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书海无涯』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线》 东方毯子上纵横交织的线

时间:2010-06-10

那是一个忧伤的、美丽的故事,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发生在爱琴海的生死悲欢

提示:本文共有 27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是英国著名作家,她的长篇处女作《岛》是我十分喜爱读的小说之一。那是一个忧伤的、美丽的故事,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发生在爱琴海的生死悲欢。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所以,当我看到一本名叫《线》的书同样出自希斯洛普的笔下,随即产生强大的阅读欲望。之前我有分享过希斯洛普的《岛》,今天我想再次分享这一本,当然是因为它和《岛》一样带给我的强大震撼。

《线》是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第三本长篇小说,故事依旧发生在爱琴海。确切地说,它是在希腊的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和《岛》相同,它们同以战争为题材;和《岛》不同,《岛》的故事发生在让人望而生畏的麻风病人隔离区,而《线》则萌生于那片令人眼花缭乱的灿烂文化的土地之上。

我特别喜欢读这类书,除了跌宕迂回的情节,还有生动精炼的语言,更有厚重的文化、历史。透过故事看世界,看这发生在遥远国度里、悠远历史长河间、你我所不熟知的环境下,和我们一样的普普通通的人们,他们的喜乐与遭逢。那字里行间,那一幕幕情景,曾怎样牵动你我的心?

战争——我们虽然信仰不同,却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战争,我读过的很多书,都以战争为题材,它们所带给我的除了相同的难言的哀伤外,还有不同的细琐感受。在《线》这个故事当中,战争与动荡贯穿始终。战争,大同小异,都意味着伤亡与离别。在这里,却不尽然。

故事开篇便告诉我们,在塞萨洛尼基,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的数量相当,他们共存共生,就像东方毯子上纵横交织的线。这里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地方。然而,在故事开始的那一刻,所有的一切也在悄然间发生变化。

首先一九一九年,希腊军队攻占土耳其的士麦那,而后土耳其骑兵反击报复。为了避免两军再次交战,有关部门开启了大规模的“人口交换”。而在此之前,士麦那有希腊的基督徒,希腊亦有土耳其的穆斯林。于是,在希腊,基督徒来,穆斯林走;在士麦那则恰好相反。

离别,使得不同信仰的邻里痛哭流涕、难舍难分,他们虽然各自归属不同的民族,长久以来却是彼此相处融洽、亲如一家。当然,“新来的”基督徒,在希腊同样受到邻里的关心和照顾,幸运者很快安定下来。

在这里,我能感受到普通民众间简单的善意与关爱。只是,那种大规模的人口交换和迁移,是我所无法感知和想象。大家在还弄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的情况下,潦草地收拾行囊,舍弃家业,抛却邻里、朋友,踏上另一片并不熟悉的“故土”。从此,重新扎根,从头再来。试想,植物若连根拔起,尚不易存活,而人却是要坚毅的多,漂泊过后,仍能顽强地生存下去。

然而,尽管这次大动荡足以使人心生无限感慨,但它却并不是此书向我们呈现的最痛彻心扉的景象。二十年后,一九四三年,这个仅剩基督徒和犹太人的城市,德国纳粹入侵,犹太人被迫“迁移”。就像当年他们被赶出西班牙来到希腊一样,这次他们将从希腊再次去往波兰。

其实,话说回来,正如二十年前的人口交换,如果这五万犹太人的命运如那般也倒算不上是多大的灾难。而他们也正是这样想的,大家踏上火车,是要去波兰定居,重新开始,却并不知此行乃是走向生命的终点。五万犹太人,全数在车厢里被毒气杀害,尸体则在旅程的目的地波兰焚烧。这种恐怖事件远非你我所能承受和想象。

线——我们所追求的是绝对的完美

这本书以“线”来命名,总引人去想故事和“线”的关系。当然,正如书中最初所说的,在希腊的塞萨洛尼基,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和谐融洽地生活在一起,犹如东方毯子上纵横交织的线。人们之间彼此信任、情意交融,邻里间其乐融融的氛围,让人不难联想到一副精美的手工织锦。这样来解,这个题目本身就有很深刻的寓意。

不过,以我的理解,作者的意图不止这些。“线”,虽然在本书开篇作者就已提及,但在而后漫长的故事里,却是偶然间现身一二,且和最初的寓意不怎么相干。

首先,故事的主人公卡捷琳娜,她的母亲喜欢刺绣,是一名裁缝,而她的养母则以织地毯为生,是一名纺织工。卡捷琳娜长大后更是成为全城最有名的裁缝,她在犹太人,也是她的邻居家生产服装的工厂里做工。每日所接触到的除了布料,就是针和线。

在这里,有一个多姿多彩的手工世界,是那样的精致而完美。在那遥远的时代,现代化还没有踪迹,人们的衣物全凭手工裁剪、缝制。从桑树,到蚕,到真丝锦缎,再到手工制品,最后抵达精品。

索尔,也就是工厂的负责人告诉卡捷琳娜,我们的卓越之处在于品质和细节,我们追求的是绝对的完美。出自他们手中的每一件衣物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每一种款式仅此一件,衣服的布料、裁剪、缝制、纽扣、蝴蝶结、绸带、绲边、捏的褶子,以及搭配其上的珍珠等装饰,没有重复且美妙得无与伦比。工人们每天忙碌到很晚,日复一日却远离单调,因为他们无时不在尝试与创新,在新奇、变化与惊喜中度过每一天。这个世界,是这些心灵手巧的人用“线”来织绘。

于是,此线与彼线在这里交相辉映,为读者朋友展现出一个无比美好,又无限惋惜的世界。

爱情——贯穿故事始终的含蓄的爱情脉络

故事中,卡捷琳娜和迪米特里的爱情,作者一直都没有拿出来正面描述。好像他们的爱情故事不是主要线索,然而,整个故事却是现已九十多岁高龄的他们来讲述的。

我想,作者之所以将爱情置于故事中若隐若现,或许就是为了凸显他们共同成长、生活过的那个年代,所经历的动荡与战乱吧。在那些缺衣少食,国破家亡,动辄就有生命安危的岁月里,男人们身赴前线、保家卫国,女人们在家照料老小、艰难地维持生计,此等境遇下谈爱情似乎太过偏离轨道。

对于卡捷琳娜而言,只要知道迪米特里仍然活着就是最大的安慰,而迪米特里只有当知晓卡捷琳娜已经结婚,继而丈夫去世,他方才向她大胆地表露爱情。两人从顽童时代一块长大,后来由于社会家庭地位、战争的缘故走向不同的路,历经一次次长久的离别、短暂的相聚,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此乃最让读者心生宽慰之处。

再有,除了他们两人,故事中还鲜有一段情感,作者笔墨仅是含蓄的点到为止。那便是迪米特里的叔叔和他的妈妈奥尔加。是的,二人是叔嫂关系。但由于哥哥仅是把奥尔加当作家庭宴会的实体模特,而非当作妻子来爱、来敬重,弟弟列奥尼达斯便常常会想如果是他在哥哥之前遇到奥尔加会怎样。

列奥尼达斯和哥哥是善与恶的两个代表人物,他在参军的间隙里不露声色地陪伴奥尔加与侄子。直到奥尔加死后,通过她的遗书迪米特里才知道二十年来,母亲每星期五上午都会遣人去叔叔的墓前敬花。

而这种深埋在心底的爱意和尊重,在奥尔加那漫长且孤独的岁月里无人知晓。单从这件事上,奥尔加并非绝对孤独的吧?

说回故事本身,其实无论是何等题材的故事,只要有人,便有情感。故事当中的爱情脉络虽然暗埋在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琐碎的、艰难的生存现状之下,但仍熠熠闪光、给人以慰藉。无论是奥尔加的,还是卡捷琳娜的,只要是真挚的情感,都是如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书海无涯』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线》 东方毯子上纵横交织的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岛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 令欧洲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用悲情和悬疑述说了一个来自地中海

《岛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 令欧洲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用悲情和悬疑述说了一个来自地中海

商品,价格,品牌,销售价,专柜价,吊牌价,厂商,图书,指导价,折扣,优惠,定价,希斯洛普,银铃,会员,优惠券,仅供,供应商,成交价,封底,地区,地中海,基础,客服,差异,市场行情,悲情,悬疑,订单,正品

2020-08-23 #小故事

『书海无涯』大冰《你坏》 大冰的江湖故事 不止感动

『书海无涯』大冰《你坏》 大冰的江湖故事 不止感动

大冰,元生,生活,故事,拉萨,平行世界,勇气,地方,故乡,普通人,神人,经历,酒吧,分舵,丽江,亲人,人物,传奇,吉他,同类,文字,小巷,小屋,想法,盈利,神游,在这个世界上,在街,一本书,当我们

2018-05-20 #故事会

杨克虎教授:书海无涯 半生求索——我的读书经历与感悟

杨克虎教授:书海无涯 半生求索——我的读书经历与感悟

中心,疫情,循证医学,教授,循证,发展,肺炎,兰州大学,工作,防控,团队,国际,指南,经历,甘肃省,知识,证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给了我,中国,同学们,全球,图书馆,领域,杨克虎,专业,书籍,交叉学科,儿童

2017-03-24 #小故事

杨克虎教授:书海无涯 半生求索——我的读书经历与感悟

杨克虎教授:书海无涯 半生求索——我的读书经历与感悟

中心,疫情,循证医学,教授,循证,发展,肺炎,兰州大学,工作,防控,团队,国际,指南,经历,甘肃省,知识,证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给了我,中国,同学们,全球,图书馆,领域,杨克虎,专业,书籍,交叉学科,儿童

2014-10-14 #故事会

『书海无涯』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流浪到前世的乡愁里

『书海无涯』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流浪到前世的乡愁里

三毛,沙漠,生活,撒哈拉,撒哈拉的故事,地域,乡愁,地方,当地人,文字,朋友,饭店,李娟,大沙漠,这本书,人们,东西,人生,土地,地球,思想,悬壶济世,戈壁,散文,文化,本真,生命,荒野,芳邻,读者

2013-07-25 #故事阅读

『书海无涯』胡赛尼《灿烂千阳》 一千个太阳般灿烂的光芒

『书海无涯』胡赛尼《灿烂千阳》 一千个太阳般灿烂的光芒

玛丽,雅姆,莱拉,战争,拉希德,故事,阿富汗,光芒,女人,家庭暴力,生命,命运,太阳,战乱,父亲,玛丽雅,在她,喀布尔,女性,妈妈,生下,灿烂千阳,两个女人,生发出,自我救赎,力量,友谊,女儿,家庭,悲剧

2011-05-07 #短篇故事

「书海无涯」诗经故事:遵彼汝坟 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 惄如调饥

「书海无涯」诗经故事:遵彼汝坟 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 惄如调饥

女子,丈夫,故事,父母,夫君,夫妻,家国,汝河,妻子,情感,王室,地点,夫妻间,正手,画面,男子,饥渴,工作,既见君子,这首诗,徐徐,来比,诗中,兴体,下文,人们,事宜,内心,人子,典型

2011-04-12 #故事会

「书海无涯」威廉·戈尔丁《蝇王》 从寓言中体察人性的恶与善

「书海无涯」威廉·戈尔丁《蝇王》 从寓言中体察人性的恶与善

人性,火堆,孩子,蝇王,故事,海螺,野兽,东西,作者,文明,孩子们,过程,野性,野猪,西蒙,一面,专人,世界,事物,兽性,成人,棍棒,求救信号,烤肉,观点,荒岛,约束,有发言权,这个故事,天真无邪

2007-01-2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