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记忆】魔都那些“摸不着头脑”的路名 TA们的故事你知道吗?

时间:2010-07-18

但是也有许多上海的路名完全找不到出处,TA们的名字是哪里来的呢?今天小布向你介绍一下上海起讫型路名以及TA们背后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62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上海的路名各式各样,相当数量是以全国各地的地名来命名的,还有以植物名字甚至人名来命名的。但是也有许多上海的路名完全找不到出处,TA们的名字是哪里来的呢?

今天小布向你介绍一下上海起讫型路名以及TA们背后的故事。戳下文,很多路名说不定你很熟悉哦!

上海市区道路名称最早在原南市区的老城厢内出现。作为历史上的上海镇署、上海县驻地,明朝中叶邑内已形成南北、东西纵横交叉的街巷系统。县署东西两侧辟出三牌楼街和四牌楼街两条南北干道,另有新衙街、康衢巷、新路巷、薛巷、梅家巷、观澜巷、宋家湾、马家巷、姚家巷、卜家巷10条街巷。此后又出现以行业作坊(商号)、水道等命名的路面。譬如外咸瓜街以经营南货为主,有咸鱼、腌腊、瓜果、桐油、药材、海味、糖等;豆市街是上海豆、麦、米、食油批发商行集中地; 花衣街多棉花堆栈和商行;还有篾竹街(加工竹篮)、汤罐弄(制作汤罐)、芦席街(编织芦席)、糖坊弄(制作麦芽糖)、火腿弄(腌腊业)、硝皮弄(加工皮革)、面筋弄(制作面筋)、筷竹弄(加工筷竹)等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厢内填浜建路,由此留下许多以原河道名命名的道路,诸如方浜路、陆家浜路、新开河路等。

1884年上海城厢租界全图中标注的上海县城内部分道路名称

上海开埠之后,从1865年老城厢之外的地区开始形成相对统一的道路命名原则后,多以全国地名(以省级和主要城市为主)为道路命名,后期大量修路使用外国人名、船舰名等。但也有以道路起点或讫点其中一处命名的情况。静安寺路、徐家汇路就是典型的例子,曾经有两条“徐家汇路”,一条为1864年修筑从静安寺通徐家汇的道路,初名徐家汇路,1921年改名海格路,也就是现在的华山路。另一条为1863年沿肇嘉浜河道修筑,从打浦桥(日晖港)通往徐家汇,也就是现在肇嘉浜路的北半幅路面(徐家汇路现仍存东头一小段)。

1937年拍摄的肇嘉浜北岸及徐家汇路路牌。路牌由中法两种语言标注,“ZIKAWEI”是“徐家汇”比较典型的沪语发音的拉丁化拼写

用道路起讫地点的简称来命名在20世纪20、30年代,还是有不少运用。为了连接上海不断扩大的区域,各个地区,有许多条道路被修建,这样的道路一般用起讫命名。这种命名法令人容易辨识并且这样的路名往往被保留至今,这样的命名法也被使用至今。比如1932年修建的“上松公路”(今北松公路),起讫点是上海与松江,再比如1936年修建的吴宝路,起讫点是吴家巷与七宝。1949年之后,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上海交通再次得到较快的发展。对这一时期的新路名主要有三种命名法,其中一项就是以起讫命名。

小布就梳理出上海市内的一些起讫路名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前后看似毫无关联的两字之中蕴含的“密码”

(以笔画为序)

广粤路

在虹口区西北部。南起广中路,北至场中路。长2580米,宽10米,车行道宽7米。1958年筑,以广中路与邻近的粤秀路首字命名。沿路曾有仓库、靶子场、奶牛场。

方斜路

在原南市区西部。北起中华路,南至陆家浜路。长1037米,宽11~15.7米,车行道宽8.5~15.6米。路基原为电车路。以方浜桥、斜桥首字得名。1911~1913年重修。沿路为住宅,有商店、体育场、妇产医院。

方斜路上最为知名的建筑物可能就是这著名的“红房子医院”

龙水南路

在徐汇区东南部。东起上海水泥厂,西至龙吴路。长1895米,宽15米,车行道宽10米。20世纪30年代初筑,因北接龙华西路,东有上海水泥厂,名龙水路。1958年辟建龙吴路后,将龙水路中段约1400米路段改为龙吴路。1960年将龙水路南段改名龙水南路。沿路原有村落、上海水泥厂、木材公司供应站。现今已建成诸多居民区。

龙吴路

在市区西南部,跨闵行、徐汇两区。南起吴泾地区剑川路,北至龙华西路。长15500米,宽18~39米,车行道宽14~26米。1958年始筑。以起讫地龙华、吴泾首字命名。港口以北段,曾名华港路。1959年向南延筑后统称今名。沿路自南向北为吴泾、永德等新村,有上海氯碱股份有限公司、吴泾化工总厂等厂及上海植物园等。

1979年的龙吴路及上海植物园航拍图

龙漕路

在徐汇区中部。东起龙吴路,西至漕溪路。长1040米,宽23.5米,车行道宽14.0米。1915年筑,因连接龙华、漕河泾二镇,以两镇首字命名。沿路有工厂、新村、气象观测站。

白兰路

在普陀区南部。南起白玉路,北至兰溪路。长250米,宽8米,车行道宽6米。1960年填浜筑土路,以起讫点地名命名。沿路为新村住宅。

沪太路

东起大统路,曲尺向,折北后讫江苏省太仓浏河。1921年筑路,取上海简称“沪”及江苏太仓的“太”命名。最初名为沪太汽车路,后改今名,沿途多为居民区和新村住宅,亦有工厂企业。

20世纪30年代行驶在沪太路路上的长途公共汽车。1921年修筑沪太汽车路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长途跨省通勤的便利

沪闵路

这也是上海最知名的起讫型路名之一。北起沪闵路一号桥(今徐汇区内康健路与沪闵路交会处,跨龙华港),与漕溪路相接,南讫闵行渡口,与沪杭公路相接。1922年,闵行至土山湾(现今漕溪北路蒲汇塘路口周边)的道路开始修筑,这是上海市区西南部连接郊区的重要道路。1958年,拓展南北两段,从而形成贯通徐家汇至闵行的主干道(漕溪北路—漕溪路—沪闵路)。20世纪90年代,沪闵路开筑高架路,2003年全线贯通,交通容量得到提升,成为上海西南区域最为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沪闵南柘长途汽车公司上海站影像。所谓“沪闵南柘”就是是各取“上海(沪)”“闵行(闵)”“南桥(南)”“柘林(柘)”中的一个字而成,这也是起讫型路名的一种扩展版本

场中路

在市区北部,跨虹口、静安、宝山3区。东起逸仙路,西至沪太路。长6916米,宽21~23.2米,车行道宽14米。今共和新路以西路段,原名上官路。1936年向东延筑至中山路(今逸仙路)。因连接大场与中山路,故名。沿路为彭浦新村、工厂。

光新路

在普陀区东部。南起光复西路,北至交通路。长995米,宽16~24米,车行道宽11~15.7米。1949年前筑,最初以区片名命名朱家湾街。1953年因此路从光复西路通往甘泉新村,改名光新路。沿路为住宅。

朱梅路

在市区西南部,跨徐汇、闵行两区。东南起朱行地区老沪闵路,向西折北至梅陇镇。长3290米,宽6.7~7.6米,车行道宽6.2~7.6米。1956年筑,以朱行、梅陇首字命名。沿路为工厂、住宅。

交暨路

在普陀区东北部。南起交通路,北至新村路。长609米,宽12米,车行道宽7米。1926年筑交通路、暨南路后筑此路,以两路首字命名。沿路多工厂、仓库。

江场路

东起粤秀路,西至共和新路。长1480米,宽12~20米,车行道宽6.6~14米。1927年筑东段,因连接江湾和大场,故名。1970年和1990年先后筑西段和中段。沿路有工厂、仓库、铁路北郊站。

杨高路

南起川杨河桥(浦东杨思),北讫川沙高桥镇,因此得名,1953年筑路。后分划为杨高中路、杨高北路、杨高南路,沿路为住宅、商店,有金桥出口加工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等,是浦东新区重要的干道。

浦东杨高南路和世纪大道路口地标雕塑

张杨路

在浦东新区中部。西起浦东南路,东至源深路。长16800米,宽7~10米。1958年筑,因东近张家楼,西接杨家渡路而得名。筑路早期沿途多为住宅开发小区、工厂,后西段成为陆家嘴地区核心区域,有第一八佰伴等大型商业设施。

闸殷路

在市区北部,为杨浦、宝山两区界路。东北起军工路,西南至淞沪路。长4020米,宽10.9~12米,车行道宽7~7.7米。1925年闸北水电公司始筑,因在殷行乡内,故各取首字为名。沿路多为工厂、仓库,南段为原江湾铁路专线。

南浦路

在浦东新区西部。西起塘南路,东至浦东南路。长381米,宽13.0~15.2米,车行道宽10.0~12.5米。1948年填塘浜筑路,以南码头及浦东南路首字命名。沿路为工厂、码头、堆栈等。后因修建南浦大桥而市政改造,现已无存。

1979年南浦路及周边地区航拍。现今南浦大桥浦东段引桥之下基本上就是原来南浦路

虹古路

在长宁区中部偏南。东起古北路,折南至虹桥路。长1170米,宽4.5~6米。1950年筑,取虹桥路、古北路首字命名。筑路初期沿路为农田,有村落和学校。后成为虹桥开发区的核心区域。

1979年虹古路、虹桥路周边区域航拍。可见大量农田与自然村落。短短三十余年,沧海桑田,这里以及是上海市区西部最为繁华的地区

虹许路

在市区西南部,跨长宁、闵行两区。北起虹桥路,南至吴中路。长2070米,宽8~15.3米,车行道宽6米。1947年前后筑,以虹桥路与许家宅(自然村名)两地首字命名。沿路为花园住宅、工厂、仓库等,有疗养所。现在也已经成为虹桥古北地区的主干道,沿途商住繁荣。

虹梅路

在市区西南部,跨徐汇、闵行、长宁3区。南起沪闵路,北至虹桥路。长7270米,宽9~40米,车行道宽7~24米。有张家塘港、漕河泾港、蒲汇塘等6座公路桥。20世纪20年代辟筑,名虹桥镇路,又名虹桥公路。1958年改名虹桥北路。1957年辟筑虹桥镇至梅陇路段,其中虹桥镇至漕宝路段称虹梅路,漕宝路至梅陇路段称虹梅南路。1983年虹梅南路、虹梅路、虹桥北路,以虹桥镇、梅陇镇首字统称虹梅路。路南端有上海锦江乐园。现今已经延伸出虹梅南路直至黄浦江边的越江隧道。

2017年9月底开通的虹梅南路高架

虹漕路

在徐汇区西部。南起漕宝路,向北折西至虹梅路。为漕河泾地区通往虹桥镇的交通要道。长2980米,宽4~24米,车行道宽4~15米。1956年筑,以起讫点首字命名。沿路有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后又延伸出虹漕南路。

姚虹东(西)路

在长宁区南部。北起虹桥路,南至沪杭铁路徐虹支线。长785米,宽5~8米,车行道宽3.5~6.8米。1946年改筑,名丹天路。1951年取姚村(自然村名)和虹桥路首字改名为姚虹路,后因在姚虹东路之西,改今名。沿路为村落、工厂、仓库。现今都已改建为古北新区的住宅区。

真大路

在市区北部,跨普陀、宝山两区。南起桃浦西路,北至大场镇沪太路。长3450米,宽11.5米,车行道宽7.0米。1932年筑军用便道。以真如、大场两地首字命名。沿路为住宅。

真北路

在市区西北部,跨长宁、普陀、宝山3区。南起北翟路,北至汶水路与沪嘉高速公路连接。长7940米,宽7.2~40.5米,车行道宽7~30米。1932年筑,以真如镇和北新泾镇两地首字命名。沿路多工厂,现已新建大量住宅区。

真南路

在市区西北部,跨普陀、嘉定两区。东南起交通路,西北至南翔接沪宜公路。长12000米,宽12~26米,车行道宽9~25.4米。1932年筑,以真如、南翔两地首字命名。1935年成为锡沪公路路段。1985年后祁连山路以东路段,又作为沪嘉高速公路入城路段而拓宽。沿路有杨家桥镇、暨南新村等。

徐虹路

在徐汇区西北部。北起徐镇路,西南至本路286弄口。长701米,宽2~9米,车行道宽2~6米。1946年前筑,以徐镇路、虹桥路首字命名。沿路多为住宅。现已拓展为徐虹中路和徐虹北路。

曹杨路

在普陀区中部。南起曹杨路桥,北至桃浦路。长4638米,宽12~23米,车行道宽10.5~18米。1935年拓宽原有官路所筑,取曹家渡与真如两地首字命名为曹真路。1938年整修改道北通真如车站(今上海西站),1945年改名复兴路。1949年改名新马路。1950年以曹家渡、杨家桥两地首字改今名。沿路有工厂、仓库、停车场、工人文化宫、体育馆以及著名的曹杨新村等住宅区。

上海市新兴工人新村的代表——曹杨新村分期建设图

曹杨新村建成后不久的影像

斜土路

在市区南部,跨黄浦、徐汇两区。东起制造局路,西至漕溪北路。长5505米,宽10.0~29.0米,车行道宽8.0~14.0米。1914年筑,因东起斜桥南首,西至土山湾,以两地首字命名。沿路为工厂、住宅。此后又辟出斜土东路与斜土支路。

斜徐路

在原卢湾区中部。东起制造局路,西至瑞金南路。长1838米,宽9.0~20.0米,车行道宽7.9米。1914年沿肇嘉浜南岸筑路,因东自斜桥,西至徐家汇,故名。沿路原多为住宅、工厂。后由于肇嘉浜填埋筑路,斜徐路现已缩至很短的一段。

1929年上海市地图中标注的斜徐路和斜土路。斜徐路的大部现在已经成为肇嘉浜路的南半幅,只留一小段在其东头

淞沪路

在杨浦区北部。南起五角场,北至闸殷路。长1524米,宽18.8米,车行道宽14.6米。1922年始筑小吉浦至翔殷路,因规划至吴淞,故名。沿路有江湾体育场等,现今其南端以及成为五角场核心区域的一部分。

五角场及淞沪路北望

淞浦路

在宝山区陆境东部。东起吴淞公园,西至泗东路。长2382米,宽8.5~13米,车行道宽6.5~9米。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筑,东段名吴淞外滩马路、外马路、沿浦马路;西段名薀藻路。因处吴淞镇、黄浦江沿岸,20世纪50年代改名淞浦路。

淞滨路

在宝山区陆境东部。东起东浦路,西至淞滨支路。长1624米,宽16.5~37米,车行道宽10.5~15.2米。同济路以东段沿河小路原名南、北市河路。1980~1983年填市河筑路。1982年以地处吴淞镇,临近海滨公园(今吴淞公园),改今名。

彭江路

在原闸北区中部偏东。东起粤秀路,西至共和新路。长1004米,宽10~16米,车行道宽10.5米。1924年筑粤秀路至联义山庄路段,名联义路,后延至彭浦镇。因原路由彭浦镇至江湾,取两地首字改今名。

彭联路

在原闸北区中部。东起灵石路,西至彭浦镇。长1500米,宽3~8米,车行道宽2.4~4.4米。1929年筑,名彭江路。1958年共和新路向北延伸时,将西段以彭浦镇和原联义山庄的首字改今名。

喜泰路

在徐汇区南部。南起龙吴路,北至龙水南路。长1582米,宽7~16米,车行道宽7米。1946年筑,因路北端有喜儿庙,南端有泰山砖瓦厂,各取首字命名。

翔殷路

在杨浦区北部。东起军工路,西至五角场。长2975米,宽19~36米,车行道宽14.4~23米。1922年筑,因跨引翔、殷行两区(旧区名),故名翔殷路。1929年改名翔殷西路。1946年复名翔殷路。

翔殷路隧道已经成为上海市区中环快速路最重要的过江通道

漕宝路

在市区西南部,跨徐汇、闵行两区。东起漕溪路,西至七宝镇接淞沪公路。是市内通往松江、青浦等县的干道之一。长8220米,宽31~42米,车行道宽21米。1936年筑,以漕河泾、七宝各一字命名。沿路原有工厂、学校、医院等,现已经建成诸多大型居住社区。

肇周路

在市区西南部,原南市、原卢湾两区界路。北起万生桥路,南至徐家汇路。长917米,宽11.2~24.5米,车行道宽7~17.4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筑,因填肇嘉浜、周泾筑路,故名肇周路。1914年以法租界巡捕总监名改名蓝维霭路(Route du Capitaine Rabier)。1943年改名安徽路。1946年复名肇周路。沿途商住繁荣。

现今的肇周路仍旧保留这一些老式里弄社区以及众多市井美食

除上述路名外,市区还有一些起讫型路名诸如:大方弄(大境路—方浜中路)、中潭路(中山北路—潭子湾路)、广延路(广中路—延长路)等等,市郊也较常见,类似顾戴路,以顾司徒庙、戴家塘首字命名,而这两处实地都已湮灭了。其余众多不再赘述,欢迎补充。

资料:市方志办官方微信@方志上海

编辑:刘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记忆】魔都那些“摸不着头脑”的路名 TA们的故事你知道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于河南省长垣的路名 这些故事你知道吗?

关于河南省长垣的路名 这些故事你知道吗?

长垣,大道,路段,人民路,路名,博爱路,有一条,手机,见证,桂陵,市人民政府,城市,地方,印象中,这里有,各大,一环,万家百货,东方集团,兴盛街,向北,向南,建设路,富田花园,市城市管理局,市计生委,都会,维修手机,眼镜市场,龙山街

2015-06-09 #故事大全

文末有福利丨普陀这些有意思的地名 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

文末有福利丨普陀这些有意思的地名 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

普陀,道路,金沙江路,中山北路,普陀区,长征,地名,丹巴路,子长路,泸定路,中山路,四川,地区,马路,长风,刘志丹,毛泽东,为纪念,云岭西路,同普路,大渡河路,大渡桥,志丹路,延长西路,甘泉新村,上海,路名,云岭,云南,区间

2009-01-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魔都百年雕花楼免费开放 老上海的珍藏记忆 背后的故事令人寻味

魔都百年雕花楼免费开放 老上海的珍藏记忆 背后的故事令人寻味

雕花楼,杜氏,松江,爱女,魔都,后屋,家具,杜岭,女儿,上海,全市,古董,前楼,庭院,建筑,隔扇,余天成堂,杜怡,仓城,马勒别墅,一家人,三进,事业,剪纸,厨房,图案,基地,大气,大字,宅院

2017-10-02 #长篇故事

“我记得妈妈肚子里有好多泡泡”宝宝胎内记忆的秘密你知道吗?

“我记得妈妈肚子里有好多泡泡”宝宝胎内记忆的秘密你知道吗?

妈妈,孩子,记忆,肚子里,宝宝,松鹤,还记得,事情,萌萌,胎儿,时候,你知道吗,小女孩,救护车,肚子,记忆里,胎教,妈妈说,说出来,都会,太冷,情况,成年人,所有人,爸爸,洗澡时,血液,食物,些什么,反复地

2007-03-24 #小故事

明日之后 艾雅的记忆在哪里?艾雅的记忆讲的是什么故事你知道吗

明日之后 艾雅的记忆在哪里?艾雅的记忆讲的是什么故事你知道吗

艾雅,爸爸,记忆,你在哪里,小姑娘,爸爸在,百家号,多可,乖乖的,鸭鸭,佣兵,出处,坏人,备注,故事,成就,游戏,绿洲,好害怕,呜呜呜,不跟你,不是做梦,叔叔阿姨,你在那里,到一个,成就点,讲的是,做错了

2009-10-26 #故事会

「记忆」苏州河北岸这些有故事的仓库 你知道吗?

「记忆」苏州河北岸这些有故事的仓库 你知道吗?

仓库,四行仓库,新泰,怡和洋行,建筑,旧址,苏州河,上海,八百壮士,地图,公司,北苏州路,光复路,地址,货物,闸北区,合营,储运公司,优秀历史建筑,南苏州路,中心库,仓储业,企业,公私合营,商业,和记,名录,堆栈,垃圾,提篮

2007-12-27 #短篇故事

【记忆】上海交大的这三幢“文物级”建筑 它们的故事你知道吗?

【记忆】上海交大的这三幢“文物级”建筑 它们的故事你知道吗?

建筑,中院,交大,老图书馆,执信,布局,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图书,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平面,建筑风格,校友,募捐,设计,西文,上院,空地上,城市记忆,徐汇校区,文化,入口,历史,墙面,字形,山花,教学楼,手法

2014-03-23 #经典故事

英语单词总是边记边忘?这四个记忆方法你知道吗?

英语单词总是边记边忘?这四个记忆方法你知道吗?

单词,时候,速度,关系,英语,背单词,曲线,水缸,英语单词,记单词,艾宾浩斯,在背,心理学家,都会,从头开始,中都,人们,储水,关键在于,基础,同学,发挥作用,发音,小明,小妖精,实验报告,天后,字母组合,实验者,德国

2007-02-2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