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贫困村里的网红带货主播

时间:2010-06-15

梅林村是革命老区村,也是省级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

提示:本文共有 13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牙齿轻轻咬下,酸甜可口,鲜嫩多汁……”郑万里眯着眼,咧着嘴,笑嘻嘻地用他的土味普通话介绍着永春枇杷,末了还不忘学着网红主播的样子用力喊上几句“买它!买它!买它——”

郑万里是厦门海关派驻福建省永春县梅林村的第一书记。梅林村是革命老区村,也是省级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从2017年12月至今,为了这个贫困村的发展,郑万里硬生生地把自己从动植物检疫专家“改造”成了网红带货主播。

上任之初,郑万里没日没夜调查走访,挖掘“家底”。他了解到梅林村以前种过青梅,没有效益砍掉了;后来种了芦柑,黄龙病死掉了;现在有枇杷,但成本高、品质不稳定卖不上价。许多村干部的意见是枇杷是个没有前景的产业,还是改种其它吧。

郑万里却没有轻易放弃,作为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且从事动植物检疫十多年,他认为梅林村的枇杷品质并不差。“你们保证品质,销路我来想办法。”他一次次请来技术专家,为村民面对面授课、手把手指导,还找到厦门海关技术中心的同事,和他们就农作物病虫害鉴定和防控、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质量管控等签订合作协议。

历经三年,枇杷的品质稳定了,销路却成了首要问题。“不能让百姓的心血烂在地里!”郑万里先是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买,用自己的车几十箱几十箱地跑物流。长期下来,发现这并不现实,“一是速度慢、跑不远,二是无法建立长效机制”。郑万里四处想办法,借助电商平台,跟顺风、德邦等快递公司谈合作,以前1箱5斤的枇杷寄到上海运费要43元,谈到只需12元,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为产品打开销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物流通畅了,宣传就一定要跟上。没钱请网红,那就自己上。郑万里联合其他4名驻村第一书记,开始了一场推广永春枇杷的直播。没想到几个大老爷们的大白话收到了那么好的效果,现场直播带货751件。

郑万里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郑书记,我这有几百只鸡滞销了。”“郑书记,我手上有芦柑卖不出去……”找他的村民越来越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点子非常多”的郑书记开始考虑,打造直播带货培训点,教会当地农民使用新型营销手段。说干就干,他和其他几个第一书记一起,在高速路口的共享扶贫驿站里专门购置了设备,请来老师,为村民们搞起了免费培训。

郑万里爱笑,哪怕那句“说多了都是泪”他也是笑着说出来的。三年来,跑资金、要项目、下田地、进果园,他可以卷起裤脚下田地,也可以蹲在炉边烧柴火。

他不怕累,就怕累了却没效果, “毕竟扶贫只是一时的,贫困村要脱贫,必须找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于是,在郑万里的策划下,梅林村注册了“驻村的味道”品牌,并开通了同名微店,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农产品。品牌创办当年,梅林村的第一批农产品,500多份蔬菜+1只鸡的年货组合就走出了大山,送到了厦门市民的餐桌上。

“郑书记是自己人、贴心人,为了帮助我们早日脱贫致富,真是下足了功夫,费尽了心血。这样的干部我们很信任!”提起郑万里,梅林村村民黄文树竖起了大拇指。

目前,梅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势头喜人,新引入2家企业种植的500亩芦柑今年年底就可以采收,周边几个村的枇杷加工点从以前的3家发展到今年的10几家,招商的生姜加工厂已经落地吾峰镇区。一些外出务工的子弟也开始回家创业。

供稿/ 厦门海关

监制/ 陶永

审校/ 刘畅

编辑/ 雷煦

美术编辑/ 卫昊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我的扶贫故事|贫困村里的网红带货主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红带货主播要“珍惜羽毛”

网红带货主播要“珍惜羽毛”

直播,消费者,电商,维权,产品,粉丝,商家,直播间,货主,李佳琦,虚假宣传,商品,情况,报告,责任,问题,销售,朱巍,中国政法大学,研究中心,下单,客户,平台,战绩,形式,意识,方式,法律责任,法律,红带

2017-10-30 #长篇故事

甘肃礼县:果农变身带货主播 线上畅销线下忙

甘肃礼县:果农变身带货主播 线上畅销线下忙

礼县,苹果,直播,礼县苹果,电商,阿里巴巴,全国,扶贫,产品,陇南,全县,农村,平台,果农,模式,永兴镇,淘宝,洽谈会,甘肃,销售额,发展,活动,于志刚,刘建勇,各大,山下,孙根,尹贻,彭晓,石健

2014-10-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鸡西中院扶贫故事:村里人的“知心人”

鸡西中院扶贫故事:村里人的“知心人”

李秀丰,郭尧,工作队,贫困户,项目,扶贫,村里人,特点,更新村,儿子,家庭,村里,村民,残疾,生态,补助,豆角,问题,难题,驻村,中院,扶贫工作,残疾护理,陈斌,李晓林,明德乡,李秀,胡茬,和群,青岛大学

2011-09-23 #故事阅读

我的扶贫故事|村里来了“90后”关员

我的扶贫故事|村里来了“90后”关员

工作,扶贫,驻村,习近平,工作队,攻坚,生活,乡亲们,党小组,实地,干部,村里,饮食,发展,开展工作,第一书记,新时代,习惯,产业,合作社,总书记,思想,情况,政策,攻坚战,标准,深入群众,队长,组织,群众

2014-01-01 #故事大全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兴农村里“巧”兴农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兴农村里“巧”兴农

书记,郭大妈,姜宝,后山,项目,村里,延丰,兴农村,公鸡,合作社,大棚,收入,灵芝,红松,领导,宝奎,好的,分红,巧劲,心病,我家,政策,检察院,棚舍,沙场,猪舍,退耕还林,进项,种地,世明

2011-02-06 #故事阅读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延边篇)|村里来了个“服务员”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延边篇)|村里来了个“服务员”

周恩,贫困户,草帽,老赵,葛志,珲春市,村里,服务员,第一书记,土鸡蛋,老赵家,春化镇,产业,家门,日子,村村,村民,记者,补贴,贫困村,销路,鸡雏,项目,投资,外出打工,新盖,大路上,家有,政府扶贫办,民发

2008-03-16 #故事阅读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周鹏涛:城里来的“村里人”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周鹏涛:城里来的“村里人”

周鹏,东村,产业,项目,村里,玉木,贫困户,发展,驻村,工作队,孩子,干部,日子,木耳,村民,气候,告诉记者,家家户户,夏雨,得让,李玉,李茂君,李铭,王忠,赵树凯,第一书记,东村村,农村人,吉林农业大学,吉林日报

2011-03-28 #经典故事

“网红带货”“直播”用英文怎么说?

“网红带货”“直播”用英文怎么说?

2012-11-0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