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国网蓝领工匠张黎明的故事(6

时间:2010-07-04

从大娘有气无力的声音里,张黎明意识到了情况的危急

提示:本文共有 55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6、丹东里的故事

(一)

2015年3月的一天,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的一位帮扶对象,家住丹东里社区70多岁的陈雨兰大娘打来电话求助。从大娘有气无力的声音里,张黎明意识到了情况的危急。他二话没说,与队员们驾车迅速赶到陈大娘家。突发心脏病的陈大娘满脸大汗、呼吸急促地靠在椅子上,偏瘫的老伴齐大爷却无能为力。张黎明急忙拨打了120救护热线,可收到的回复是到达丹东里至少需要20分钟。如此一来,很有可能由于治疗不及时,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怎么办?时间就是生命,看着大娘痛苦的表情,张黎明斩钉截铁地做了决定:“见死不救不是共产党员的作风,大娘的情况不能耽误,咱送大娘去医院!”他将大娘从三楼背下来平躺在车椅上,用了不到5分钟,就将老人送到了附近的医院,帮她垫付了医药费,一直等到大娘脱离险情后才离开。

事后不久,陈大娘的家人带着锦旗来到服务队,给他和队员们鞠躬致谢。每个队员都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它让队员们明白了,无论什么事情,只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才对得起共产党员服务队的称号。

(二)

“谢谢,谢谢,多亏你们的帮忙,以后雾霾天,我们这儿的老人就可以在室内活动了。”说这话的是丹东里社区主任,张黎明他们刚刚完成丹东里老年活动室的装表接电工作。就在几天前,张黎明接到社区主任的求助电话,反映社区一些老人爱好下棋,平时都在户外活动。可随着天气转冷,而且雾霾严重,考虑到老人们的身体状态,居委会打算将社区门口的一间小空屋开放,供居民们开展文体活动。可是这间屋子长期空闲,根本就没有电源。解决电的问题,社区主任首先想到了张黎明。

张黎明第二天一早就来到了现场,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排人全程引导办理业务申请、现场勘查、接线装表环节等全部手续,一周的接电工作流程三天就办完了。一提起这事儿,社区主任就赞不绝口:“黎明服务队想得真周到!”

不管工作有多忙,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总是挤时间,上门去做志愿服务。为了方便联系,张黎明还将个人电话印在“敬老助残便民服务卡”上,现在他的手机号码已经成了服务热线。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把服务范围扩大到60多个社区,让服务更加贴心、顺心、暖心。

(三)

丹东里社区居民楼陈旧,用电设施薄弱,又没有物业公司的统一管理,部分居民楼的公用照明损坏了,一直无人维修。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接到社区居委会电话后,对社区多幢居民楼的公用照明线路进行检查、维修,免费为居民楼内更换节能灯泡和触摸开关。

以前,张黎明到其他老旧小区抢修或者看望孤残老人时,发现楼道总是不“敞亮”。他想,老百姓的事无小事,怎样才能彻底解决楼道照明问题,让居民安心。于是,他召集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集思广益,创新开展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节能互助·照亮邻里”——老旧小区楼道照明改造计划。

张黎明带领志愿服务团队一方面对照明线路进行优化改进设计;另一方面从网上找寻能够声光控制的LED节能灯泡,这种灯泡不仅能够通过声音控制光亮,而且非常节能,一年电费大约1元钱。同时,服务队队员利用张黎明发起成立的“黎明·善小”微基金的善款购买节能灯泡,并主动协调居委会及居民,促进活动落地开花。

继丹东里社区之后,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又在多个社区开展“节能互助·照亮邻里”活动,与康居园等十几个社区签订《志愿服务协议》,服务区域高达10万余人。

7、“机”不可失

傍晚,漫天的乌云黑沉沉压下来,风摇着树叶沙沙作响。深夜,雷闪交加,大雨突如其来倾盆而下。不一会儿,地上就形成了积水,漫过了脚面,很快汇聚成了一条河。

听着风声、雷声和雨水敲打窗台的声音,张黎明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不时将手机从枕边拿过来看看,没有电话和短信进入。他悄悄地溜下床来到阳台,看着瓢泼的大雨丝毫没有停的意思。“你要走就走吧,路上注意安全。”当他回到卧室时,爱人李海春对他说。

“你没睡?”他问。

“你不睡,我哪睡得着。”李海春已经习惯了这种特殊时期张黎明的特殊反应。

张黎明“嗯”了一声,穿好衣服下楼去了。他开上车,穿过茫茫雨雾,直奔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检部配电运检室而去。

张黎明是国网天津电力“心连心”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长,在他的眼中,他带领的这支队伍,没有什么让他放心不下的,但是,他的政治觉悟与责任告诉他,他要出现在他最应该出现的地方。

果不其然,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陆陆续续来到配电运检室。此时此刻,不用呼唤,他的队员已经无数次历经这样的“战斗”,他们更知道张黎明肯定在。不久,张黎明手机响了,一场暴风雨中的抢修开始了。

张黎明是个“手机控”,能够夜间或者节假日迅速赶赴现场,得益于他多年来养成的“机”不离身的习惯,而且24小时开机,还得确保手机不断电、不欠费。张黎明说,手机就像他的一个器官,时时刻刻“长”在身上。他的徒弟讲述了一个张黎明手机失而复得的趣事:有一次,不知怎的,手机无论如何找不到了,这可把黎明师傅急坏了,让队员翻箱倒柜帮着找,让大家打电话找,此事甚至惊动了爱人李海春。当手机“失而复得”后,他发现除了同时帮他找手机打的电话,还有十多个未接来电。从那以后,他就更加小心,手机不离身、不断电、不欠费成了习惯。

2014年,我国首次在高地震区修建沉管隧道的海河隧道工程,备受业界瞩目。10月份的一个午夜,海河隧道建设工地突然停电,工程负责人给张黎明拨通了求助电话。与此同时,张黎明也接到单位调度人员的电话,要求他迅速展开全线故障排查。接到任务的张黎明,紧急联系值班人员赶往现场开展抢修,仅用两个小时,就把挖断的电缆重新接好,恢复了供电。为什么半夜队员们都能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抢修?他的徒弟说:“我们和师傅一样,‘机’不离身”。

除了“机”不离身,张黎明也没有在任何重大节日里离开自己的岗位,连续10余年的除夕他都主动留在抢修值班室里,为保障万家灯火放弃了与家人团聚。为确保安全高效完成抢修任务,他更是细致做好工作前的“预热”,提前勘查现场、制定预案,并做好安全交底。在事故现场,他组织完成的高低压故障抢修、倒闸操作等作业千余次,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8、他还是昨天的张黎明

李海春的老家在河南省开封市,但她出生在内蒙古的海勃湾,说她与张黎明青梅竹马,缘于儿时她父母也是中建六局的职工,和黎明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李海春大张黎明4个月,两家同住一块,相隔也不过百米,到了两岁时,两家一道随中建六局搬迁到湖北十堰,年后,又一同搬到了天津塘沽。

李海春说,在海勃湾那会,两家住前后院,搬到湖北十堰后,距离远了些,接触也并不多,只感觉张黎明是个话语不多的人。后来家搬到天津塘沽区的工农村,与张家隔了一条小马路,虽说和他同在一所学校,但那会男生和女生都是不说话的,有时远远看到,甚至会装作没看见的样子,绕开走了。

“当时也没什么印象,可能太熟了,有点熟视无睹了。”海春笑着说,“当时,黎明妈妈在理发店理发,我理发就认一个地,是那儿的常客。黎明也常去,一来一往见面的次数就多了。后来,听说他上了天津电力技工学校,有天在路上碰到他,感觉他长成大小伙子了,心里就有了种害羞的感觉。”

海春那会也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可就是没有碰到合适的。直到有一天,黎明的母亲找到了海春妈,转弯抹角地提起了亲事,也许两家都太熟了,真可谓一拍即合。海春说:“我的父母对张黎明的印象本来就不错,再加上黎明的父亲在中建六局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口碑很好。我们两人也都没意见,这亲事就成了。”

还是谈恋爱时,俩人约好去看电影,从家走到电影院不过半小时,俩人却走了两个多小时。张黎明走着走着,看到一根电杆上的绝缘子瓶子裂了,因为是缺陷就马上记录下来;再往前走,又看到一个杆铁拉线有问题,也记录下来。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记,就把看电影的事忘到了脑后。事后,李海春嗔怪:“不知道他是看电影去了,还是看电杆去了。”

嫁给张黎明,李海春无怨无悔:“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有一天晚上睡得正香,他把我吵醒,嘴里喊着‘递给我扳手,递给我钳子’,我一看,人家在说梦话呢!”

娶了李海春之后,张黎明整天不顾家。他说:“娶了海春是我一辈子的福分,她是一个要强的人,年纪轻轻却下了岗,这么多年了,一个人操持这个家,培养孩子,让我少了后顾之忧,没她的理解,我也走不到今天。”张黎明说着说着,眼睛湿润了。

一晃结婚20多年了,张黎明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多项荣誉。荣誉多了,名气也大了,但在李海春这个劳模妻子的眼里,一切都没有变,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他还是昨天的张黎明。”

9、榜样的力量

5月28日,在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上,有两位全国劳模惊喜相逢,一位是刚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张黎明,另一位是张黎明的良师益友孔祥瑞。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黎明结识了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孔祥瑞和他带领的天津港操作队。那时,孔祥瑞开展技术革新150多项,获多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效8000多万元。张黎明将孔祥瑞作为自己的榜样,虚心学习、交流。2009年4月,黎明服务队与孔祥瑞操作队签订共建文明队协议,开启了两支队伍互学互助、互帮互促的新征程。共建以来,两支队伍开展了多项交流活动,包括班组管理、品牌建设、延伸服务等方面,并商定开展科研协作,共同学习、进步。孔祥瑞在黎明服务队的留言簿上写道“黎明出发 点亮万家”,对张黎明在服务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节目中,两位劳模回忆往事、互相鼓励。孔祥瑞说:“我佩服张黎明将自己的电话公布于众,让老百姓24小时有问题、有困难找他,这种为民服务的精神真是不得了。”张黎明说:“孔师傅曾送我四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那就是,只要肯钻研,就一定有收获;只要肯坚持,就一定有进步;只要有不满足,就一定有创新;只要肯追求,就一定能卓越。10年来,孔师傅对工作的坚持和担当,一直指引着我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榜样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自2011年张黎明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创新孵化基地、创新工作室和班组创新工作坊的“三级联动”机制应运而生,着力打造众创、青创、班创平台。在他的带领下,滨海供电公司先后孵化出“志鹏”“蒲公英”“金种子”等班组创新工作坊8个,创客队伍由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如今的157人,获国家专利130多项,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10、咱们工人有智慧

在张黎明创新工作室,能看到许多关于电力抢修的发明创造。这些小工具虽不起眼,但在抢修工作中却有大作为,凸显了一线工人的大智慧。

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就是张黎明的一个小发明。在更换变压器保险时,抢修人员全副武装登杆操作,几处作业下来,一天的时间也就过去了。张黎明想,能不能改变一下操作方式,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经过不断的思考和尝试,他对传统跌落式开关进行改造,研制出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减少抢修人员登杆操作时间。这个发明大大减少了10千伏停电户数,缩小了低压停电范围,而且对故障处理时间也由原来的平均45分钟缩短到现在的不到8分钟。

“2006年的春天,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迎来了滨海新区发展的新机遇,投入电网建设的资金接近10亿元。”张黎明说,“那一年,滨海供电公司开展了‘迎接滨海大发展,自觉追求高水平’大讨论活动。我在塘沽供电分公司担任专责工程师,虽说离开了急修班,但每天都和一线抢修打交道。我当时就想,随着电网扩建和改造步伐加快,抢修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点多面广与人员少的矛盾,二是新技术新思维与传统作法和传统观念的矛盾。我有责任,让抢修队伍尽快适应这转变。”

张黎明着手整理长期积累的急修案例。他意识到,随着电网的发展,企业必将面临新人多、经验不足的局面,要未雨绸缪,用创新思维迎接大规模的电网建设与改造。他说,当务之急是要在提高效率、水准的前提下,制订一套规范、标准化的抢修服务流程,最大限度缩短抢修时间。之后,张黎明亲身经历的一次抢修,让他更加坚定了创新的理念。一场大雨后,塘沽郊区多处10千伏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出现故障。张黎明带领抢修队驱车近一个小时到达离事故地点500多米的地方,汽车就无法前进了。当时,头顶上虽然是炎炎烈日,可脚底下却因为夜间的大雨泥泞不堪。于是,急修班的人员就背上工具及材料步行赶赴施工现场。

更换变压器保险,按照操作规程,抢修人员登杆操作时必须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戴护目眼镜,同时使用绝缘棒。这一操作过程需要45分钟左右。抢修人员跑了一处又一处,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张黎明产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改变操作方式,让抢修工不再冒着烈日,辛苦地登杆作业呢?经过反复研究、实验,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就这样诞生了,这项小革新每年就可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工作中爱琢磨,是张黎明的特点。张黎明创新工作室还摆放着一个小发明:急修BOOK箱。这种新型工具箱,就如同一本工具书,将工具和常用备件分门别类地放在适当的页面上,到了现场可以很方便地翻阅、提取,工具缺失也可随时发现,成了抢修一线员工随身携带的宝贝。“有了这个工具箱,就不会忘掉或缺少抢修工具。”张黎明的徒弟张可佳说,“工具箱的应用提高了抢修效率,接到任务单,一分钟之内就完成了工器具准备,在抢修现场使用工具时也很方便。”

三防凉帽是张黎明的又一项发明。鸟害是危及输电安全的一大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隐患,张黎明带领班组成员观测鸟类搭窝的杆塔,登塔了解鸟的习性,同时买来鸟类学书籍学习研究。班组成员用各种材料做样品,无数次的安装、测试,经历很多次失败,但张黎明总是微笑着说:“再试试下一个,说不定这次能行!”就这样,经过上百次试验,张黎明终于找到了最佳的玻璃钢材质,制作出防鸟害、防锈蚀、防污闪的三防凉帽。如今,三防凉帽已经在天津市许多电力线路广泛推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国网蓝领工匠张黎明的故事(6”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国网蓝领工匠张黎明的故事(11

国网蓝领工匠张黎明的故事(11

张黎明,服务队,电力,工装,机器人,口号,供电公司,服务,导线,共产党员,父亲,张黎,滨海,队员,代表,企业,员工,团队,工具,带电作业,社区,老百姓,绝缘皮,人工智能,人们,作业,刀具,协议,塘沽,总书记

2016-08-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国网蓝领工匠张黎明的故事(1

国网蓝领工匠张黎明的故事(1

张黎明,服务队,线路,故障,父亲,共产党员,师傅,供电,电力,张黎,人员,天津,暴雨,滨海,老大娘,工作,师傅们,塘沽,小区,居民,急修,电线杆,海勃湾,公家,分公司,工具,抢修车,抽油烟机,泵站,电线

2008-05-12 #长篇故事

坚守31年 “蓝领工匠”张黎明的“灯火故事”

坚守31年 “蓝领工匠”张黎明的“灯火故事”

张黎明,滨海,一线,工匠,国网,故障,班组,和同事,分公司,共产党员,工作室,带电作业,绝活,供电,初心,刀闸,变压器,岗位,妻子,工作坊,抢修班,暴雨,服务队,父亲,精神,电话,线路,经济效益,遭遇,工作

2020-07-02 #故事会

坚守31年 “蓝领工匠”张黎明的“灯火故事”

坚守31年 “蓝领工匠”张黎明的“灯火故事”

张黎明,滨海,一线,工匠,国网,故障,班组,和同事,分公司,共产党员,工作室,带电作业,绝活,供电,初心,刀闸,变压器,岗位,妻子,工作坊,抢修班,暴雨,服务队,父亲,精神,电话,线路,经济效益,遭遇,工作

2010-11-23 #经典故事

电力一线工人张黎明坚守初心的故事

电力一线工人张黎明坚守初心的故事

张黎明,共产党员,初心,电力,本职工作,电网,电话,工作,风雨声,在天,人民电业,时代先锋,第一时间,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室,低压,代表,一线,世界,任务,企业,刀闸,光明,公开课,寓意,国网,名字,医院,区域,宗旨

2020-07-12 #长篇故事

电力一线工人张黎明坚守初心的故事

电力一线工人张黎明坚守初心的故事

张黎明,共产党员,初心,电力,本职工作,电网,电话,工作,风雨声,在天,人民电业,时代先锋,第一时间,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室,低压,代表,一线,世界,任务,企业,刀闸,光明,公开课,寓意,国网,名字,医院,区域,宗旨

2020-07-11 #经典故事

电力一线工人张黎明坚守初心的故事

电力一线工人张黎明坚守初心的故事

张黎明,共产党员,初心,电力,本职工作,电网,电话,工作,风雨声,在天,人民电业,时代先锋,第一时间,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室,低压,代表,一线,世界,任务,企业,刀闸,光明,公开课,寓意,国网,名字,医院,区域,宗旨

2009-06-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电力一线工人张黎明坚守初心的故事

电力一线工人张黎明坚守初心的故事

张黎明,共产党员,初心,电力,本职工作,电网,电话,工作,风雨声,在天,人民电业,时代先锋,第一时间,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室,低压,代表,一线,世界,任务,企业,刀闸,光明,公开课,寓意,国网,名字,医院,区域,宗旨

2014-07-05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