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石洞读书少年郎

时间:2010-05-18

屈原读书洞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石洞读书少年郎 关于的故事

屈原从小天资聪颖,喜欢沉思,有极高的悟性,对读书也是十分热爱,更是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见儿子对读书这么热爱,这么有天赋,伯庸便常常教导屈原说:“千经万典,治世为先,千忙万急,效国为重。要多多读书,长大了才能报效国家,只有国家振兴了,老百姓才有希望。”于是,屈原小小年纪便博览群书,胸怀大志。不管是讲治国安邦之道的书籍,还是介绍民俗民风的诗歌屈原都用心去读。对父亲伯庸为他专门推荐的《尚书》、《诗经》、《彭咸传》、《伯夷传》、《巫阳曲》等书,屈原更是百看不厌,潜心研读。

公元前330年,屈原刚满10岁,但是在乐平里官学里却已是个读书不少的优等生了。每天一大早,小屈原便邀同伴早早赶往学堂。大家这一路上不是像别的小学生那样逮蚂蚱捉蚂蚁,而是兴趣盎然地探讨老师讲过的内容,以及炫耀自己又读了哪些书。

在学堂里,屈原是个勤学好问,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可是却也是个让老先生头疼不已的“问题生”。因为他总是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把老先生问得瞠目结舌,十分尴尬。而且小屈原还总是在课堂上看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书,像什么《孺子歌》、《庚癸歌》之类的书在他的小书桌里一翻一大摞。对此,屈原的父亲伯庸却不以为然,他觉得孩子兴趣广泛是好事,一个人要想早日成材,只学些老师在课堂上教的内容远远不够,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更多更好地吸收前人智慧,汲取最富精华的知识。www.guayunfan.com转眼夏天到了,屈原放学回家也越来越晚了,几乎每天都是牛羊下山鸡上笼的时候才慢吞吞地回家。一开始,伯庸认为孩子是在学校里用功读书,也就没太在意。后来,他见平日里和屈原一同上下学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回来得很早,便觉得事有蹊跷,心想屈原是不是在外面结交了什么不好的朋友,可是看屈原平日的行为又不像。

有一次,到了掌灯时分,屈原还没有回来,屈原的父母便再也坐不住了,赶紧带着屈原的姐姐女媭和邻居一起去找屈原,可是找了一圈也不见他的踪影,回家后却见屈原端坐在家中读书,问他去哪儿了又不说。

第二天,女媭在弟弟放学后偷偷跟在他的后面,心想:“我这个斯文儒雅的好弟弟,怎么看都不像是去跟坏人厮混,他最喜欢亲近大自然,最喜欢到山中林间,还有小溪旁散步了,今天准是又去摘香草,我倒要跟着看看!”

女媭跟着弟弟来到小溪边,正得意自己的猜想没错时,却发现弟弟突然不见了。女媭有些着急,以为弟弟越过小溪回家去了,便急忙三步并作两步走地往家赶,到家后听母亲说屈原没回来,她便越发惊奇了,赶紧又折回小溪找屈原……

女媭来到屈原消失的地方仔细寻找,才发现小溪旁原来有一个天然石洞,洞口虽然不大,里面却别有洞天:洞壁上有常年溶积形成的特色图案,姿态万千,令人惊叹。洞顶上悬挂着琉璃似的钟乳石,晶莹如玉,煞是好看,而且还有岩浆水顺着“琉璃”滴答滴答地往下落,声音甚是悦耳……再往里看,却见屈原竟俯在类似书桌板凳的石头上睡着了,脸上还带着笑意,像是在做着一个美梦。女媭不忍惊扰弟弟,便轻手轻脚地参观起来了,原来石洞里放着好多书,都是些民歌俚曲,像《楚公逆镈》、《楚人歌》、《沧浪歌》、《优孟歌》、《越人歌》、《徐人歌》、《孺子歌》、《庚癸歌》、《巫风》、《丧歌》、《楚声》、《渔夫歌》、《樵郎谣》、《蚕花曲》、《五谷调》以及《采菱》、《阳春白雪》、《招魂》、《涉江》等。

看到这么多书,女媭惊呆了,她没想到弟弟小小年纪竟然能读这么多书。让她不解的是,这些书有的是禁书,家里根本就没有,屈原又是从哪里得来的呢?女媭轻轻地拍醒弟弟,想问他是怎么回事。屈原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看到姐姐,有些激动地说:“姐姐,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看,我的小书屋还不错吧?”女媭问屈原这些书哪儿来的,屈原答道:“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咱们楚国的诗歌,于是我一有空便去找附近的渔翁、樵夫、猎户、蚕女、巫师、庙祝,向他们搜集民间歌谣,然后到这个小石洞里记录、整理、吟诵。后来,大家看我对诗歌这么热衷,就纷纷把藏书拿出来让我学习,所以小石洞里的书就越积越多了。我每天放学后都跑过来读书,不到天黑都舍不得回家呢!”女媭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弟弟这么好学,看来母亲是错怪他了。于是,女媭高高兴兴地领着屈原回家了。

到家后,女媭向父母禀明了一切,好在他们的父母都是思想开通的人,并不干涉屈原读那些学校明令禁止的书籍,只是嘱咐屈原不要影响学业。得到家人的默许后,屈原便每日正大光明地跑到石洞里读书,有时候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他还会主动回家向父亲请教。慢慢地,屈原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了,而他在石洞读书的事情也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小山村都知道屈家有个在石洞里发愤读书的好儿郎,还把小屈原当作了自家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如今,屈原读书的这个石洞仍在秭归县响鼓溪深谷的半山腰上,清朝同治年间人们曾在洞口刻上“读书洞”三个字,后来随着时光的流逝已日渐模糊,现在又重新立了一块新碑。乡间盛传,夜间行经洞旁时,隐约可以听见洞内传来的读书声。事实上,这只是夜深人静之时,洞内的山风水声交织而成的一种特殊声音给人的错觉而已。不过不管怎样,“读书洞”都留有屈原当年勤奋学习的遗迹,值得后人欣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石洞读书少年郎”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石洞读书少年郎

石洞读书少年郎

屈原,弟弟,石洞,回家,小溪,小屈,父亲,父母,诗歌,小石洞,石洞里,书籍,内容,地方,声音,小小年纪,姐姐,小书,才能,母亲,洞口,琉璃,老师,老先生,问题,到家后,放学后,最喜欢,这么多,伯夷

2020-05-11 #故事阅读

石洞读书少年郎

石洞读书少年郎

屈原,弟弟,石洞,回家,小溪,小屈,父亲,父母,诗歌,小石洞,石洞里,书籍,内容,地方,声音,小小年纪,姐姐,小书,才能,母亲,洞口,琉璃,老师,老先生,问题,到家后,放学后,最喜欢,这么多,伯夷

2020-06-20 #故事会

唐代的《望夫冈》 《石洞绣鞋》:经典故事

唐代的《望夫冈》 《石洞绣鞋》:经典故事

故事,望夫,梅氏,鄱阳,初学记,情节,绣鞋,秦文,陈明,类书,女子,异文,徐坚,唐玄宗,江总,洞底,妖怪,形态,民间,洞口,清人,研究者,白猿,石洞,诸子,背景,邻人,原文如下,搜神记,这个故事

2012-03-22 #故事会

存活量仅1000多只 可爱小猴子住在石洞中 时常捣乱山下农田!

存活量仅1000多只 可爱小猴子住在石洞中 时常捣乱山下农田!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8-21 #短篇故事

屈原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 常常在自己的秘密石洞里读书

屈原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 常常在自己的秘密石洞里读书

屈原,回家,百家号,姐姐,石洞里,小时候,不回家,历史,作者,父母,石洞,路畅,特别喜欢,国家,同伴,小溪,弟弟,秘密,诗歌,老师,常常在,放学后,儿子,书籍,事情,先生,原因,坏事,影子,文章

2008-03-28 #故事会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石洞仙子到底是谁 她又有怎样迷离的故事?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石洞仙子到底是谁 她又有怎样迷离的故事?

李秋水,段誉,故事,无崖子,王夫人,仙子,玉洞,谜底,时候,画像,读者,石洞仙子,天龙八部,石室,石洞,美貌,雕像,段正淳,石室中,美人,全书,个性,女儿,女子,小说,小妹子,岩石,梦姑,玉石,真身

2020-01-08 #长篇故事

广南县莲城镇岜夺村委会石洞村小组村民简德林的脱贫故事

广南县莲城镇岜夺村委会石洞村小组村民简德林的脱贫故事

德林,油茶,省纪委,土地,贫困户,农户,房子,技术,领导,扶贫,发展,生活,工作队,厨房,大户,工作队员,干部,思想,政府,新房,村里,烂泥巴,监委,补贴,队员,工作,驻村,不努力,告诉记者,扶贫工作

2018-03-15 #经典故事

对越反击战 小士兵被2越南女兵俘虏至深山石洞 一起活了13年

对越反击战 小士兵被2越南女兵俘虏至深山石洞 一起活了13年

越南,生活,俘虏,士兵,战争,训练,不幸,专业训练,事情,军队,女兵,后勤,后援,地方,女士,牺牲品,他竟然,们一起,这两个人,天之,林子中,上文,黄干,反击战,两国之间,专业,会通,主人公,中文,公主

2019-01-2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