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沾化区:打造“清廉村居”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10-02-28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官庄村独具一格的清廉美景让前来参观的全区农村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们由衷地赞叹

提示:本文共有 22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沿着村里古色古香的青砖路,在林木、花草中穿行,红色长廊、廉政广场、英雄人物志、‘好人榜’、‘兄弟树’、乡村记忆馆等交相呼应,融汇成美丽乡村建设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官庄村独具一格的“清廉”美景让前来参观的全区农村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们由衷地赞叹。

官庄村,位于沾化区最南端,三县区交界处。传说周朝姜子牙曾在这一带建庄园、开旅店、建窑厂。以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是人们对官庄村的第一印象,附近没有国道、省道,是一个“进不来人”的偏远村、落后村。

而如今,村内处处是微景观、廉政广场、红色长廊。按照“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林则林、宜园则园”的原则,官庄村先后拆除废旧房屋和残垣断壁68户、210间,整治空宅基地8间,整理土地16000余平方米。闲置的废旧宅基地变成了“口袋公园”,乱堆、乱放的柴禾变成了一道道篱笆墙,村头的老树石磨、屋内的油灯土炕向人们讲述着过去的老故事。

同样,在官庄的北邻徐万粮村,徐万粮战斗纪念馆不断迎接着天南海北的“游客”。“1944年11月1日,驻惠民的日军曹野清大队,纠集滨县、青城、商河、沾化日伪军共计1500余人妄图重占利津,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率我军与日军在本村展开了激烈的‘徐万粮战斗’。战斗中,全歼日军1个中队,日军梦想扫荡沾利垦抗日根据地的美梦彻底破灭。”村里78岁的退役军人朱元申正当起解说员,绘声绘色地讲着徐万粮战斗的故事。

“村里漂亮了,风气也变得越来越好!”这是村里群众的切身体会。官庄村、徐万粮村不仅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勤劳、质朴”的淳厚民风更加深入人心,村民们自觉清扫门里门外、房前屋后,自觉开展垃圾分类、垃圾入箱。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引导群众形成崇德尚廉的浓厚氛围。

此外,村里大力提倡移风易俗,成立红白理事会,由党员、村干部和“五老”担任成员。理事会通过发动倡导村民自治,给办宴限“标准”,为遏制浪费立“章程”,引得村民拍手称快。今年,官庄村和徐万粮村都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这些变化,得益于沾化区纪委监委在全区组织开展的“清廉村居”工程。将红色文化、清廉文化、民风民俗、家风家训等元素融入乡村街、室、廊、院的每一个角落,在路灯、墙壁中嵌入“廉”文化,让每一条路,每一盏灯,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本地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静以养身、俭以养德”的廉洁文化熏陶,这是该区“清廉村居”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

“乡村振兴,离不开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在宜居宜游的靓美环境背后,是官庄村“两委”班子的清廉作风。官庄村党支部书记颜炳胜介绍,村内每一项实事工程都需通过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村里明确规定村干部及其亲戚一律不得参与承建本村工程,村级各项开支自觉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

“原来常常是一笔糊涂账,容易闹矛盾,现在规范有序、公开公平的操作,增加了群众的信任,也提升了村干部的威信。”官庄村村民单风五说。

为实现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沾化区在推进廉政文化向基层延伸的同时,不断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针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事项,着力推行“四评三测二公示”监督评估机制,设置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公示“三道防线”,将监督关口延伸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打造了基层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

“开展‘四评三测二公示’监督评估,就是以问题为导向,扭转以往常见的‘重大事项决策一言堂、工程招投标和三资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去除权力寻租空间,斩断利益链条,推进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沾化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甘中伟介绍。

只有做到家底清,监督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清廉档案建设是该区“清廉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针对村“两委”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沾化区探索推行监督单位分类管理,监督对象分色管理的分类分色监督机制。对村级监察对象进行全程监控、动态评估和及时预警。今年以来,先后为2100余名村级监察对象建立清廉档案,实现了全覆盖。

“清廉档案的建立,能让乡镇纪委、村级纪检监察工作联络员更好地开展日常监督,对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处置,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沾化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王正海说到。

同时,沾化区纪检监察机关变被动为主动,先后下派“流动监察室”124次,收集群众问题建议433条,立案48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3人。聚焦帮扶解困农村“三资”管理等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9起,处理26人。

“乡村振兴,清廉先行;没有清廉乡村,就没有美丽乡村。”沾化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杨刚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清廉村居”工程建设,推出清廉思想、清廉作风、清廉纪律、清廉文化,大力开展文化养廉、扶贫思廉、家庭促廉、警示促廉等系列活动,着力消除廉政教育的末端“盲点”,实现对基层权力监督的全覆盖,切实把活动成果转化为基层党员干部忠诚履职尽责、干净担当作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注:“四评三测二公示”监督评估机制:事前预防:四评即合法性评估、民意性评估、风险性评估、廉洁性评估。事中监控:三测即:通过信访举报情况进行检测;通过“流动监察室”进行检测;通过“小微权力”检查进行检测。事后公示:二公示即开展决策执行情况公示;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公示。

【来源:滨州市纪委监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沾化区:打造“清廉村居” 助力乡村振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滨州沾化区泊头镇:村村搭建暖心帐篷 助力疫情防控

滨州沾化区泊头镇:村村搭建暖心帐篷 助力疫情防控

帐篷,疫情,一线,值守,党委,值班,防控,24小时,张梦,李冰,赵聪,贾荣,严格执行,记者,体温,人员,保护伞,小雪,寒风刺骨,守夜人,外地人,干部,滨州市,沾化,支部,心房,板房,村人,温度,群众

2011-01-07 #长篇故事

最高4000元创作补贴 四川“清廉乡村”(蒲江)廉政故事会征文启动

最高4000元创作补贴 四川“清廉乡村”(蒲江)廉政故事会征文启动

乡村,征文,故事,蒲江县,封面,新闻记者,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纪委,佘翔,国友,朱骏,振兴中,四川,作者,作品,全国,各族群众,公示,内需,字数,廉政,常委,故事会,形象,手机,文档,氛围,来稿,电子版

2017-06-02 #故事会

四川“清廉乡村”(蒲江)廉政故事会征文启事 8月30日截稿

四川“清廉乡村”(蒲江)廉政故事会征文启事 8月30日截稿

蒲江县,乡村,活动,书院,人生如茶,廉洁文化,故事,全国,蒲江,奖金,征文,诗歌,创作,朝阳湖镇,四川,四川省,成都市,文化,村民,社会,示范点,补贴,征文启事,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两河,乡规民约,信息,典型,廉政

2009-09-19 #短篇故事

河南汝州:以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汝州:以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

全镇,温泉镇,监督,乡村治理,作用,河南省,群众,乡村,发展,矛盾纠纷,汝州市,工程,文明,村干部,村民,集团,工作,中心,乡镇,事项,充分发挥,党群,典型,力度,文明村,文明户,新镇,村务,民政,温泉

2014-11-11 #故事阅读

弘扬乡土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弘扬乡土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乡土文化,乡村,文化,农村,建设,作用,礼堂,乡贤,活动,乡风文明,乡村文化,乡土,人才,传统,保护意识,新乡,浙江,精神,群众,发展,建设中,队伍建设,基础,内涵,传统工艺,促进乡,地方,家乡,干部,方式

2013-11-24 #经典故事

高鼎的《村居》:流动春光明快曲 愿做古时乡村娃

高鼎的《村居》:流动春光明快曲 愿做古时乡村娃

村居,东风,春光,孩子们,山村,放风筝,视觉中国,堤岸,草木,纸鸢,补课班,风筝,鸟儿,生活,儿童散学归来早,拂堤杨柳醉春烟,忙趁东风放纸鸢,草长莺飞二月天,这首诗,于心,啾啾,布山,诗中,许花,里歇,高鼎,陶渊明,陆游,好想,乡村

2007-02-26 #长篇故事

三大课堂助力乡村振兴

三大课堂助力乡村振兴

党员,课堂,群众,青山镇,高自立,红色,农家乐,游客,科技,乌石村,新时代,传经送宝,乡村,党课,带头人,安源区,农村,基层,合作社,土鸡,基地,岗位,志愿者,文明,村里,民意,盆栽,红色旅游,贫困户,养殖

2020-03-07 #故事会

繁荣文艺创作 助力乡村振兴

繁荣文艺创作 助力乡村振兴

陕西农村报,乡村,文艺,陕西,文艺创作,副刊,座谈会,作品,农村,文化,农民,报纸,文学,创作,变化,作者,文艺创作者,丝语,作家,故事,读者,农业,基层,文学创作,精品,著名作家,文学爱好者,名利,建议,戏曲

2011-10-2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