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看病讲良心 坚决不让老百姓多花钱——三代乡医的暖心故事

时间:2010-06-30

数十年来,一直有一家人在守护着当地百姓的健康

提示:本文共有 19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新华社济南8月18日电(记者邵鲁文)沂蒙山区沂水县院东头镇的院东头村、曲家洞子村、立岩涧村的村民是幸运的。数十年来,一直有一家人在守护着当地百姓的健康。这就是东头镇的乡村医生张道立、张在吉、张德庆,他们三代人扎根山区70载,成为沂蒙山区一道别样的风景。如今,张家第四代也已踏上学医路,立志承继祖辈衣钵,继续守护群众健康。

三代乡医服务基层70载

张家三代乡医的第一代张道立生于1924年,1944年张道立成为一名部队卫生员。1948年,张道立回到家乡当起大队卫生员。几十年来,张道立始终任劳任怨,利用从部队学来的医学知识为附近老百姓免费治病。

1947年出生的张在吉18岁时跟随父亲张道立从事乡村卫生工作。“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山区老百姓生活都很困难,有了病却没钱治。”今年71岁的张在吉告诉记者,那时他和父亲用学到的中医知识,翻山越岭采药,把自制的中草药免费送给病人,并用民间流传的偏方验方,为村民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20世纪70年代初,张在吉创办了全县第一家村办制药厂、第一个村级合作医疗室。

如今,张家第三代乡医,1972年出生的张德庆,仍然坚持扎根山区,为三个村子的百姓看病。“有时候,村民半夜发高烧、得急症,一晚上要起夜四五次,虽然辛苦,但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张德庆告诉记者,原来条件差,走家串户去看病都是骑车和步行,有时山里下大雨路滑,滑倒摔伤是常事,但只要给村民把病治好了,他就发自内心地高兴。

2004年后,村里破旧的卫生室搬到了镇上,但张德庆除了平时坐诊给村民看病外,院东头村、曲家洞子村、立岩涧村三个村近两千人,他每个季度还是要去走访一遍。张德庆常说,像爷爷和父亲一样为山区老百姓服务,是自己的责任,这一点他永远不会忘。

坚决不让老百姓多花钱

“乡村医生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并非易事。”张德庆告诉记者,很多老百姓仍然是老观念:治病必须要打针,便宜药不如贵的管用。但他一直以来的服务宗旨是实事求是,不坑人也不糊弄人,能用便宜药一定不用贵的。为此,即便有老百姓不理解,他也坚持原则,通过疗效来说服患者。

张德庆说,去年一个干工程的小老板从县城开着轿车来看病,见只开了四块钱的药,拍着桌子大声说:“张大夫,你怎么给我开这么便宜的药?别糊弄我,我不缺钱!”但不到一个星期,这个人的病情就明显好转。“我看病开药都是按病情开,不是按钱开,坚决不让老百姓多花钱。”张德庆告诉记者,这样的行医理念,从他爷爷那辈儿起就一直坚持。

记者在现场采访的一天时间里,有近二十个病人找张德庆看病。卫生室不收挂号费,不收门诊费,只收取最基本的药品费。不少前来看病的村民想输液,或是想多开些药,张德庆耐心给村民讲解用药原理,所开的药贵的几十元,最便宜的只有几块钱。

张德庆的真诚换来了乡亲们的真情回报。前年春天,因为村里闹流感,张德庆家里没顾得上种花生,准备去种时,发现乡亲们已经帮忙种上了。老家房子整修时,村里老少爷们都来帮忙,原计划四天的活,一天就干完了。“爷爷和父亲常嘱咐我,给人看病讲良心,能让人少花钱的就少花钱,这么多年干下来,理解我的村民越来越多,工作也好干了。”张德庆说。

“医”脉相承踏上学医路

三代党员,三代从医,现如今张家的第四代依然在传承祖辈的传统。张德庆的女儿张维芝和儿子张维峰分别在大学里学习中医学和口腔医学,正值暑假,张德庆带着即将上大二的儿女走村入户,给村民查体。虽然专业知识还不及父亲,但两个孩子正努力向父亲学习,积累行医经验。

“现在张德庆的工作从原来的走村访户看病,转变成了更系统的公共卫生服务。”沂水县卫计局党委副书记类淑彬告诉记者,这些服务包括组织查体、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定期走访重病患者等,这些工作在今后都需要补充“新鲜血液”,尤其是受过高等医学教育的“生力军”。张德庆的子女既有专业背景,又有家庭熏陶,以后如果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算是“医”脉相承。

张维芝告诉记者,不论是从医还是做人的准则,她都很佩服父亲,虽然很多时候很苦,但能够帮助别人就很快乐。张维峰告诉记者,记得小时候,不管村民多晚来家敲门,父亲都会立马起身给人去看病,这种精神值得他学习。谈及未来,张家的第四代回答很一致,“如果有机会,还要回家乡从事基层医疗工作,不仅要继承祖辈的医术,更要继承祖辈们的医德。”张维芝、张维峰说。

“从我爷爷起,我们家三代党员,三代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现在我的子女学了医,也都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张德庆说,未来张家还要全心全意为山区百姓服务。采访行将结束时,张德庆唱起了当地人谱写的《乡村医生之歌》,“不畏路远不怕汗流,我们是最美的乡村医生,我们为乡亲守护健康,我们为健康中国增添荣光……”

责任编辑: 尹世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看病讲良心 坚决不让老百姓多花钱——三代乡医的暖心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看病讲良心 坚决不让老百姓多花钱——三代乡医的暖心故事

看病讲良心 坚决不让老百姓多花钱——三代乡医的暖心故事

张德庆,村民,张维,父亲,张道立,乡村医生,工作,老百姓,院东头,告诉记者,郭绪,张家,山区,沂水县,祖辈,服务,新华社记者,基层,村里,百姓,爷爷,曲家,乡亲们,学医,卫生员,党员,卫生室,多花钱,德庆,患者

2008-01-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豆瓣8.9分的良心剧 李保田首演警察 闫妮遭遇潜规则角色被顶替

豆瓣8.9分的良心剧 李保田首演警察 闫妮遭遇潜规则角色被顶替

李保田,警察,演员,李久平,老百姓,角色,酒瓶,故事,电视剧,小人物,派出所,观众,刘罗锅,孙松,李久,黄宗,穿警服,男一号,片警,老戏骨,公安干警,体验生活,剧本,剧中,大杂院,实力,无奈,演技,演技派,荧屏

2018-03-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周村“瑞蚨祥”尺子很特别 一尺多出一寸 亏的是布赚的是良心

周村“瑞蚨祥”尺子很特别 一尺多出一寸 亏的是布赚的是良心

瑞蚨祥,尺子,时候,良心,盲人,周村,孟庆,王老爷子,盛锡福,郭德纲,长孙,中国,儒家文化,口碑,大城市,天地良心,故事,尺布,绸缎,老百姓,连锁店,顾客,于谦,利缘义,周村城,孟子,孟传,守道,内联,最核心

2014-12-19 #短篇故事

真正懂手表的人 为何宁愿多花钱选苹果Watch 5 也不买小米手表

真正懂手表的人 为何宁愿多花钱选苹果Watch 5 也不买小米手表

小米,手表,苹果,电池,好的,芯片,功能,心率,智能手表,寿命,方面,设计,高通,高通公司,京东,传感器,外壳,型号,多花钱,小时,是非,显示屏,气压计,生态系统,矩形,粉丝,蓝牙,质量,铝合金,边缘

2009-06-02 #故事阅读

4s店又爆有“坑人”新套路 提车之前装个螺丝 车主又要多花钱!

4s店又爆有“坑人”新套路 提车之前装个螺丝 车主又要多花钱!

螺丝,4s店,汽车,时候,车主,都会,防盗,新套,二手车,作用,员工,新车,机油,检查,很多人,这种事情,程中才,二手车市场,大家买,对车,我们俩,汽车保养,多花钱,买车,东西,人员,利润,修理厂,动作,奸商

2018-09-08 #短篇故事

一部电影讲了7个故事?家长:花钱少受益多 再忙也要带孩子看

一部电影讲了7个故事?家长:花钱少受益多 再忙也要带孩子看

故事,孩子,友情出演,让孩子,祖国,高远,剧情,这个故事,冬冬,恋人,流星,白昼,发展,教育,任达华,刘昊然,宋佳,张译,方敏,欧豪,王千源,葛大爷,陈飞宇,中国女排,事情,交接仪式,小人物,原子弹,历史,小美

2016-09-25 #故事大全

没有寒暑假的幼儿园 反而受到家长欢迎 家长:多花钱也愿意

没有寒暑假的幼儿园 反而受到家长欢迎 家长:多花钱也愿意

幼儿园,家长,寒暑假,孩子,小夏,小朋友,糖果,幼儿,妈妈,时间,过长,分离焦虑,原因,吸引力,多赚,地球,性格,胡蝶,环境,生源,生活习惯,长假,生活,不放假,半个月,孩子是,带孩子,给孩子,超长待机,让孩子

2007-05-05 #短篇故事

养猫萌新最容易踩中的四个坑 除了多花钱没其他好处……

养猫萌新最容易踩中的四个坑 除了多花钱没其他好处……

猫咪,营养,猫爬架,养猫,地点,玩具,你会发现,宠物医院,营养保健品,东西,名目,好处,用品,一只猫,是不可能,还不如,买那,简简单,越来越好,季节,买好,习惯,买点,事实证明,保健品,兴趣,分表,医生,功能,包装

2009-05-2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