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从《童年往事》出发 解析工业时代的一股清流——侯孝贤

时间:2010-07-20

他的影片有日式家庭剧的影子,并融入历史、政治、地理和人文等元素,使得侯孝贤影片风格自成一体

提示:本文共有 22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电影《童年往事》动漫海报

《童年往事》是侯孝贤电影生涯中的转折点,比较前两部影片,这一部的美学风格更立体、独特,而且影片所传达的情感更真实,它牵动着很多观众的心弦,叙事格局更完整。他的影片有日式家庭剧的影子,并融入历史、政治、地理和人文等元素,使得侯孝贤影片风格自成一体。有观众认为他的影片是工业化时代的一股清流,褪去苦难、哀愁和绝望的外壳,反而滋生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电影《童年往事》宣传海报

对于《童年往事》的评价,各大媒体和观众几乎都是好评一片,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8分,可见观众和影评人对侯孝贤电影风格的认可与喜爱。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人们投身于忙碌的生活与工作中,很难有那么一部影片能重新唤回观众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即使时代在发展,也不要忘记回归家庭生活,要把握时光、珍惜身边人。

导演侯孝贤

侯孝贤导演在业界评价颇高,他的电影美学风格影响了一大批知名导演,比如说贾樟柯、是枝裕和、王家卫、张艺谋等优秀影片导演。无独有偶,电影艺术的核心在于关怀世人,这是很多导演在拍摄时要追求的大格局和立意。但只有侯孝贤导演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电影以历史的厚重感与沉淀感,给人一种中庸、克制且理性的美感,使得观众与导演达成不言而喻的默契共识

祖母与阿孝

侯孝贤导演是一个睿智、理性的人,他懂得自己要追求的电影风格。他的电影镜头设计始终围绕着人物个性、场景变换,而不单单是笼统地说完一个故事即可:

在《童年往事》的开头,镜头的视角是阿孝所在的家庭,运用长镜头依次推出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们,却唯独缺了阿孝。

紧接着镜头映入祖母寻找孙子回家吃饭的场景,远镜头切入、拉长,将小镇居民生活场景为背景,增添了镜头的真实感。

此时镜头瞬间切入阿孝同小伙伴们玩弹珠的场景,随着人物的移动切至一颗大树下,由长镜头转换为近镜头,增加故事的想象空间。

关于大树的特写镜头出现了多次,一方面是导演为了展现人物活动场景的美丽,象征着生机活力,另一方面不同情节出现这一特写镜头,侧面暗示时间的悄然流逝。

祖母四处寻找阿孝

看侯孝贤导演的作品,是一种身心享受,他不主张冲击力的镜像语言,而是以柔和、平静的镜头设计为主线,因而给观众留下一种若有似无的距离美感,既不刻意地放大人物情绪,也不压缩角色情绪的转变,整个过程萦绕着挥之不去的哀伤,却没有一丝绝望的气氛

孩子们在电线杆下等掉下的废弃零件

这部影片值得称赞地方还在于多处富有时代内涵的特写镜头,如嘻笑打闹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玩弹珠、抽陀螺,他们在电线杆下抢夺废弃的零件,继而相伴回家,此处拉长镜头营造视觉美感。电影配乐采用钢琴曲与笛声,配合着情节推进缓缓展开。

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家常、吃甜蔗

阿孝是电影的第一视角,围绕阿孝的成长推进故事情节:阿孝是个喜爱耍小聪明的孩子,心眼不坏,时时被母亲批评。他的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的,此时的他并不懂得大人世界中的烦恼和忧愁,自在地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父亲的突然离世,为整个家庭蒙上灰色阴影,生活陷入困境。阿孝仍然成长着,他奔跑在阳光下,渐渐地大树上的影子也越拉越长。青春期是叛逆、懵懂的,阿孝有了喜欢的女孩,却保留着羞涩迟迟不敢接近。他不爱读书、考试作弊,欺负同学、挑衅老师,甚至被学校多次劝退,但这一切都没能改变他的性格。

阿孝冒雨买菜回家

母亲的离世彻底唤醒了阿孝,从大姐所读的信件里、母亲被腔癌折磨的剧烈咳嗽声中,他渐渐地懂得担当,失去母亲后,第一次感受到他在家庭中所肩负的责任。

细腻情感的表达通常需要借助细节展现

常年的黑眼圈和一封滴血的信纸,暗示生命的脆弱;

两张泛黄的毕业照,暗示时光的流逝;

冒着黑烟慢慢驶向远方的火车,暗示家的方向;

祖母玩芭乐,映射老人家的乐观等等;

电影中迷信色彩还映衬在一些台词处理上,如到交叉口去杀鸡、做银元到阎王那边用,猫诈尸等设计,使得电影文化背景丰富。

兄弟们站在一旁看入殓师整理祖母的遗体

烘托人物情绪通常可以借助台词、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展现

电影中母亲看病回家,在阿孝的搀扶下,弯着腰缓缓进入空间较大的卧室,此时并没有特写母亲的表情,只是从她的背影和话语中映射对阿孝的失望;

母亲去世后,阿孝第一次痛哭流涕,在哥哥阿忠眼里冷血无情的弟弟也会流泪,不禁扭头望了一眼,此处并未有特写;

当祖母死在家中,入殓师来帮忙收拾遗体时,看到老人身体的变化,又忍不住瞥了兄弟几个,暗示几个孩子的不孝;

电影开头阿孝藏了5元钱和成堆弹珠不翼而飞,阿孝想起只有那个飞驰而过的自行车小伙路过这里,至于后来是否寻找到钱,导演并不愿解释;

可见侯孝贤在铺垫细节时进行了仔细地选取,电影不必事无巨细,只要切中故事内核。

结语:《童年往事》记录了大多数人的童年故事,在遗憾中回忆过去,在失去后学会成长!

《童年往事》作为侯孝贤导演的代表作之一,成为后人学习的模板或范本,不少影评人表示对这部作品的肯定和褒奖。

从故事选材来看,侯孝贤选择平民阶层生活的描述,是独具人文主义和写实风格的凝聚;

从镜头语言和配乐设计来看,电影美学重在画面,人物活动的背景、场景是电影的架构的重要元素,导演坚持远镜头全景拍摄和近镜头表情特写,满足观众视听觉期待;

从台词设计和叙事手法上,兼顾地方乡土文化,融入传统文化信息,增添故事的有趣性,叙事自然流畅,情节铺展到位。

然而这种侧重于情感表达的影作,在世界观架构和写实题材的深刻性方面,还是缺乏一定的鉴赏性。

但是比较起同类型的影片,《童年往事》的确是不可多的典范,这部影片以人为叙事核心、以人物个性为展现重点,观众不需要深究主角童年经历、原生家庭与人生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只需要用心感受故事本身,就能在不经意间触动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童年往事》出发 解析工业时代的一股清流——侯孝贤”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全票通过!侯孝贤获第57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 第一反应要把奖金捐出

全票通过!侯孝贤获第57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 第一反应要把奖金捐出

侯孝贤,金马奖,电影,侯导,成就,悲情城市,作品,刺客,台湾,国际,奖金,编剧,聂隐娘,金马,台湾电影,好男好女,戛纳影展,电影美学,最佳导演,童年往事,电影学院,侯孝,电影导演,工作人员,电影人,我喜欢,全票,中国台湾,专文,人才

2012-03-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侯孝贤:我就是我

侯孝贤:我就是我

侯孝贤,导演,电影,父亲,片子,编剧,侯导,剧本,拍电影,侯父,朱天文,票房,邮差,恋恋风尘,台湾,城隍庙,结果,经历,镜头,辛树芬,合作,台湾电影金马奖,这部电影,儿子,个人,剧情片,场记,妈妈,观众,风格

2010-08-14 #经典故事

侯孝贤 依然相信真正的爱情

侯孝贤 依然相信真正的爱情

侯孝贤,聂隐娘,故事,红气球的旅行,咖啡时光,中国,传奇,剧情片,刺客,影片,海上花,爱情,工作,溜溜的她,等主演,讲述了,任侠,刘嘉玲,吉拉,多特,梁朝伟,李嘉欣,朱丽叶·比诺什,西波,里特,人和,个性,一家,东京,人物

2016-05-31 #故事会

拍摄非母语电影的亚洲作者导演:侯孝贤——《咖啡时光》

拍摄非母语电影的亚洲作者导演:侯孝贤——《咖啡时光》

女主角,侯孝贤,东京,作品,情节,细节,镜头,列车,场景,戏剧化,未婚先孕,风格,男主角,咖啡时光,极简,事实,全片,命运,女儿,影片,状态,氛围,日常生活,时间,父亲,父母,缘分,现代化,人物的情绪,无意中

2010-09-29 #长篇故事

《海上花》:侯孝贤镜头下的女人 总是那么迷离!

《海上花》:侯孝贤镜头下的女人 总是那么迷离!

海上花,王莲生,剧情,侯孝贤,黄翠凤,周双珠,张蕙贞,洪善卿,陶玉,整体,故事,原著,双玉,沈小红,罗子富,台词,场景,家书,情节,时间,粤语,对话,李漱芳,红和,主角,关系,吴语,发音,妈妈,宴会

2015-05-03 #故事阅读

短经典:风柜来的人 同名电影奠定侯孝贤江湖地位

短经典:风柜来的人 同名电影奠定侯孝贤江湖地位

小杏,锦和,阿荣,郭仔,父亲,美惠,母亲,哥哥,房间,姐姐,猴子,眼睛,阳台,地方,编剧,客厅,小孩,屋子,时候,哈利,颜焕,台北,感觉,窗户,老板,回家,朱天文,黄锦,把他们,看着他

2020-09-26 #故事大全

侯孝贤:想拍“张氏四姐妹”的故事 却找不到气质相符的演员!

侯孝贤:想拍“张氏四姐妹”的故事 却找不到气质相符的演员!

张武龄,四姐妹,张氏,姐妹,享年,张家,时候,昆曲,父亲,张家四,儿女,气质,候孝贤,叶圣陶,张树,沈从文,孩子们,一生,丈夫,保姆,古文,合肥,大家闺秀,导演,孩子,对子,时间,教育家,演员,教育

2014-03-20 #小故事

侯孝贤导演的这四部作品 其中《刺客聂隐娘》描写文艺的武侠故事

侯孝贤导演的这四部作品 其中《刺客聂隐娘》描写文艺的武侠故事

电影,侯孝贤,生活,刺客,场景,小男孩,时光,时代,服饰,穿着,绝佳,镜头,调度,戏里戏外,拉莫,里斯,阿威,在看,成一,都会,长河里,影视资讯,作品,习惯,主角,伸延,人生,前车,全片,剧本

2015-12-06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