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如何快速且正确的把握关门的时机很重要

时间:2010-07-30

意思也就是指弱小的敌军在面对强大的敌人的时候要采取对敌人四面包围,再聚而歼之的谋略

提示:本文共有 17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三十六计》中的“关门捉贼”,即关起们来捉偷偷摸摸进入屋内的盗贼。意思也就是指弱小的敌军在面对强大的敌人的时候要采取对敌人四面包围,再聚而歼之的谋略。这里面的“贼”指的是在战争或者竞争中那些善于偷袭的小部队,往往这些部队的特点是行动诡秘,并且行踪都是十分隐秘的。虽然这个小部队中的 人数虽然不对,但是却极具破坏性。作战方式也是乘着对方毫无防备或者防备松懈的时候,伺机行动。所以对于这种“贼”,并且要斩草除根,千万不能让它有逃跑的机会。但是这一计中的“贼”也不并意味着仅仅只能是人数不多的小部队,运用的得当就可以围歼对方的主力。

白起的雕像

关门捉贼这一计在《三十六计》中的原文是:“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里面的“剥,不利有攸往。”一语出自《易经·剥》卦中,意思为广阔无边的打的在吞没山。在《三十六计》终于引用此卦的意思是面对势力弱小或者数量比较少的敌人,要想方设法的去围困或者是歼灭它,而应该选择去急追或者远袭。关门捉贼实际山和“关门打狗”的意义有些类似,只不过将“关门打狗”中的“狗”换成了人。后来随着人们在生活中的小计谋用于金戈铁马的战争上,便衍生了非比寻常的意义。

长平之战的场景

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也是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在战国后期时候,秦国决定攻打赵国,后来秦军在长平受到了阻碍。当时长平的守将是著名的廉颇,廉颇见到秦军气势强盛,与其正面交锋只会吃力不讨好。于是廉颇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采用防守的作战方式,事实证明廉颇的选择是对的。秦军在和赵军相持了四个多月后,仍然拿赵军没办法。此时的秦王采纳了谋士范雎的建议,成功使用了离间计让赵王怀疑廉颇,于是赵王便调回了廉颇,改派赵括前往长平与秦军作战。等到赵括抵达长平后一改廉颇的坚守不战的作战方式,而主张与秦军正面交战。此时的秦将白起故意让赵括在与其交战的过程中尝到一点甜头,让赵军获得了几次小的胜利,赵括果然得意忘形并且派人前往秦军的军营里下战书。

长平之战的场景

赵括此种行为正中白起的下怀。在白起的指挥下秦军并分几路,在暗中形成了一个对赵军的埋伏圈。第二天赵括亲自率领四十万大军前往与秦军决一死战,并且在与秦军的几次交战中都胜利了,沉浸在喜悦之中的赵括丝毫没有意识到他已经中了白起的圈套。赵括亲自率领着军队追赶逃窜的秦军,一直追到了秦壁,但是秦军一直坚守不出,赵括也只能退兵。就在这时候赵括得知自己的后营已经被秦军占领了,就连粮道也被占领了。此时赵军已经被秦军包围了,这一围就是四十六天。赵括只得带兵突围,可惜还是失败了,最后赵括中箭身亡。四十万赵军全部被秦军杀光了,赵国从此战之后元气大损,一蹶不振。

战争的场景

在长平之战中,赵军就是被秦军关起门来要捉的贼。其实关门捉贼这一计和《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一计,含义十分明白,属于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的一计。关门捉贼的使用步骤也很简单,即想方设法将敌人引入圈套之后再关门,这里的关门意思也就是将敌人后方的退路截断,最后关门,将敌人抓住或者歼灭。这样的情况下,敌人就只能乖乖的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瓮中之鳖。其实关门捉贼这一计实际上也是一种巧记,可以利用敌人的弱小和孤立无援,也可以利用敌人自行闯入我方领地内,同时也可以利用我方自身的优势切断敌人的后路。

白起

在使用这一计的时候同时也要注意关门的方式和方法,什么时候该关门,该怎样关门都是一种技巧。要么抓准时机迅速的关门,让以及处于我方领地内的敌人没有逃脱的机会。要么就选择晚一点关门,等敌人完全进入或者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关门,让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但无论用哪种关门的方式都应该保证此时已经切断了敌人的后路,不然也是徒劳。

廉颇的京剧人物

此外也要避免“狗急跳墙”。要知道被关起来的贼一旦奋起反抗,其威力也是不可小觑的。所以在进行关门捉贼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包围敌人的圈套一定是敌人无法攻破的,以及“门”也要是敌人无法强制性的打开的,并且在任何环节里都没有漏洞和把柄的产生。最后还要注意不能等到敌人准备奋死一搏的时候再关门捉贼,而是要把握准确的史记,在敌人还没有成为亡命之徒的时候就捉住或者歼灭它。只有做到以上几点,关门捉贼这一计才能成功,否则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如何快速且正确的把握关门的时机很重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十六计关门捉贼的故事

三十六计关门捉贼的故事

黄巢,起义军,唐军,长安城,关门捉贼,长安,唐僖宗,凤翔,故事,百姓,代君,唐懿宗,唐军见,大齐,在长安,三十六计,关起门来,公元,建筑物,小偷,将士,小股,情况,才能,战术,成都,敌人,旧部,末年,经验总结

2009-03-30 #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之“混战计”——金蝉脱壳与关门捉贼

三十六计之“混战计”——金蝉脱壳与关门捉贼

毕再遇,金军,赵括,三十六计,原意,关门捉贼,原文,敌人,敌军,谋略,注解,秦军,羊腿,阵地,释义,战斗,军事上,典型战例,应用在,金蝉脱壳,白起,假象,伪装,中原,保存实力,兵士,关起门来,千军,外壳,友军

2016-11-07 #短篇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典故,范例,历代,全书,典籍,含义,精华,谋略,计策,锦囊,政治斗争,年代,专家,千百年来,兵学,为人处世,关门捉贼,军事,原貌,历史,古今,反间计,大成,史记,图片,奇书,少典,对策

2020-04-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典故,范例,历代,全书,典籍,含义,精华,谋略,计策,锦囊,政治斗争,年代,专家,千百年来,兵学,为人处世,关门捉贼,军事,原貌,历史,古今,反间计,大成,史记,图片,奇书,少典,对策

2020-04-24 #故事会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典故,范例,历代,全书,典籍,含义,精华,谋略,计策,锦囊,政治斗争,年代,专家,千百年来,兵学,为人处世,关门捉贼,军事,原貌,历史,古今,反间计,大成,史记,图片,奇书,少典,对策

2020-08-23 #故事大全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典故,范例,历代,全书,典籍,含义,精华,谋略,计策,锦囊,政治斗争,年代,专家,千百年来,兵学,为人处世,关门捉贼,军事,原貌,历史,古今,反间计,大成,史记,图片,奇书,少典,对策

2020-08-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演义》的三十六计是哪三十六计

《三国演义》的三十六计是哪三十六计

诱之,三十六计,伪作,太阳,太阴,少阴,用者,云雷屯,周则意,刚决柔,全师避,其道,其力,利其,利其静,师中吉,承天宠,童蒙求,解其体,阴在阳,阳乖序,阴之媒,在所,下泽,中生,不虞,主机,刚中柔外,关门捉贼,刚柔

2020-08-23 #故事大全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谋

诱之,伪作,太阳,太阴,少阴,用者,周则意,云雷屯,刚决柔,全师避,其道,其力,利其,利其静,师中吉,承天宠,童蒙求,阴在阳,解其体,阳乖序,阴之媒,在所,下泽,中生,不虞,主机,刚中柔外,关门捉贼,刚柔,劲旅

2020-08-2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