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热血染旗帜一生写忠诚——聆听建国前老党员讲述奋斗的故事

时间:2010-02-17

老党员讲述身边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9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编者的话: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70 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革命本色,从民族解放的中流砥柱到伟大复兴的时代先锋,不断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7 月1日,又是中国共产党的94 华诞,94 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历史昭示未来!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加倍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更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不断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时可能飞来的子弹,到处散落的炮弹碎片,天上隆隆的轰炸机声……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成了奢侈,一觉醒来身边少了几十个战友……听着这些内容,可能很多年轻党员都会面露异样,以为这只是影视剧中常用的噱头,但其实这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建国前老党员真正经历的战争,这些不仅仅是他们曾经奋斗的故事,更是激励新时期新一代共产党员的无尽动力。 卢友成 1926年1月15日出生 1946年5月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花白的头发,微微有些蜷缩的身体,缺失的手指,虽然听力十分不好,但精神却依然透着老革命的风采。回忆起惊心动魄的革命岁月,89 岁高龄的卢友成说,那些上刀山下火海般的惊险岁月,到现在自己仍记忆犹新。 卢友成出生在山东省的一个农村,1943年因不堪忍受日军的侵占,毅然决然地加入了部队。但是当时部队条件简陋,缺枪少弹,他刚刚入伍只能被安排在游击队甚至是民兵连。卢友成回忆道,他当时参加的第一次遭遇战便是和日军交火,但由于其所在民兵连没有弹药,只能是肉搏,一场战斗下来,原来150 多人的小部队,就被打得只剩30 多人了。但是卢友成和其他战友一样,并没有气馁,而是一路拼搏,逐渐打了胜仗,手中的枪炮也从无到有,从旧到新。 1945 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军队不一心抗战,时常给他们的部队制造麻烦,经常是一边打鬼子一边打国民党。在1945 年的一场与日军的遭遇战中,卢友成像往常一样坚守阵地,但此时日军却开始不断投掷炮弹,正好在坚守阵地的卢友成附近炸开了,炮弹碎片四处乱飞,其中就有炮弹碎片打在了卢友成的手上,卢友成的左手被打豁了一条口,大拇手指头向外翻着,虎口被豁开,无法动弹,不一会功夫左手就血肉模糊了。为了避免继续出血,卢友成灵机一动,将绑腿布拆下,并缠绕在手上,防止继续出血。但此时的卢友成并没有马上撤离阵地,而是继续加入战斗,直到将敌人打退为止。卢友成回忆道,当时战斗一触即发,最缺失的就是枪支弹药,为了补充弹药,他们时常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取。卢友成笑着回忆道,有一次他们碰上了国民党的部队,当时他的战友们正在挖地洞,隐蔽好后,远远看着敌人,卢友成和战友已经做好迎战准备,可敌人只是过来聊天,看到他们手中不错的武器就问他们是哪里来的,卢友成就对敌人说,“我们没有兵工厂,没有弹药库,但我们有运输大队,就是你们啊!”可见当时的战斗条件是多么艰苦。 卢友成表示,在当年的战斗中,艰苦困难无处不在,但优秀的共产党人总是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取得最终胜利。 姚福财 1926年2月17日出生 1946年6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亲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姚福财今年89 岁。7 月1 日,记者在珲春市靖和街龙盛社区其家中,见到了正在看体育节目的姚福财,他身穿一身登山衣裤,身后是鲜艳的五星红旗,身旁是敬重的毛主席像,远远看着就是一位硬朗和蔼的年长老人,一点看不出经历过战争洗礼的样子。但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位慈祥老人开过坦克,在枪林弹雨中死里逃生。 1926 年,姚福财老人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那个时候全国都弥漫在硝烟战火中。1942 年,国民政府的军队开始抓壮丁,强迫年轻男子加入部队,不参加者还经常使用暴力。此时,恰巧赶上共产党新四军和地方游击队也在招兵,且采取自愿入伍的方式,姚福财便光荣地成为了新四军7 师19 旅的一名战士。 当时的革命条件十分艰苦,不光要忍受物资和食物短缺,还要面临侵华日军、国民政府军队和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军队三方面敌人。刚入伍不久的姚福财跟着部队白天躲进山沟,夜晚出来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躲避敌军的围追堵截,并成功夜袭敌人的弹药库,拿走武器。姚福财回忆,当时他们一路从安徽打到江西,在长江边上打游击,在深山沟中打游击,一路行进到了井冈山根据地。 据姚福财回忆,当时在江西打仗时,由于自己年纪小,长得也小,所以总是跟在击炮班长的身后,抗子弹、背梭子。一日,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在摸索阵地时发现前方200 米处有一部落,看见有不少国民党敌人,但是不敢打,班长要求向后退到大部队处,但是倔强地姚福财却说:“我打!”就这样,姚福财抢过班长手中的机枪,连打了三梭子的子弹,打倒了不少敌人,吓退了敌人的进攻。此次战斗结束后,班长没有对姚福财的贸然行动提出异议,反而是将情况上报指导员,指导员经过仔细认真地考察后,吸收姚福财同志为共产党党员。姚福财告诉记者,当时部队中,谁是共产党员没有人知道,即使是入党宣誓也是在深夜悄悄进行,姚福财就是在深夜被偷偷叫了出去,参加宣誓后,偷偷回来睡觉。姚福财告诉记者,当时加入共产党虽没有如今严格的考核,也不乏有人火线入党,但所有加入共产党的同志都有着一颗赤子之心,都真正地打过敌人,为新中国建立贡献过力量。 在国共第二次谈判时,蒋介石认为部队驻扎在芜湖不安全,姚福财便跟随部队一路迁移到山东临沂,并在此时作为其所在连队唯一一位被选中去大连学习开坦克的战士。经过半年的学习后成为了一名炮兵,随大军一路解放了全中国。 建国后,姚福财并没有离开部队,而是继续参加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1950 年,姚福财随部队从长甸河口进入到朝鲜境内,由于条件艰苦,当时甚至做不到人手一支枪。美国兵火力威猛,为了避免打遭遇战,他们就在渡江时建浮桥,人在浮桥内潜水渡江。到后期比对开始一路胜仗后,不仅可以做到人手一支枪,甚至连担架队、炊事班都有了武器。珍宝岛事件后,姚福财从沈阳调到珲春,从此在珲春扎根落户。 谈及当年的战争,姚福财表示,自己也不曾想太多,只是一心想着自己是共产党员,只要不倒下,就要坚持战斗,就要和敌人顽抗到底。对于如今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姚福财表示只要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一颗敢于担当的心,没有事情是做不好的。 刘永汉 1929年11月5日出生 1948 年4 月17 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86 岁的刘永汉,出生在吉林省舒兰市,1947 年,才满18 岁的刘永汉便离开家乡参加了部队。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7 军10 纵队的一名战士,他先后参加了黑山阻击战、华中南战役。在抗美援朝的战争岁月,他和战友们英勇作战歼敌无数,他因作战英勇被授予“战士荣誉一级勋章”。 1947 年,刚刚摆脱日军纠缠的吉林逐渐过上了好日子,虽然父亲早逝,但刘永汉一家也生活幸福,可此时吉林、四平、长春、沈阳却被战争包围,自己的家庭即将面临破碎,为了实现保家卫国的梦想,刘永汉加入了解放军。入伍后,刘永汉在共产党的培养下苦练基本功,当时只是机炮连的一名普通战士的刘永汉开始了对92 式重机枪的训练。为了能在夜战中占得主动权,刘永汉蒙住自己的双眼,对92 式重机枪开展拆装练习。经过他不懈努力,最终,刘永汉可以在6分钟内完成对92 式重机枪的拆卸和组装。1948 年,因表现突出,被吸收接纳为中共党员。 1950 年,刘永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所在的团作为战斗主力被送上了前线。“战友们都是老兵,一遇到敌人,就像猛虎一样冲上去‘咬’住不放。”刘永汉回忆。一路上我军势如破竹,一路向前。在朝鲜的一场战役中,刘永汉他们和敌人正面遭遇,对方有一个营的兵力,而我军只有13 个人,情况万分紧急。指挥员制定了佯攻包抄的战术,由两人在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火力,剩下的11 人转到敌人后面包抄,将其一网打尽。这是极其危险的战术,身处正前方的两人无疑成了“枪靶”。作为共产党员的刘永汉主动请缨,抱着必死地决心接受了任务。战斗打响后,他从战壕里一跃而出,副排长紧紧跟随,两人像两头猛虎冲了上去。在敌人密集的火力网下,他左躲右闪寻找有利地形还击。突然感觉右手臂一麻,他一下子倒在了地上。“当时右臂像挨了一记闷棍,仔细一看原来中弹了。当时战斗中也顾不上了,我爬起来再次冲了上去。” 在敌人的左右夹击中,刘永汉不停地还击,为战友包抄争取了时间。混战中,一颗子弹击中了他后背右肩胛骨,顿时右臂不能动弹。他一回头,看到副排长腰部中弹倒在了地上。他退守到一棵松树后,忍着剧痛,左手握枪还击。眼看敌人缓缓将他包围,最近的距离他只有四五米远。机枪声、步枪声像爆豆似得响起,子弹贴着耳边飞过,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包抄到敌人后方的战友发起了攻击。敌人腹背受敌,一时又弄不清虚实,敌人乱了阵脚四散逃窜。战斗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最终以我军胜利告终。 由于在战斗中表现英勇,一个排歼灭敌人一个营,并俘虏敌人48 人,刘永汉被授予“ 战士荣誉一级勋章”。1951 年,因伤势严重在朝鲜养病5 个月后撤回了国内。1951 年4月,光荣退伍。 刘永汉告诉记者,当时在练习92式重机枪拆装时,只是想着如果练习成功后,可在夜战中取得优势,一旦发生机枪故障时,可抹黑徒手进行修理。他便一心钻研,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便练习成功,这也为其后来在朝鲜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只有自身硬,自身强大了,才能不受别人的欺负。”刘永汉说道。 如今,刘永汉已经成为一名爱国主义辅导员,常常走进学校、社区、军营,为年轻人讲述战斗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不忘国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热血染旗帜一生写忠诚——聆听建国前老党员讲述奋斗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党员到哪都是面旗帜!南湖街居民讲述他们与红色头雁的故事

党员到哪都是面旗帜!南湖街居民讲述他们与红色头雁的故事

居民,社区,刘全,杨香,老党员,流动,记者,华锦,长江日报,年轻人,垃圾桶,小区,青砖,刘琼,巧云,雷泽,都市桃源,党员,垃圾,分类,徐莹莹,杨晓青,金振,垃圾分类,扔垃圾,宝安花园,江南庭园,都会,南湖,一大

2007-08-05 #短篇故事

天津市关工委与本报联合推出77岁老党员王辅成动人事迹的报道——活着树一面旗帜 倒下

天津市关工委与本报联合推出77岁老党员王辅成动人事迹的报道——活着树一面旗帜 倒下

王辅,工作,环卫局,学生,天津市,丰碑,三观,同志,孩子,和平区,爱人,教育,一面旗帜,扶危济困,下篇,人生,代表,住房条件,共产党人,家庭,情况,补贴,记者,遗体,陈艾,离退休干部,副校长,副局长,关工委,事迹

2014-12-03 #故事阅读

“回忆红色往昔 传承先锋旗帜”红色故事分享主题党日活动

“回忆红色往昔 传承先锋旗帜”红色故事分享主题党日活动

红色,故事,同志,社区,老党员,先锋队,党员,服务,群众,项目,活动,一家亲,代表,旗帜,厂社区,初心,居民,老同志们,党委,先锋,优势,滕文,使命,前门,夕阳,街道,艺术团,工作,党建,志愿服务

2020-06-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战“疫”小故事|带好头 做表率 老党员也来抗“疫”

战“疫”小故事|带好头 做表率 老党员也来抗“疫”

疫情,老党员,工作人员,州市,防控,景诗,王丽梅,陈诗,美和,力量,一线,人心,值守,党徽,寒风,广大群众,年纪,肺炎,方式,泡面,旗帜,村上,温情,社会各界,翰林,编审,老年人,贡献,街道,记者

2007-02-25 #故事会

洛阳这3位“70后”党员了不起!

洛阳这3位“70后”党员了不起!

东路,小区,党员,共产党员,疫情,巧莲,朱宝,初心,使命,一线,党旗,洛阳,故事,实际行动,称谓,践行,责任,行动,一面旗帜,大家分享,只因为,犹豫地,老党员,站出来,请记住,天伦之乐,突如其来,高高飘扬

2015-08-12 #故事大全

有气氛有温度 党员分享故事纪念党的生日

有气氛有温度 党员分享故事纪念党的生日

街道,党建,党员,白马,李平,五带头,入党誓词,强五,优秀党员,共产党员,宗旨,带头作用,长沙,发展,活动,党工委,党建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老党员,余人,张子,名新,分享了,党员干部,临时工,书记,伟大旗帜,作用,充分发挥,故事

2008-12-12 #故事阅读

基层战“疫”故事:党员亮身份 战“疫”冲在前

基层战“疫”故事:党员亮身份 战“疫”冲在前

党员,徐守,防控,值班表,村里,疫情,老支书,值班,乐庄,李大海,老党员,实际行动,小喇叭,旗帜,村民,北李,南李,才肯,李金,李运生,李书印,比年,郝寨镇,谷堆,个人,不气,党徽,书记,儿子,先别

2011-08-13 #故事阅读

「听老党员讲革命故事」牢记使命一生跟党走

「听老党员讲革命故事」牢记使命一生跟党走

景然,景宁,老党员,东坑镇,地下党,长枪,东坑,党组织,部队,农民,土匪,泰顺,笔者,刘斌,文成,陈玉成,青景丽,副班长,好的,一带,浙西,先锋,使命,区委书记,区委,向导,地方,子弹,战士,村民

2020-06-13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