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李渊求李世民放过10个孙子 大臣提到一名字 李世民:全部处死

时间:2010-05-01

失败者则会成为非法,世人称其为寇贼,失败者纵有百口也难辩

提示:本文共有 14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自古成王败寇,封建社会时期,在政权的斗争中,成功者便是“合法”的,能够称帝称王。失败者则会成为“非法”,世人称其为寇贼,失败者纵有百口也难辩。成王败寇,往往是以结果论成败。很多人,只看重最终的结果,因为胜利者往往拥有一切,过程并不重要。封建社会时期,有太多类似的例子,旁观者并非看重双方的“合法性”,而只关注最终的胜利者是谁。唐朝玄武门之变,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占领长安城后,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古人讲究嫡长子继承家业,因此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这一切显得非常合情合理,李渊退位后,唐朝皇帝便是李建成,可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记载,李渊曾对李世民说:“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李渊答应李世民天下平定后立李世民为太子。

待天下平定后,李渊却犹豫不决。不仅如此,李建成也意识到李世民将会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便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在封建社会时期,帝王家并没有亲情可言,为夺得权力,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甚至痛下杀手。李建成作为太子,若不采取措施,则地位岌岌可危。在史书和现代影视剧中,李建成似乎被丑化成一个平庸无能的人,其实并非如此,李建成其实是一个直率、宽简、仁厚,很有才能的人。唐朝打下的天下,李世民和李建成都是功不可没。

李世民的支持者们一起形成“秦王党”,与“太子党”相抗衡。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秦王党”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当时李建成和李元吉并不知情,于是一起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李世民最终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射杀,史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当时几乎已经完全控制皇宫,唐高祖李渊明白事已至此,便接受了这一结果。

俗话说,斩草要除根,否则日后定为祸患。秦王府诸将领准备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一百多名亲信全部诛杀,并没收其家产。对此,尉迟恭再三争辩说:“罪孽都是两个元凶所犯,而他们已经伏诛了,倘若还要牵连他们的党羽,就不是谋求安定的做法了!”不仅如此,李渊还请求李世民放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10个孩子(也就是李渊的10个孙子),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儿子被杀后,10个孙子还惨遭屠戮。李世民动了恻隐之心,毕竟祸不及家人,便准备放过他们。

事后,唐高祖李渊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并将叛逆的罪名只加给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对其余人等改不追究。李渊这一做法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10个孙子,可李世民最终还是反悔了。毕竟在帝王家,并没有什么“祸不及家人”之说,若不先发制人,日后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孩子们长大了,后果将不堪设想。大臣为此进谏给李世民提到一个人名,此人便是汉朝刘安。听到这个人名后,李世民毫不犹豫,立即下令:全部处死!

为何刘安有如此“魔力”?刘安是西汉淮南王(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长的野心极大,他对刘恒即位之事非常不满,于是起兵反叛。刘恒念惜亲情,便放过了刘恒的子女们。可刘安后来却多次造反,不仅如此,刘安被处置后,刘安的儿子也密谋造反。归根结底,若当时汉文帝狠下心来斩草除根,或许后来便没有反叛的事情了。李世民对刘安的事情还是有所了解,他明白大臣的良苦用心,若不斩草除根, 或可能后患无穷。

大臣们提醒李世民要斩草除根,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到反叛的事情发生后再做处理。所以,李世民在听到刘安的名字后,立即起了杀心,于是下令将李建成(5子)和李元吉(5子)的10个儿子全部处死。李渊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可李世民已经掌控大局,即便心有怨言,也不敢说半个不字。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李渊求李世民放过10个孙子 大臣提到一名字 李世民:全部处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渊为13个孙子求情 大臣说了一个人的名字 李世民当即痛下杀手

李渊为13个孙子求情 大臣说了一个人的名字 李世民当即痛下杀手

李世民,刘安,亲兄弟,汉文帝,皇帝,李渊,孙子,大臣,李世明,玄武门之变,侄儿,兄弟,杀手,无奈,汉武帝,父亲,皇位,皇权,老父亲,李建,李元吉,了头,成和,想起了,上饶,事件,举动,举兵,亲情,印象

2012-01-19 #故事大全

李渊请求李世民放过侄子 大臣说出一名字 李世民:一个不留

李渊请求李世民放过侄子 大臣说出一名字 李世民:一个不留

李世民,长子,李渊,刘长,李建成,历史,李建,李元吉,成和,儿子,刘安,唐太宗李世民,太子,名字,孙子,代明,左琴科,唐高祖李渊,小儿子,文帝,曹操,李元,玄武门之变,袁绍,袁尚,袁谭,魏征,大有,人口,主意

2007-09-23 #故事阅读

李渊希望李世民放过13个孙子 大臣说了一句话 李世民转身全杀了

李渊希望李世民放过13个孙子 大臣说了一句话 李世民转身全杀了

李世民,李渊,李建,大臣,孙子,皇位,李元吉,成和,孩子,时候,刘安,刘长,李建成,一句话,太子,事情,兄弟,时期,汉文帝,父亲,皇上,他是一个,很多人,侯君集,刘邦,李渊立,玄武门之变,大唐盛世,亲情,保命

2014-02-09 #经典故事

李渊请李世民放过自己孙子 大臣说了6个字 李世民把他们全杀了

李渊请李世民放过自己孙子 大臣说了6个字 李世民把他们全杀了

李世民,刘安,皇帝,父亲,儿子,玄武门之变,李渊,侄子,大臣,李建,李元吉,成和,弟弟,杀手,皇位,汉文帝,把他们,淮南王刘安,刘长,吉全,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子全,得果,李建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王李元,太子,上李

2011-03-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李渊求李世民放过10个孙子 大臣提及一人名 使其下定决心

李渊求李世民放过10个孙子 大臣提及一人名 使其下定决心

李世民,刘安,唐太宗李世民,成王败寇,玄武门之变,李渊,皇帝,发家史,历史,争夺战,人物,亲人,事迹,冷汗,功绩,参考资料,后人,史实,大臣,大唐,孩子,文治武功,新唐书,权力,汉书,皇位,胜利者,皇权,血脉,血债

2007-12-10 #经典故事

李渊求李世民放过13个孙子 臣子说了个名字 李世民还是下了手

李渊求李世民放过13个孙子 臣子说了个名字 李世民还是下了手

李世民,刘安,玄武门之变,李元吉,皇帝,侄子,刘长,李建,李建成,李渊,武帝,一句话,太子,成和,皇位,臣子,这个名字,南王,唐太宗李世民,天微微,文帝,淮南王,传奇色彩,传奇,事情,不安分,亲情,可数,公元,儿子

2009-10-15 #故事阅读

李渊求李世民放过侄子 有大臣说了一个人名 李世民:一个不留

李渊求李世民放过侄子 有大臣说了一个人名 李世民:一个不留

李世民,李渊,刘长,李建,李元吉,成和,李建成,汉文帝,刘安,太子,历史,儿子,孙子,资治通鉴,长子,取而代之,唐太宗李世民,代明,唐高祖李渊,小儿子,曹操,玄武门之变,袁绍,袁尚,袁谭,修撰,乱世,个人,人口,事情

2013-01-10 #故事大全

李渊请求李世民放过10个孙子 听到一人名后 李世民:全部处死

李渊请求李世民放过10个孙子 听到一人名后 李世民:全部处死

李世民,刘安,李建成,刘长,李渊,李元吉,太子,帝王,李建,儿子,玄武门之变,成和,刘邦,刘陵,亲情,事情,公元,后代,孙子,皇帝,中国历史上,其实也,很清楚,是一位,是如此,斩草除根,刘恒,刘迁,有才,李元

2013-03-2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