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刘文典:大师典故万古流 先生一去庄子愁

时间:2010-07-12

在璀璨的群星中,说到最具个性的文人,首推刘文典

提示:本文共有 19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民国时期,风云激荡,大师云集。在璀璨的群星中,说到最具个性的文人,首推刘文典。

刘文典,精通英、德、日、意等国语言,学贯中西,尤精国学,号称“最懂庄子的人”。而且年少成名,27岁任北大教授,38岁当安徽大学校长,可谓人生开挂。更是人如其名,集才情、狷狂和风骨于一身,一生典故,口口相传,堪称中国传统文人之绝响。

刘文典

才情:信口开河观世音千古文章五字经

刘文典有才,流传最广的“典故”,是他在西南联大当教授时,学生问他怎样写好文章的事。刘教授不假思索,“信口开河“说了五个字,”观世间菩萨“。学生疑惑不解,刘文典细作解释:观者,乃观察生活,意思是要注重生活积累,艺术源于生活之谓也;世者,乃需要明白世故人情,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也;音者,音律音韵也,是说文章要注重文辞语法,要有音乐之美;而菩萨者,是说作者要有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观,说的积累;世,说的感悟;音,说的文法;菩萨,说的主题。短短五个字,深入浅出,把千古文章大法说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学生连呼先生高明。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讲课

现在想来,于作文而言,这五个字同样适用。一部作品,没有生活积累,就没有独特感悟;没有世事人情,无异于闭门造车;没有文辞之美,则会枯燥无味:没有菩萨心肠,必定无病呻吟。区区这五个字,从素材到构思,从形式到内容,就对作文之法做了高度概括。

一个妙喻,胜过几部大典。大师之才,可见一斑。

1934年,刘文典为安徽大学校友会会刊题

狷狂:先生学问高八斗文人相亲又相仇

作为传统文人,有才是本分,“傲物“是本性。说到刘文典的狷狂,最被广为传诵的“典故”,不得不提他对学问的“自负”。

曾有人问他,天下谁最懂庄子。刘文典毫不客气,“天下懂庄周的人,共有两个半,一个是庄子本人,其他研究庄子的加起来算半个,另一个就是我刘文典。”言下之意,大有曹子建独占天下八斗之自诩。

当然,他说这话也不是自夸。刘文典清华大学同事,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大师中的大师“的陈寅恪,对他在《庄子》研究上的成就赞不绝口,称为“天下至慎矣”。而同样作为国学大师、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始人之一的吴宓,在他上课的时候,经常跑到课堂去当”学生“。

陈寅恪,著名国学大师

自古文人相轻,刘文典也不例外。作为传统文人,刘文典看不起其他”非传统“的文人,也是他狷狂传言的有力证据。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沈从文要升正教授,其他教授都同意了,就他不同意” 在西南联大,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应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朱自清可拿四块钱。可我不会给沈从文四毛钱。沈从文是我的学生,他都要当教授了,那我是什么?那我岂不成了太上教授了吗?”

吴宓,著名国学大师

还是在西南联大时,有次空袭警报响起,师生纷纷奔逃。刘文典看见年青的沈从文也在人流中,而且跑在前面。他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停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陈寅恪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你跟着跑什么跑啊?”

对现代文人沈从文、朱自清等不屑一顾,而对陈寅恪等传统文人又顶礼膜拜,刘文典之“传统”时时处处,溢于言表。

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

风骨:不惧权贵是本性民族大义更气节

狂则狂矣,但骨瘦如柴的刘文典,却风骨昂然,威武不屈。这方面,刘文典和蒋介石之间的“典故”堪称“经典”。

刘文典任安徽大学校长期间,学校发生学潮。蒋介石以政府首脑身份视察,召见刘文典。先是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引得蒋介石极不高兴。后来,蒋要刘交出闹事学生中共产党员名单,并严惩罢课学生。刘文典直接回答:“我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

蒋介石(1926年)

后来的故事,有诸多版本。有说二人对骂的,一个说“你是老学阀“,另一个回敬”你是新军阀“;甚至有说二人对打的,蒋打了刘两耳光,刘也踢了蒋两脚。总之,不管理哪种说法,结局肯定是不欢而散的。结果就是,刘文典不仅校长被免,还被以”治学不严”之名关了7天。

安徽事件,刘文典声名大噪。广东军阀陈济棠,素与蒋介石不和,听说了刘文典的“光荣事迹“,趁机重金邀刘共同反蒋。刘断绝回绝,并郑重声明:“现在日寇侵华,国难当头。蒋介石虽然不是个东西,但目前中国也只有他有能力领导全民抗战。刘某虽跟他有过节,但这个时候,也甘愿做他马前卒,为抗战效绵薄之力。”

狷狂是小节,民族是大义。大是大非面前,刘文典大师气节,顶天立地。蒋介石听说此事后,微微一笑,说了一句:“这个叔雅(刘文典字叔雅)……”

左:蒋介石 右:刘文典

解放后,刘文典留在大陆,任教于云南大学中文系。1957年被划为右派,却对各种批判嗤之以鼻,被称为云南大学中文系“难以攻克的堡垒“。1958年7月15日,刘文典因病黯然离世。

一代大师,为人狂傲不羁,不受世俗约束,可以活在纷乱的民国,却熬不过红歌嘹亮的年代。

大师已不在江湖,江湖还流传着大师的典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刘文典:大师典故万古流 先生一去庄子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敢和蒋中正先生作斗争的民国狂傲文人刘文典

敢和蒋中正先生作斗争的民国狂傲文人刘文典

先生,刘文典,蒋介石,安徽大学,庄子,校长,文人,傲骨,时代,权贵,陈寅恪,民国,一身,大师,大学,学问,校勘学,大学者,民国时,淮南鸿烈集解,任北京,刘天民,文聪,蒋介,蔡元培,蒋先生,陈立夫,元首,国家元首,云南大学

2015-07-13 #故事大全

大师上课的开场白

大师上课的开场白

学问,梁启超,闻一多,辜鸿铭,先生,开场白,老头,刘半农,启功,庄子,沈从文,章太炎,钱玄同,马幼渔,小辫子,成就,笑声,一句话,第一句话,乃可,刘文典,大诗,汪曾祺,沈先生,胡愈之,里路,那可真,翻译家,中文系,小了

2020-06-16 #经典故事

有多少成语典故出自《庄子》 及庄子本人?

有多少成语典故出自《庄子》 及庄子本人?

出处,原文,庄子,释义,於心,圣人,大盗,胡蝶,庄子·列御寇,原指,夫子,知识,叶公,庄周梦蝶,庄周梦,庄周,河伯,莫之知,御风而行,变化无常,万物,何罪之有,冥冥之中,向若而叹,天下,天地,樽俎,日月,望洋,狙公

2012-11-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和庄子有关的成语典故

和庄子有关的成语典故

释义,庄子,猴子,给你们,狙公,蝴蝶,毛嫱,赵惠文王,客三千,剑术,十分高兴,厨师,姿势,天下,日夜,螳螂,赵国,麋鹿,庄子·逍遥游,朝三暮四,余人,庄周梦,尚奚微,徐无鬼,未得,汝不知,王喜,练剑,赵文,马群

2020-08-02 #故事大全

求三个中国古代哲学故事典故

求三个中国古代哲学故事典故

庄子,蝴蝶,孔丘,庄周,老子,孔子,弟子,先生,大夫,仁义,人生,南宫,庄周梦,众人,天地,周之梦,庄周梦蝶,於心,汝可,鲁君,于礼,天下,妙语,老聃,昔者,本性,楚王,河水,津津,自喻

2020-05-10 #小故事

求三个中国古代哲学故事典故

求三个中国古代哲学故事典故

庄子,蝴蝶,孔丘,庄周,老子,孔子,弟子,先生,大夫,仁义,人生,南宫,庄周梦,众人,天地,周之梦,庄周梦蝶,於心,汝可,鲁君,于礼,天下,妙语,老聃,昔者,本性,楚王,河水,津津,自喻

2020-05-09 #短篇故事

求三个中国古代哲学故事典故

求三个中国古代哲学故事典故

庄子,蝴蝶,孔丘,庄周,老子,孔子,弟子,先生,大夫,仁义,人生,南宫,庄周梦,众人,天地,周之梦,庄周梦蝶,於心,汝可,鲁君,于礼,天下,妙语,老聃,昔者,本性,楚王,河水,津津,自喻

2020-06-12 #短篇故事

中华典故故事40回

中华典故故事40回

故事,评书,传统文化,典故,方式,孙刚,中华典故,先生,音频,你知道,刘伶醉,单田芳,王婆,人们,中华,产品,低质,俗语,出处,狗咬吕洞宾,含义,只知其一,古文,扁担,地方,听书,听众,商业,大师,工程

2020-05-20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