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高更的故事 没逃离跟梵高同样的命运 艺术家都是生意人给逼死的

时间:2010-01-29

于是,有一位画商突发奇想:既然高更值钱的作品大都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完成的,我何不直接去塔希提,说不定在那里能发现高更的遗作?于是他到了塔希提

提示:本文共有 23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很多年前就听过这么一个有关法国后期印象派绘画大师高更的故事:

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作品在法国受到追捧,一画难求。

于是,有一位画商突发奇想:既然高更值钱的作品大都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完成的,我何不直接去塔希提,说不定在那里能发现高更的遗作?

于是他到了塔希提,但是,即便是在高更生前,塔希提的许多地方已经近欧洲化了,在城里转了一圈,他一无所获,他决定像高更一样,去到最原始的部落,他认为哪里一定会有发现。

果然,在他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他在塔希提的密林深处发现一位半裸的女人,她和高更作品中的塔希提女子几乎一模一样,关键在于,这个女人下身裹着的一块布竟然就是高更的作品。

高更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1894年)

他兴奋地上前跟那年轻的女子叽里咕噜一通,意思是问女子身上这块彩色的“围裙”是从哪里来的?女子也比划了半天说这是她奶奶留下来的,家里多得很。

画商跟女子来到她家中,他惊呆了:这个破棚子里遮风避雨的、包东西的、地下铺着的,竟然全都是高更的作品,画商当即就提出全部收购,但没想到,女子说这是她家的“传家宝”,是非卖品,画商着急了,一再提高价格,最后,那女子很不情愿地答应了。

高更作品《参拜玛利亚》(1891年)

画商满载而归,很快就在巴黎举办了“高更塔希提遗作展”,但是,经专家鉴定这些高更的作品都是“高仿”,全是赝品,画商傻眼了。

而这时,一位有穿着华丽的、有着塔希提风味的女人正在高档场所跟她的伙伴们嘲笑那位画商,她说:那里的岛很多,咱们下次去深圳的大芬村(玩笑)多订些画,我再去另外一个岛上等着,谁到塔希提不想买几张高更的原作啊!

塔希提岛,画家高更在这里付出了他生命的后十年,但是,后来却成了生意人逐鹿的战场。可以说,如果没有高更在塔希提岛上的这段生活,没有画出在世界美术史上留名的有关塔希提的作品,今天的塔希提知名度可能没那么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更的作品全都是塔希提的“形象宣传画”,而高更更是为“宣传”塔希提“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2017年上映的,由爱德华德·吕克导演,文森特·卡索主演的传记电影《高更:爱在他乡》,截取了高更在1891年后在塔希提的生活,表现了他“以命相抵”,苦苦追寻艺术本真的故事。

电影《高更:爱在他乡》海报

和许多从年轻时就热爱美术的人不一样,高更到25岁前其实都没有开始绘画活动,他在股票经纪公司工作,收入颇丰,有着一个漂亮的丹麦妻子梅特,在巴黎郊外有别墅,生了几个孩子,按说,他如果把这个小日子一直过下去,说不定他也能成为千千万万个“成功的金融人士之一”。但是,他抛弃了这一切,听从艺术之神的召唤,开始醉心于绘画,并在人到中年时决计成为职业画家,结果他让自己走上了坎坷的人生之路,虽然他最终成就了他艺术的唯一,但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其实在他活着的时候,已经有人将他的生命付出当做生意来做。电影中,高更和虚构的土著少女德胡拉邂逅(实际上德胡拉是高更在塔希提岛上众多的土著女人的合体),高更迷恋于德胡拉的野性和原始的气韵,更迷恋她身上在现代社会完全消失的神秘主义和原始宗教的力量,高更以他为模特完成了许多日后享誉画坛的作品(电影中德胡拉与高更在塔希提上的情人特哈玛娜有多处重叠)。而与此同时,高更也遇到了情敌,即影片中和德胡拉“眉来眼去”的那个黑小伙。

影片中的高更与德胡拉黑小伙不但在情感上给高更造成威胁和不安,而且还用从高更哪里学来的手艺做木雕出售,尽管高更将他做的木雕扔掉,并大骂黑小伙“亵渎艺术”,但实际情况是,黑小伙拿这些雕塑在旅游市场上卖出了好价钱,并收入不菲,而高更见到此情景的时候却正因为作品无人问津、身无分文在码头上一身臭汗,艰苦地做着搬运工。

艺术和生意就这么很无情地交织在这个场景之中,而这几乎也是人类艺术与生意关系的一个缩影。

电影中德胡拉生病看见灵魂

高更作品《看见死灵》(1891年)

其实,在1876年,高更28岁的时候他的作品已经开始在巴黎的印象派画展中展出,而且以他的天分,他完全可以一边做着股票经纪人,一边“玩票”美术,这样,虽然他日后可能不会成为塔希提岛上那个高更,但是,成为第二个毕沙罗或者塞尚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艺术就是这么残酷,只认第一,不认第二。在那个时候,高更就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因为没有自己的原创气质,印象派的“老大”莫奈拒绝与他同时参加画展,因为没有确定自己的风格,他和当时同样困惑的梵高争论的死去活来,最后以梵高割耳朵自残结束,所以,他那是就明白,要成为第一,只有拿自己的命来下注。

电影《高更:爱在他乡》强烈地表现了高更的这种生命的付出,他身患重病、缺医少药,整天过着原始人般的生活,但是,就是在这种以生命赤裸裸地面对大自然的时候,他才发现挖掘到一般人难以发现的艺术本真,这是让他精神飞翔的艺术真实,也是被当时所有人所不理解的艺术世界。

电影中高更的情人德胡拉于是,他就一直生活在这种“痛并快乐着”的状态之中,直到他死在塔希提岛。

在电影中可以看到,高更的作品在生前并非无人问津,也并非无人发现和预估到高更作品的价值。而现实生活中,高更曾于1893年在法国举办过《塔希提人》画展,人们惊艳于他画中的新颖、神秘和野蛮,同时也以文明人的身份嘲笑他的画作,结果他一幅画也没卖出去。

死前潦倒、死后荣光,高更和梵高、塞尚这三位后期印象派的巨匠几乎遭遇完全一样,这里有时代的变迁对艺术作品认知的影响的变化,也有艺术与生意之间难以说清楚的关系。看着这些画家的影片,有时会有这样的联想:一群以画为生意的人,其实已经看出了画家作品未来的价值,但却不但不出手,还刻意打压,直到画家被逼的以生命的筹码换取旷世杰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家都是生意人给逼死的。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孙海帆,深圳著名影评人,编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高更的故事 没逃离跟梵高同样的命运 艺术家都是生意人给逼死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两大艺术家的“相爱相杀”:梵高与高更

两大艺术家的“相爱相杀”:梵高与高更

梵高,高更,阿尔,自画像,小镇,舞厅,梵高与高更,向日葵,弟弟,房间,创作,提奥,事件,农场,咖啡屋,心情,知己,病情,自残,色块,艺术,露天,风格,黄色,是这么,保罗,文森特,天之,德加,拉斐尔

2016-10-23 #小故事

《高更爱在他乡》:充满奇幻色彩的画家 一段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

《高更爱在他乡》:充满奇幻色彩的画家 一段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

高更,德胡,艺术家,大溪地,世俗,作品,地方,女孩儿,时候,陪臣,电影,原创文章,传记电影,都知道,充满着,百家号,塞尚,梵高,毛利人,名画家,大家好,世界历史,巴黎小,右上角,出处,代表作品,主人公,人类,南太平洋,力量

2013-03-01 #故事大全

真实的高更可能会让你失望 关于他的传奇故事都是假的丨艺者

真实的高更可能会让你失望 关于他的传奇故事都是假的丨艺者

高更,塔希提,诺阿,梵高,作品,自画像,故事,艺术,哈玛,毕沙罗,谢阁兰,天堂,妻子,部分,印象派,女子,小说,手稿,杰作,母亲,画家,理想,画下,艺术家,梅特,保罗·高更,世界,天才,外祖母,岛屿

2013-04-28 #经典故事

疯狂的梵高与温暖阳光的向日葵――与高更在一起的日子

疯狂的梵高与温暖阳光的向日葵――与高更在一起的日子

梵高,高更,向日葵,绘画,自画像,创作,房间,阿尔勒,两个人,人们,南太平洋,右耳,小城,布列塔尼,故事,星空,法国,爱情,画家,画室,顶峰,通信,头条号,中来,塔西,奥维,阿尔,马丁,一直以来,充满了

2009-05-21 #小故事

《月亮与六便士》主角的原型 高更的故事

《月亮与六便士》主角的原型 高更的故事

高更,印象派,艺术,生活,巴黎,绘画,塔希提,土著,新古典主义,毛姆,画家,经历,风格,塞尚,家弃子,梵高,莫奈,保罗·高更,月亮与六便士,丹麦,人情,作品,儿子,大海,力量,女儿,妻子,学院派,巴洛克,市场

2011-07-10 #故事阅读

绘本故事《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高更》

绘本故事《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高更》

人物,高更,丛书,课本,生活,塔西,梵高,中小学,名人传记,名人,巴黎,封面,时期,画家,画展,皮波,艺术,读者,中所,伯纳,梅特,塞尚,布克,商务印书馆,研究中心,读一,三杰,个性,习作,书单

2020-08-11 #小故事

高更的故事 成为了音乐剧《月亮与六便士》的脚本

高更的故事 成为了音乐剧《月亮与六便士》的脚本

高更,艺术,月亮,毛姆,便士,小说,捡起,真的是,作品,人生,故事,笔下,音乐剧,东西,理想,道路,大概是,就这样,月亮与六便士,是可以,月亮和六便士,绝对是,衣食无忧,原创音,梵高,和美,好朋友,顺风顺水,一生,世界

2018-04-03 #短篇故事

印象派作画 高更把原始艺术的精华 组成画面的主要色调

印象派作画 高更把原始艺术的精华 组成画面的主要色调

高更,塞尚,毕沙罗,作品,印象派,明暗,浓淡,色调,光色,用色,画面,画家,笔触,色彩,梵高,结果,东西,中国画,作者,对象,巴黎人,文明,目的,绘画,自画像,调子,调度,有意识地,艺术的精华,于明

2017-09-26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