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初二语文期末复习——成语专项

时间:2010-08-22

正确使用: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敌人阵地

提示:本文共有 22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初二上册语文课本常考成语逐篇课文整理

《消息二则》:

1. 摧枯拉朽:这里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正确使用: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敌人阵地。

2. 锐不可当(dāng):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正确使用: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飞天”凌空》:

1. 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同“敛声屏气”。

正确使用:三十万军民敛声屏息地倾听领袖的庄严洪亮的宣告。

2.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正确使用: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间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

3.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正确使用:今日得闻这番议论,如梦初醒,如病初愈,真是万千之幸。

《一着惊海天》:

1.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正确使用:很多社和组只利用了一部分救济款作资金甚至是白手起家的。

2.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正确使用:王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殚精竭虑,废寝忘食。

《藤野先生》:

1. 正人君子:指品行端正的人,有时也用来讥讽假装正经的人。

正确使用: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 深恶(wù)痛疾:深:表程度高,非常,极其的意思;恶:厌恶;痛:深切地;疾:痛恨。痛疾 : 深切地憎恨

厌恶、痛恨到极点。

正确使用: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4. 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正确使用: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5.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正确使用: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回忆我的母亲》:

1. 任劳任怨:意思是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正确使用:这个洞任劳任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

2.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正确使用: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列夫·托尔斯泰》:

1.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显得很突出。

正确使用: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一般。

3. 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正确使用:我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着这位大师的接见。

4. 诚惶诚恐: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惶恐不安。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正确使用: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5.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正确使用:言行给人的影响如蜻蜓点水,行动给人的影响才能入木三分。

《背影》: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触目,视线接触到。伤怀,引起伤感的情绪。

正确用法: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正确用法: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白杨礼赞》:

妙手偶得:语出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正确用法: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砥:质地较细的磨刀石。

正确用法: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暗暗的生长。滋:生长

正确用法: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

《中国石拱桥》:

惟妙惟肖: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正确用法:这些石刻狮子千态百状,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无与伦比;绝:没有。伦:同类。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正确用法:桥的施工技术巧妙绝伦。

《苏州园林》:

胸中有丘壑:丘:山丘;壑:山沟。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

书上: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正确用法:或者是 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因地制宜:意思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正确用法: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别出心裁。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正确用法: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别出心裁。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正确用法:有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实在太夸张了。

5.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正确用法:设计师别具匠心地雕琢了一只凤凰。

6. 重峦叠嶂:(chóng luán dié zhàng),重重叠叠的山峰。

正确用法:看着这重峦叠嶂,他突然害怕了。

《梦回繁华》:

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踵,脚后跟。

正确用法:街上行人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人、车等)往来不断,前后相接。

正确用法: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自成一家:在某种学问上或技艺上有独创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正确用法:颜真卿的书法端正严谨,自成一家

长途跋涉:指路途遥远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正确用法:他们长途跋涉,不畏艰险去西天取经。

车水马龙:意思是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正确用法:在这个车水马龙的城市,我迷失了自己。

八上语文期末冲刺复习字形、文言文题整理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冲刺复习八上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一)2016年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中考语文复习专项——古诗分类及真题演练2017年济南中考语文真题及解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初二语文期末复习——成语专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生字专项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生字专项

横折,若夫,答案,戴帽,年龄,俘虏,僧人,保姆,屏障,小艇,家禽,喉咙,发怔,匹夫,媒体,大夫,夫子,夫人,沙漠,栽花,手腕,挂挡,拇指,抓挠,拟声词,楷模,棉袄,桅杆,水泊,码头

2012-04-09 #经典故事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如何复习?这份阅读+写作专项习题 必做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如何复习?这份阅读+写作专项习题 必做

下册,语文,字词,孩子,文档,习题,下学期,主页,同学们,内容,多音字,基础知识,头像,成绩,得分,文末,文章,生词,期末考试,步骤,标题,练习题,私信,重难点,重点,难度,上学期,语文期末,不认识,不理想

2010-08-14 #故事会

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看拼音写词语专项练习 语文老师暖心整理!

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看拼音写词语专项练习 语文老师暖心整理!

拼音,复习资料,词语,知识,语文期末,语文老师,小学,作用,各年级,孩子,头像,家长,打印稿,智慧,文末,方式,私信,老师,语文学,语文,试卷,阶段,重点,高年级,助推,考试,低年级学生,一把钥匙,夯实基础,基于此

2012-11-19 #长篇故事

一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写话》期末专项复习 家长:太及时了!

一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写话》期末专项复习 家长:太及时了!

孩子,句子,训练,下册,语文,时候,老师,口语交际,通知,礼貌用语,事情,内容,对方,时间,词语,期末考试,图画,地点,小题,小学生,序号,题意,干干巴巴,上干,人物,仔细观察,作用,全文,写法,判断能力

2010-03-05 #短篇故事

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看拼音写词语专项练习 同学们速速打印

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看拼音写词语专项练习 同学们速速打印

拼音,学生,同学们,屋顶,字母,打印稿,词语,教具,老师,教师,速速,趣味,语文期末,读写,倒影,任务,主动性,发音,各年级,图片,复习资料,头像,房屋,意思,家长,教学,效果,知识,教学效果,深刻印象

2013-09-20 #小故事

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看拼音写词语专项练习 同学们速速打印

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看拼音写词语专项练习 同学们速速打印

拼音,学生,同学们,屋顶,字母,打印稿,词语,教具,老师,教师,速速,趣味,语文期末,读写,倒影,任务,主动性,发音,各年级,图片,复习资料,头像,房屋,意思,家长,教学,效果,知识,教学效果,深刻印象

2013-09-20 #小故事

二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 好好打印一份练 期末考试成绩不会差!

二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 好好打印一份练 期末考试成绩不会差!

学生,教师,打印稿,试题,考试,训练,解题方法,期末考试,成绩,充分利用,好坏,各年级,头像,复习资料,家长,思路,成效,才能,教学,文末,方式,知识,私信,老师,试卷,语文阅读,只有在,个阶段,另一种,总复习

2012-09-30 #经典故事

「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进行时」专项练习2——看拼音写词语

「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进行时」专项练习2——看拼音写词语

老师,重点,本学期,考试,下册,知识点,学生,孩子,词语,进行时,资料库,语文期末,思维导图,专题,主题,基础知识,单元,图片,古诗,基础,字词,拼音,家长,宝典,应用题,方式,知识,盲区,生字,系统

2017-12-2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