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寒假不让孩子睡?别让盲目焦虑伤害孩子 也伤了我们彼此的人生

时间:2010-04-10

文 星主 本文为星主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与分享。近日,一篇孩子,我为什么放寒假不让你睡懒觉?这位妈妈的信刷爆朋友圈的文章火了

提示:本文共有 37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文/星主 本文为星主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与分享。

近日,一篇《孩子,我为什么放寒假不让你睡懒觉?这位妈妈的信刷爆朋友圈》的文章火了,关于教育焦虑的话题再一次引起社会各界热议。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放寒假第一天开始作为开篇,她早上7点就把儿子从暖和的被窝里折腾起来,然后让他吃完早饭赶紧学习。因为儿子不愿意,于是就借着吃饭和消化等由头磨磨蹭蹭,一边看电视,一边玩手机,就是不愿意到书桌旁去学习。作者最后没办法,就将家里的wifi断掉,才把儿子逼回书桌去学习。

看着孩子不情不愿,于是这位作者写了一封信,罗列了5个理由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让他寒假睡觉,一定要逼他学习。这五个理由如下:

一、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二、每天努力一点的人,会把你甩得太远,人生会天壤之别;

三、小时候吃苦,长大后才会享福;

四、刻苦才能成就优秀;

五、别让将来的你讨厌现在不努力的自己;

这些理由,鸡汤味很浓,而且有点毒,可是对于当下普遍教育焦虑的家长来说,却很受用。大家都想要孩子拼命读书和学习,最好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这样才能稍稍放心。所以,这篇文章会爆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是,在读完这样充满焦虑和热血的文章后,家长们冷静下来,是否应该再思考以下这些问题呢?比如:

孩子学习不优秀就是一种罪过,一种错吗?其他方面优秀,难道不是优秀?孩子一定要和别人比,谁更优秀,谁更努力,谁跑得更远,是吗?刻苦就一定会变优秀吗?孩子现在不走高考路,以后就一定会讨厌自己吗?不会休息、不会玩的孩子,难道学习就能好,人生就会顺利吗?这四个问题,不知道各位家长心中会如何回答,但是星主想来说说自己心中的答案和看法。

首先,优秀的标准不应该太单一,全盘否定孩子,错的是家长,不是孩子。

那篇文章中,作者从头到尾对优秀的定义就是“学习成绩好”,这事实上也是绝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对孩子们的评判。可是,这样的优秀标准未免太过于单一了。那些愿意努力学习,并获得进步的孩子;那些热衷帮助同学,热爱集体,有领导力的孩子;那些会舞蹈、会画画,并以此作为终身理想,为此奋斗的孩子,谁敢说他们不优秀呢?

优秀的标准不应该只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如果一个家长,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就全盘否定孩子的人格,看不到他的其他优点,那么错的是家长,绝不是孩子。

再者,当家长抱着这种单一的畸形的判断优秀的标准时,殊不知对孩子的伤害会有多大。可能会造成孩子一生自卑,内心永远有空缺,甚至形成一种讨好型人格。比如姜文,从小贪玩淘气,成绩不好,母亲总是表现出对他厌恶和否定。于是他一生都在讨好母亲,可永远得不到正面回馈。母亲去世后,他在接受《十三邀》节目采访时说“终身遗憾,因为一生不知如何与母亲相处”。即使现在他事业成功,可是他的底色仍然自卑。

我想,没有父母希望教育孩子到最后,彼此的关系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因此,这里建议:

1、父母对优秀标准要有更多元的认知;优秀不仅仅指学习成绩,也可以是其他能力,比如才艺、领导力、组织力、亲和力等;

2、尊重孩子人格,别轻易否定;孩子的成长需要肯定,每个孩子都有好的一面和不足的一面,在看到孩子的不足时,也请看到他的好,并通过鼓励去强化她的这些好的特质。

其次,伤害是比较出来的,家长应缓解自身焦虑问题,而不是倾泻在孩子身上。

教育焦虑,是当下家长们普遍存在的通病,而不仅仅是那篇文章作者的焦虑问题。而焦虑的根源则在于比较。因为比较,所以让自己失去心理平衡,也让自己充满挑剔,从而伤害孩子。

记得《少年说》中,一个初中女孩站在天台上吐槽妈妈眼中只有“别人家孩子”,却不知道自己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明明成绩名列前茅,每学期都有进步,可是妈妈却永远看不到。眼中只装得下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全联盟第一。

本以为妈妈在听了自己的吐槽后,会调整自己的状态,和自己道歉。结果妈妈仍然对自己在教育焦虑方面有很多正当的说辞,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让女孩哭着逃离了天台。

她大概不知道,自己因为盲目比较产生的教育焦虑,并把这些焦虑情绪倾泻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因此,这里星主希望,家长们要重视焦虑这个问题,并去做出改变。这里建议:

1、放下比较,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轨道和成长节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命和运,他们的开窍时间也会有所差异,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肯定他们自身的价值,才能帮助孩子真正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2、别让焦虑蒙蔽自己的双眼;在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秀的同时,也该看到自家孩子背后的努力和成长。

3、意识到自身的焦虑问题,并有意识地去找方法控制和释放。比如,定期接受亲子咨询;每天写日记,梳理自己的所有不安和提供对策。也可以利用运动、唱歌、和伴侣谈心等方式来释放过度的焦虑等。

再次,努力一定会优秀,这种价值观不可取。孩子的人生可能性很多,不应被圈在一条路上。

我不支持、不鼓励家长给孩子灌输“努力一定会优秀或成功”这样的功利观念。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就是徒劳无功的。我更愿意让孩子相信“尽人事,听天命”,这样孩子一旦在拼尽全力,即使没有达到目的,他还会有重头再来的勇气,而不是怨天尤人,甚至因为无法接受不理想的结果而怀疑人生,乃至做出极端的事情。

再者,“条条大道通罗马”,当下高考之路并不是唯一选择。除了高考,还有3+2路线,还有艺考路线等。所以,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认知局限而将孩子圈在一条路上。否则,不仅扼杀了孩子的人生可能,也容易让自己陷入狭隘。

因此,这里建议:

1、给予孩子更加豁达的人生价值观念,比如“尽人事,听天命”“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人生无论如何选择,最后总会有点遗憾,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啊!”;

2、家长要主动多了解相关招生政策和教育信息,给孩子提供更多人生选择。比如前文谈到的“3+2”。即孩子选择自主招生进入专科院校学习,不参加高考;或者参加高考后进入专科院校学习。在专科第三年学习时,报名参加省一级的统招考试,如果被本科院校录取,那么孩子届时毕业拿到的毕业证将是本科学历,且为第一学历。所以,家长要增加自己在这方面的认知,而不是把高考当成是唯一的求学路,并把孩子圈在这条不那么适合他的道路上。

最后,休息不好的孩子,学习不可能好。学习讲究合适的习惯和方法,而不是盲目模仿。

我在教育咨询工作中曾遇到这样一个案例,这个家长是一名教师,平时对孩子在学习方面要求比较严格。因为教师身份,所以她接触了很多优秀学生,她发现比较大比例的优秀学生基本都熬夜学习,而且都有运动的习惯。所以她要求读高中的儿子也如此做。

本以为儿子按照她的要求,成绩会稳步提升,结果儿子的成绩越来越差,学习状态也越来越不好。一开始,她总责怪儿子不够努力,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做,直到儿子吃安眠药企图自杀,在抢救过来后被确诊为“严重抑郁症”时,她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这位家长虽然是一名教师,但是教育焦虑让她忽视,那些适合别人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比如,有的人中午休息一下,就满血复活。有的人则需要睡够10小时,才会能量满满去学习和工作。有的人的情绪在月初会很糟糕,体力也差;有的人则到了月末时会心力交瘁。而这些个体差异的特点,则要求人要更好地去了解自己,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各种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盲目效仿他人,往往只会消耗自己,伤害自己。一个休息不好的孩子,成绩不可能会好。因为休息不好的孩子,精神压力会更大,记忆力和耐心会变差,更容易感到紧张、焦虑和悲观。

因此,这里建议:

1、让孩子好好休息,只有让他休息好,他才会有更多精力去应对学习和琐事。那么,休息多长时间?一般来说,成年人休息7-8小时就足够。当然,这里比较建议记录休息时长后的身体状态。比如星主就需要睡够10个小时,当天学习工作效率才会高。而星主的朋友玲玲,她每天睡够5小时,就能满血复活。

2、帮助孩子一起发现生物钟规律,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比如星主每天会记录自己的心情和学习工作状态。通过3个月的数据显示,发现自己月初心情普遍很差,解决学习工作能力较差。而在月中和月末,精神状态通常饱满,处理能力也会变强。所以,星主大部分的学习工作内容都会安排在月中和月末来解决。

综上,星主想说的是:

任何只有情绪和道理,却没有充分论证或方法论的鸡汤都是毒鸡汤。希望家长们下次在朋友圈看到这种盲目要求孩子必须学习,不让孩子睡觉,只讲道理却不提供方法的文章时,能学会进一步深度思考。毕竟,适当焦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教育孩子,可是盲目的焦虑,只会让我们在教育中走上歧途,伤害孩子的同时,也伤害我们彼此的人生。所以,教育路上保持理智,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放假了,孩子该休息还是要休息,劳逸结合,找到他的生物钟规律,分析总结出适合他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增加自身的认知,找到适合他的人生路,孩子才能真正“赢”。

总之,以上的所有思考和建议,希望能让家长们得到一些教育启发。如果你有其他见解,欢迎你在留言区和星主分享。

————————

*作者简介:我是星主,专研教育,坚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传递。关于教育成长路上,上到大学下至小学,有困惑来咨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寒假不让孩子睡?别让盲目焦虑伤害孩子 也伤了我们彼此的人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58岁陈冲最挫败的经历:别让你的焦虑 拖累你的人生

58岁陈冲最挫败的经历:别让你的焦虑 拖累你的人生

陈冲,人生,岁月,末代皇帝,角色,姚晨,时间,家庭,成就,方向,试镜,马云,雪儿,事业,人才,历练,含义,命运,导演,年纪,节目,点点,演员,结果,脚印,阶段,专栏作者,没有谁,了一定,每一步

2017-11-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幼儿园放寒假了 千万别让孩子养成这5个坏习惯!

幼儿园放寒假了 千万别让孩子养成这5个坏习惯!

宝宝,孩子,家长,事情,动画片,让孩子,场合,时间,方案,玩具,睡懒觉,什么时候,做什么,瞎捣乱,吃零食,宝妈,在家里,好的,字眼,习惯,不良习惯,世界,专家,作息,信息,儿童,公园,办法,剧院,博物馆

2014-11-06 #长篇故事

寒假不让孩子睡懒觉刷爆朋友圈?育儿

寒假不让孩子睡懒觉刷爆朋友圈?育儿

孩子,妈妈,睡懒觉,作者,人生,比你,竞争,别让,父母们,要努力,云层,习惯,儿子,朋友圈,想法,文章,父母,扰动,生活,孩子好,对孩子,给孩子,老母亲,这篇文章,放寒假,胆战心惊,多大,姚依,安安心,潘程

2020-06-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家长不要有焦虑情绪 更不要把情绪传染给孩子

家长不要有焦虑情绪 更不要把情绪传染给孩子

家长,孩子,初一,小一,老师,情绪,学习成绩,话题,问题,学生,学校,电话,成绩,理解能力,工作,影响,服务,检查,测试,孩子学习,别让,远超,后迟,中考,主因,作业,仔细检查,传染给,健康成长,初中

2017-04-16 #故事大全

励志作家告诉我 她得了抑郁症!别让焦虑毁了你

励志作家告诉我 她得了抑郁症!别让焦虑毁了你

工作,时候,生活,事情,感觉,个人,时间,世界,东西,微博,胡蝶,晨晨,在乎你,一无是处,专业,人生,内心,前景,压力,原因,外人,结果,情绪,抑郁症,打卡,矫情,月薪,清空,计划,音乐

2017-07-08 #故事大全

拒绝焦虑 整体养育 做一个有格局的妈妈 成就孩子非凡人生

拒绝焦虑 整体养育 做一个有格局的妈妈 成就孩子非凡人生

孩子,发展,整体,儿童,陈忻,父母,影响,儿童发展,家长,理念,变化,层面,环境,规律,发育,发展规律,东西,方法,理论,个维度,对孩子,整体上,个体,事物,因素,底层,是非,注意力,科学,过程

2013-06-04 #短篇故事

贴心!9个场景小故事 帮助孩子消除人生初体验的恐惧与焦虑

贴心!9个场景小故事 帮助孩子消除人生初体验的恐惧与焦虑

孩子,场景,故事,孩子们,医院,妈妈,新成员,到来,让孩子,这本书,宝宝,派对,页面,都会,人生,事情,医生,妹妹,心理准备,护士,方法,时候,爸爸妈妈,玩具,环境,行李,趣味,清洗,看医生,生活场景

2020-09-01 #长篇故事

孩子才上一年级 你就在焦虑了吗?

孩子才上一年级 你就在焦虑了吗?

孩子,家长,小豆豆,孩子们,漫画,成绩,故事,人生,情绪,魏莱,生活,让孩子,低年级,小学,辅导班,施暴者,给孩子,好的,爱上,习惯,压力,人生态度,关键时期,图书,基础,电影,少年,小学生,年龄,态度

2020-04-2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