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除了贾平凹 陈寅恪 历史上还有哪些容易读错的人名?看完秒知

时间:2010-03-16

比如最有名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有人就说这个ji四声改读qi二声,这样确实不押韵了,读起来索然无味

提示:本文共有 14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导语:除了贾平凹、陈寅恪,历史上还有哪些容易读错的人名?看完秒知

最近有个话题议论挺火,就是古诗词改字音的,说很多诗词句读音改了,不押韵了。比如最有名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有人就说这个ji(四声)改读qi(二声),这样确实不押韵了,读起来索然无味。然而这几天又有社科院专家说这个字本来就是念qi,不存在什么争议。反正在历史的演变中,很多字音都有了变化,特别是人物名字。

人物名字有念错有两种原因,一个就是生僻字,这个到还好说,因为生僻吗,反正平日里不常用到,见过一次查一下字典记下来就好了。可是有些字平日里经常看到,换在名字里字音就变了,按照今天发展的趋势,这些变音字很可能在将来都会变成统一的常见发音,不过这里现找几个说说。

比如古代里经常出现的一个词就是单于,有个出名的的叫做冒顿单于,具体什么发音呢,一个字一个字念(Maodundanyu),那显然不对,而是要念mo(四声)du(二声)chan(二声)yu(二声),这里面的道道,难以言表,只能说就规定这么发音。这种字也就这样了。

再比如说一个十分常见的字,任,作姓的时候读二声,这个很多人读错。我是在中学时候有个班主任姓这个姓,才知道这个读音的。比如著名的革命家任弼时,还有一个人物,就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传说她的原名叫做任红昌。

这样与之类似的多音姓名字还有很多,有时候读书甚至平日生活里都会时不时碰到。不过,这还不算奇的,最令人称奇的是我们在翻译外国名人名字的时候,经常会有同音不同字或者同字不同音的情况,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人说老外名字不就是音译吗,凭什么一定要那个字,但实际上我们一旦一个外国名字定型后,就基本不会变。

比如说俄国著名生物学家,条件反射学说创始人巴甫洛夫,名字里有两个“fu”,这就很奇怪了,为啥要用两个不同字呢。相信很多人读的时候都会把fu读成一声,但如果看一下甫,它读音一个是三声fu,一个是做地名“pu”,并没有一声读音,那我们该怎么读呢。与之类似的还有说芥川龙之介,他是著名的日本小说家,大名鼎鼎罗生门的创作者。我们一般读jie,两个都是四声,那为啥同一个音不能用同一个字去表示呢,而且芥还有一个发音是gai(四声)。这样的一个人名字里出现两个同音字,却用不同的字去代替,的确是比较奇怪,也许当年的翻译者出于某种考究才如此翻译的吧。

除了这种以为,还有几个好玩的,我可以说几个名字薄伽丘,伽利略,伽罗瓦,一个是著名意大利文学家,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一个是著名意大利科学家,近代科学的鼻祖,一个是著名法国数学家,天才中的天才。这里面薄伽丘(Bojiaqiu),其实可以发bo这个音的汉字很多,用于翻译的也不少,比如说伯,但这里偏偏选了薄这个多音字以至于一开始见到这个名字就感到挺别扭。

至于后面两个就更有意思了,伽利略念jia这个都没什么问题,可是伽罗瓦通常情况下却念ga(一声),这就很好玩了。更妙的是伽这个字一般在国内用到与梵文佛家相关的时候都念qie(二声),比如大名鼎鼎的关羽,后来逐步演绎成伽蓝菩萨,这里就念“qie",这样的多音字在不同名字里的不同变化简直绝了,我们就靠硬背把它们记下来。

关于名字读音的问题,如果想全部搞清楚那是很难的,因为这里面的读音变化大多数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讲,也不牵扯理解不理解的事情。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了解正确读音以后背下来,并且期待以后不要再有随便的改动了。

对此各位读友们觉得呢?如果觉得小编说的有道理,麻烦动动手指点个赞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除了贾平凹 陈寅恪 历史上还有哪些容易读错的人名?看完秒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隋文帝杨坚:除了创科举制的巨大贡献 他还有哪些功绩?

隋文帝杨坚:除了创科举制的巨大贡献 他还有哪些功绩?

权力,杨坚,隋文帝杨坚,世家,历史,官场,小地主,少年,汉族,科举制,现实,理想,门阀,小书生,国家,局面,社会,进步,可以从,周武帝,林苑,胡人,陈寅恪,一江水,不一样,人和,关陇集团,人物,一腔热血,一统

2018-01-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贾平凹:文学写作内容的三个方面

贾平凹:文学写作内容的三个方面

关系,题材,东西,命运,时候,文学,细节,生活,作家,个人,人家,故事,知识,社会,你个人,啥东西,内容,观念,记忆,编故事,人和,来记,兴趣,历史,思维,才能,泥土,朵花,砖瓦,看法

2012-07-24 #短篇故事

讲述|贾平凹:什么样的故事 才是中国的故事?

讲述|贾平凹:什么样的故事 才是中国的故事?

秦岭,贾平凹,中国,山本,作品,文学,故事,社会,作家,历史,创作,西安,生活,中国人,东西,意义,问题,中国文化,文化,时代,秦腔,中国社会,好的,多的是,红楼梦,责任,一朵云,中国作家,中国文学,影响

2020-07-05 #短篇故事

讲述|贾平凹:什么样的故事 才是中国的故事?

讲述|贾平凹:什么样的故事 才是中国的故事?

秦岭,贾平凹,中国,山本,作品,文学,故事,社会,作家,历史,创作,西安,生活,中国人,东西,意义,问题,中国文化,文化,时代,秦腔,中国社会,好的,多的是,红楼梦,责任,一朵云,中国作家,中国文学,影响

2020-07-05 #短篇故事

讲述|贾平凹:什么样的故事 才是中国的故事?

讲述|贾平凹:什么样的故事 才是中国的故事?

秦岭,贾平凹,中国,山本,作品,文学,故事,社会,作家,历史,创作,西安,生活,中国人,东西,意义,问题,中国文化,文化,时代,秦腔,中国社会,好的,多的是,红楼梦,责任,一朵云,中国作家,中国文学,影响

2020-07-05 #长篇故事

讲述|贾平凹:什么样的故事 才是中国的故事?

讲述|贾平凹:什么样的故事 才是中国的故事?

秦岭,贾平凹,中国,山本,作品,文学,故事,社会,作家,历史,创作,西安,生活,中国人,东西,意义,问题,中国文化,文化,时代,秦腔,中国社会,好的,多的是,红楼梦,责任,一朵云,中国作家,中国文学,影响

2020-07-06 #故事阅读

讲述|贾平凹:什么样的故事 才是中国的故事?

讲述|贾平凹:什么样的故事 才是中国的故事?

秦岭,贾平凹,中国,山本,作品,文学,故事,社会,作家,历史,创作,西安,生活,中国人,东西,意义,问题,中国文化,文化,时代,秦腔,中国社会,好的,多的是,红楼梦,责任,一朵云,中国作家,中国文学,影响

2020-09-19 #小故事

讲述|贾平凹:什么样的故事 才是中国的故事?

讲述|贾平凹:什么样的故事 才是中国的故事?

秦岭,贾平凹,中国,山本,作品,文学,故事,社会,作家,历史,创作,西安,生活,中国人,东西,意义,问题,中国文化,文化,时代,秦腔,中国社会,好的,多的是,红楼梦,责任,一朵云,中国作家,中国文学,影响

2020-09-18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