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国之重宝|陈介祺监拓毛公鼎首次面世展出

时间:2010-02-01

有古董商人闻名而来,以白银300两购得,但运鼎之际,被另一村民董治官所阻,买卖没有做成

提示:本文共有 40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毛公鼎

毛公鼎西周晚期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高53.8厘米 腹深27.2厘米 口径47厘米 重34.7公斤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 台北故宫博物院

谷田文化

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毛公鼎被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来。有古董商人闻名而来,以白银300两购得,但运鼎之际,被另一村民董治官所阻,买卖没有做成。古董商以重金行贿知县,董治官被逮下狱,以私藏国宝治罪。此鼎最后运到县府,被古董商人悄悄运走,张燕昌之子张石瓠曾巧见此鼎。后毛公鼎辗转落入古董商苏亿年之手。

咸丰二年(1852年),北京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又从苏亿年之手购得,并赏给苏亿年1000两,此鼎深藏于密室,鲜为人知。陈介祺病故后,1902年其后人卖出此鼎,归两江总督端方所有,1911年11月27日端方被派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被革命军所杀。

民国期间端方后人因家道中落,将毛公鼎典押给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盛银行。英国记者辛浦森出美金5万元向端家购买,端家嫌钱太少,不肯割爱。当时有爱国人士极力呼吁保护国宝,毛公鼎辗转至当时担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大收藏家、后来国学馆馆长叶恭绰手中,存入大陆银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叶恭绰避走香港,毛公鼎未能带走,藏在了上海的寓所里。由于叶恭绰是用假名买得毛公鼎,让日本人无法查知它的下落。叶恭绰嘱咐其侄叶公超有朝一日将鼎献给国家。毛公鼎几经易手,甚至差点被日本军方夺走,所幸叶公超拼死保护,誓不承认知道宝鼎下落。叶恭绰为救侄子,制造了一只假鼎上交日军。叶公超被释放后,于1941年夏密携毛公鼎逃往香港。不久,香港被日军攻占,叶家托德国友人将毛公鼎辗转返回上海。后来因生活困顿,将毛公鼎典押给银行,由钜贾陈永仁出资赎出,毛公鼎才不至于流浪他乡。

1946年陈永仁将毛公鼎捐献给政府,隔年由上海运至南京,收藏于中央博物馆。1948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大量南京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南迁至台北。

毛公鼎由作器人毛公而得名。鼎为直耳,半球腹,足为兽蹄形,矮短而庄重有力,鼎的口沿还装饰有环带状的重环纹。整个造型浑厚凝重,饰纹简洁古雅朴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西周晚期的鼎由宗教转向世俗生活的代表作品。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重器,鼎内壁铸有铭文,32行,近500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堪称西周青铜器中铭文之最。其内容叙事完整,记载详实,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该铭书法极其饱满庄重,充满了无与伦比的古典美。以至于出土以来,清末书法家们无不为之倾倒。

毛公鼎俯视图

毛公鼎铭文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毛公鼎局部

毛公鼎是迄今发现的铭文最长的青铜器,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和文物价值,也因此成为收藏家猎取的对象,在流传过程中当然发生了不少离奇曲折的故事,也有不惜以身家性命保护它,免遭日本侵略者抢掠的惊险传奇。

陈介祺

陈介祺(1813~1884年),字寿卿,号簠斋等,清代金石学领军人物之一。一生收藏宏富,铜器、玺印封泥、石刻、陶器砖瓦、造像等无不囊括,所藏钟鼎彝器金石为近代之冠。其更突出的是卓越鉴赏力,每得一器,必辨其真伪,察其渊源,考其价值,后世有"所藏无赝品"之说。与同时代绝大多数收藏家极不同的一点是,他极度重视传拓,甚至认为“拓与刻之功,与藏器并大”。更难得的是他能付诸于实践,积极总结前人经验,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技法,不仅于平面拓独具匠心,更在难度最高的全形拓取得重要成就。他摈弃“似巧而俗,不入大雅之赏”的整纸拓,独创分纸拓,格外注重透视图的准确性、阴阳远近浓淡墨的综合运用等,监制的全形拓享有盛誉,叶昌炽更是推之拓法古今第一,对全形拓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毛公鼎经陈介祺、端方、叶恭绰、陈咏仁递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感于重器无与伦比的价值,一向乐于与金石好友分享的簠斋“唯此鼎秘不示人,有以五十金购其打本,亦不能得”。吴大澂于此颇有感慨,拓本“至不易得,尤为可宝”。鲍康亦称除簠斋所赠一纸外,自己再“无获睹者”。可见,簠斋监拓本数量非常稀少。且其质量之佳,也获得学界一致肯定。王国维称“余见秦中旧拓与端氏新拓此鼎皆不佳,惟陈氏拓最精”。簠斋拓本之精,首先源于铭文上纸的处理,“上纸有极难者,鼎腹为甚”。腹因有弧度,上纸易起褶,字易在摺皱处,器小空间狭而文多的毛公鼎尤为如此。为此,簠斋分左右侧先后上纸,且在拓纸四边剪多道剪口。初时,每侧尚需分成上下两段,后来随着技艺的提高,改进为单侧整纸,成品即后世所称“四纸本”、“二纸本”。此轴铭文初看似“二纸本”,实为经过拼接“四纸本”,但拼接手法极高,了无痕迹,无一重复字体,且墨色统一,极难分辨,是为毛公鼎铭文拓本技法最顶峰者。此毛公鼎器形拓本构图协调,透视效果极佳,在古人无明确透视理念的历史背景下,如此效果源自簠斋较同时代人更注重测量的精准性,“拓图目记尺寸为主,上中下高低,尺寸既定,其曲处以横丝夹木板中,如线表式,抵器即可得真,再向前一倾见口,即得器之阴阳。”用墨上,通幅施以厚墨,恰当表现出锈迹斑驳带来的历史厚重感。最值得称道的是鼎腹、花纹、口、耳、耳穿、足部等局部阴阳浓淡墨的综合运用,使腹、耳、足等立体感极强,技法可谓炉火纯青。

陈介祺监拓毛公鼎铭文并全形拓

毛公鼎铭文及译文

王若曰:“父歆,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亡不觐于文武耿光。唯天将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属谨大命,肆皇天亡,临保我有周,丕巩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将曷吉口迹迹四方,大从丕静。呜呼!惧作小子溷湛于艰,永巩先王”。

王曰:父歆,余唯口,至先王命,命汝口我邦,我家内外,口于小大政,口朕立,口许上下若否。宁四方死母童,祭一人才立,引唯乃智,余非庸又昏,汝母敢妄宁,虔夙夕,惠我一人,口我邦小大猷,毋折缄,告余先王若德,用印邵皇天,口口大命,康能四国,俗我弗乍,先王口。

王曰:父歆,余之庶出,入事于外,专命专政,口小大楚赋,无唯正闻,引其唯王智,口唯是丧我国,历自今,出入专命于外,厥非先告歆,父歆舍命,母又敢口专命于外。

王曰:父歆,今余唯口先王命,命汝亟一方,弘我邦我家,母口于政,勿口口庶口。母敢口事囊囊,口口鳏寡,善效乃友正,母敢湛于酒,汝母敢口,才乃服,口夙夕,敬念王畏不赐。女母弗帅用先王乍明井,俗女弗以乃辟口于口。

王曰:父歆,已曰及兹卿事寮,大史寮,于父即君,命女口口公族口叁有司,小子,师氏,虎臣口朕亵事,以乃族干吾王身,取贵口口,易女口口一卣,口圭,口宝,朱市,口黄,玉口,金车,口口载,朱口弘斩,虎口熏裹,右厄,画口,画口,金口,口卫,金口,金口,口口,金口口,鱼口,马四匹,攸口,金口,金口,朱口二口,易汝兹关,用口于政,毛公口对口天子皇休,用乍口鼎,子子孙孙永宝用。

————————译文————————

周王这样说:“父瘖啊!伟大英明的文王和武王,皇天很满意他们的德行,让我们周国匹配他,我们衷心地接受了皇天的伟大命令。循抚怀柔了那些不来朝聘的方国,他们没有不在文王、武王的光辉润泽之中的。这样,老天爷就收回了殷的命令而给了我们周国。这也是先辈大臣们辅助他们的主君,勤恳奉天大命的结果。所以皇天不懈,监护着我们周国,大大巩固了降给先王的匹配命令。但是严肃的上天突然发出威怒,嗣后的我虽没来得及领略天威,却知道对国家是不吉利的。扰扰四方,很不安宁。唉!我真害怕沉溺在艰难之中,永远给先王带来忧惧。”

周王说:“父瘖啊!我严正地遵守先王的命令,命令你治理我们国家和我们家族的里里外外,操心大大小小的政事。屏卫我的王位,协调上下关系,考绩四方官吏,始终不使我的王位动摇。这需要发挥你的智慧。我并不是那么平庸而昏聩的,你也不能怠忽苟安,虔诚地时刻地惠助于我,维护我们国家大大小小的谋划,不要闭口不说话。经常告诉我先王的美德,以便我能符合天意,继续勉力保持大命,使四方诸国康强安定,使我不造成先王的担忧!”

周王说:“父瘖啊!这些众官出入从事,对外发布政令,制定各种徭役赋税,不管错对,都说是我的英明。这是可以造成亡国的!从今以后,出入或颁布命令,没有事先报告你,也不是你叫他们颁布的,就不能对外胡乱发布政令!”

周王说:“父瘖啊!现在我重申先王的命令,命令你做一方的政治楷模,光大我们的国家和家族。不要荒怠政事,不要壅塞庶民,不要让官吏中饱私囊,不要欺负鳏公寡妇。好好教导你的僚属,不能酗酒。你不能从你的职位上坠落下来,时刻勉力啊!恭恭敬敬地记住守业不易的遗训。你不能不以先王所树立的典型为表率,你不要让你的君主陷入困难境地!”

周王说:“父瘖啊!我已对这些卿事僚、太史僚说过,叫他们归你管束。还命令你兼管公族和三有司、小子、师氏、虎臣,以及我的一切官吏。你率领你的族属捍卫我。取资三十寽,赐你香酒一坛、裸祭用的圭瓒宝器、红色蔽膝加青色横带、玉环、玉笏、金车、有纹饰的蔽较、红皮制成的鞃和艰、虎纹车盖绛色里子、轭头、蒙饰车厢前面栏杆的画缚、铜车辔、错纹衡饰、金踵、金秜、金蕈席、鱼皮箭袋、四匹马、镳和络、金马冠、金缨索、红旗二杆。赐你这些器物,以便你用来岁祭和征伐。”

毛公鼎铭文拓片1

毛公鼎铭文拓片2

展览现场图:

展览时间:9月12日-10月07日(周一闭馆)(上午10:00-下午17:00)展览地点:谷田美术馆(杭州市 西湖区 云栖小镇 山景路2号)

在《永不落幕的经典——金文篇》开展及本书付梓之时,再次感谢中国美院鲁大东老师为本书题写书名,感谢陈建胜老师为本次展品的断代和部分古文字释疑提供帮助。

金文深奥,拓墨幽玄,由于水平有限,工作中疏漏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各界专家和朋友给予批评指正。

内页展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国之重宝|陈介祺监拓毛公鼎首次面世展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毛公鼎的传奇故事

毛公鼎的传奇故事

毛公鼎,陈介祺,苏氏兄弟,陈厚,国宝,宝物,宝鼎,文物,考释,端方,抵押,毛公,于咸,介祺,华俄道,吴式芬,徐同柏,许瀚,辛浦森,陈为,陈孝,编修,万美,故宫博物院,永和斋,岐山,宝鸡市,书法家,世局,主人

2020-09-05 #故事大全

毛公鼎的传奇经历

毛公鼎的传奇经历

毛公鼎,叶恭绰,上海,叶公超,陈介祺,端方,陈孝,铭文,宝鼎,日本,教授,青铜器,毛公,叶恭,价格,周王,国家,字数,尚书,家人,收藏家,白银,陕西,香港,研究,古鼎,潘氏,陈子,日本人,交界处

2020-09-03 #长篇故事

国之重器毛公鼎

国之重器毛公鼎

毛公鼎,毛公,铭文,宝鼎,端方,周宣王,后人,陈氏,徐伯璞,陈介祺,俄国人,国家,山东,青铜器,皇上,腹部,研究,叶恭绰,嘉庆,两江总督,行政院,鼎上,先生,内壁,大臣,拓本,批文,拨交,教育部,武王

2020-09-04 #小故事

转载毛公鼎的故事

转载毛公鼎的故事

毛公鼎,叶恭绰,古物,铭文,端方,陈介祺,古董商,尚书,毛公,董治官,侄子,国家,岐山县,宝鼎,文物,日寇,消息,肉食,知县,金文,青铜,去世后,国宝重器,微信公众号,抗战胜利,文长达,双立耳,古别录,叶公超,叶恭

2020-09-05 #故事阅读

毛氏传家宝:毛公鼎的传奇故事 毛家人必看!

毛氏传家宝:毛公鼎的传奇故事 毛家人必看!

毛公鼎,陈介祺,先王,铭文,毛公,王曰,苏氏兄弟,专命,大命,皇天,汝母,陈厚,内壁,四方,国宝,小子,宝鼎,我家,文物,青铜器,端方,抵押,而得名,于文武,介祺,余小子,余之,作明,卿事寮,华俄道

2020-09-04 #小故事

毛公鼎的传奇故事

毛公鼎的传奇故事

毛公鼎,叶恭绰,日本,端方,上海,侄子,银行,香港,古鼎,叶恭,叶公超,珍妃,陈介祺,陈泳,叶家,宪兵队,志锐,总长,所幸,青铜器,铭文,白银,秘密,抵押,传奇故事,于西山,仁花,刑部郎,冯公度,刘馀

2020-09-04 #经典故事

西周《毛公鼎》传奇经历 原文 译文

西周《毛公鼎》传奇经历 原文 译文

毛公鼎,叶恭绰,先王,上海,叶公超,陈介祺,端方,周王,铭文,陈孝,命令,宝鼎,皇天,毛公,王曰,四方,大命,日本,教授,青铜器,叶恭,周国,专命,价格,国家,字数,官吏,尚书,家人,小子

2020-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西周《毛公鼎》传奇经历+原文+译文

西周《毛公鼎》传奇经历+原文+译文

毛公鼎,叶恭绰,先王,上海,叶公超,陈介祺,端方,周王,铭文,陈孝,命令,宝鼎,皇天,毛公,王曰,四方,大命,日本,教授,青铜器,叶恭,周国,传奇,专命,价格,国家,字数,官吏,尚书,家人

2020-09-0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