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经常并列出现的“魏晋”和“南北朝” 二者诗歌有何不同?

时间:2010-06-14

以诗歌来说,其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诗歌主要以近体诗为主,但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其发轫与成熟都在魏晋南北朝,到了唐代才能达到鼎盛

提示:本文共有 25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在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多是连起来称呼的,因为这两个时期其实在文学的表现上有相似性,都属于诗文过渡时期。

以诗歌来说,其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诗歌主要以“近体诗”为主,但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其发轫与成熟都在魏晋南北朝,到了唐代才能达到鼎盛。

但是,如果仔细分辨的话,魏晋和南北朝的诗歌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这表现在诗歌的功用以及背后的成因上。

魏晋诗歌是“士子”的风骨,也是走投无路的哀咏

魏晋时期有一个特色,不管是上层社会的贵族还是出自寒门的士人,仿佛心中都有着极大的苦郁不得抒发,这是时代所造成的。

就像《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对于上层社会中,有志于建功立业的文人来说,他们的诗歌多是对于时代的哀叹。

比如曹操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那一个。

他在《蒿里行》中如此写道: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的早期是一个能臣形象,期待着能靖平宇内,为国尽忠,所以对于当时的乱世有着非常深沉的悲伤,尤其是其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句,用白描手法写战争给普通百姓所带来的痛苦,是历来写战乱最为形象的一句之一。

从这首诗歌当中也能感受到,曹操那种有心无力的感慨,世事多艰,任重道远。

而在另一首诗歌《短歌行》中,即使有着“横槊赋诗”的豪情,但其中也不乏忧虑感叹的句子: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这首诗歌虽然表露着其愿与天下英豪一同开创盛世的决心,但一半以上的篇幅都在表露自己的忧虑。

这是那个时代有志于建功立业的士人所共有的特色,曹植、曹丕等等自然如此,建安七子也莫不如是。

对于下层社会中,有志于建功立业的文人来说,他们的作品里更多了一份对于社会公平的抨击。

这样的文人就更多了,比如左思,就是那个“洛阳纸贵”的主人公。

左思出身贫寒,当过一段时间的贵族,对于上下两层社会的经历有着非常直观的感受。所以他一连串的“咏史”诗就多了对于社会不公的感叹。

比如其《咏史诗》: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这首诗所提及的现象在三国时代还并不明显,因为乱世之中都需要人才,不问出身,只问能力,社会上的阶层分化还不明显。但是到了大一统的晋朝之后,“九品中正制”逐渐完善,生活在下层社会的士人上行空间就逐渐饱和了。

于是就出现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情况,官职的大小往往不论能力,而在出身。

所以,魏晋时期,大一统之后的文人,除了对于社会症结的忧虑之外,还有对于社会不公的感慨。

但是,无论是战乱还是一统,无论是贵族还是寒士,他们的诗歌中都有着对于理想的诉求,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诗歌在“诗言志”的传统和独特的文学风格下,就形成了“魏晋风骨”。

这是一个时代的文风,是这一时期大多数文学作品所拥有的共性。

南朝诗歌是上层文人的狂欢,也是底层民众的悲歌

魏晋时期的文风被称为“魏晋风骨”,而南朝诗歌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是以“绮糜浮艳”为主,这在主流文人和民间诗歌中都成为了潮流。

南朝时期虽然战乱频仍,但已经不像三国时代那样风起云涌了,上层社会中对于生活的享受有着非常执着的追求。

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时候,精神上的富足就要与之匹配。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如果一个文人的志向是建功立业,就像建安时期一样,即使是像“三曹”一般生活富足,其作品也同样有着质朴、慷慨的风格。但是,如果一群文人开始贪图享乐,附庸风雅,那么其作品中所表露出来的也多是绮糜的风气。

这在任何一个朝代中都是如此。

南朝值得称赞的作品多是一些上层社会的文人,所以浓艳富丽、雕琢精巧的“齐梁宫体”和格式规整、声韵铿锵的“永明体”是这一时期的主流文学。

它们所描绘的往往都是宫廷事物,甚至包括一些艳情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古典文学当中的“艳情”并不代表着“色情”,而是文人对于绮丽事物的一种审美欣赏,无论是从意趣还是从措辞上,都是十分高雅的。

比如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其用辞极为华丽,描摹极为细致,意趣也并不庸俗,但其风格绮糜,被称为“亡国之音”。

而因为南朝上层社会对这种诗风的推崇,导致在民间诞生的民歌同样也聚焦在男女情爱之上。

比如著名的《西洲曲》,就是写女子思念良人的情感变化,写得非常婉转动人,其结句“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更是被后世称颂。

但因为此时的社会依然处于氏族门阀的控制之下,底层文人依旧找不到进身之路,所以有一小部分的文人的作品中会流露出与上一个时代相近的“风骨”之气。

比如鲍照,也就是经常见于后世文学中的“鲍参军”。

其《拟行路难》中,借用乐府旧题,诗风和魏晋极为相似: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其内里蕴藏的悲愤之气和无奈之情,让人感慨万千。

所以刘熙载《艺概》中如此评价:

明远长句,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能无二。

陶渊明也是类似的诗人,东晋末南朝初的时代背景,将对于时事的失望寓之于作品之中,其愤懑不平之气自然极多。

值得一提的是晚年的庾信,因为早期在南朝以宫体诗歌著名,后来羁留北朝,受北地刚健文风影响,其诗歌作品出现了极大的变化,有了更为开拓的意境,南北融合之下,形成了唐朝诗风的先声。

综合来看,古典文学里经常并列的“魏晋南北朝”,其实“魏晋”时期的诗歌作品是要远胜“南北朝”的,但其中也有着非常明显的继承关系,魏晋的风骨虽然在南北朝时期消沉,但也不是全然没有声响,而南朝对于“艳体”诗歌的开创,对于唐代诗风有着深远影响。

魏晋和南北朝的诗风分化,其实是由时代环境所决定的,不仅仅包括战乱的社会现实,更是因为文人精神方面的困境有着些微的差异。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待晓儿

魏晋风度:真假名士掺杂的混乱时代,逃离现实的无奈选择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经常并列出现的“魏晋”和“南北朝” 二者诗歌有何不同?”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魏晋南北朝诗歌——令人神往的田园诗歌

魏晋南北朝诗歌——令人神往的田园诗歌

陶渊明,陶诗,田园,诗人,田园生活,诗歌,陶渊,明和,都知道,田园诗,隐士,松下,世人,农民,感觉,五柳先生,作为一个,其十四,古代诗人,我最爱,是一名,狗吠深巷中,靖节先生,鸡鸣桑树颠,危冠,寒波,诗中,谢灵运,祭酒,田园诗人

2015-04-17 #故事会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

诗人,诗歌,山水诗,时期,玄言诗,世族,人民,沈约,发展,建安文学,建安,内容,精神,诗坛,庾信,谢灵运,齐梁,作品,传统,四声,基础,宫体诗,建安风骨,形式,律诗,我国,时代,永明体,玄理,风格

2015-06-13 #长篇故事

魏晋南北朝文学之建安诗歌 三曹

魏晋南北朝文学之建安诗歌 三曹

曹操,曹植,曹丕,建安,诗歌,诗歌创作,士人,七言诗,个性,五言诗,乐府,儒学,信心,地位,诗坛,感情,成就,文人,气势,经学,经历,精神,创作,建安之杰,开风气,独特艺术风格,表现自己,诗歌艺术,建功立业,其诗

2017-05-12 #故事阅读

微观文史|魏晋南北朝之正始诗歌与竹林七贤

微观文史|魏晋南北朝之正始诗歌与竹林七贤

阮籍,正始,嵇康,时期,名士,成就,诗歌,诗作,司马氏,作品,文学,竹林七贤,何宴,代表作,思潮,意旨,政权,朝政,玄学,指的是,那么在,史中,和鸣,嵇志清,曹芳,曹氏,明诗,王戎,王勃,薄帷鉴

2017-05-29 #经典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 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 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七古,鲍照,七言,行路难,七言诗,作品,篇章,吴均,萧子显,萧绎,体式,诗体,发展,徐陵,江总,燕歌行,王筠,萧衍,萧纲,费昶,三潭,作者,碧水,句式,成就,梁陈,洛阳,父子,珊瑚,襄阳

2012-09-13 #故事阅读

中国诗歌像一颗大树 真正的主干不是盛唐 而是魏晋南北朝

中国诗歌像一颗大树 真正的主干不是盛唐 而是魏晋南北朝

诗歌,鲍照,内容,谢灵运,大树,时代,周颙,庾信,魏晋南北朝,山水,汉语,阶段,音韵,创作,四声,形式,盛唐,沈约,陶渊明,对象,庙堂,文学,文风,时期,民间,特点,诗歌创作,贡献,风格,题材

2015-07-26 #小故事

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在诗歌文化的发展

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在诗歌文化的发展

庾信,代表作,时期,后人,诗人,诗风,其诗,曹植,潘岳,蔡琰,谢灵运,阮籍,三曹,咏怀诗,悲愤诗,作诗,心情,诗作,诗歌,风格,发展,建安七子,曹操,李白,池上楼,谢眺,建安文学,五言诗,中原,个人

2016-10-30 #小故事

诗歌在魏晋南北朝时发展成熟 有哪些作品?代表人物又有谁?

诗歌在魏晋南北朝时发展成熟 有哪些作品?代表人物又有谁?

作品,时期,诗歌,山水,发展,生活,战争,诗人,创作,曹操,董卓,官职,情况,百姓,田园,经历,一部作品,出现于,比较好,出生于,孔融,徐干,谢灵运,陶渊明,田园里,表达了,文学,一字一句,体裁,五言诗

2015-10-05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