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考试作弊不新鲜 一百六十年前也有过 看咸丰皇帝怎么处理的

时间:2010-07-11

1 坑爹的事年年有,今年这个最坑。仝卓又坑了一次。在此之前,很多人还不认识这个字,仝,念铜,和钱有关。现在这些人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贫穷权力限

提示:本文共有 24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1.

坑爹的事年年有,今年这个最坑。

仝卓又坑了一次。

在此之前,很多人还不认识这个字,仝,念铜,和钱有关。

现在这些人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贫穷(权力)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身份造假问题,也属于高考舞弊,一个人得益,给更多的人带来不公平,有悖于社会公平。

其实,考生身份造假的事情在160年前还发生过一次,当事人和承德还有那么一丁点的关系。

看皇帝怎么处理的?

2.

咸丰八年十月,这一年乡试榜上有一位名叫平龄的镶白旗满洲人考了第七名,而这个平龄是一位著名演员,很多人都认识他。

在清朝,是严禁演员考取功名的,这属于报名政审时把关不严,问题很严重。

很快就有人将此事上奏了朝廷。

咸丰帝颇为重视,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认真查办此案,没想到又查出来新的问题,拔出萝卜带出泥,这泥还很多。

最重要的是,随着案情调查的深入,查出了兵部主事李鹤龄为刑部主事罗鸿绎打通关节的隐情。

原来,罗鸿绎准备应考顺天乡试,便托同乡李鹤龄向考官浦安进行疏通,并约定了试卷记号,于是浦安在阅卷时,将那张有记号的试卷推荐了上去。

3.

主考官柏葰(读俊),蒙古正蓝旗人,一生仕途顺畅,曾任工部、刑部侍郎、正黄旗汉军副都统等职,最牛的是有一年被提拔了五次,他为官清廉。

咸丰五年,柏葰任热河都统,他到了热河后,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他给皇帝的报告说:“热河将惰兵疲,州县不谙吏治。行使大钱,民皆罢市。矿匪占踞山场,委员侵蚀商款。”

意思是说,热河的干部上上下下都没有工作热情,金融秩序有问题,老百姓有意见,矿山被匪类占据,官员侵蚀商户的利益。

皇帝下诏,要求他严切查办。

柏葰是个有想法的干部,遵照皇帝的指示,他在承德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咸丰六年,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不久,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咸丰八年,典顺天乡试,拜文渊阁大学士,正一品,绝对的国家高级干部。

没想到,在这个位置上却丢了性命。

4.

柏葰发现罗鸿绎的试卷有误,就将这张卷子给撤回。

没想到主考官浦安偷偷的找到了柏葰的的家僮靳祥,靳祥就找柏葰疏通。

柏葰千不该万不该又听从了家人靳祥的话,用罗鸿绎的试卷替换掉了本已中试的刘成忠之卷,罗鸿绎遂中榜。

整个事件,李鹤龄得贿银200两,浦安300两,靳祥得多少不知道。

但案件还没有结案,主要当事人平龄、靳祥就死在狱中,致使后来皇帝也无奈。

领导干部管好身边人这件事真的很重要。

“顺天乡试舞弊案”至此大白。

5.

《清史稿》里这样记录这件事情:

柏葰素持正,自登枢府,与载垣、端华、肃顺等不协。

意思是说,柏葰从一开始就和肃顺不是一伙的,可倒霉的是,查这个案子的人是载垣和端华,端华是肃顺的亲哥哥。

会御史孟传金疏劾本科士论未孚,命覆勘试卷,应议者五十卷,文宗震怒,褫柏葰等职,命载垣等会鞫,得柏葰听信家人靳祥言,取中罗鸿绎情事,靳祥毙于狱。

纪检干部孟传金向咸丰帝检举此事,认为平龄的誊录试卷与考试试卷不符,可能存在作弊行为,请求进行审查和复试。咸丰帝下令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户部尚书全庆、兵部尚书陈孚恩等调查,结果发现有五十多人的试卷都有问题。

九年,谳上,上犹有矜全之意,为肃顺等所持。

写《清史稿》的人对肃顺的印象不好。

皇帝召见大臣说:“科场为抡才大典,交通舞弊,定例綦严。自来典试诸臣,从无敢以身试法者。不意柏葰以一品大员,辜恩藐法,至于如是!柏葰身任大臣,且系科甲进士出身,岂不知科场定例?竟以家人干请,辄即撤换试卷。若使靳祥尚在,加以夹讯,何难尽情吐露?既有成宪可循,即不为已甚,就所供各节,情虽可原,法难宽宥,言念及此,不禁垂泪!”

柏葰、李鹤龄、浦安、罗鸿绎四人处斩,肃顺监斩。副主考朱凤标革职,其余考官各有处分。

咸丰皇帝本来想对柏葰网开一面,可禁不住肃顺的坚持,28岁的皇帝不禁垂泪斩柏葰。

6.

过了两年,咸丰皇帝驾崩,穆宗即位,肃顺被斩。

御史任兆坚上疏请给柏葰昭雪,

皇帝(两宫皇太后)让礼、刑两部详议,议上,诏曰:“柏葰听受嘱托,罪无可辞。惟载垣、端华、肃顺等因律无仅关嘱托明文,比贿买关节之例, 拟以斩决。由载垣等平日与柏葰挟有私仇,欲因擅作威福,竟以牵连蒙混之词,致罹重辟。皇考圣谕有‘不禁垂泪’之语,仰见不为已甚之心。今两宫皇太后政令维新,事事务从宽大平允。柏葰不能谓无罪,该御史措词失当。念柏葰受恩两朝,内廷行走多年,平日勤慎,虽已置重典,当推皇考法外之仁。”

于是录其子候选员外郎锺濂赐四品卿衔,以六部郎中遇缺即选。锺濂后官盛京兵部侍郎。

历史就是这样翻过来掉过去,在《清史稿》里,对于这场科考案处理的后果还有描述:

自此,司文衡者懔懔畏法,科场清肃,历三十年,至光绪中始渐弛,终未至如前此之甚者。”

杀了一个柏葰,管了三十年的文化教育清明,也值得的。

7.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

都是为了名利,但还要守规矩,尤其是国家公职人员,更应该做出表率。因为国家公职人员即便都是规规矩矩的,还会遭到一般人的质疑。

社会公平直接影响社会安定。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邮政投递员李自成就说过:咱们考试也考不上,即便是考得上,一级一级的往上升也太慢,不如咱们直接做皇帝吧。

于是就造反了,明朝就亡了。

顺天乡试舞弊案还有更多的内容。

参加这次乡试的有一帮有关系、有靠山的人。其中有兵部尚书陈孚恩之子陈景彦,前吏部侍郎潘曾莹的同乡谢森墀,刑部侍郎李清风之子李旦华,李清凤幕友王锦麟,湖南布政使潘铎之子潘敦俨,左副都御史程庭桂之子程炳采的家庭教师熊元培,

他们都通过程炳采向副主考程庭桂递“条子”通关节。虽然这六人未必皆取中,事发后一体治罪,都被黜革功名遣戌新疆。程炳采处斩,陈孚恩、潘曾莹等人因训子不严,各降级调用。

程庭桂本当处斩,文宗念其父子同死于心不忍,免死发往新疆效力。此外,所有监临、监试及执事官员都受降级罚俸处分。

这个世界上就剩下考试这一件相对公平的事了,好事儿都被当官的占去了,普通老百姓还有点儿出路不?!

不狠点儿肯定不行。

本文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史稿辞典》

《三千年文祸》

《热河清宫档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考试作弊不新鲜 一百六十年前也有过 看咸丰皇帝怎么处理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才子无需考试作弊:唐伯虎与科场舞弊案的故事

才子无需考试作弊:唐伯虎与科场舞弊案的故事

唐伯虎,程敏政,唐寅,伯虎,会试,梁储,主考官,仕途,妻子,府上,徐氏,才子,文章,画作,皇帝,舞弊案,考题,公子徐,人称,书法家,一生,中考,严刑拷打,乡试,五经,供出,供词,关系,典籍,史书

2019-11-20 #故事阅读

明朝的一场科举作弊案 成就了三位知名人物

明朝的一场科举作弊案 成就了三位知名人物

唐伯虎,宁王,王守仁,程敏政,科举考试,朝廷,南京,科举,唐兄,两个人,事情,军队,历史,安庆,年间,考试,伯虎,徐霞客,这次考试,主考官,举人,仁兄,南昌,大师,心学,成就,方面,时间,檄文,皇帝

2014-03-24 #经典故事

考试作弊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古代学子高考作弊手法千奇百怪

考试作弊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古代学子高考作弊手法千奇百怪

科举考试,科举,考官,考试,小抄,手段,朝廷,枪手,学子们,苦读,主考官,时候,资料,在清朝,处罚,中国历史上,金榜题名,包罗,大范,大诗,有才,次代,钱有权,好读书,手工制作,原因,十分复杂,举人,人员,乡试

2016-03-11 #故事会

500多年前一场科举作弊案 阴差阳错成就三位大佬级人物!

500多年前一场科举作弊案 阴差阳错成就三位大佬级人物!

唐伯虎,宁王,王守仁,程敏政,科举考试,历史,朝廷,南京,科举,唐兄,徐霞客,两个人,事情,军队,安庆,年间,皇帝,考试,于谦,伯虎,刘瑾,李贤,王守,连中三元,这次考试,还真是,主考官,举人,仁兄,南昌

2011-02-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古代科举考试为了防止作弊 进入考场之前竟然要脱光衣服洗澡

古代科举考试为了防止作弊 进入考场之前竟然要脱光衣服洗澡

试卷,时候,科举制,现象,考官,衣物,科举考试,考生,风气,考试,作弊行为,进入考场,周祥,大家好,历史,主考官,人员,全身检查,人家,关系户,剧中,古人,同学,名字,我国,怎会,官方,手段,才能,方法

2020-09-06 #故事大全

两高发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附全文)

两高发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附全文)

组织,考试作弊,规定,考试,试题,答案,犯罪,情节严重,国家考试,法律规定,器材,刑法第,情形,标准,行为,招生考试,处罚,最高人民检察院,专用,单位,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刑事案件,作弊器,罚金,行为人,管制,信息网络,法律,条规

2019-11-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关于考试作弊的名人名言

关于考试作弊的名人名言

书籍,就好像,高尔基,智慧,雨果,莎士比亚,工具,眼睛,阶梯,鸟儿,进步,生活,是人类,没有阳光,没有翅膀,一只眼,夸美纽斯,列宁,刘向,杜甫,朱熹,歌德,爱迪生,臧克家,一本好书,灵魂,力量,人类,全世界,天才

2017-08-29 #故事大全

净网2019 两高发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附全文)

净网2019 两高发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附全文)

组织,考试作弊,规定,考试,试题,答案,犯罪,情节严重,国家考试,法律规定,器材,刑法第,情形,标准,行为,处罚,招生考试,最高人民检察院,专用,单位,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刑事案件,作弊器,法律,罚金,行为人,管制,信息网络,条规

2008-06-1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