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陆逊:刘备梦想的粉碎机!夷陵之战 刘备真是被一把火烧没的吗?

时间:2010-04-11

第二次则是蜀汉与东吴的一场大战夷陵之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场让蜀汉迷伤心的战役

提示:本文共有 38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陆逊是一位两度粉碎刘备梦想的人:第一次是东吴夺荆州,陆逊用骄兵之计,让关羽放下戒心,吕蒙白衣渡江拿下了荆州。

第二次则是蜀汉与东吴的一场大战——夷陵之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场让蜀汉迷伤心的战役。

本文“主人公”

首先给大家澄清一下3个错误的说法,这样可以让大家对这场战役看得更客观一些。

01

三个误导

第一:刘备带70万大军出征

《三国演义》说刘备带70万大军东征,其实这是小说灌水的数字,对照孙权上书给曹丕的奏文,刘备约有4万步众,水军陆军齐下。

《魏书》: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埽撲,以克捷为效。

就算再加上少数民族的骑兵,大概也就5万人。另外一方面,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率领5万人迎战,两军都是军容壮大。

别小看这场对决,进攻时还要考量后方防守。刘备让诸葛亮坐镇后方,赵云督江州,魏延督汉中。

其实这5万兵力,几乎就等于刘备所能拿出的最大筹码。

这简直是在跟东吴血拼了,5万对5万,这在当时是非常壮烈的一场大战。

第二:夷陵之战根本不该打

常常听到有人说,夷陵之战必定不利,诸葛亮为什么不拉住刘备呢?

但是,就像上面说到的两方兵力相近,客观看起来,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对决,如果认定刘备必败,那有点变成结果论,事后诸葛亮了。

刘备伐吴,简单说就是两个原因:为了关羽、为了荆州。

我认为刘备为了兄弟之情,不只是官方说法而已,想想看孙吴背约偷袭,然后关羽战死,这口气怎么能吞下去?吞下去,他就不是刘备了。

另一方面,刘备倒也不是完全失去理智,刘备账下有许多来自荆州的人才,后来又加入了益州的将领,现在少了荆州,会发生什么事呢?

荆州人失去家乡了,而益州的家乡变成被占有、被分享,所以刘备很清楚:你困守一个益州,对外难以发起进攻,对内又有矛盾,这更是不利。

所以,带着这群荆州和益州的将领去跟东吴打一架,算是合情合理的选择,而且士气高涨。

第三:书生陆逊初登场

所谓书生拜大将,说孙权在情急之下,起用一个超级新人陆逊,这也有点问题。

其实,陆逊早在21岁就走出“新手村”打山越毛贼。陆逊平定少数民族,又打败山贼大帅,屡战屡胜,早就在战场上崭露头角。

不过,孙权破例提拔陆逊当大都督,这点倒是真的。陆逊虽然有成绩,但还有更多将领资历比他更老。为什么不是朱然督陆逊,韩当督陆逊,而是陆逊督他们呢?

原来夷陵之战爆发的前一年,吕蒙病重,孙权请最好的医生又请道士续命,但吕蒙还是离开了人世。孙权为此哀痛不已,孙权这么难过,他是不是想说,“阿蒙,你先不要走啊,把工作做完再走好吗?”

这是玩笑话。但别忘了,当初就是吕蒙跟陆逊设计夺荆州,现在刘备来报仇了,结果东吴最强的都督吕蒙已经不在了!还有哪位以智谋见长的将领可以依靠的,当然就是陆逊了。

吕蒙

如果换个比较腹黑的说法,孙权不怕跟刘备开战,甚至有点主动挑衅的味道,或许也有这个可能,但我个人认为,孙权第一时间派出使者求和,是真的不想打这一战。

只是刘备震怒,拒绝谈和,这下好了,非打不可了,孙权心中应该是非常抖的。然而,他也只能相信陆逊,相信这位年轻的天才,能够像当年的周瑜一样,一个人carry全场。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战术分析阶段,夷陵之战可以概略分成以下4个回合。

02

夷陵之战战术分析

第1回合:前锋交战

刘备在7月10日,水陆并进发动大军伐吴,两军先锋,首先在巫县交战。这一战,刘备的将领吴班跟冯习,攻破吴军将领李昇,旗开得胜。

要知道,东吴靠水军起家,但是吴班用计谋轻松完胜李昇,于是蜀军水陆并进,抢占了秭归,在后续进攻中,又占据了长江两岸。

第2回合:相持阶段

接下来两军僵持,到了隔年一月,刘备自己驻军秭归,将水军屯驻夷陵,用黄权镇守江北防范曹魏,派出马良招安少数民族,得到了胡王沙摩柯的援军,声势更加盛大。

陆逊却不应战,向后退守,有人说刘备怎么不走水路呢?事实上,刘备并没有完全舍弃水军,他屯兵夷陵,或许他认为水战难以突破东吴的防线,于是将重心放在陆军上面。

但陆逊只守不攻怎么办呢?刘备这边用了一个计策:刘备大军在夷陵道上,悄悄到山地扎营;另外派出吴班率领一千人,在平地扎营向陆逊挑战。

东吴军在先锋战失利后,许多战士都想冲上去拼命。陆逊却说刘备肯定有预谋,我们静静看着就好。

陆逊按兵不动,刘备只好将山谷间的伏兵撤了回来,果然一切如陆逊所料。

第3回合:吴军动摇

陆逊大军向后退守,准备长期抗战,力保不失。

但前方却有一支军队——孙桓军,遭到蜀军包围。孙桓可是孙家的宗室,东吴诸将都说应该出兵救援,陆逊却坚持不出兵,这让众人对陆逊的信赖度越来越下降。

孙桓

在当时,一般人大概都会这样想,“唉,果然不该让三十几岁新秀当大将,陆逊根本就是怕刘备嘛。”但就在这个时候,陆逊写了文章上表给孙权。

陆逊说的话,以下没有什么添油加醋,原文就是这么狂:

我看刘备用兵,从以前到现在,胜少败多;

但夷陵是我国要害,失去了将会危及荆州,所以我谨慎对待;

本来担忧他们水陆并进,但现在敌军以步兵为主力,没什么好担心的;

陆逊虽然不成才,但打赢刘备绰绰有余,主公请高枕无忧的安心睡觉吧。

两军相持,来到夏天。6月,陆逊说他看清了敌军动向,终于要进攻了!但孙吴这一票老学长根本不相信他。

当初不早点主动出击,现在才说大话。将领们都说打刘备应该趁早打,现在他已经深入夷陵,固守要害,贸然进攻肯定不利。

陆逊说道,刘备是个狡猾的老江湖,征战经验丰富,初期他步步为营,士气高涨,锋芒正锐,所以我刻意避不出战;现在对方疲惫松懈,正是进攻的好时机。

《陆逊传》: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

陆逊终于出击,令人瞩目的第1次主动进攻,结果吞下惨败!

陆续说了这么多大话,竟然吃下了败战。史书记载:“乃先攻一营,不利”。众将士的愤怒值达到最高点。

陆逊却对众人说,“呵呵,我已经看见了破敌之计。”熊猫君忍不住想问陆逊,你这源源不断的自信到底是哪来的?

但是我认为陆逊这一败,根本不太像是诈败,因为东吴确实付出代价,让士气大受打击,而且内部一直出现质疑的声音,这很难说是设计好的。

然而,就在这一战过后没几天,陆逊就扭转了历史。

第4回合:一决胜负

在说最后的决战之前,我们将视线先转移到魏国。曹丕听闻:刘备在林地平原间,树寨连营700多里。他说道,刘备根本不懂兵法,哪有人连营几百里对抗敌人的,各位等着看吧,没多久孙权就会上书胜利的奏章了。

曹丕这个剧透帝说中了结局:陆逊发动火攻奇袭,火烧营寨,大破蜀军。马良、冯习、张南、傅彤,程畿、王甫、沙摩柯,败战而死,蜀军几乎全军覆没!刘备退保白帝城(白帝城托孤)。

03

熊猫君有话说

通常战争分析都说,刘备设立这么长的栅栏营地,连营数百里,犯了兵家大忌,导致兵败。这种分析当然没有错,这可以作为第1种结论。

但我在这边想提出第2种可能性:刘备改变他的军队布阵,这会不会是一种策略呢?好像也在情理之中,这当然是我的想象推测,不保证正确。

我们看陆逊,他第1次信心满满发兵,却打不下刘备一个营!可见刘备的军队早就预备,说不定刘备连营之后,设有一套防范的战术,因此一度成功击退陆逊。

毕竟要说刘备完全不懂用兵,有点令人难以置信。倒不如说刘备比较擅长的事情,本来就是打仗,我们也看到这一次他拿出了看家本领。

之前刘备在新野对战夏侯惇,他曾经故意败退,用伏兵击败夏侯惇,这次刘备也拿出伏兵战术对付陆逊,可惜没有成功。

而刘备争汉中时,用法正的计策看准时机,放火进攻,让黄忠斩杀夏侯渊。刘备可是长年征战的老江湖,他拥有这些经验,难道他完全没想到,吴军可能会发动突袭吗?

我想刘备肯定有所防备,只是陆续更胜一筹,这场顶尖对决因此更精彩。让我们站在陆逊的角度来看这场战役,他赢得一点都不轻松。

先锋战就吃下了败战,对外折损兵将,对内又无法让众人心服,这个大都督非常难当。而且,刘备军也没有这么弱,绝对不是放一把火就赢了。

记载中,吴军大胜用的是攻、破、斩这些字眼,蜀军死伤数万人,可见火攻只是辅助,并不是一放火就显示战斗胜利,陆逊这一战,凭借的是个人的战术解读能力。

《三国志·陆逊传》: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

无论我们说是刘备轻敌,还是他想用诱敌之计反而被陆逊看破,都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陆逊这个年轻人,绝对是史上少有的军事天才,胜过了老江湖刘备。

战争胜利后,陆逊对众人解释道,我知道孙桓治军本领过人,兵精粮足,他自己能够固守。为了大局才按兵不动,后来吴军果然杀退蜀军,解了孙桓之围。

众将士听了,都不得不佩服陆逊。

另一边刘备败阵后,又羞又怒的说,“我竟然被陆逊所辱,这大概是天意吧。”

为什么刘备有这样的感叹呢?

这有两层含义:其一,刘备这一战比失去荆州还要惨烈,烧掉了一半的国本,他当然羞愧。

其二,刘备发起夷陵之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关羽失荆州。关羽忽视背后的孙吴,正是因为吕蒙生病陆逊上位,当时名声不响的陆逊,用谦逊的书信,让关羽掉以轻心。

刘备出征时,可能在心里告诉自己,千万要谨慎小心。然而连续胜利后,或许也让他对陆逊放下戒心,结果两人竟然输在一模一样的地方!

我真的是只能含泪吐槽:我说刘大哥、关二哥,你们不要在这种该死的地方讲义气呀!你们果然是兄弟!

回头再看看陆逊,他临时被推上去当大都督,刚开始,其他老牌将领根本看不起他,甚至不听他的话。陆逊的表现,让人想起了当年的周瑜,这位大都督撑起了全场,拯救了国家。

或许能拥有陆逊,就是东吴的幸运,蜀汉的不幸吧。

本文由@爱历史的熊猫原创,用悲悯的眼光回顾历史,以温暖的情怀烛照未来,欢迎关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陆逊:刘备梦想的粉碎机!夷陵之战 刘备真是被一把火烧没的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演义》中刘备出征东吴的大军 为什么会被陆逊一把火烧光?

《三国演义》中刘备出征东吴的大军 为什么会被陆逊一把火烧光?

刘备,三国演义,陆逊,东吴,孩子,母亲,万大,关羽,公孙瓒,卢植,张飞,罗贯中,诸葛亮,军事理论,伏山,千军,智慧,形势,江东,说法,谋士,车盖,青州,进攻,一把火,刘焉,又安,吴军,庞统,楼桑村

2019-06-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陆逊火烧连营后为何不趁机生擒刘备?原因令人心酸感叹

陆逊火烧连营后为何不趁机生擒刘备?原因令人心酸感叹

刘备,陆逊,孙权,诸葛亮,吴国,白帝城,吕蒙,东吴,政治局面,事实,国家,功绩,小书,蜀汉,蜀国,一把火,夷陵之战,我们知道,时周瑜,才让,曹操,曹丕,了头,里联,赤壁之战,中国,三族,下场,军队,人臣

2013-12-28 #长篇故事

陆逊的火烧连营令人震惊 刘备的营地真的有七百里吗?

陆逊的火烧连营令人震惊 刘备的营地真的有七百里吗?

刘备,陆逊,孙权,曹丕,这件事,营寨,时候,范围,兄弟,故事,烧掉,营地,连营,关羽,三个人,一把火,个人,军队,兵马,小说,是非,计谋,真相,非常简单,火烧连营,这么大,这件事情,那个时候,刘备刚,刘备真

2009-09-06 #经典故事

夷陵之战 刘备到底想达成什么目的?又失去了什么?

夷陵之战 刘备到底想达成什么目的?又失去了什么?

刘备,曹操,夷陵,东吴,后勤,曹丕,诸葛亮,陆逊,托孤,白帝,荆州,关羽,冯习,孔明,孙权,张南,庞统,一把火,好的,赤壁,优势,参谋长,大局,对手,巢湖,抓住机会,水陆,江东,游击队,蜀汉

2014-01-04 #小故事

夷陵之战 孙权明明打了胜仗 为何还要率先向刘备求和?

夷陵之战 孙权明明打了胜仗 为何还要率先向刘备求和?

孙权,刘备,东吴,曹丕,夷陵之战,蜀汉,陆逊,先主,秭归,蜀国,冯习,吴蜀,张南,一面,众将,大火,大乱,大军,妹夫,胜仗,实力,态度,损失,政治,江东,猇亭,益州,称臣,一把火,一个说

2008-10-23 #故事大全

以史为鉴 深度还原夷陵之战刘备惨败的三大原因!

以史为鉴 深度还原夷陵之战刘备惨败的三大原因!

刘备,曹操,陆逊,关羽,孙权,东吴,蜀汉,赵云,持久战,诸葛亮,则同,军队,原因,大军,密林,情绪,汉室,气头上,营寨,蜀国,见好就收,一把火,火烧连营,都知道,败走麦城,万大,于禁,刘备之,刘备居,吴自服

2016-02-03 #故事阅读

诸葛亮如能给刘备打电话 “夷陵之战”结局会怎样?

诸葛亮如能给刘备打电话 “夷陵之战”结局会怎样?

刘备,诸葛亮,陆逊,夷陵之战,墨史,电话,孙权,假设,关羽,司马懿,诸葛,三国鼎立,局面,水军,一把火,三战,军事家,政治,损失,荆州,不会听,火烧连营,火眼金睛,万大,周瑜,刘关张,刘备伐,刘备之,刘璋,吴蜀

2019-02-20 #小故事

一把火真有那么厉害吗——读三国第84回

一把火真有那么厉害吗——读三国第84回

刘备,吴兵,军营,陆逊,军队,冯习,夷陵,战争,一把火,士兵,地方,大火,时候,实力,方面,胜败,丁奉,关兴,多山,孔明,徐盛,曹丕,这个地方,上海,人民,南京,厌战情绪,山路,情况,布兵

2013-12-13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