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论述儿童绘本英译汉翻译存在的问题

时间:2010-04-06 09:11:37

相关推荐

随着年代的进步及教育观念的改变,儿童绘本现已成为了幼儿启蒙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在我国大量引进和译介外国儿童绘本作品的过程中,呈现了大量翻译问题。这些问题不只阻碍了儿童读者对外国绘本故事的正确了解,更影响到了他们对本国言语即汉语的欣赏和学习。本文以美国的小狗安格斯系列绘本为例,分析国内两个翻译版本中呈现的大量英译汉翻译问题,借以探讨现在国内儿童绘本翻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小狗安格斯系列绘本由美国绘本大师Marjorie Flack所著,英文名为The Adventures of Angus(安格斯奇遇记)。这套系列绘本现在有好几个翻译版本,本文只以两个最常见的翻译版本为例,一个是文心出版社2014年版的(参见《大师名作绘本馆:小狗安格斯系列》,文心出版社2014年版),一个是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的(参见《安格斯奇遇记》,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以下简称为“文译版”和“天译版”。两个版本的系列图书都选取了小狗安格斯系列中的《安格斯和鸭子》《安格斯和猫》以及《安格斯迷路了》(天译《安格斯走丢了》)三册绘本,本文就以上述三册绘本为例,对两个版本的译文进行探讨分析。 一、英语姓名翻译规范问题 小狗安格斯系列绘本的图文作者是美国人,名为Marjorie Flack,文译版将该英文名译为“玛乔丽·弗拉克”,天译版为“玛乔里·弗莱克”。英文人名的翻译,一直都存在着译者不同则译名不同的现象,归根到底是部分译者没有彻底按照既定的翻译规范来进行翻译。因其受众的特殊性(儿童往往不会深究译名的规范性),儿童绘本的译者更易疏忽译名的严谨性,故此儿童绘本中人名的错译、误译乃至滥译现象层出不穷。翻译英语人名时,译者如果对确切译法没有掌握,应当参照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纂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根据英语姓名翻译规范,Marjorie Flack应当翻译为“玛乔丽·弗拉克”[1]。明显,文译版契合译名规范,天译版则不契合。 二、译文可读性问题 例1:Angus stopped, too. Each DUCK dipped a yellow bill in the clear cool water. Angus watched. Each DUCK took a long drink of the cool clear water. Still Angus watched. Each DUCK took another long drink of cool clear water. 文译:安格斯也停了下来。两只鸭子把自己黄色的嘴放进了清澈、清凉的水中。安格斯一直在盯着他们看。他们要喝水了,安格斯还在盯着他们看。 天译:安格斯也停了下来。两只鸭子都将黄鸭嘴伸到清澈的凉水里,安格斯在一旁看着。鸭子分别深吸了一口清凉的水。安格斯仍是观望着。接着,每只鸭子又深吸了一口凉水。 例1说到了鸭子喝水时的一个动作,即dipped a yellow bill in the clear cool water。dip这个动词的字面意义是“浸;蘸;(为了取物)把(手、匙、勺等)伸入”[2]515。明显,这儿是指鸭子们为了喝到水将嘴伸进了水里。文译版将dip这个动词译为“放进”来调配bill即“鸭嘴”,并不契合汉语表达习惯。汉语中说到鸟禽类动物喝水时,往往会说它们将坚固的嘴或喙“伸入、伸进、伸到”水中,强调的是鸟禽类的喙往前伸的一种自动动作,一般不会说鸟禽类将喙“放入、放进、放到”水中,由于“放”字给人的感觉是这个动作需要用手帮忙完成,而现实上鸟禽类为了喝水而做出的这个动作明显是无须用手即可完成的。文译版疏忽了汉语表达的习惯,此处的表达既拗口也不自然,导致译文的可读性大打折扣。此外,文译版将“Each DUCK took a long drink of the cool clear water”译为“他们要喝水了”,把鸭子现已喝水的现实了解为即将产生的工作,属于错译;没有最终一句“Each DUCK took another long drink of cool clear water”的对应译文,属于漏译。 天译版尽管正确地将dip译为了“将……伸到……里”,却把a yellow bill强硬地译为“黄鸭嘴”,使得此处出现的“鸭嘴”与前面的“两只鸭子”在“鸭”字上呈现了重复,译文也就显得磨蹭重复。其实,一切小读者都知道鸭子是把自己的嘴伸进了水里, 不必再次强调此处的嘴是鸭嘴。天译版将took a long drink of译为“深吸了一口”,也不如“喝了一大口”的表达自然。 根据译文可读性准则,结合儿童言语特点,例1能够改译为: 安格斯也停了下来。只见这两只鸭子把黄黄的扁嘴伸到了清凉的水里。安格斯在一旁看着。鸭子们喝了一大口凉水。安格斯仍是持续看着。鸭子们又喝了一大口凉水。 三、特定语境中的字词了解问题 例2:

But — at lunch time he heard this noise: PURRRRR — And there she was again. And Angus knew and the CAT knew that Angus knew that — Angus was GLAD the cat came back! 文译: 但是——午饭的时候,他听见了这样的声音: 咕噜咕噜—— 小猫回来了。 安格斯知道, 小猫也知道: 安格斯 现已深深感受到了—— 小猫能回来,他是多么地开心! 天译: 但是——到了午餐时间,他听到了一种响声: 喵呜——喵呜…… 猫儿又来了。 安格斯知道猫的心事,猫儿也知道安格斯心里想些什么。 安格斯看到猫儿回来了,真的很快乐! 例2中的he指的是小狗安格斯,she指的是小猫。在“And Angus knew and the CAT knew that Angus knew that —”这段文字中呈现了三个knew,两个that。如果对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knew是动词know的过去时,意即“知道,了解”;而第一个that是连词,它呈现在动词knew的后边,引出了下面的宾语从句Angus knew that。问题在于,第二个宾语从句里边的that后边有一个破折号,那么这儿的that是否仍然是一个连词,用来引出从句呢?首要,破折号能够引出一个解说性的分句、语句或插入语,用来表明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解说和说明,也能够表明意思的俄然转机[3]。明显,此处破折号后边接的就是一个语句“Angus was GLAD the cat came back”,而要弄清楚这个语句到底是对破折号前面的内容“And Angus knew and the CAT knew that Angus knew that”一句的进一步解说,仍是只是表明一种口气的转机,就必须正确了解that在此处的确切意义,而这就必须细心揣摩例2这段文字地点的语境即上下文。 这段文字出自于绘本《安格斯和猫》,在这段文字之前,故事叙述了小狗安格斯对一只小猫很感兴趣,所以总是随着这只小猫,有一天安格斯追着小猫到了卧室后小猫俄然不见了,安格斯找遍了一确切地,成果仍是没有发现小猫的踪迹,所以安格斯开始牵挂小猫了。因而,例3中的第一句话讲到安格斯听到了一个声音,这就是小猫的声音。下一句明确地说小猫回来了。三个knew和两个that呈现的这句话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说“而安格斯知道,而且小猫也知道安格斯知道那(件事)”。结合上下文就不难发现,破折号前面的that指的其实就是小猫回来这件事,该句第一个knew其实是指安格斯经过听到的“喵呜”这种声音而得知,而这个knew后边为了防止重复省掉掉了一个that,本应为And Angus knew that,指的是安格斯听到“喵呜”声就知道小猫回来了这件事。可见,此处的破折号并不表明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解说,而是表明一种口气上的转机。 在例2的译文中,文译版将破折号了解为对前面Angus knew that的进一步说明,一起将前两个knew译为“知道”,将第三个译为“感受到”,以为此处指的是安格斯感受到了自己很开心小猫回来,这其实并没有精确了解三个knew和两个that的详细所指。天译版则彻底疏忽破折号的用法,而且将第一个knew了解为“知道猫的心事”,将“the CAT knew that Angus knew that”了解为“猫儿也知道安格斯心里想些什么”,属于过错了解字词后构成的错译。 如果结合该段文字呈现的语境,同时考虑到防止重复和歧义,例2能够改译为: 但是——吃午饭时他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喵呜——喵呜—— 小猫又回来了。 安格斯知道小猫回来了,而小猫也了解安格斯现已知道她回来了—— 小猫回来了,安格斯真是太快乐了! 四、漏译、增译问题 例3: Faster ran the OTHER DOG, faster ran Angus, but — The OTHER DOGS legs were TOO long. Around the corner ran the OTHER DOG; around the corner Ran Angus, but the OTHER DOG was GONE. 文译: 那只小狗越跑越快, 安格斯也越跑越快, 但是—— 那只小狗的腿实在是太长了。 那只小狗跑到了路的角落处,安格斯也跑到了路的角落处; 天译:那只狗跑得更快,安格斯也跟得更快。可那只狗的腿儿太长了,它跑到一个拐弯的地方,安格斯也跟到了拐弯处,可那只狗一瞬间就不见了。 在例3中,文译版中并没有呈现最终一句“but the OTHER DOG was GONE”的译文,实践上文译版将其译文“但是那只小狗却消失不见了”放到了下一页的绘本图片上。这种状况看似没有漏译,现实上也是人为地将最终一句话与其前面彼此相关的语句强行切割开,属于一种隐形的欠额翻译即漏译。天译版则将最终一句译为“可那只狗一瞬间就不见了”——“一瞬间”,表明的是小狗并没有一开始就不见了,而是过了一小段时间才不见——很明显,原文最终一句话并没有任何字词显现有“一瞬间”这个意思,因而天译版对这句话的处理属于过载翻译即增译。此外,两个版本的译文关于around the corner的处理还应该更多地考虑到汉语表达习惯。corner表明“街角,(路途穿插构成的)弯角”[2]410、“街角;角落”[4],around the corner能够了解为绕过街角、拐弯。 根据原文意义和汉语习惯,例3能够改译为: 那只狗越跑越快,安格斯也越跑越快,但是—— 那只狗的腿实在是太长了。它跑啊跑,绕过了街角;安格斯也随着跑啊跑,绕过了街角。但是,那只狗竟然不见了。 五、小结 随着我国大量引进外国儿童绘本作品,儿童绘本的翻译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儿童绘本翻译的好坏不仅影响着低龄儿童对英文绘本故事的正确了解和欣赏,也影响到了幼儿对汉语母语的正确学习、模仿和运用。小狗安格斯系列绘本的两个译著集中反映了现在儿童绘本翻译中存在的英语姓名翻译规范、译文可读性、特定语境中的字词了解及漏译增译等翻译问题,应该引起儿童绘本译者的充分注重和考虑。儿童绘本中的翻译问题也有待得到群众和相关业内人士更广泛的关注、监管和指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论述儿童绘本英译汉翻译存在的问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农是指的哪三农习近平“三农”问题重要论述探析

三农是指的哪三农习近平“三农”问题重要论述探析

习近平,农业,农民,问题,服务,三农,农村,发展,社会化,土地,小农,经营,大农业,体系,改革,生产,组织,经营权,论述,农户,基础,合作制,社会主义,建设,市场,浙江,合作,关系,农村土地,家庭经营

2010-10-23

结合现今社会问题谈谈你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理解 并举例论述孔子仁学思想的理解简洁.清

结合现今社会问题谈谈你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理解 并举例论述孔子仁学思想的理解简洁.清

孔子,思想,仁学,竞争,社会,原因,国际争端,战争,现代人,问题,教育,指导,斗争,论述,出了问题,刚开始时,字以上,怎么行,并举例,教孩子,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以诚待人

2020-06-18

论述题

论述题

幼儿,情绪,老师,特点,孩子们,无意注意,孩子,妈妈,小夏,玩具,红红,讲故事,言语,问题,易冲,梵高,哭起来,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声音,小鸭子,指示,材料,组织,活动,有一次,新来,心都,里一

2020-07-14

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论述

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宗教,民族,群众,工作,民族团结,民族问题,活动,进步,极端,问题,法治,信教,什么问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全国,原则,合法权益,宗教事务,民族事务,恐怖活动,暴力,全面贯彻,就一定能,民族关系,民族分裂,中国梦,党...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