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奇迹男孩》:合格且优秀的父母 是孩子最好的“情绪容器”

时间:2010-03-23

直到十岁之前,奥吉都是一直跟随妈妈在家中完成自学,到了十岁之后奥吉的妈妈突然发现,有必要将奥吉送到学校中,让他去与更多的人接触

提示:本文共有 20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2018年的年初,在国内的各大影院中上映了一部名为《奇迹男孩》的电影,不知你是否有看过?其中的主角奥吉生下来就患有严重的怪病,对于奥吉所患的病医生甚至断言称他活不过3个月的时间,好在奥吉的父母对于这个“奇怪”的小男孩并没有放弃,前前后后一共做了有二十多次手术,虽然奥吉最终战胜了病魔活了下来,但他的面部却依然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为此奥吉的妈妈更是选择辞职,在家钻心照顾奥吉,生怕他会受到哪怕一丝的风吹草动。

直到十岁之前,奥吉都是一直跟随妈妈在家中完成自学,到了十岁之后奥吉的妈妈突然发现,有必要将奥吉送到学校中,让他去与更多的人接触。为此,奥吉的父母经过千挑万选终于找到了一所比较好的私立学校,然而当奥吉进入到学校之后,因为自己那独特的外表,受到了很多同学的嘲笑甚至是欺凌,原本就因为自身原因而敏感脆弱的奥吉,在有过如此的经历后,他开始变得更为自卑。

终于有一次,奥吉在被同学嘲讽之后,他再也忍受不住,跑回家中对妈妈进行哭诉。他问妈妈自己是不是真的很丑,对此妈妈却并没有对奥吉说出安慰的话语,而是告诉奥吉他并不丑,听到妈妈的回答奥吉却说:因为你是我的妈妈所以你才会这么说。妈妈对于奥吉的哭诉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而是选择去认真地听奥吉说,她将自己当成了奥吉情绪的容器。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当孩子在出现有负面情绪时,总是会以成年人的思维去告诉孩子“没关系”之类的话,但这样做往往却并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要能够像影片中奥吉妈妈一样,去做孩子的“情绪容器”才对。

所谓的“情绪容器”到底是个啥?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威尔弗雷德·比昂将父母能够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容纳的能力比喻成了一个容器,而这个容器的体积越大,那么它的内部空间就会越大,随之能够帮助孩子去调节他们的情绪的能力也就会越强。

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所遇到各种问题后,都很可能会为此而产生出负面情绪来,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或许会懂得一些能够消除这些负面情绪的方法,但孩子却并不清楚如何才能够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让自己能够开心起来。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是孩子最为亲近的人,于是孩子只能将各种负面的遭遇去向父母诉说,其中一定会包括有孩子在情绪上的倾倒,而这时父母就要充当孩子在情绪上的“垃圾桶”,我们需要能够将孩子倾倒出的负面情绪如数接受,然后再以我们的方式去将这些负面情绪进行分解排除。

父母能否成为孩子的“情绪容器”,甚至会关乎到孩子的未来

①无法做孩子“情绪容器”的父母,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

当孩子带着情绪跑来向父母倾诉的时候,有很多父母都会对此表现出不耐烦来,会用这种抗拒的心态来面对孩子的情绪,而这样的情况却很容易会导致父母也开始出现负面情绪,而随着孩子越来越多的情绪输出,父母则会开始变得“炸毛”,以至于会带着情绪的去教训孩子。

原本心情就不好的孩子,在看到父母并不接受自己的倾诉时,很可能会因此产生出怀疑的心态,他们会认为“爸爸妈妈不听我说,是不是不爱我啊?在这个家我是不是多余的?是不是不值得被爱的?”从而导致孩子会形成自卑、不自信的心理。

②无法做孩子“情绪容器”的父母,可能会导致亲子距离疏远

就像影片中奥吉的妈妈一样,一个能够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的家长,他们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会更加懂得要去包容,而对于孩子之所以会产生出负面情绪也能够对此表现出理解。而那些无法接受孩子负面情绪的父母呢?

他们会强迫孩子去认同自己的看法,而对于孩子所释放出的情绪,他们则会视而不见、毫不关心,更有甚者还会对导致孩子产生情绪的原因进行取笑。我们都知道,孩子们的自尊心甚至要强过于成年人,当孩子在面对父母如此态度的情况下,他们则会变得越来越远离父母。

父母怎样做才能够成为孩子的“情绪容器”?

①对于孩子的情绪,父母要允许并接受

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而这“七情”所指的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产生,孩子也不例外,而当孩子开始对情绪进行输出时,首先要做的是能够去拜托我们成年人所固有的思维,我们要清楚,孩子之所以会将情绪表现出来,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将其发泄,对此父母需要能够理解并接受,而父母也要能够控制好我们自身的情绪问题。

②对于孩子的倾诉,父母要能够认真地倾听

身为父母的我们,在任何事情上都会说“我是为了孩子”,然而当孩子向父母输出他们的情绪时,有很多父母则会忘记他们曾说过的“为了孩子”的那句话,要么会边做其他事边听孩子说,要么会直接将孩子推开,面对父母如此的对待,孩子的情绪也只能是越来越糟。

父母如果真的想做孩子的情绪容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去成长,就要能够学会去认真地倾听孩子,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将手头的工作放下,全身心投入地去听孩子说,让孩子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当我们认真地倾听孩子说完之后,也要能够去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发孩子对问题的思考,并为此做出判断及选择。

其实孩子们所表现出的负面情绪并不会太过糟糕,真正糟糕的是父母不懂得应该要去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进行接受转化。我们都说“有事不能憋在心里,要不然容易出问题”,所以啊,父母们一定要学会去鼓励孩子将那些埋藏在他们内心中的负面情绪说出来,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奇迹男孩》:合格且优秀的父母 是孩子最好的“情绪容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解析《奇迹男孩》:最高级的父母 是懂得做孩子的“情绪容器”

解析《奇迹男孩》:最高级的父母 是懂得做孩子的“情绪容器”

孩子,情绪,父母,奥吉,奇迹,容器,时候,妈妈,男孩,内心,态度,方式,过程,让孩子,同学们,外表,学会,心灵,电影,脸部,缺陷,问题,创造出,和发,个人,主人公,命运,常人,情商,想法

2010-10-15 #长篇故事

《奇迹男孩》奇迹来自真实 它并不奇迹

《奇迹男孩》奇迹来自真实 它并不奇迹

奥奇,情绪,维亚,儿子,朱利安,友谊,孩子,父母,大人,校长,杰克,电影,友情,妈妈,米兰达,事件,奇迹,弟弟,朋友,爸爸,身份,行为,角色,观众,我知道,真实地,中拉,爱拉,和精,妈妈的爱

2012-04-14 #小故事

《奇迹男孩》|“有条件”的爱 才能让敏感自卑的孩子走出阴影

《奇迹男孩》|“有条件”的爱 才能让敏感自卑的孩子走出阴影

奥吉,孩子,父母,母亲,家人,同学,妈妈,小狗,闪光点,杰克,影片中,学校,姐姐,影子,情绪,男孩,科学课,行为,饭桌,才让,有条件,不礼貌,好的,小男孩,不幸,事事,事情,内心,实际行动,意识

2012-07-19 #故事会

《奇迹男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奇迹男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奥吉,故事,角度,朱利安,母亲,父母,电影,校长,杰克,维亚,情绪,父亲,教育,好的,人物,男孩,校园,奶奶,女性,孩子,弟弟,形象,所有人,演技,高一,冲突,不真实,这一个,截然不同,子放

2018-02-07 #长篇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奇迹男孩影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奇迹男孩影评

奥吉,故事,角度,朱利安,母亲,父母,电影,校长,杰克,维亚,情绪,父亲,教育,好的,人物,男孩,校园,奶奶,女性,孩子,弟弟,形象,所有人,演技,高一,冲突,不真实,这一个,截然不同,子放

2020-07-26 #长篇故事

看了《奇迹男孩》才明白 每个内心的挣扎 都需要拥抱治愈

看了《奇迹男孩》才明白 每个内心的挣扎 都需要拥抱治愈

奥吉,电影,孩子,父母,观众,男孩,奇迹,这部电影,人生,小男孩,学校,妈妈,姐姐,家庭,弟弟,教会,时候,父亲,过程,长相,生活,和普,是一部,内心,情绪,恶意,雅各布,陈念,因为他,小演员

2010-11-24 #经典故事

《奇迹男孩》:温情治愈的背后 我看见了关于育儿技巧的六点思考

《奇迹男孩》:温情治愈的背后 我看见了关于育儿技巧的六点思考

奥吉,孩子,父母,妈妈,爸爸妈妈,迈克,学校,弟弟,电影,在学校,同理心,爸爸,老大,影片中,价值观,知识,奇迹,丈夫,同学,地方,家庭,姐姐,年龄,情绪,智慧,论文,教给,培养孩子,妈妈在,每个孩子

2009-01-30 #经典故事

《奇迹男孩》的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奇迹男孩》的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奥吉,百家号,奇迹,作者,男孩,故事,心灵,父母,孩子,电影,道理,精神,值得我们,都会,光明,姐姐,情感,感觉,情绪,时光,文章,星战,校长,热点,经历,视角,生活,可以选择,是多么,某个人

2020-05-2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