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青海地区饮食和居住的民俗文化

时间:2010-03-14

古朴壮丽的大自然塑造了青海各族人民宽厚、勤劳而又豪放的性格,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青海各族人民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现实与梦想,形

提示:本文共有 15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古朴壮丽的大自然塑造了青海各族人民宽厚、勤劳而又豪放的性格,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青海各族人民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现实与梦想,形成并保持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风情和习俗。了解他们的民俗,对每一个读者来说,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饮食文化

01 糌粑酥油茶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子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用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一种面食。

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入茶水,添上糌粑,用手搅拌。拌时,先用中指将糌粑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糌粑压入茶水中;待糌粑、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众吃糌粑一般不用筷子,只用手抓。

02焜锅

青海人揪面片的技术很高,站得离锅远远的,揪出的面片不停地抛到沸水中,速度可与山西刀削面高手相媲美,而且面片儿大小、厚度也很均匀。

羊肉面片儿风味独特,食后令人难忘。青海人称锅盔为“焜锅”,藏族等民族也食,烙得很厚很大,外酥香,内松绵,耐存放。要切成四五厘米宽的长条儿食用。

03 狗浇尿

乍一看,这个名字还真能吓人一跳,相信许多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将这个名字和食物联系起来。可是在青海,这种用菜籽油烙的薄饼,却是一种家喻户晓的美味小吃。

“狗浇尿”这个名字的来历,据说和从前烙饼的方式有关,过去青海人家厨房里的灶台都很高,女人烙饼的时候要一遍一遍用装着清油的陶制小茶壶往饼上浇油,由于灶台高,女人们身子前倾,一条腿便不由自主跷起来,加之油壶里倒出的清油也是细细的一股,那个样子看上去犹如狗撒尿一般,于是,青海人便将这种好看又好吃的油饼称之为“狗浇尿”了。

二、穿着居住文化

01独具风格的穿戴

青海回族的衣着穿戴,具有独特风格。过去,回族男子一般容穿圆领对襟衣服,下着大档裤。但由于季节不同,衣料和款式亦不尽一致。夏装大多为“白汗榻青夹夹”,即内穿白布圆领对襟衫衣,外套黑布坎肩。

回族的男人,一般头戴回回帽,从颜色上看,有无沿小白帽、小黑帽,大多数喜欢戴白帽。回族男女都喜好穿青坎肩。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很讲究。一般都头戴白色圆撮口帽,搭盖头。

在青海藏区,父母们在姑娘长到15岁以前要举办成人礼,父母为孩子置办漂亮的服饰,并专门请手艺高超的妇女为她梳辫子,将童年的发辫改成辫套,再戴上漂亮的头饰“达合尼”,亲友们则轮流上门表示庆贺。

青海的藏族妇女多蓄及腰以下的长发,并梳理成长辫。因此,这些地区的发饰又被称作“发套”、“辫套”、“辫筒”等等,其功用既可以护发,又作为装饰。藏族妇女的辫套为细长方形的装饰袋,大多选用布或花色绸缎制作。辫套上绣着各式的花纹图案,缀有大小不一、数目不等的各种银牌、银盾、银币、珊瑚、玛瑙、贝壳等等。辫套的风格各异,一般说来年轻人的雍容华丽,老年人的凝重古朴。妇女佩戴时一般将其成对垂于身后,也有少数地区妇女置于胸前。

藏族是个英勇善战的民族,在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其服饰文化亦日渐丰富多彩。吐蕃时期,对于在战争中立功的勇士,人们便会将虎皮、豹皮敬献给英雄,搭在他们的脖颈处,久而久之,便演化成藏袍衣领处的虎皮、豹皮纹饰。

02 游牧与农耕双重文化影响下的居住风格

青海藏族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游牧业经济在藏族整个经济生活中占支配地位,农业在河谷地区有一定的发展。南部藏区牧民向以游牧为主,东部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流产生了独特的居住文化。

以前由于青海藏族各部族之间经常因为各种纠纷,以及青海复杂的人文自然环境,使得青海藏族建筑有很强的防卫性格,形成了藏式建筑的基本特点:坚固稳定,高墙小窗富于防御性,外部简洁而内部富于装饰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青海地区饮食和居住的民俗文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来青海 体验民俗风情

来青海 体验民俗风情

青海,贵德县,撒拉,文化,各族人民,城东区,文昌宫,民俗文化,艺术节,高原,风情,表演,活动,宗喀,尔民,中发源,城市广场,旅游商品,轮子,地区,世代,历史,习俗,东区,东迁,主题,大自然,婚礼,性格,建国路

2011-07-12 #短篇故事

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国民俗学网

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国民俗学网

...湖南省,河南省,安徽省,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西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甘肃省,苏州市,西藏自治区,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单位,序号,泉州市,项目名称

2020-08-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贵州泉凤源饮食民俗文化村:体验舒心的心灵之旅

贵州泉凤源饮食民俗文化村:体验舒心的心灵之旅

凤源,贵州,饮食,民俗文化村,文化,特色美食,狂欢节,品牌,特色,美食,服务,活动,李老,民族风情,民俗文化,山水,地方,城市,民俗,目的,苗族,贵阳,发展,宣传,生活,表演,交通便利,美食文化,一笑,余人

2007-07-26 #长篇故事

民俗丨蒙古族的饮食礼仪

民俗丨蒙古族的饮食礼仪

祝福,客人,祝词,饮食,主人,蒙古族,德吉,蒙古人,民俗文化,礼俗,民族,奶油,意指,祖先,长辈,长者,食物,米拉,诸神,表达自己,内蒙古,右手,天空,奶茶,孩子,无名指,礼节,蒙古语,饮料,喝汤

2019-10-01 #小故事

民俗文化 冬至节在不同地区有太多的饮食差别了

民俗文化 冬至节在不同地区有太多的饮食差别了

吃汤圆,家人,汤圆,八仙桌,嵊州,羊肉,习俗,咸味,百姓,病人,绍兴,耳朵,香烛,北三面,南阳,张仲景,应在,能为良,今天晚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圆来,中药,一大,上虞,东阳,义乌,乡亲,吃饺子,南方人

2012-11-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年自然灾害 它拯救了数万青海人 和你说说青海湟鱼那些事

三年自然灾害 它拯救了数万青海人 和你说说青海湟鱼那些事

湟鱼,青海湖,青海人,青海,渔场,周边,河道,救命,青海湖裸鲤,学名,生灵,三年自然灾害,人们,人类,原因,地区,布哈河,年代,洄游,生命,鲤科,黑马河,各单位,司马君,吐纳,哈尔,多河,尔斯,普热瓦,沙流河

2019-07-05 #故事阅读

青海十大旅游景点

青海十大旅游景点

青海,青海湖,卓尔山,祁连山,日月山,茶卡盐湖,青海省,长江,澜沧江,三江源,柴达木盆地,黄河,发源地,可可西里,地区,东素,牛心山,阿米,冰雪,平均海拔,旅游景点,民族,海拔,河西走廊,盆地,草原,蒙古语,西宁,青藏高原,门源

2020-06-29 #小故事

彪悍又勇敢的马背民族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彪悍又勇敢的马背民族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蒙古族,食品,牧民,蒙古包,草原,爬犁,节日,饮食,代步,民族,传统节日,勒勒车,坎肩,大会,奶茶,柜子,民间工艺,特色,猎获物,生活用品,白食,称呼,绸缎,肉食,蒙古,蒙古人,蒙古语,酥油,那达慕,长袍

2013-03-2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