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位列“唐宋八大家”的四川人 为何去世后葬在河南?

时间:2010-03-15

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出生于四川眉山的三苏父子却葬在了远离四川千里之遥的河南郏县

提示:本文共有 9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常言道:落叶归根,魂归故里。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出生于四川眉山的三苏父子却葬在了远离四川千里之遥的河南郏县。那里的“三苏坟”至今仍肃立于春风秋月之下,供人凭吊、缅怀。

三苏

苏轼(1037-1101年)兄弟都在河南做过官,视河南为第二故乡,酷爱河南的山水乡情。1057年,苏轼、苏辙兄弟双双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宋仁宗(1022-1063年在位)很赏识这对年轻的兄弟,他捋着胡须赞叹道:“我可为后代子孙找到了两个好宰相了!”可是,后来苏轼兄弟不仅没有当过宰相,而且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倾轧的牺牲品。

1079年,苏轼受到谏官的弹劾,被贬为汝州团练使,来到河南。在这里,苏轼滋生了对河南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河南郏县城西北50里的一座小山,更是令苏轼恋恋不舍。此山两峰相对,树木丛生,青松翠柏,猿啸鸟鸣,流水潺潺。看着它,苏轼不禁想起了家乡四川的峨眉山,勾起了眷眷乡情。于是他深情地称它为“小峨眉",并写信告诉苏辙自己死后一定要安葬在这里。后来,苏轼几经宦海沉浮,不幸于1101年病故于常州。苏辙遵照他的嘱托将其安葬在郏县“小峨眉山"下,了却了苏轼生前夙愿。

苏轼死后,与哥哥感情甚好的苏辙郁郁不乐,忧愁无欢。不久,他也官场失意,被贬往河南。于是,他携妻子史氏前往“小峨眉山”奠祭亡兄,并相约死后归附其兄,同葬于此。1112年,苏辙死于许昌,后人遵照遗言,将他葬在郏县“小峨眉山”下。5年后,苏辙妻史氏亡故后也按照生前的誓约,归葬在这里。

三苏像

元朝至正年间(1341-1370年),河南郏县县尹杨允认为苏辙、苏轼兄弟的学问都是得力于其父苏洵老先生的教导,应该将苏洵的墓迁来,三人同葬在一处,后人才好集中缅怀祭奠。所以,他主持在苏轼、苏辙墓旁修建了一座苏洵的衣冠冢。

三苏园

这样,四川眉山的三苏都葬在了河南。“三苏坟”也成了中原地区一处重要的古迹,人们经常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凭吊。当然,三苏归葬河南,除了他们对那里乡土山水的热爱之外,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原因,就是金钱和时间。苏轼、苏辙都颇有文士之风,一向不以银钱为重,故平时积蓄甚少。加上他们死的时候都值遭贬之际,俸禄微薄,囊中空空。后人想把灵柩从千里之外护送回川是很难做到的。而且,苏轼、苏辙都死在夏季,天气酷热,尸体要长时间保存也很困难,如果一定要送回四川,恐怕送不到老家就早已腐烂了。因此,也只好就近安葬。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位列“唐宋八大家”的四川人 为何去世后葬在河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吃兔子最服四川人 这么可爱的兔兔 四川人每年要吃3亿只兔子

吃兔子最服四川人 这么可爱的兔兔 四川人每年要吃3亿只兔子

兔子,兔头,兔兔,四川人,四川,味道,小吃,美食,一只兔,吃不够,双流老妈兔头,好的,都会,麻辣兔头,麻辣小吃,下子,一盘菜,一碟,做法,传统,下巴,兔儿,兔肉,兔脚,初加工,双流,口味,市场,头皮发麻,处分

2010-06-13 #故事阅读

四川人用四川话讲四川故事 听马识途摆《夜谭续记》龙门阵

四川人用四川话讲四川故事 听马识途摆《夜谭续记》龙门阵

马识途,四川,四川人,马老,夜谭十记,韦君宜,书稿,俚俗,四川话,故事,经历,龙门阵,创作,创作过程,是多么,千奇百怪,万梅,司马迁,姜文,文友,让子弹飞,阿来,高虹,人民文学出版社,本报讯,姗姗,中风,人民,出版社,内容

2013-03-08 #短篇故事

你真的懂四川?包括四川人(一)其实她是“传说故事”聚焦场

你真的懂四川?包括四川人(一)其实她是“传说故事”聚焦场

四川,故事,传说,传说故事,四川人,深沟,笔者,人民,江河,地龙,都会,这个故事,奇峰,当地人,黑竹沟,世界,代表,华夏大地,名山,峨眉山,时候,民俗风情,良田,生产,如果把,故事传说,聚焦场,自然是,百家号,寻人

2015-09-07 #故事阅读

张献忠杀了很多四川人 但不是四川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

张献忠杀了很多四川人 但不是四川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

张献忠,四川,成都,清廷,屠杀,入川,人口,人们,方向,清兵,粮食,部队,陕西,战斗,只剩下,当地居民,残余部队,屠城,康雍乾,李自成,好的,寨中,举子,乐山,乡绅,关系,全国,参加考试,兵营,军队

2020-05-26 #故事会

一个四川农民工的角度 来畅谈四川人更应该有的家国情怀

一个四川农民工的角度 来畅谈四川人更应该有的家国情怀

四川,四川人,人民,爷爷,张献忠,地震,大国,成都,武汉,疫情,扶贫,中国,共产党,川军,湖北,灾民,中国政府,全国,动车,和谐社会,孩子,国家,地方,巴蜀,废墟,悬崖,社会,回家,抗日,毛主席

2018-02-05 #故事大全

中国四川人过春节的习俗

中国四川人过春节的习俗

人们,成都,成都人,吉祥,城市,大庙,大慈寺,童谣,花样,武侯祠,游喜神,家家户户,四川,人情味,传统,全家人,厚脸皮,四川人,团团圆圆,团年饭,小子,寺庙,年味,庙会,年饭,火舌,灶门,腊肉,面粉,集市

2017-11-14 #短篇故事

这才是“四川”的前世今生 全国人民鲜为人知 四川人看了惭愧!

这才是“四川”的前世今生 全国人民鲜为人知 四川人看了惭愧!

四川,成都,嫘祖,大禹,历史,巴蜀,蜀王,石达开,文化,移民,黄帝,地区,蜀国,西康省,秦国,岷江,政权,部落,张献忠,石纽,一带,入川,巴国,盐亭,益州,杨秀,禹生,禹庙,中原,少城

2007-03-13 #小故事

话剧舞台演绎四川历史名人 “四川人眼中的苏东坡”原来是这样

话剧舞台演绎四川历史名人 “四川人眼中的苏东坡”原来是这样

苏轼,苏东坡,观众,东坡,人生,姚远,查丽芳,乌台诗案,人生态度,四川人,剧场,名字,夫人,形象,川剧,戏剧,普通人,舞台,话剧,诗文,诗意,轨迹,黄州,四川历史,林语堂,李东昌,袁丽霞,罗鸿,苏东,苏诗

2017-04-2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