010-01-20

他自称为乡下人,建造了自己的湘西世界

提示:本文共有 37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2018年5月10日,沈从文逝世30周年。

他自称为“乡下人”,建造了自己的湘西世界。

他一生,淡名如水,勤奋、俭朴、谦逊、宽厚、自强不息。

他爱祖国、恋故乡,时刻关心国之安、民之痛痒、人之温爱。

他曾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他临终遗言:“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

谨以此文,纪念深受读者喜欢的、伟大的现当代文学名家,沈从文先生。

01

“如果沈从文1988年5月没有去世,

肯定能得诺贝尔奖。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因心脏病猝发,在家中病逝,走完了他86年的生命历程。沈从文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坚强、隐忍、谦卑、谨慎。有人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弱者。其实不然,沈从文骨子里有一种倔强和自负。他临终前的那句“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最好的证明。

沈从文生前有一个愿望,死后回归故里、守望家乡。1992年,沈从文的骨灰在家人的护送下魂归古城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清山的五彩石下。沈从文为人低调、不事声张,一生恪守自由主义立场,不党、不群。对待名利沈从文一贯的态度是——“戒之在得”。

沱江边沈从文的墓,能看见黄永玉为他题的字: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还有张充和的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他的墓很简朴,只是一块碑,还有碑前不知谁放的一束盛开的菊花。他们是他的亲人。可是,他们真的了解他吗?他并不想做一个战士,他也并没有做到不折不从。他只是一个被尘世折磨的凡人,不同的是,他有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苦痛。终于,他化迹于湘西故乡,与这片山水同在。他出身于水,一生恬静优雅似水,离去后魂归于 水。而他的文字,与后世的读者同在,似水流淌不绝。

纵观沈从文的一生,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一、充满爱去对待人民和土地;二、摔倒了,赶快爬起来往前走,莫欣赏摔倒的地方耽误事, 莫停下来哀叹;三、永远地、永远地拥抱自己的工作不放。”这个信条,沈从文几乎坚持了一生,却了换来了悲喜交加的一生。

梁实秋在《忆沈从文》一文中说: “从文一方面很有修养,一方面也很孤僻,不失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像这样不肯随波逐流的人,如何能不做了时代的牺牲?”

胡适说,沈从文是天才,是中国小说家里最有希望的。

徐志摩说,沈从文的作品,“值得读者再读三读乃至四读五读。”

巴金说,沈从文不仅有很高的才华,还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就连诺贝尔文学奖都要颁奖给他。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说,“如果沈从文1988年5月没有去世,肯定能得奖。”

今天,当我们重读那《边城》、《湘行散记》等等,那自然流淌的词句,那恍若隔世的意境,能否让我们想起那个纯净若水的人?能否在我们的心中唤起一丝丝纯真、善良与美丽的涟漪?

02

开拔日微雨,约四里始过渡,

闻杜鹃极悲哀。

《边城》是沈从文最著名的一篇小说,但与其说小说,不如说更像一首二十一个断章组成的长诗。整部小说散发着浓郁的诗意,给人一种非常纯粹的阅读体验。

正因为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太美了,美得连美国的学者都漂洋过海、长途跋涉,到湘西寻找沈从文当年的足迹。所以有人说,最真实最美的凤凰,只在沈从文笔下。

也怪不得有人说,“《边城》是沈从文‘思乡情结’养育出来的一颗明珠。”

他用自己诗意的文字,让故乡凤凰走向了世界。

《边城》也是高中必读课文之一,但课本上的选段,只能体现边城“人性美”的内涵。大学重读边城,发现纸质本上还有两篇序言,一篇叫《题记》,另一篇叫《新题记》。

《新题记》是沈从文题写在上海生活书店初版的样书上,收入全集前未曾发表过,真真正正让我感受到沈从文的文笔之妙。

“民十随部队入川,由茶峒过路,住宿二日,曾从有马粪城门口至城中二次,驻防一小庙中,至河街小船上玩数次。开拔日微雨,约四里始过渡,闻杜鹃极悲哀。是日翻上棉花坡,约高上二十五里,半路见路劫致死者数人。山顶堡砦已焚毁多日。民二十二至青岛崂山北九水路上,见村中有死者家人“报庙”行列,一小女孩奉灵幡引路。因与兆和约,将写一故事引入所见。九月至平结婚,即在达子营住处小院中,用小方桌在树荫下写第一章。在《国闻周报》发表。入冬返湘看望母亲,来回四十天,在家乡三天,回到北平续写。二十三年母亲死去,书出版时心中充满悲伤。二十年来生者多已成尘成土,死者在生人记忆中亦淡如烟雾,惟书中人与个人生命成一希奇结合,俨若可以不死,其实作品能不死,当为其中有几个人在个人生命中影响,和几种印象在个人生命中影响。”

我读过无数书的题记,都觉得《边城》的题记是上品中的上品。题记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短文,与《边城》全文成互文照应。特别是,细读下来,真的会发现他隐藏在文字中淡淡的悲哀。

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开拔日微雨……闻杜鹃极悲哀”?似乎,只用六个字就将那种乡间的淳朴、人生的动荡,内心的悲哀全写出来了。

《新题记》最后总结说:“二十年来生者多已成尘成土,死者在生人记忆中亦淡如烟雾,惟书中人与个人生命成一希奇结合,俨若可以不死,其实作品能不死,当为其中有几个人在个人生命中影响,和几种印象在个人生命中影响。”

以三百多字的《新题记》为主要线索,综合其他文本,大致可以探知是哪些人事、哪些因由,合在一起发酵、酝酿了《边城》。之所以要费力这样做,不是为了“考证”《边城》的现实来源,更不想把它“坐实”;同时也不是为了说明小说创作的方法,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里说,他写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边城》的写作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但这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我们要关心的是,这些发酵、酝酿了《边城》的因素的性质:这些性质渗透进作品,在作品中起着微妙而重要的作用。因而,对这些因素的性质的理解,也极大地影响着对作品本身的理解。

“闻杜鹃极悲哀”,“见路劫致死者数人。山顶堡砦已焚毁多日”;碰见老者死亡,小女儿报庙招魂哭泣,想到把“不幸”和为人的“善良”结合起来,“好好用一个故事重现”;当年的“翠翠”已死,“小翠”又长成母亲的模样;“将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创造一点纯粹的诗”;“母亲死去,书出版时心中充满悲伤。”--用不着概括,这些经验、记忆、情绪和思想的性质,就已经形成集中而强烈的感受了。

这是复旦教授张新颖的解读,推荐每个热爱沈从文的读者都去看一看,有《沈从文九讲》《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的前半生》(今年的新书)如果沈从文老先生今年还活着,一定能和张新颖教授做忘年交!

03

怀念沈从文,沈从文名句精选

1.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但我也安慰自己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湘行散记》

2.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致张兆和情书》

3.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人生实在是一本书, 內容复杂,分量沉重, 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 而且必须慢慢的翻。——《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4.我一生从不相信权力,只相信智慧。——沈从文

5.我的心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须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6.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7.在这一段长长岁月中,世界上多少民族皆堕落了,衰老了,灭亡了。这地方的一切,虽在历史中也照样发生不断的杀戮,争夺,以及一到改朝换代时,派人民担负种种不幸命运,死的因此死去,活的被逼迫留发、剪发,在生活上受新朝代种种限制与支配。然而细细一想,这些人根本上又似乎与历史毫无关系。从他们应付生存的方法与排泄感情的娱乐上看来,竟好像今古相同,不分彼此。这时节我所眼见的光景,或许就与两千年前屈原一样。

8.倘若你的眼睛真是这样冷,在你鉴照下,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月下》

9.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湘行散记》

10。别人对我无意中念到你的名字,我心就抖战,身就沁汗!只在那有星子的夜里,我才敢低低的喊叫你的名字。—— 《我喜欢你》

11.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边城》

12.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雨后》

13.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到太多事情也不幸。 ——沈从文《边城》

14.生命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沈从文《沈从文家书》

15.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 —— 沈从文

16.为什么要挣扎?倘若那正是我要到的去处,用不着使力挣扎的。我一定放弃任何抵抗愿望,一直向下沉。不管它是带咸味的海水,还是带苦味的人生,我要沉到底为止。这才像是生活,是生命。——沈从文《水云》

17.人生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生存真是一种可怜的事情。——沈从文《边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戒之在得”: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悲喜人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盘点 孔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盘点 孔子的故事介绍

子曰,及其壮也,及其老也,戒之在色,戒之在斗,戒之在得,血气未定,血气既衰,血气方刚,孔子,敏而好学,岁寒,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观其行,子贡问曰,不亦说乎,可以为师矣,人不知而不愠,可谓孝矣,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语录,...

2020-07-02 #短篇故事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盘点 孔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盘点 孔子的故事介绍

子曰,及其壮也,及其老也,戒之在色,戒之在斗,戒之在得,血气未定,血气既衰,血气方刚,孔子,敏而好学,岁寒,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观其行,子贡问曰,不亦说乎,可以为师矣,人不知而不愠,可谓孝矣,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语录,...

2008-12-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沈从文创作中的故事化小说特色

沈从文创作中的故事化小说特色

沈从文,故事,小说,民间,作品,湘西,文学,民间故事,创作,民间传说,模式化,男女,语言,佛经故事,月下小景,元素,思想,情感,感觉,爱情故事,青梅竹马,中国,倾向,人生,人性,主人公,习俗,人民,创作方法,形态

2020-06-18 #长篇故事

沈从文创作中的故事化小说特色

沈从文创作中的故事化小说特色

沈从文,故事,小说,民间,作品,湘西,文学,民间故事,创作,民间传说,模式化,男女,语言,佛经故事,月下小景,元素,思想,情感,感觉,爱情故事,青梅竹马,中国,倾向,人生,人性,主人公,习俗,人民,创作方法,形态

2020-08-24 #故事大全

沈从文创作中的故事化小说特色

沈从文创作中的故事化小说特色

沈从文,故事,小说,民间,作品,湘西,文学,民间故事,创作,民间传说,模式化,男女,语言,佛经故事,月下小景,元素,思想,情感,感觉,爱情故事,青梅竹马,中国,倾向,人生,人性,主人公,习俗,人民,创作方法,形态

2009-01-13 #故事大全

沈从文的情感经历 影响他的创作态势 这种影响在创作中烙下印记

沈从文的情感经历 影响他的创作态势 这种影响在创作中烙下印记

沈从文,边城,翠翠,长河,一面,湘西,男人,张女士,世界,人性,感情,手段,故事,影响,胡适,丈夫,中国公学,人生,关系,写实主义,小史,妻子,学校,小说,少女,异端,形式,经历,文学,生意

2016-05-29 #经典故事

沈从文小说的故事形态及其现代文学史意义

沈从文小说的故事形态及其现代文学史意义

沈从文,故事,素材,摘要,大旗,叙事性,伏笔,人物,原料,因素,小说,悬念,张力,形态,潮流,民间故事,母题,故事集,故事性,效果,框架,特质,身心,题材,创作,反应,中国现代小说,佛经故事,月下小景,沈从文小说

2009-07-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问沈从文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创作有多大影响

问沈从文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创作有多大影响

沈从文,京派,作家,文学,小说,湘西,创作,态度,世界,理想,年代,作品,周作人,人们,散文,海派,田园诗,生活,都市,影响,研究,人生,鲁迅,北京,文化,文体,特点,边城,人性,时代

2020-09-2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