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韩国神作《杀人回忆》里的凶手是谁 其实早就有了答案!

时间:2010-03-29

人们纷纷感叹,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提示:本文共有 25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昨日,关于韩国经典神作《杀人回忆》真凶落网的新闻刷屏网络。人们纷纷感叹,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但随后,有新闻披露,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和痛快。首先是疑似凶犯决绝认罪。警方调查证实,嫌犯的DNA与过去10起案件中的3起所留DNA相一致;韩国警方还表示,会进一步详查。而这名嫌疑人因为1994年奸杀自己的小姨,被判无期徒刑。《杀人回忆》2003年才上映,当时凶手其实早已落网,但不被人知,所以才成为悬案。

另外,虽然韩国政府于2015年通过了新的《刑事诉讼法改正案》,取消杀人案件的公诉时效。但根据法律规定,2007年之前发生的案件公诉时效为15年,这个连环杀人案的最后一桩案件发生的时间1991年4月3日,追诉时效到2006年4月3日就已经截止。所以,凶手身份的披露并不会给他带去相应的惩罚,而且证据显示,凶手极有可能不止一人。

《杀人回忆》根据轰动全韩国的“华城连环杀人案”改编,该案件的案发地点是华城市周边的村庄。连续5年之内,有10名女子受害,其中仅1人幸存。10起案件中,凶手的手法近乎一致,先行绑架,之后奸污,最后勒毙受害者。受害者中,既有71岁的老人亦有年仅14岁的少女。

该案对韩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举国关注,官方不仅动用了有史以来最多的警力,还在案件侦破过程中,首次使用了当时最新的DNA鉴定技术。当时韩国还未掌握此项技术,专门将样本发往日本进行了鉴定。在影片中,样本被送到了美国,成为全片关键的转折点之一。

在现实中,“华城连环杀人案”从未被遗忘,真凶身份一直被国民关注。多部韩国电影和电视剧都对该案件进行了改编,引发了公众的持久关注与热议,最终推动了韩国司法体系中“公诉时效”制度的变革。

其实,大众都关注“凶手是谁?”,而《杀人回忆》导演奉俊昊的初衷是揭露“什么让他成为凶手!”。《杀人回忆》之所以成为永恒经典,在于它通过连环凶杀案所呈现出的当时社会的风貌。影片的重心并非悬疑的答案,不是去纠结“谁捅出了那一刀”,而是“谁把刀子递给了凶手”。

《杀人回忆》从类型元素上来看,无疑是一部悬疑犯罪电影,这是一种对结果上瘾的类型片。影片行进的过程,是一场警探与凶手之间你死我活的肉搏,也是一场无法预测结局的智力马拉松。

吊诡的是,这部悬疑片到最后也没有抓到凶手,真相看似永远无法公布。因为只有凶手才有资格按下停止键,结束这场炼狱淬火一般的缠斗,否则,虚构电影与残酷现实之间模糊不清的“盗梦陀螺”将永不会停止旋转。

奉俊昊没有在《杀人回忆》结尾指出凶手,一方面是因为案件在现实中已成悬案,另外也是一种宏大叙事的艺术性选择。相对于那个具体实施犯罪的人,奉俊昊更想知道,是什么让一个人成为了罪犯,又是什么令他可以一再实施犯罪。

其实,奉俊昊早就在影片里指出了凶手,只不过这个凶手不是具体持刀杀人的那一个,而是提供给他刀子的那一个。在《杀人回忆》中的那个年代,无论技术抑或体制,都残缺不全。

《杀人回忆》所处的年代,是韩国由军政府向民主政府过渡的20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正是技术薄弱、体制混乱、人心迷茫、社会失序的年代。

影片中多个细节处都透露出了这一点,比如宋康昊饰演的小镇警探,专业能力差,各种迷信,信奉暴力,认为破案全凭肉眼和经验;比如,证据繁多,却一直没有专业人员去检测,而且犯罪现场常常得不到保护而被村民破坏。

当警探根据凶手犯案习惯,布下天罗地网,好不容易逮住时机抓人时,却没有足够的人手去阻止,因为警力大都上街去维护治安了。

整部影片,来来回回只看见几个警察在奋力追凶。影片开场是宋康昊饰演的警察朴斗满盯着藏尸水沟看,影片最后也是他盯着曾经的藏尸水沟看,然而17年过去了,他那双“自认为有魔力的眼睛”始终没有看出凶手是谁。虽然阳光灿烂、稻穗金黄,但他一直都没能从事发当时那些连绵的阴雨里走出来。

而那个罪犯,不仅强奸杀害了当事人,也强奸杀害了朴斗满这些公务人员的信念,继而强奸了一整套安之若素许久的社会运行秩序,让一些人曾经坚信不疑的东西变得摇摇欲坠。在那个具有象征性的火车洞穴的场景之后,原先信奉暴力的朴斗满阻止了同伴准备私自处决疑犯的行为,无可奈何地选择了逃离。

所以在《杀人回忆》里,一方面是以朴斗满为代表的警方,去抓那一个强奸杀人犯;一方面是奉俊昊,站在事发地17年后,去揪出那群强奸杀人犯。奉俊昊说:“80年代的无能,是整个社会的缺陷,这是我这部电影要极力说明的。人们对这件事的愤慨和伤心,全部都凝聚在这部影片里。”

在奉俊昊眼中,《杀人回忆》中抓不到凶手,是因为整个社会的“无能”。而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种“无能”群像的精准塑造,让这部电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因为那个未被抓到的凶手,成就了这部电影。

曾经有人问《杀人回忆》最后一个镜头,扮演警察的宋康昊突然把头转向屏幕盯着观众看,是否意味着杀手就在观众席里?

奉俊昊毫不遮掩的说:“确实是这样的。一想到这部电影公映之后,杀人犯也有可能来看,我就很生气,所以就想用这样一种方式,让没有抓到犯人的警察和没有被抓住的犯人,让他们通过银幕进行一次对视,所以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结尾。”

但就像现实证据所揭露的一样,也许当时的杀人凶手并不只有一人。因为奉俊昊强调的“社会的缺陷”,导致了暴力从上至下的传染,压抑了当时整个韩国各阶层的人。

暴力不仅仅限于政治,压抑的环境也会孵化暴力,它就在你我身边。当大环境提供了施暴的可能,暴力,这个潜伏于人心深处的恶兽,就睁开了眼睛,露出了獠牙。

《杀人回忆》里触目惊心的暴力,不光来自隐藏着黑暗雨夜里的凶手;还有不问缘由抬脚就踹人的警察;更有那些麻木冷漠,驾驶着拖拉机飞快碾过办案证据的村民;也有在拿到DNA结果之后,心灰意冷,失去理智,差点开枪杀死嫌疑人的汉城来的警官。

多年之后,逃离警队,从商多年的朴斗满依然对第一次出现尸体的“沟渠”无法释然。所以,仍笼罩在嫌疑犯阴影里的,不仅仅是朴斗满们,影片最后那令人背脊发凉,打破第四面墙的惊人凝视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暴力的受害者,也可能是暴力的施加者。

《杀人回忆》里,人人都是凶手,更加的悲剧是,人人也是受害人。今天,也许凶手被披露了,就好像实现了愿望,但人们却好像忘记了过去,忘记了恐惧,以为获得了安稳。

但别忘了,“那个人”还时常回到事发地,向当年藏尸的水沟里张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韩国神作《杀人回忆》里的凶手是谁 其实早就有了答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除了《寄生虫》 我又选了8部韩国电影神作给你!

除了《寄生虫》 我又选了8部韩国电影神作给你!

电影,观众,新世界,杀人犯,韩国,警察,杀人回忆,寄生虫,黑道,亲切的金子,故事,直播,是一部,节奏,凶手,友谊,大哥,导演,无奈,无间道,过程,电影推荐,一个普通,恐怖直播,韩国电影,大长今,就可以看,名气,凶杀案,压力

2012-06-30 #小故事

《杀人回忆》:韩国犯罪电影的教科书 真实事件改编

《杀人回忆》:韩国犯罪电影的教科书 真实事件改编

小朴,凶手,案件,警察,警方,影片,小镇,死者,电影,电台,穿着,证据,人员,农田,小女孩,巫婆,民众,韩国,警察局,红衣服,线索,警官,过程,调查,杀人回忆,每一次,警探,发现了,发现场,都会

2016-07-17 #小故事

《杀人回忆》关于一个警匪的故事

《杀人回忆》关于一个警匪的故事

傻子,警察,警官,凶手,时候,小女孩,犯人,韩国,鞋子,假证,姑娘,小男孩,开头,态度,日子,社会,状况,理性,结尾,杀人回忆,他的眼神,到最后,韩国电影,消失在,乔永,英俊,在此刻,上美,不一样,主观臆断

2009-08-06 #长篇故事

华城连环杀人案件终结案 但这是一个不敢“回忆”的《杀人回忆》

华城连环杀人案件终结案 但这是一个不敢“回忆”的《杀人回忆》

导演,警方,凶手,观众,悬案,探员,宋康昊,朴探员,苏探员,杀人回忆,这部电影,影片,案件,真凶,电影,连环,韩国,作风,剧情,受害人,告破,手法,寄生虫,杀人案,案情,网友,结局,工作,表演,调查

2016-06-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杀人回忆》:电影呈现与故事原型凶手

《杀人回忆》:电影呈现与故事原型凶手

凶手,犯罪,警方,杀人回忆,事件,原型,原因,案件,鉴定,童夷,连环杀人案,都会,女性,嫌疑犯,年轻人,情感,时效,文学作品,电影,毛发,犯罪率,现金,破案率,行业,娱乐,悬疑电影,搬上银幕,经济发展,这样的人,韩国导演

2009-01-05 #故事大全

等了16年 《杀人回忆》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大结局

等了16年 《杀人回忆》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大结局

凶手,韩国,杀人回忆,凶杀案,凶案,影迷,真凶,电影,中国,女性,技术,警方,连环杀人案,真相大白,新闻,人心,人员,写实,司法,原因,女子,大奖,手段,导演,寄生虫,开放式,成分,指向性,数人,雨夜

2018-02-25 #故事会

有感《杀人回忆》元凶确认 恶魔在人间 但善良的我们不能退让

有感《杀人回忆》元凶确认 恶魔在人间 但善良的我们不能退让

恶魔,人间,罪恶,世界,坏人,杀人回忆,这个世界,凶手,坏事,凭什么,善良的人,这样的人,那个人,都会,地狱,内心,光明,圣人,大道,好人,女生,韩国,电影,时候,点点,深渊,重点,阳光,影响,做好人

2010-08-30 #经典故事

《杀人回忆》故事原型的真凶落网 但可能永远查不到真相了

《杀人回忆》故事原型的真凶落网 但可能永远查不到真相了

韩国,警方,案件,李某,连环杀人案,嫌犯,真凶,监狱,影迷,警察,罪犯,调查,京畿道,凶手,女性,悬案,杀人案,电影,结果,釜山,了真,李亨浩,潘岐,当地时间,第一现场,标志性,导演,下雨天,事情,作案者

2018-09-22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