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哲学与探险小说的结合:让孩子在刺激的阅读中习得知识与思考能力

时间:2010-04-24

前段时间朋友送我了一本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我提出了问题:孩子为什么要学哲学?这本书讲了什么?可以引申学习的内容又是什么?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提示:本文共有 22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拿到一本书,我总会习惯性的带着问题去读书,步入育儿领域之后更是如此,摒弃掉个人喜好,入手的每一本绘本、儿童读物我都会提问:这本书讲了什么?孩子读完之后可能的意义是什么?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也能学到很多。

前段时间朋友送我了一本《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我提出了问题:孩子为什么要学哲学?这本书讲了什么?可以引申学习的内容又是什么?

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虽然读书很多年,对于哲学总觉得很深奥,带着问题我查阅了资料,试图寻找想要的答案。

关于儿童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周国平曾这样回答:

如果你只想让孩子现在做一架应试的机器,将来做一架就业的机器,当然就不必让他“学”哲学了。可是,倘若不是如此,你更想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哲学就是“必修课”。通过对世界和人生的那些既“无用”又“无解”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哲学给予人的是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品质必将造福整个人生。

哲学就是元知识、元理学,即所谓大道至简。哲学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区分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

孩子学哲学并不只是概念的一味灌输,而是将其进行联系,加以辩证思考和讨论,通过引导、培养,思维能力将会提升。

成年人之后,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固定型思维,问题出现时,我们总是急于定论,以否定的眼光看待问题,然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想要不被淘汰,有所进步,我们就需要具备成长型思维,回想我们自己的孩童时代,发散思维,看问题总会有自己的独特角度,不受约束,天马行空的创意与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究竟是什么限制了我们成年人的思维?

周国平曾经说过,“孩子是最好的哲学家。”他们的世界非常单纯,旺盛的求知欲与自由的游戏心态,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纯粹。

学习哲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循序渐进的阅读方式,则是最好的启蒙,而我手上的这本《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就非常符合孩子进入哲学世界的阅读启蒙。

哲学探险故事,故事中的哲学探险

《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是一本用小说形式写成的哲学书,40个章节,每一章后都有一幅哲学主题六宫格漫画,让哲学知识充满幽默,读完书籍之后,孩子可以通过“哲学迷宫”游戏别册进行哲学知识巩固。

有人评价《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是中国版《苏菲的世界》,但实际上《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与之并不太一样,《苏菲的世界》是小说形式的,《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则是贴近生活的启蒙哲学。

作者海天通过少年探险故事,探险故事结合通俗有趣的漫画,深入浅出的进行了孩童哲学故事启蒙,小主人公奇奇和妙妙的问题提出,也在引导孩子探索世界、认识自己。

“世界是实体还是虚空?世上的事物是彼此孤立还是相互联系的?世界能完全被人类认识吗?”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让孩子接受更多知识,需要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千万不能硬生生的直接给孩子灌输,否则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学以致用,只有将学到的东西进行思考、笑话,运用到生活中,才有更大的意义。

“自由男神”通过互动打开奇奇和妙妙对哲学的趣味性,让孩子在探索中爱上哲学。仔细思考,你会发现,哲学知识启蒙无形中也教会了我们育儿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孩子所谓的标准答案,倒不如教会他思考问题,主动寻求答案。

探索远比直接要来答案来的有趣更多。

哲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循序渐进

周国平先认为“对于孩子学哲学这件事,我认为是这样的,不要让孩子读那些过于艰涩理论著作,可以换一种阅读形式,让孩子读一些适合他们的东西,比如哲学小说或哲学童话,我觉得是都是很好的形式。孩子们年纪小,他们相对容易接受哲学童话或者是有趣的小说。通过对哲学小说和哲学童话的阅读,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哲学是什么。我想这种方式是比较适合孩子学习哲学的。”

01 允许孩子发散思维

儿童的哲学思维训练也最需要在闲情逸致的自由状态下进行。每次给小学生上哲学课,我都尽情释放他们的自由天性,甚至允许学生以各种随意的姿势听课、讨论,只要不影响他人,均不限制。

孩子发散思维是问题提出的最好时机,也是学习与成长的最好时机,哲学学习亦如此,但现实常常是,孩子提出的很多问题很容易被家长直接否定,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问题可笑,有些家长认为问题不够贴近实际,育儿方式的错误可能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发散思维的出现对于孩子学习会很有帮助,所以在面对孩子发散思维时,我们要懂得保护,对于自己不知道的问题,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寻找答案。

02 拥有好奇心的可贵之处

科学家培根曾经说过:“好奇心是幼儿智慧的嫩芽”,幼儿如同一张白纸,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加孩子本身的求知欲,对于后期思维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孩子的好奇心也是求知的开始,拥有好奇心会帮助孩子形成探索意识,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问题引出孩子的思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进行问题的引申,而不只是问题的浅尝辄止,好奇心的驱使,不断的引导,让孩子主动探索。

03 丰富读书内容

儿童的读书内容不需要太过于深奥,我们可以通过舒比格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拉贝和毕奇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柏尼菲等编著的《儿童哲学智慧书》、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等帮助孩子进行哲学启蒙。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是知识求索的途径,好的习惯受益终身,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知识体系的建立,绝不只是当下的收益。

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急于下定论,我们可以寻找到适合的方法帮助孩子。

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31.1京东购买

哲学并不如想象当中的晦涩难懂,理论与探险小说的结合,让孩子在惊险刺激的阅读过程中习得知识与思考能力,趣味性的寻宝游戏加深记忆,有助于孩子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哲学与探险小说的结合:让孩子在刺激的阅读中习得知识与思考能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与其给孩子标准答案 不如教会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与其给孩子标准答案 不如教会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哲学,问题,孩子,锚定,时间,探险故事,给孩子,生活中,事物,这本书,小说,方法,游戏,知识,策略,提问,思考能力,苏菲的世界,让孩子,这个概念,人们,作者,客户,形式,答案,角度,趣味性,青少年,奇奇,妙妙

2014-07-26 #经典故事

孩子问“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让他看完这本哲学探险故事就明白了

孩子问“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让他看完这本哲学探险故事就明白了

哲学,孩子,这本书,女儿,给孩子,初中,姥姥,思想,过程,影响,生活,奇奇,妙妙,探险故事,这个世界,妈妈,小说,客观现实,干妈,思想意识,政治,知识点,邻居,指导,考试,主观意识,小主人公,本哲,不一样,北京外国语学院

2018-01-31 #经典故事

《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出版

《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出版

哲学,探险故事,海天,奇奇,妙妙,北京,作者,小说,为主题,小读者,给孩子,乔斯坦,方卫平,李灿,贾德,一起玩,中一,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都会,人民网,世界,事物,主人公,个人,中体,人类,作品,体式,信息

2016-12-22 #长篇故事

数学——紧随两会 家校结合 从“习得”中学习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数学——紧随两会 家校结合 从“习得”中学习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孩子,顶点,关系,知识,问题,定义,木棒,三条线,三角,大小,所示,稳定性,记作,长度,内角和,中考,之和,函数,形状,性质,老师,木架,边角,分类,小颖,易知,米多,如果您,您可以

2020-08-04 #故事大全

听话并非孩子必备的品质 独立思考才是!学哲学的孩子更聪

听话并非孩子必备的品质 独立思考才是!学哲学的孩子更聪

孩子,错误,孩子们,哲学,答案,问题,学哲学,更聪明,儿童,家长,绿宝,能力,提问,你认为,这个问题,都会,书籍,方式,指南,故事,理由,后续,教育,思辨,活动,是或否,朋友们,独立思考,这本书,亚里士多德

2010-10-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如何有效地思考?如何变得更智慧?哲学家丹尼特为你支高招

如何有效地思考?如何变得更智慧?哲学家丹尼特为你支高招

哲学家,丹尼,思维,魔术,工具,生物学,目的,和意,哲学,犯错,反问句,时候,科学家,错误,丹尼尔,人工智能,人类,情况,答案,法则,能力,观点,进化论,部分,表演,古尔德,哈姆雷特,拉波,达尔文,思维方式

2009-02-14 #短篇故事

心理效应小故事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 后来在动物

心理效应小故事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 后来在动物

习得性无助,奥弗,米尔,里格曼,和西,实验者,效应,行为,研究,心理效应,小故事,动物和人,无助感,被广泛,继续教育学院,疑似,主动性,事件,二维码,回复,外界,客户端,屏障,帐号,时候,状况,系统,经过训练,缺陷,视频

2017-09-11 #故事阅读

英语习语习得(33)

英语习语习得(33)

川普,联合国,大使,国务卿,职员,出其不意,伊万卡,卡得,拉得,蒂勒,贾瑞德,一职,上连,下了山,美国务院,联合国安理会,都会,主儿,习语,书卷气,全世界,做法,同事,卡罗莱纳州,博尔顿,副词,印象,外交,外交政策,多国

2015-11-1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