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民俗网

时间:2010-02-21

24节气的民俗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二十四节气:光阴的习俗与故事原创2016 12 01王加华

二十四节气 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已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自今日起,节庆君将以王加华教授所著《二十四节气:光阴的习俗与故事》为蓝本,推出6期二十四节气专题。我们将从节气的由来及其历法性质、节气的功用、节气与节日的关系、丰富多彩的节气活动与饮食习俗、节气故事与传说、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等6个方面,与大家分享节气知识。

独特的历法纪时体系

二十四节气 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 节气 ,统称 二十四节气 。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 春

立 夏

立 秋

立 冬

立 是 开始 的意思,中国传统观念以农历正、二、三月为春季,四、五、六月为夏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季。反映在二十四节气上,则以四立作为四季的开始,即立春到立夏为春季,立夏到立秋为夏季,立秋到立冬为秋季,立冬到立春为春季。

雨水

表示天气回暖,降水量将逐渐增多;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惊 蛰

表示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即将苏醒过来。

春 分

表示昼夜平分,又恰巧位于春季的中间。

清明

天气晴朗,草木返青,处处清洁明净。

谷 雨

雨量开始增加,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取 雨生百谷 之意。

小 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开始结实,但籽粒尚未饱满。

芒 种

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又值水稻等夏播作物栽种季节,农事繁忙,故又称 忙种 。

夏 至

表示炎热的夏天到来了。

小 暑

天气已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

大 暑

一年之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处 暑

处为 终止 之意,表示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了。

白 露

天气开始逐渐转凉,温度降低,夜间开始有露珠凝结。

秋 分

表示昼夜平分,又恰巧位于秋季的中间。

寒 露

气温更低,露水更多,有时成冻露,故曰寒露。

霜 降

天气转冷,开始出现霜冻。

小 雪

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候。

大 雪

气温进一步降低,地面开始有积雪。

冬 至

表示寒冷的冬天到来了。

小 寒

天气寒冷,但还未到最冷的时候。

大 寒

天气冷到了极点,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节气的确立

二十四节气最早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是人们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察、探索与总结的结果,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已测定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四个节气。到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中已记载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这样, 四立 加上 两至 两分 ,恰好把一年分为了八个基本相等的时段,四季的时间范围便大体定了下来。到了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根据本区域历年的气候、物候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规律和特征,先后补充、确立了其余的十六个节气,于是二十四节气最终确立下来。公元前104年,《太初历》颁布,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历法地位,其后经过三国、两晋与唐、宋、元、明、清各代,二十四节气都被作为一种历法制度而延续下来。直到今天,二十四节气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历史上也有二十四节气存在。如在日本,至今仍在使用二十四节气。只是,作为一种由中国传入的历法体系,二十四节气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远没有在我国这样深远。

七十二候

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最终确立,在其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二十四节气就如同一颗欣然生长的大树一般,不断 枝蔓丛生 ,七十二候、三伏、九九等相关说法纷纷诞生,使其内容不断得以补充与发展,最终定型为我们今天的二十四节气历法系统。

确切说,七十二候是一个历法术语。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五天算作一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平年)共七十三候,后来为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七十二候。七十二候,每一候都有相应的物候现象,称为 候应 。

需要特别交代的是,七十二候并非是对一年之中物候现象的准确反映,并且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年度性差异。另外,有些 候应 也并非真实的物候现象,并不符合科学;还有些 候应 字玄奥难解,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不再使用了。

三伏

三伏处于小暑与立秋节气之间,即阳历的七月中下旬至八月上旬。 伏 即 伏邪 ,是所谓 六邪 (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因此,三伏天即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气温高又潮湿、闷热。每年入伏的时间并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尽相同。

九九

九九又分冬九九与夏九九。冬九九,就是一年中从较冷到最冷又到回暖的那些日子。将这些时日按九天分为一段,共分九段,共计八十一天。

中国传统历法用 九九 来计算冬季时令,冬至为 九九 的第一天,每九天为一个 九 ,第一个九天叫 一九 ,后面以此类推。过完九九八十一天,冬季结束,春天开始。一般来说,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民间俗语说 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九九期间的气候变化,中国各地都流传有相关的歌谣谚语,即 九九歌 。如华北《九九歌》:

夏九九是计算夏季时令的一种方法,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共九九八十一天,其中以三九为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民间也流传有夏至九九歌,只是与冬九九相比,夏九九的流传范围并不那么广泛。如宋代《夏日九九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民俗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少数民族民间歌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少数民族民间歌曲

长调,维吾尔族,蒙古族,羌族,音乐,彝族,文字,节奏,藏族,人民,内容,四大,地区,山歌,汉藏语系,酒歌,劳动,云南,农业,和歌,我国,壮族,声部,少数民族,婚礼,形式,歌曲,本民,民族,民歌

2017-09-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甩锅”中国简单方便见效快?中国的民意会教他们做人

“甩锅”中国简单方便见效快?中国的民意会教他们做人

美国,中国,疫情,特朗普,中美关系,精英,影响,金灿荣,态度,政策,观察者,变化,事实,情况,支持率,权力,欧美,病毒,社会,老百姓,言论,因特网,总统,民主党,民意,中国人,中美,后果,因素,机会

2014-12-12 #故事会

揭秘: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十大经典战役

揭秘: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十大经典战役

双方,时间,结果,余人,意义,胜利,国民党,日军,全国,战役,解放战争,集团,万余人,三大战役,俘虏,八路军,华北地区,基础,平津战役,毙伤,淮海战役,直罗镇,毛泽东,国民党军,伪军,俘敌,典范,华北,军部,大捷

2020-09-07 #故事阅读

宋庆龄为中国人民防疫救灾的故事

宋庆龄为中国人民防疫救灾的故事

宋庆龄,疫苗,中国,解放区,救灾,董必武,美国,世界卫生组织,生产,女士,救济,运动,区的,普赖斯,中国人民,上海,传染病,儿童,医务人员,医生,地区,对方,延安,疫疠,饥荒,工作,援助,训练,保盟,博西

2011-10-23 #长篇故事

世界欠中国民科一个诺贝尔数学奖

世界欠中国民科一个诺贝尔数学奖

科学,科学家,视觉中国,李森科,中国,哥德巴赫猜想,圈钱,超声波,蒋春暄,陈景润,科学界,研究,主流,民间,科研,苏联,骗子,佩克斯,林茂森,陈寅恪,挑战,和民,水变油,农民,国家,故事,数学,神话,论文,资产阶级

2008-11-10 #故事会

泰国专家谈中国抗击疫情带来的启示:中国人民团结 坚忍 值得称赞

泰国专家谈中国抗击疫情带来的启示:中国人民团结 坚忍 值得称赞

疫情,阿松,中国,措施,防控,中国政府,口罩,时间,政策,民众,肺炎,经济,胜利,行动,中国人民,其他国家,中国经济,中小企业,做什么,促进经济发展,众志成城,李敏,医护人员,广播电视总台,泰国国立法政大学,中央,人工智能,企业,公共卫...

2018-03-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英文版》伍民摘要 书评 试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英文版》伍民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商城,产地,奢侈品,商城,钟表,附件,本司,质保,证书及,京东,产品包装,主流,发票,厂家,原厂,商场,商品,图片,情况,客户,市场,新品,竞争力,货物,通知,服务,三包,为您提供,全国联保,可享受

2020-08-12 #经典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英文版》伍民摘要 书评 试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英文版》伍民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商城,产地,奢侈品,商城,钟表,附件,本司,质保,证书及,京东,产品包装,主流,发票,厂家,原厂,商场,商品,图片,情况,客户,市场,新品,竞争力,货物,通知,服务,三包,为您提供,全国联保,可享受

2020-08-13 #故事阅读

中国村名中的民间杂祀神话鬼怪故事

中国村名中的民间杂祀神话鬼怪故事

传说,仙姑,鬼神,牛王,马神,神马,王母村,中国,民间,人们,仙姑庙,有关,王母阁,马王爷,传统,农业,四川,密云县,山西,平山县,瘟神,神灵,老牛,邪神,雷公,吉光,桑氏,奶奶庙,自然崇拜,井神

2020-08-28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