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发现·最美云南」茶马古道 流传千年的故事

时间:2010-06-09

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易武,这个神秘幽静、美丽古朴的千年古镇至今还没被完全开发,仍保留着原生态的模样

提示:本文共有 30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由云南信息报社、云南画报社、云南科技出版社联合开展的“发现最美云南”系列采访活动继续,采访组本期驻扎在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易武,神州租车全程提供用车服务。

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易武,这个神秘幽静、美丽古朴的千年古镇至今还没被完全开发,仍保留着原生态的模样。在普洱茶业界有一种说法:易武,是普洱茶的起点,也是普洱茶的终点。茶界的奢侈,多出自易武。以致有人说:“没品过易武的茶人,没资格谈普洱茶。”

易武古镇曾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和重要的茶马古道驿站,也是著名的商埠。大名鼎鼎的商号宋聘号、同兴号、同庆号、福元昌号、杨聘号等都起源于这里。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的易武古镇,具有1900多年的历史。易武古镇村落里的民居、清代庙宇建筑、石碑、石雕、清光绪皇帝钦赐的大匾和石洞壁诗等,无不表明:这里是内地汉族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内地最早对外开放的城镇之一,说易武是一部普洱茶史丝毫不为过。

近些年,普洱茶的再度繁荣,让易武被重新擦拭,沉淀后的新生。几经沉浮的易武,更添几分成熟的魅力,讲述着荡气回肠的故事。

易武老街

茶马古道:因茶而盛,为马而生

不少人来云南旅游,却很少有人是因为旅游来易武,因为,这里不是一个旅游的地方,而是一个生活的地方。充满马粪味的村子,让人踏入的第一步就皱眉:太臭了,真的太臭了。不过,不久你会在臭味中发现它更大的魅力所在。

易武是茶马古道的源头,“茶马古道”,即古代的“茶马互市”,因“互市”而有“道”,故称它“因茶而盛,为马而生”。马帮文化在这里兴盛,至今还保留着以马代步的传统,保持着最原始的建筑特色。这个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作为云南进藏的起点,各地来的马帮在街天(赶集日)前一天下午就通过巷道陆陆续续来到古街投店住宿,云南的各个角落,至今还有老人讲述马店(旅馆)的故事。

古寺庙、古商铺、古巷道、古寨门、古老的青石板街道、百年古树,都是这里独有的味道,也是古镇本该有的“味道”。这里没有丽江大研古城的喧嚣,也没有大理街道的繁华。有的只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一砖一瓦汇集了千年来古镇的故事,这里是一个真正的古镇。古镇不大,完全可以用脚去丈量。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游客的高谈论阔,这儿显得格外清静。而这样的氛围,才是记忆中的古镇该有的气息。

千年古镇:最食人间烟火的当地人

青石板铺砌的老街,曲折婉转,蹄印点点……坊间称它为“易武老街”。今天的易武老街还完整地保留着几座一百多年前制茶的四合院,依山而筑,错落分布。土角垒墙、灰瓦斑藓,现在的老街依然在诉说着很久以前古六大茶山一代代茶人披荆斩棘、励精图治的迷人故事。它是古六大茶山扬名天下、走向鼎盛时期的历史见证。易武老街的起点,整个街面由石板铺成,中心有茶壶的雕塑作为这里的独特地标,四周商铺林立,三条古巷通往四面八方,每到集市热闹非凡。和采访组同行的易武文化中心副主任刀易学告诉记者,如果从上空俯视老街,整个是一马蹄的形状。

清晨,被露珠打湿的青石板显得更加清新锃亮,依稀还能辨认出几百年前驮茶经过的马蹄印。同行的专家教授动情地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它,想象着一队又一队来自各山各寨的马帮,披星戴月、人喧马嘶地长途跋涉……当年,眼前的石头路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往来易武的马帮,在镇上休息过后,便赶着马队,出了寨门,踏着青砖,挥手作别。

热情好客、淳朴勤劳的易武人,是最食人间烟火的。他们追求的是安逸舒适的生活,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楼别院,就这样,便足够享受静谧的时光。我们每路过一户人家,刀易学都会和当地的居民打招呼:“大妈早,我带几位记者朋友来转转。”每户人家都邀请我们进去喝茶,遇到自家有茶厂的“大户人家”,便邀请我们去茶厂看看,走时再塞一些散茶,让我们一定要好好尝尝易武的茶味。

在易武的时候,我们刚好赶上集市,镇上四里八乡的人来此赶集,各种百货、新鲜蔬菜、水果摆满街道两侧,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绝大部分是背背篓购物的当地人。水果蔬菜都是自家种的,甚至是刚从农地里采摘的,低廉的物价让游客可以放心扫货,当地散装的普洱茶等土产品买了就能快递走,热闹的街道让我们仿佛看见曾经马帮的繁荣。

易武村寨:在普洱茶界都能排上号

而易武周边的寨子,薄荷塘、刮风寨、麻黑、落水洞、大漆树、张家湾、丁家寨等等,其名头在普洱茶界个个都能排上号。

易武的茶山,被称为“曼腊”。傣语里,曼是寨子的意思,腊就是茶。丁、高、徐、张,寨子名称,表明这是汉人聚居的大茶村。傣语命名了茶山,汉人命名茶山下的寨子,易武是多民族融合之地,是汉地与边域的文化对冲区。

明清之季,从易武各村寨,茶叶被一驮驮驮出来,马嘶人沸。马锅头,在当地是传奇的象征,他们常年行走江湖,每次回到寨子,都带来新鲜事物,不断给寨子注入新世界的生机。像大航海时代的水手,他们常年抛家别舍,具有天生的冒险精神。每天赶马的生活确实有点枯燥,他们会想尽法子找乐子。无聊的时候,就放开嗓子喊两声自己也记不清从哪儿学的赶马歌。有人如是记载:“易武茶,被作为贡品运往京城,代表了东方帝国最高的品位。易武茶,被运往西藏,被僧侣喝,是最贴近人类信仰的灌顶醍醐。”

茶马古道物件

从三百年前起,易武茶商都以石屏人居多(与红河州石屏人同根同源,现在依旧讲着红河州方言),在易武定居的石屏人,敢闯敢干、吃苦耐劳。1765年前后,乡人在外发家致富的传闻,也大大激发了石屏马帮“走西口”的热情。曾经,缅甸东部部落进攻西双版纳,易武六大茶山的少数民族居民大批逃入老挝。战乱之后,民散地荒,朝廷贡茶无法缴呈。为此,当地官员特到石屏招商,允许石屏人进入茶山采茶、种茶、制茶、售茶。这一历史机缘触动了石屏茶商的创业梦想,大批石屏人涌入易武,开启了易武六大茶山的新篇章。

茶叶贸易:近现代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百年以来,易武的道路,被茶商和茶农的足迹一步步塑造成形。好的茶叶,从未因为路远而失去关注,只要人们还热爱喝茶,这里注定熙熙攘攘。广东人爱易武茶,敏锐的目光在清代就开始,易武博物馆里有记载:在滇藏茶马古道因为大理杜文秀起义被阻断后,易武茶商创新开拓市场通路,将茶销往东南亚和香港地区。紧邻易武的越南莱州,老挝丰沙里成为新的六大茶山外销中转重镇。彼时,就有广东茶商在越南莱州专设商号收购易武茶。

不仅广东人能洞见易武茶的绝好商机,英国人也是如此。19世纪,一位名叫乔治·威廉·克拉克的英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并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他写了一本名为《贵州与云南》的著作,对易武茶的情况侃侃而谈:“1855年,东印度公司在大吉岭和加尔各答设有中国茶叶代办处,专收云南易武、倚邦、攸乐所产之茶。”传奇的东印度公司,是当时全球最大的茶叶贸易推动者,敏锐的目光,牢牢盯住澜沧江这块茶叶圣地。

在全世界正经历残酷战争的时光里,易武也通过一片茶叶见证全球脉搏的律动。

缅甸当时是英国殖民地,老挝和越南则是法国人盘踞的特区,欧洲列强因为茶叶贸易与易武产生联系,时至今日仍留有痕迹。在易武老街拍照时,记者看到许多老街人家都有越南带来的法国产剃须刀、油灯、茶具等物品。刀易学告诉记者,早年的大茶商,称越南为“法国地”。他们不仅从法国地带回商品与文化,更带回貌美的“法国地”女子。茶商迎娶越南女子为妻作妾是常有之事,易武著名的车家二代迎娶法国女子,相濡以沫数十年,成为美谈。

自清代中后期到民国,易武茶80%依靠东南亚与印度西藏等地的外销或边销。越南、缅甸、加尔各答等地,是易武茶商频繁驻足的地方,在大茶号当家人的心中,有一张壮阔的国际地图。

(来源:云南信息报记者 闵杉 摄影:吴秋彤 )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发现·最美云南」茶马古道 流传千年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云南大理一座2400年历史的古镇 茶马古道必经之地 美过丽江古城

云南大理一座2400年历史的古镇 茶马古道必经之地 美过丽江古城

沙溪,沙溪古镇,古镇,丽江,茶马古道,云南,寺登街,集市,云南省,大理,从丽,彩云之南,世界建筑,历史文化名镇,和西,年沙,最后一站,丽江古城,城市,人们,交通,人群,剑川,历史,名录,味道,咖啡馆,咖啡,商业,垫子

2011-03-24 #经典故事

云南沙溪寺登街 一盏“天灯”延续数百年 茶马古道上的指路灯

云南沙溪寺登街 一盏“天灯”延续数百年 茶马古道上的指路灯

老街,寺登街,沙溪,家乡,远道而来,马坪,京城,交易,匪患,古道,周边,商队,百姓生活,油灯,灯光,私盐,盗匪,秩序,货物,马匹,友善,香格里,富贵,贡元,马登,兴教寺,沙盐,独具风格,都会,古镇

2007-06-30 #故事大全

云南茶马古道铁索桥变玻璃栈道 游客要系安全带 栈桥全悬空!

云南茶马古道铁索桥变玻璃栈道 游客要系安全带 栈桥全悬空!

玻璃栈道,景区,游客,铁索桥,景区内,茶马古道,三股水,丽江市,栈道,铁索,上桥,上仰,还可以,一侧,上铺,丽江,全长,人员,半山腰,必经之地,山壁,安全带,地势,旅客,方式,昆明,朋友,梨子,滋味,特殊性

2013-10-21 #短篇故事

茶文化 茶马古道 茶与远方的故事 上篇

茶文化 茶马古道 茶与远方的故事 上篇

普洱茶,茶马古道,人们,古道,口感,昭通,茶叶,博物馆,文化,终点,草木,距离,芷韵,张树昌,万寿,米海,那柯,那柯里,中茶,人和,南茶,生活方式,荣发,世界屋脊,云南,云贵川,云南省,云雾,云贵高原,传统意义

2016-10-25 #长篇故事

普洱茶的故乡 中缅边境上的马帮故事 茶马古道从这里走来

普洱茶的故乡 中缅边境上的马帮故事 茶马古道从这里走来

茶马古道,庄园,大邑,古道,普洱茶,勐海,商队,故事,云南省,云南,勐海县,古街,川藏线,工具,所需,气候,茶园,道路,过程,青藏线,发展,于唐宋,古驿,和西,茶业,茶园里,还可以,东南亚,时期,产茶地

2018-08-20 #故事大全

一梦千年的诺邓古村 迷失在茶马古道 聆听白族人民最遥远的故事

一梦千年的诺邓古村 迷失在茶马古道 聆听白族人民最遥远的故事

诺邓村,云南,云龙县,城市,年代,村里,滇西北,白族,盐业,生活,生活在,一车子,云南省,地区,外地人,大理,村落,物价,经济,不方便,千年白族村,依山,区的,一直以来,建筑中,彩云之南,茶马古道,都会,看过了,地图

2019-05-18 #长篇故事

茶马古道与普洱茶的故事

茶马古道与普洱茶的故事

普洱茶,茶叶,茶马古道,陈香,马帮,运输,云南,味道,目的地,普洱,环境,道路,驮运,发酵技术,滑甘,越陈越,陈化,向东南,集散中心,古道,事物,人类,农民,劳动成果,吐番,地形,必经之路,才能,意识,方法

2009-06-26 #长篇故事

茶马古道的旧时繁荣 沙溪古镇的千年坚守

茶马古道的旧时繁荣 沙溪古镇的千年坚守

沙溪古镇,茶马古道,古镇,本主,白族,原生态,猪油,兴教寺,人们,四方街,小镇,当地人,景观,节日,侵扰,石宝山歌会,米花糖,太子,古戏台,历史,云南,传统,传闻,文化,沙溪,石板桥,组织,美食,美味,色香味

2017-04-2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