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认识

时间:2010-06-02

是教师备课的新参考,是家长辅导孩子的好工具,是孩子预习的好导师

提示:本文共有 28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导语: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结合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经验,开发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每一个单元的课程整合设计和每一个课时的教学案。是教师备课的新参考,是家长辅导孩子的好工具,是孩子预习的好导师。

知识需要分享,我们愿意分享给您,通过您分享给您最关心的人!

研究使人进步,我们愿意与您共同研究,让孩子的学习省力高效!)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2-6的加法,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学生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4、学生在用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5以内数的加减法(2)关于0的加减法(3)6至10的加减法(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思维导图

2、开发性学习包

精彩故事会

猴 王 出 世

小猴下山的故事: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认真,要有始有终。

猴子捞月:

一群猴子在林子里玩耍,它们有的在树上蹦蹦跳跳,有的在地上打打闹闹,好不快活。它们中的一只小猴独自跑到林子旁边的一口井旁玩耍,它趴在井沿,往井里边一伸脖子,忽然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原来,小猴看到井里有个月亮。

一只大猴听到叫声,跑到井边朝井里一看,也吃了一惊,跟着大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啦!”它们的叫声惊动了猴群,老猴带着一大群猴子都朝井边跑来。当它们看到井里的月亮时,都一起惊叫起来:“哎呀完了,哎呀完了!月亮真的掉到井里去了!”猴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闹着。最后,老猴说:“大家别嚷嚷了,我们快想办法把月亮捞起来吧!”众猴都义不容辞地响应老猴的建议,加入捞月的队伍中。

井旁边有一棵老槐树,老猴率先跳到树上,自己头朝下倒挂在树上,其他的猴子就依次一个一个你抱我的腿,我勾你的头,挂成一长条,头朝下一直深入井中。小猴子体轻,挂在最下边,它的手伸到井水中,都可以抓住月亮了。众猴想,这下我们总可以把月亮捞上来了。它们很是高兴。

小猴子将手伸到井水中,对着明晃晃的月亮一把抓起,可是除了抓住几滴水珠外,怎么也抓不到月亮。小猴这样不停地抓呀、捞呀,折腾了老半天,依然捞不着月亮。

倒挂了半天的猴们觉得很累,都有点支持不住了。有的开始埋怨说:“快些捞呀,怎么还没捞起来呢?”有的叫着:“妈呀,我挂不住啦!挂不住啦!”

老猴子也渐渐腰酸腿疼,它猛一抬头,忽然发现月亮依然在天上,于是它大声说:“不用捞了,不用捞了,月亮还在天上呢!”

众猴都抬头朝天上看,月亮果真好端端在天上呢。

由于众猴不了解井中月亮的真相,以假当真,所以空忙一气,又愚蠢又可笑。

3、拓展性学习包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小学是在金坛仁劬小学度过的。因成绩不好,他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华罗庚原来也是个很调皮和贪玩的孩子,但他很有数学才能。 有一次,数学老师出了一个中国古代有名的算题——有一样东西,不知是多少。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的数,还余2。问这样东西是多少?题目出完后,同学们议论开了,谁也说不出得数。老师刚要张口,华罗庚举手说:“我算出来了,是23。”他不但正确地说出了得数,而且算法也很特别。这使老师大为惊诧。

(三)实施途径

1、学科单元内整合:将本单元5以内数的加减法与6—10的加减法进行整合,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中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接着学习10以内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2、学科间整合:把语文课本中的《美猴王》在本单元中加入,让学生对花果山和水帘洞简单的了解,满足好奇心,同时通过小猴下山的故事学习关于0的加减法,教育学生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

3、把传统文化中的名人故事《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在本节课中整合。

4、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20课时。

(四)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信息窗一 5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西游记》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师: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谁来讲一个关于孙悟空的故事?(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讲故事)

师: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二、 初步探究,合作交流

1、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他们在干什么?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你说我讲”红点中所示内容。

(1)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②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③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2只,我再拿出2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3和2合起来

(2)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生通过交流知道把3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认识加号。

(4)理解算法。

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3+2”的算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

三、精讲点拨

结合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到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五、走进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六、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注:5以内的加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加法知识,创设学生熟悉的故事情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加法学习中。

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认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市教科院组织新学年首次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展示交流活动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市教科院组织新学年首次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展示交流活动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学,单元教学,学生,战略,整体,素养,小学数学,名师,全市,团队,核心,思路,教学内容,目标,过程,分析,重组,教科院,前提,专家,主线,主体,作用,依据,作者,分数

2007-02-01 #故事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认识分数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认识分数 教学设计

分数,图形,大小,涂上,学生,分母,正方形,部分,意义,整体,练一练,过程,苹果,颜色,分子,加减法,图中,教学重难点,经历,知识,算法,活动,七巧板,情境,所学,蓝色,西瓜,教学目标,分数表,涂颜色

2016-12-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认识分数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认识分数 教学设计

分数,图形,大小,涂上,学生,分母,正方形,部分,意义,整体,练一练,过程,苹果,颜色,分子,加减法,图中,教学重难点,经历,知识,算法,活动,七巧板,情境,所学,蓝色,西瓜,教学目标,分数表,涂颜色

2019-01-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认识分数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认识分数 教学设计

分数,图形,大小,涂上,学生,分母,正方形,部分,意义,整体,练一练,过程,苹果,颜色,分子,加减法,图中,教学重难点,经历,知识,算法,活动,七巧板,情境,所学,蓝色,西瓜,教学目标,分数表,涂颜色

2009-11-09 #经典故事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讲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讲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算式,问题,综合,应用题,数学,教师,和归,分析,数量关系,信息,同学们,情境,教材,数量,算法,能力,既可以,乘除,学会,审题,思路,总量,所学,括号,故事,方法,灵活运用,知识点,知识

2020-09-22 #故事阅读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讲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讲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算式,问题,综合,应用题,数学,教师,和归,分析,数量关系,信息,同学们,情境,教材,数量,算法,能力,既可以,乘除,学会,审题,思路,总量,所学,括号,故事,方法,灵活运用,知识点,知识

2020-09-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讲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讲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算式,问题,综合,应用题,数学,教师,和归,分析,数量关系,信息,同学们,情境,教材,数量,算法,能力,既可以,乘除,学会,审题,思路,总量,所学,括号,故事,方法,灵活运用,知识点,知识

2020-09-22 #短篇故事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讲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讲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算式,问题,综合,应用题,数学,教师,和归,分析,数量关系,信息,同学们,情境,教材,数量,算法,能力,既可以,乘除,学会,审题,思路,总量,所学,括号,故事,方法,灵活运用,知识点,知识

2020-09-26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