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马媒:华人博物馆渐增多 讲述海外华人动人故事

时间:2010-02-06

来源: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据马来西亚中国报近日报道,马来西亚文冬两广义山管理委员会提出,再建一座文物馆,以收藏更多历史文物,让后辈进一步了解大马华

提示:本文共有 22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图为符树波(右)将钱币和邮票赠捐予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来源: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据马来西亚《中国报》近日报道,马来西亚文冬两广义山管理委员会提出,再建一座文物馆,以收藏更多历史文物,让后辈进一步了解大马华人发展历史。

华人义山是由马来西亚华人民间团体管理的坟地或公冢。马来西亚交通部长拿督斯里廖中莱指出,华人在百多年前来到大马,成立了各地的义山。义山是一个博物馆,如文冬两广义山,就见证了文冬百余年的发展历史。

两广义山管委会主席黄源指出,该义山兴建的两层文物馆已完成,目前正在等待消防水管系统的安装,预计在华人农历新年前可完成。

华人博物馆渐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内外华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已有近50家,海外则有8个国家建立了20座华人博物馆。此外,不断有新的展现华侨华人历史的各类博物馆在建立,例如加拿大南京同乡会正在筹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加拿大馆、慰安妇馆等加拿大亚洲二战史实博物馆。

海外华人博物馆往往设在华侨华人聚居区,以保存遗留史料文物等方式,珍藏并复原华侨华人不同寻常的经历和回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华侨华人实现了从栉风沐雨、自强不息,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的华丽转身。”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曾表示,博物馆的历史已超过两千年,其社会角色已转变为社会公众感知历史、体验文化的公共文化传播机构。

“我觉得博物馆在史料的珍藏和展览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山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广东省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谭钦允,最近的讲解涉及到华侨的侨批银信等内容。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他说,侨批和银信是百年来华侨华人在外打拼和奋斗的历史见证者,同时也是每一个体命运沉浮的见证者。“在这里你能够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触摸到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体温,还能够感受到他们那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

“如果说文物是博物馆的心脏的话,那么博物馆的灵魂,那就是教育,这反映为文物背后的故事。”广东华侨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魏智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归国寻根的华侨华人在听他讲解时,特别专注,反应也很强烈。“因为他们从先辈们那里已经听说了,也感受到了身处海外的那种游子之情以及对于家乡的热爱。”

展现历史 寻求认同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社团组织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正在建设的华人博物馆,是民间设立的最大规模的博物馆。该馆主席吴德芳日前表示,博物馆目前处于最后的内部装修阶段,估计明年2月会举行预展,3月正式对外开放。他说,博物馆成立的目的就是要保存和宣传600多年来当地华侨华人在马来西亚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华人与其他友族和睦相处、共建国家的历史。

“华人博物馆正式开放后,有机会我和家人一定会去看的。”马来西亚华人林克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对于华人博物馆来说,“正确记录华人怎样从中国来到马来西亚,记录华人在英殖民时代一直到马来西亚独立时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华人如何奋斗使得我们这一代过上安定的生活,是最重要的。” 对于华人子弟来说,这意味着不忘祖先。参观博物馆的人,如游客,也能通过博物馆的展览,了解到马来西亚是靠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这三大民族的奋斗和努力才诞生的。

“海外华人建立博物馆,是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反映和结果。”黄纪凯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华人对马来西亚,无论是早期开发还是现在经济社会的进步,曾经做过巨大的贡献,目前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博物馆对于华人保持民族性,对于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互建、交流、融合、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特聘教授陈志明在《博物馆、文化遗产与华侨华人研究》一文中表示,海外华人博物馆,强调的不仅仅是移民史,还有移入与开拓史以及华人的落地生根及其对居住国的贡献。他们重视他们在居住国的历史,华人博物馆的存在象征了华人的认同。

多种手段 提高效果

黄纪凯表示,建设一个博物馆可能面临许多问题。如资金问题,不管博物馆规模是大是小;其次是文物的搜集;再者是展览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当地人是不是都认可。

12月11日,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获得收藏家符树波捐赠“马新早期珍贵钱币和邮票”。吴德芳说,博物馆一直在物色和收集有关马来西亚早期流通的货币,因此这次捐赠具有非凡意义。符树波则希望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收藏家进行赠捐,丰富博物馆的内容。

谈到美国著名华人活动家方李邦琴在旧金山唐人街筹建海外第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时,韩国华文教育促进会会长张澜政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为华人争了一口气。华文学校的学生通过参观该博物馆,能了解中国抗战的历史和作用。该馆筹建过程中得到了华人在资金和展品上的支持和捐赠。“这是海外华人得道多助、众筹的结果,也是中国富强起来后在海外的一种表现。”未来可以考虑建雕像的形式,如“慰安妇”雕像,华侨华人参与抗战的雕像等,“我觉得这是见效快、影响大、用钱少的一个办法。”

至于展览效果,在英国学习和生活的林慧钤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博物馆最重要的是某族群跟观众沟通的一个渠道,是连接时空的东西。”因此博物馆怎么调动观众进入要讲述的历史、情境和文化里,从而获得较为直观和准确的印象,是比较重要的。她结合自己参观和调研的经历,认为荷兰阿姆斯特丹关于安妮·法兰克的博物馆在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博物馆通过与《安妮日记》的内容进行对应,从细节设置入手,让观众身临其境,体会安妮在躲避期间那种谨小慎微的生活场景。这或许可以为华人博物馆的展示提供一些借鉴。(孙少锋 陈秋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马媒:华人博物馆渐增多 讲述海外华人动人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加拿大华人博物馆举行首场展览:通过食物展现华人经历

加拿大华人博物馆举行首场展览:通过食物展现华人经历

展览,加拿大华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海外网,博物馆,故事,温哥华,经历,策划人,温哥华博物馆,方静,朱枫,黄丽珠,高宁,工作人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和餐馆,家和,领先一步,来源,个人,中国,人们,体系,作品,华人,华人社区,协会,唐...

2007-07-06 #故事阅读

“华人华侨爱国故事”系列绘本展出

“华人华侨爱国故事”系列绘本展出

华人,华侨,故事,展览,作品,博物馆,学员,项目,华侨大学,传播,华人华侨,爱国精神,连环画,创作,主题,历史,福建省,培训,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部分,叶扬,扬华,王尔,海外网,艺委会,五邑,一带,中华民族

2020-06-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华人世界华人故事:白手起家 海外华人的创业之路

华人世界华人故事:白手起家 海外华人的创业之路

白手起家,李铿,马长山,视频,简介,华人,事业,故事,海外华人,创业之路,凭借自己,他们的故事,建立自己,方君学,让我们一起,在海外

2011-10-14 #长篇故事

海外华人导演:华人电影 讲述别样中国故事

海外华人导演:华人电影 讲述别样中国故事

华人,电影,中华文化,故事,文化,陈哲艺,热带,传播,中餐,好莱坞,电影工作者,历史,影片,社会,观众,问题,展览,之光,中国故事,华人文化,好莱坞华人,世界电影,中国元素,世界,中国,困境,大厨,对华,形象,桥梁

2019-12-11 #小故事

华人医生Jason美国战疫日记|海外华人抗疫故事

华人医生Jason美国战疫日记|海外华人抗疫故事

医生,夏洛特,病人,美国,疫情,纽约,华人,口罩,日记,诊所,社区,检测,地方,护士,症状,问题,老人院,全球,弱势群体,所在,医务人员,城市,总部,武汉,疫区,病毒,老人,北卡,隔离,中国

2007-09-05 #故事阅读

日本华人巴士女社长的抗疫路|海外华人抗疫故事

日本华人巴士女社长的抗疫路|海外华人抗疫故事

刘丹,公司,司机,日本,大巴,任务,员工,疫情,公主,游客,钻石,日本政府,业务,中国香港,横幅,旅客,回家,隔离,孔朝,确诊病例,工作人员,中国侨联,久富,车前,香港特区政府,中国,香港游,停摆,华人,包机

2018-02-04 #经典故事

华人世界华人故事:用漫画在法国讲中国故事下

华人世界华人故事:用漫画在法国讲中国故事下

华人,华侨,栏目,全球,中央电视台,名称,全球华人,时间,宗旨,声音,大事,时长,频道,核心理念,节目,热点,背景,精神家园,讲故事,资讯,风采,宣传,服务,生活,华人世界,感人故事,栏目介绍,海外华侨,资讯类,在海外

2020-05-11 #短篇故事

海外疫情暴发 华人中医自制防疫“小妙招”守护当地华人健康

海外疫情暴发 华人中医自制防疫“小妙招”守护当地华人健康

疫情,华人,德国,中医,故事,肺炎,同乡会,岑春,华侨,中心,侨胞,口罩,德累斯顿,英国,中药,医生,湖南,物资,留学生,配方,中国留学生,确诊病例,吴莉莉,小妙招,来安,杨君,默克尔,在英国,人和,广播电视总台

2007-09-2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