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重耳是晋国的掘墓人?他创立的一项制度 为卿大夫篡权奠定了基础

时间:2010-02-14

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赵衰其先君之戎御,赵夙之弟也,而文以忠贞;贾佗公族也,而多识以恭敬

提示:本文共有 24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飞鱼说史

晋公子亡,长幼矣,而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赵衰其先君之戎御,赵夙之弟也,而文以忠贞;贾佗公族也,而多识以恭敬。——《国语·晋语》

常言道: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

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呢,这是因为春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这阶段中原大地上百家争鸣,华夏文明就在百家学说的碰撞中,愈发走向了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地处中原核心,在捍卫华夏文明方面有着不可被忽视的作用,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能成为连横合纵争相拉拢的对象,其原因也在这里,此时暂不赘述。

武王伐纣

周武王姬发灭了商朝之后,由于都城镐京地理位置偏远,对中原的管辖鞭长莫及,开始大范围的分封诸侯国。

晋国的首任国君就是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起初晋国的国号是唐(《史记》记载: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继位,改成了晋,自此处于华夏文明中心的晋国开始逐步崛起了。

到了晋献公时期,晋国开启了对小诸侯国的兼并之路(《韩非子》记载: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这为后来晋国的称霸奠定了基础。

春秋有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

但不管哪种说法,晋文公都是榜上有名。

那么为何又说晋文公重耳是晋国的掘墓人?原来是他创立的一项制度,为卿大夫篡权奠定了基础,这项制度就是“三军六卿制”。

本篇飞鱼就从晋国的“三军六卿制”入手,浅析三家分晋为何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

晋文公重耳的流亡之路。

重耳,是晋国的第22任国君,他的一生可谓是起伏不断,原本是贵族公子的他,却因为骊姬之乱被迫开始了长达19年的在外流亡岁月,而在重耳流亡的路上,却有一群人始终追随着他。

这群人并不是他身边的仆从,而是有着卓越之才的重臣,其中以狐偃、赵衰、贾佗、魏武子、先轸最为有名,他们又被称为晋文公身边的五贤士(《史记》记载:“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

晋文公

狐偃是重耳的舅舅,也是他的首席谋士,赵衰在追随重耳流亡的过程中,多次出谋助其化险为夷,贾佗博学多识而谦恭有力,先轸是晋国名将和军事家,晋国能取得对秦国、楚国的两次大战,此人功不可没,魏武子是晋文公身边的武士,勇武过人,在保护重耳安全方面亦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说晋文公有了这五人的辅助,才得以成就霸业,晋文公继位后,当然也没有忘记这些功臣,重用放权自然不消细说,而且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封地,自此晋国的卿大夫开始执掌国家权柄,晋国的分裂也在此时埋下了伏笔。

晋文公设立的三军六卿制。

公元前633年,伴随着晋国的崛起,晋楚之间为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大战也不可避免了,于是晋楚之间的城濮大战爆发了,在战争开始前夕,晋文公设立了三军六卿制。

也就是把晋国的全军分为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一将、一佐,即上军将、上军佐、中军将、中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的权柄最大,是晋国实际的执政官。

《左传》记载:及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准为右。

晋文公流亡图

由此可见,跟随晋文公流亡的重臣,大都位列六卿,即使最初没入,在长逝次补“的原则下,也先后进入六卿,这是最早内阁制的雏形,当然也是卿大夫逐渐掌权的起点。

三军六卿设立之初,显出了非常强悍的战斗力,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确立了中原霸主的地位,后来三军六卿制也有了演变,比如晋文公新增两军变为五军十卿、晋景公增设三军变为六军十二卿,后来卿大夫开始相互倾轧,又恢复了三军六卿,到了春秋末期,晋国的卿大夫也就剩下了韩、赵、魏、范、智、中行六卿。

三军六卿制导致的三家分晋。

随着晋国内部卿大夫的强势崛起,晋国公室的权威一再下降,到了春秋末年,晋公室已名存实亡,不仅无法主导晋国的政权,连自保都尚有困难,只能在卿大夫的羽翼下生存,而此时晋国仅剩的六卿摩擦不断升级,首先是范氏和中行氏连起手来要灭掉赵氏。

结果,魏氏、韩氏、智氏在赵氏危难中拉了它一把,范氏和中行氏却被被赶出了晋国,打铁要趁热,为了不给这两大家族再度崛起的机会,晋国的三军六卿制就被裁减为二军四卿制,而剩余的四卿中又数智氏势力最为强大。

古代战争图

智氏执掌晋国的权柄之时,总想着把韩赵魏三家给灭掉,进而独吞晋国,实现智氏代晋,但智氏在打击赵氏的时候,韩、魏两家却反水了,最后的结果是最为强大的智氏灭亡了。

这就导致了晋国有权有势的卿大夫只剩下了韩赵魏三家,这三家由于实力相当,最后一商量一合计,也就把晋国的一分为三,自成诸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战国的分界点——三家分晋(《左传事纬》记载: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 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

飞鱼说:

重耳是晋国的掘墓人?他创立的一项制度,为卿大夫篡权奠定了基础,这项制度就是曾经让晋国称霸天下的三军六卿制,那为何一项制度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呢?

这是取决于身在制度中的君和臣,当君强臣弱时,这样的制度对于管理国家就如虎添翼,但是如果君弱臣强时,这套制度就会把国家推向火坑,晋文公时期的称霸无疑是前者,而三家分晋则无疑是后者。

三晋分,七国立

从晋国“三军六卿制”入手,浅析三家分晋为何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三军六卿制的本意是为了强大国家实力,这是历史上最早内阁制的雏形,但这项制度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十分依赖君主的个人能力,当君主不堪重任时,卿大夫自然会取而代之。

在奴隶制即将土崩瓦解的春秋战国年代,诸侯国的兴亡似乎不足为奇,但晋国的分裂又暗示了东周的覆灭,晋国任命的卿大夫掌权之后架空了晋公室,东周分封的诸侯国强大之后各自为政,说白了,这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带来的历史必然性。

对此,您怎么么看?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左传》、《韩非子》、《国语》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重耳是晋国的掘墓人?他创立的一项制度 为卿大夫篡权奠定了基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终生守候 只为卿一笑回眸

终生守候 只为卿一笑回眸

女人,汉子,不幸,私家,小我,垂头,或事物,活力,本性,终会,一半在,不晓得,关心人,幸运的人,有两种,有一种,迫不得已,三毛,徐徐,青禾,那才,余生,一面镜子,会管,亲情,信息,作者,旅人,土壤,出处

2015-01-27 #长篇故事

介子推与重耳晋文公的故事

介子推与重耳晋文公的故事

重耳,禁火,寒食节,寒食,介子,晋文公,民间,人们,习俗,制度,大火,太原,晋国,火种,生产,于野,介山,仲春,新一年,次路,过卫国,魏武帝曹操,火期,又名,一带,事件,人类,介休,介休市,公子

2020-05-28 #故事大全

介子推与重耳晋文公的故事

介子推与重耳晋文公的故事

重耳,禁火,寒食节,寒食,介子,晋文公,民间,人们,习俗,制度,大火,太原,晋国,火种,生产,于野,介山,仲春,新一年,次路,过卫国,魏武帝曹操,火期,又名,一带,事件,人类,介休,介休市,公子

2020-06-11 #短篇故事

介子推与重耳晋文公的故事

介子推与重耳晋文公的故事

重耳,禁火,寒食节,寒食,介子,晋文公,民间,人们,习俗,制度,大火,太原,晋国,火种,生产,于野,介山,仲春,新一年,次路,过卫国,魏武帝曹操,火期,又名,一带,事件,人类,介休,介休市,公子

2020-09-04 #故事会

介子推与重耳晋文公的故事

介子推与重耳晋文公的故事

重耳,禁火,寒食节,寒食,介子,晋文公,民间,人们,习俗,制度,大火,太原,晋国,火种,生产,于野,介山,仲春,新一年,次路,过卫国,魏武帝曹操,火期,又名,一带,事件,人类,介休,介休市,公子

2016-03-25 #短篇故事

不辞冰雪为卿热 《重返20岁》胡冰卿的成长故事!

不辞冰雪为卿热 《重返20岁》胡冰卿的成长故事!

胡冰,剧组,老师,女孩,妈妈,导演,梦想,父母,艺术,音乐,或许是,冰雪,主角,台词,女儿,学校,孩子,建议,时候,想学,观众,节目,独唱,表演,就这样,束光,领舞,一直以来,告诉妈妈,家院

2019-09-01 #故事会

《西游记女儿国》:世上安得两全法 似水柔情只为卿

《西游记女儿国》:世上安得两全法 似水柔情只为卿

唐僧,女儿国,电影,西游,西游记,孙悟空,郑保瑞,国师,众生,原版,师徒,情况,故事,效果,档期,爱情,特效,忘川河,经久不衰,周星驰,各大,万灵,冯绍峰,孟婆汤,母泉,王亲,赵丽颖,佳绩,不变,东西

2013-10-31 #小故事

若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 藏在诗词中的悲恸爱情

若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 藏在诗词中的悲恸爱情

纳兰,爱情,妻子,身体,典故,诗词,纳兰容若,双栖蝶,卢氏,一夕,冰雪,眉间,只能在,天上月,这首词,雪地里,心急如焚,允礼,可那,甄嬛传,那尘缘,坟前,燃烧着,佳话,事实,一生,世间,人生,传说,傻事

2010-08-3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