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陕西西安:85后医生夫妻奋战抗疫一线

时间:2010-03-27

一年半后的今天,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日益严峻,照片中的主人公之一,急诊科青年医生李晓青,又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阻止疫情蔓延

提示:本文共有 20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来源:经济日报

一年多前,西安交通大学第以附属医院急诊科两位孕晚期还坚守岗位的医生孕妈在医院走廊相视而笑的照片刷爆朋友圈,收获广泛关注的照片,令社会公众深为医护人员的奉献和坚守所感动。一年半后的今天,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日益严峻,照片中的主人公之一,急诊科青年医生李晓青,又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阻止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线上。而她的丈夫,同在西安交大一附院工作的感染科青年医生李建州,与她咫尺天涯,也正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最前线坚守。因为忙得根本顾不上孩子,他们一岁半的女儿由大年初二从青海老家赶来的李晓青的父母照看。近日,记者采访到这对年轻的医生夫妻,了解到与疫情抗击的这段时间他们的故事。

第一道防线,她和战友们一起守卫

春节期间来急诊看病的患者大幅增加,作为大部分发热病人的首诊科室,急诊科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85后”医生李晓青是急诊科的住院总医师,过年这些天她和同事们全力以赴迎战新冠肺炎,包括要对发热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协调为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会诊、隔离收治住院等工作;作为“老总”,李晓青还要积极协助科室开展疫情防控的相关培训,整理培训材料、组织全科医护实时培训、修订规范疫情防治的各项工作流程等。最忙的时候,虽然医院离家步行只有10分钟路程,李晓青却顾不上回去看看孩子。

住院总医师是科里的“大管家”,疫情当前,李晓青还要协助科里确保隔离衣、口罩等物资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为打好这场硬仗和持久战做好后勤保障。特殊时期,急诊科的“防”、“救”工作两不能误,除了应对疫情,联系相关科室会诊,协调解决非发热患者的诊治及住院等问题也是她作为“住院总”的一大职责,因为抢救室和留观室春节期间仍然收治着多位危重病人,李晓青每天都要耐心地一遍遍地和暂时住不上院的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

李晓青所在的急诊科和爱人的科室感染科距离很近,但两人平时的工作都非常忙碌,尤其是抗击疫情这段时间,同在一家医院却没时间走出科室见上一面,“每天我们会通过微信或连线视频问候一下,也互相加油鼓鼓劲”李晓青说。

救治最前线,他与病毒交锋忘我奋战

突然而至的疫情打乱了感染科医生李建州回老家过年看望父母的计划,和许多一附院人一样,他和爱人李晓青退掉了回家的机票,留下来坚守。这个春节对于一附院感染科75名医护人员来说都显得特别不寻常,75人从大年三十开始,无一休假,奋战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最前线。

34岁的李建州本科毕业于西安交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硕博就读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是科室的团支部书记,共产党员,也是坚守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最危险前线的一名医生。“科里许多前辈曾经历过抗击‘非典’,他们丰富的应对经验和耐心专业的指导让我们这些青年医生很快吃下了‘定心丸’。在接管留观和隔离病房的前几天,大家每天坐在一起梳理诊疗流程,及时调整改进,很快总结并形成一套严谨科学、简单高效的操作流程,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病房工作的安全和效率”李建州说。

每次到病房接触患者前,李建州和同事们都需要做两层防护:内层是防护服、N95口罩和护目镜,外层是面罩、隔离服,内外两层防护能够保证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的安全。但是随之而来也有很多问题:一是隔离服透气性不好,时间长了会闷出很多汗,有时护目镜上满是雾气,近距离看电脑屏幕都费劲;二是穿上隔离服在病房不能喝水和上厕所,一天工作下来口渴难忍,有些同事甚至穿上了成人尿不湿。李建州说:“我们医生还好一些,护士姐妹们更辛苦,她们往往需要6-8个小时持续待在病房。”

最近这段时间,李建州每5天要值一个24小时班,每次值班是从早上接班忙到第二天凌晨3、4点,当班期间除了为病人进行治疗和心理疏导,还要填写各类报表向相关部门汇报患者病情进展,中午匆匆吃个午饭,基本没时间休息。下夜班后李建州和同事们会继续留在科室讨论住院和留观患者的病情,一起学习最新的诊疗指南,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诊治。

虽然感染科的“战士”们有着防护服的层层保护,而且防护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都很严格规范,但从隔离病房出来,大部分医护人员会选择住在科里,避免回家接触老人和孩子。李建州也十分牵挂着同在急诊一线忙碌的妻子,“进入隔离病房不能带手机,只能出来后抽空给媳妇发个微信,问下她怎么样,告诉她我好着呢,不用担心。”每天最轻松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忙完工作和闺女视频互动一下,一岁半的女儿正是可爱粘人的时候,“真的很想我娃,好想抱一抱亲一亲她啊!”女儿是他最大的牵挂。

昨天,陕西首批也交大一附院首例被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出院,这很大程度增强了医务人员抗击疫情的信心,也给医疗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截止发稿时,交大一附院感染科目前仍收治有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12例,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周可能还会增加。“我们已做好打硬仗和持久战的准备,每一次传染病爆发的时候,感染科人必须冲在救治最前线,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我们的任务就是全力做好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严格排查疑似患者,让确诊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感染科人有信心也有能力打好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攻坚战,完成好党和政府、医院交付给我们的任务!”李建州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陕西西安:85后医生夫妻奋战抗疫一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好甜!战疫一线90后夫妻的“摸头杀”……

好甜!战疫一线90后夫妻的“摸头杀”……

肖佳,隔离区,任瑞,丈夫,一线,工作,隔离,一家,医院,疫情,西安市第八医院,一区,护士,一面,供应室,微博,患者,故事,来源,父亲,母亲,老公,视频,非典,区的,王佳,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康和,陕西省

2019-07-15 #故事会

抗疫一线医生日记 武汉 我在!

抗疫一线医生日记 武汉 我在!

患者,拇指,武汉,李超,医生,协和,陕西省,眼科,西院,工作,忘记了,来武,周博,李文亮,比大,中心医院,大兴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心,医疗队,信念,力量,医学科,医疗,医院,双腿,危重症,小分队,地域

2020-07-03 #故事阅读

“疫”线故事:被医学隔离观察的急诊科医生

“疫”线故事:被医学隔离观察的急诊科医生

陈乐,隔离,急诊,医生,电话,唐永,永兰,患者,父母,肺炎,和同事,陕西省人民医院,一线,人员,医学观察,同事,岗位,女儿,西安,科室,领导,工作,科里,内科医生,省疾控中心,陕西省交通医院,仔细观察,医务人员,医院,压力

2017-10-06 #故事阅读

惊魂时刻!24岁小伙打开门后一头熊扑了上来 近一年泪流满面 医生出手了……

惊魂时刻!24岁小伙打开门后一头熊扑了上来 近一年泪流满面 医生出手了……

布吉,泪小管,朋友,眼睑,西安市第一医院,生活,掉眼泪,青海玉树,才让,杨晓,王小玉,中一,好的,可家,里一,陕西,都市快报,人生,一巴掌,事情,再加,伤口,兄弟,冷汗,创伤,声音,好心人,花样年华,小伙,家门口

2017-01-25 #故事大全

泉州丰泽抗疫一线“夫妻档”:交警与医生 社区工作者与医生

泉州丰泽抗疫一线“夫妻档”:交警与医生 社区工作者与医生

宋樱,疫情,张海清,防控,爸爸,王宝,两个女儿,一线,医生,妈妈,爸爸妈妈,警察,社区,车辆,小女儿,谁让你,最前线,丰泽,工作者,岗位,大队,夫妻俩,妻子,妹妹,尿布,年夜饭,摸排,时候,病毒,裤子

2010-04-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冷水江市:最美医生夫妻 抗击疫情一线

冷水江市:最美医生夫妻 抗击疫情一线

夫妻俩,疫情,苏俊,一线,妻子,孩子,肺炎,杨丽,工作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日中,发热门诊,好点,市人民医院,时刻,冷水江,主任,上百人,一面,上水,两口子,个人,冷水江市,定点,医院,医生,厕所,命令,大年

2007-06-28 #短篇故事

驻马店“夫妻档”医生 两地一线共抗疫

驻马店“夫妻档”医生 两地一线共抗疫

张路,疫情,妻子,崔春,工作,两个孩子,映象,一线,医院,夫妻,汝南县,电话,小儿子,集中观察,两地,临床经验,仙人掌,医生,女儿,战友,时间,散养,驻马店,父母,隔离区,回家,执勤,监测,防控,隔离

2007-02-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战疫·记者同在丨夫妻医生搭档 并肩一线抗疫

战疫·记者同在丨夫妻医生搭档 并肩一线抗疫

疫情,陈选,卫生院,一线,钟光玉,马关县,工作,金晶,医生,夫妻俩,钟光,防控,云和,夫妇,孩子,新型冠状病毒,国家,肺炎,职责,医务工作者,临床医生,岗位上,对我们,我们国家,领导下,冯明,罗贤,苏娟,在工作,在我们

2015-03-24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