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道德经:孔子贵仁 老子“不仁” 谁的境界高?

时间:2010-08-18

故儒家容不下道家,儒道相争持续了二千多年

提示:本文共有 14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小编的最大动力!

大家都知道,孔子贵仁,而老子尊道贵德,反对仁义。故儒家容不下道家,儒道相争持续了二千多年。许多中国人也因为长期受儒教文化的影响,认为道德经反对仁义,故对道德经的话困惑不解,读不懂道德经,也排斥道家。

小编认为,学习道德经不可管中窥豹。不错,老子反对仁义,只是认为仁义在道德面前是渺小的。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如果您仅仅这样就认为,老子是“无情”的,”残忍“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老子贵“慈”,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可见“慈”乃是老子三宝之首。那么“慈”和“仁”的区别是什么?小编认为,慈是大爱,博爱,爱万物(人也是万物之一),爱天下人,慈不但爱自己人,也爱外人。慈不但爱“人”,还爱“物”,爱一切动植物,爱一切生命。而仁是小爱,是偏爱,仁只爱自己人,不爱外人,仁只爱“人”,不爱“物”,认为人是高贵的,动物是卑贱的。

那么什么是自己人,什么是外人?自己人是自己的亲朋好友,自己的身边人,自己的族人,自己的同胞。外人是相对于自己来说的陌生人、外族人,外国人。所以说,慈是公平的,公正的,无私的。仁相对慈来说是不公平的,不公正的,偏私的。慈是属于天下,仁属于天下的一部分,所以慈高于仁。

所以,在老子眼里,无贵无贱,无亲无疏,没有三六九等,生存是每个人、每个物种、每个生命的基本权利。美与丑、善与恶没有明确的界限,故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所以老子不但爱天下人,也爱一切生命,他是坚决反对人类为了娱乐而狩猎,乃至导致物种灭绝,反对竭泽而渔。“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在孔子眼里,有贵有贱,有亲有疏,分三六九等,有君子和小人。君子和小人有明显的界限。故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贵“慈”的的国王,他是热爱和平的,是坚决反对战争的,战争只是为了保卫国家而不得已才打仗,但绝不会滥杀无辜。贵”仁“的国王,他虽然热爱自己的子民,但他未必热爱和平,他可能”好战“,”种族歧视“,喜欢对别国发动战争,屠杀无辜的百姓。而战争的结果反过来又让自己的国人蒙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贫穷饥饿。大家都知道成吉思汗,有人说他很伟大,因为他征服了很多国家。成吉思汗非常爱自己的族人,可是他为了征服天下,每攻下一城,便下令屠城,所到之处,尽皆白骨。所以可以说成吉思汗“仁”,但不能说他“慈”,成吉思汗不是“有道”之人,何谈“伟大”?

其实,道德经有一句话是肯定“仁”的,曰:与善仁,意思是与朋友相处应“仁爱”,“互敬互爱”。但在治理天下时,就应舍小爱,行大爱,应抛弃“仁”,施行“慈”,故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说的“不仁”,就是慈,不偏不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如果治理天下还讲“仁”,那就容易“不知不觉”偏爱宠信自己的家人朋友,宠信自己的身边人,亲近、容易接近自己的人,而忽视了那些不容易接近自己的人,那些黎明百姓。这就为那些狡猾奸诈、心术不正的奸臣小人提供了阿谀奉承,拍马逢迎、邀功请赏提供了机会,对国家是不利的。

好了,您对此有什么意见呢?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相关阅读:

秦朝后中国拿得出手的三个朝代,建国都离不开道家的辅佐

老子为什么要写下道德经?老子传的是什么道?

道德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记住这句话就不会轻易上当吃亏

九阴真经与道德经:为什么大家都想要九阴真经,却忽视道德经

家长如何管理教育孩子?道德经说的四类家长,您属于哪一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道德经:孔子贵仁 老子“不仁” 谁的境界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文看懂儒道人生哲学 孔子贵仁 老子贵柔 庄子逍遥游!

一文看懂儒道人生哲学 孔子贵仁 老子贵柔 庄子逍遥游!

庄子,孔子,老子,游戏,心灵,心态,中国人,爱人,人生,仕途,儒家,精神,执着于,道家哲学,和庄,游戏人生,东西,世界,人生观,仁学,价值观,关系,哲学,境界,核心,灵魂,生命,物欲,道路,道家

2014-01-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孔子跟老子的境界 从“以德报怨”就能看出 两者有差距

孔子跟老子的境界 从“以德报怨”就能看出 两者有差距

以德报怨,孔子,意思,老子,德行,观点,含义,方法,分析,报怨以德,不一样,境界,个人,人行,单方面,制服,名家,古人,善者,感觉,行为,道德经,为大家,很多人,用自己,老子说,战则胜,渡人,一切众生,万物

2014-10-30 #故事阅读

《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没想到孔子与老子还有这样的故事

《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没想到孔子与老子还有这样的故事

孔子,老子,境界,道可道,非常道,万物,君主,真理,老子说,稀饭,先生,六经,天地,状态,生死,知识,规律,道德经,道理,非常熟悉,这句话,事物发展,意思是,指的是,和实,真我,很久了,个人,业绩,乌鸦

2008-03-21 #经典故事

同为思想家 孔子和老子谁的思想境界更高?仅用一句话便可分高下

同为思想家 孔子和老子谁的思想境界更高?仅用一句话便可分高下

孔子,老子,主张,思想,创始人,思想境界,看法,以直报怨,以德报怨,儒家,以德报德,局面,学识,思想家,春秋时期,核心,统治者,答案,道德经,问题,这句话,道家学派,于老子,仁斯,子曰,屈伸,成龙,高邈,三生万物,章里

2012-01-30 #小故事

孔子提出以礼治国 老子强烈反对!列出了两大理由来否定它

孔子提出以礼治国 老子强烈反对!列出了两大理由来否定它

老子,孔子,老子说,智慧,标签,规定,开端,思想,行为,道德经,韩非子,国家,境界,家庭,忠臣,条理,法家,理由,看法,祸乱,社会,老百姓,观点,道理,问题,出了问题,才会有,理论上,国之福,智治国

2017-07-15 #故事会

老子是哲学家兼诗人 孔子是教育家兼伦理学家

老子是哲学家兼诗人 孔子是教育家兼伦理学家

老子,诗歌,哲学,道德经,孔子,境界,散文,论语,第一人,老师,宇宙,上原,中国,哲学思想,哲学家,学生,学者,托名,文学作品,著作,韵文,于伏羲,其诗,冯友兰,周文,诗哲,道可道,黑格尔,伦理学家,三生万物

2010-02-27 #短篇故事

老子是孔子老师 为何老子的道德经 却传给了尹喜?

老子是孔子老师 为何老子的道德经 却传给了尹喜?

老子,王子朝,孔子,藏书,道德经,周敬王,尹喜,单氏,楚国,周易,晋国,威胁,南阳,周敬,庄子,王子猛,太子,代表,函谷关,原因,官方,思想,政治,政局,王子,观点,老聃,诸侯,资料,风云

2009-12-02 #经典故事

老子接见孔子:《道德经》大道与《论语》人道

老子接见孔子:《道德经》大道与《论语》人道

孔子,老子,道德经,论语,奇书,弟子,世界,孟子,朱熹,人和,中国,人文主义,中庸,大学,学问,尊称,思想,春秋时期,正义,言行,研究,人类社会,社会中,道德真经,何晏,刘宝楠,周游列国,在真,唐太宗,唐高宗

2010-07-12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