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之南北朝总结(四)胡汉混一

时间:2010-08-26

比如匈奴,又比如契丹、党项,还比如北朝的统治民族鲜卑

提示:本文共有 16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有个困扰了很多历史爱好者和人类学家的问题——中国历史上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民族,现在都到哪里去了?

且不说上古时期的那些犬戎、东夷,就说秦汉以后,有很多民族至今已难觅踪迹。比如匈奴,又比如契丹、党项,还比如北朝的统治民族——鲜卑。

鲜卑这个民族,说起来真的是和汉人渊源不浅。在东汉末年,匈奴势力已经势微的时候,鲜卑人在辽东方向开始崛起了。汉末魏初,鲜卑部族还涌现出一位杰出的部落领袖——轲比能。

对于曹魏而言,轲比能绝对是个比蜀汉和孙吴更难对付的对手。曹操在世的时候,就曾派曹彰收拾过他;随着曹操、曹丕的相继去世,轲比能又在草原上重整旗鼓,甚至与蜀汉结盟准备夹击曹魏(与《三国演义》中“安居平五路”的剧情恰好相反)。

诸葛亮去世后次年,曹魏终于出手,派去刺客深入到鲜卑内部刺杀了轲比能。逼得中华正朔王朝做出此等行径,轲比能堪称一代人杰。

此后鲜卑诸部落重新陷入了混战,并在西晋时期形成了三股势力——段部鲜卑、宇文鲜卑和慕容鲜卑。其中段部鲜卑和刘琨相爱相杀,其首领段匹磾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以晋朝大臣自居;宇文鲜卑在和慕容鲜卑的战争中落败,使得慕容家族成为了四世纪中后期东北及华北地区的主人。

然而最后脱颖而出的,却并不是这三者,反倒是在此前一直相对默默无闻的拓跋鲜卑。在前秦覆灭后的各民族复国运动之中,拓跋珪带着代国旧部一路栉风沐雨,披荆斩棘,最终建立了北魏帝国。

而在经历了近两百年的风风雨雨以后,在隋唐盛世到来时,我们却发现,“鲜卑”这个族裔,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这个曾经影响了华夏数百年的民族,就这么神秘的人间蒸发了。

当然,平白无故抹去一个民族是不太可能的,尤其是这样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民族。而鲜卑的消失,和其他民族的消失又不同——因为它是融入到中华大家庭里去了。

请看下面这份名单——尉迟敬德、封常清、元稹、折赛花、呼延赞、万俟卨、元好问。这些唐宋时期赫赫有名的文人武将,在他们的民族一栏统统填着“汉”。可单单从他们的姓氏来看,你就知道并不简单。

元氏是拓跋家族的改姓,这一点无可厚非,元稹和元好问也承认自己是鲜卑后裔;尉迟、呼延和万俟也是鲜卑大姓,自不必言。比较难理解的,是封常清和佘赛花。

封姓虽然中华古已有之,但是更多的是来自于鲜卑汉化过程中贲氏改姓而来,封常清就很有可能来自于这一支;而佘赛花的历史原型——折赛花,就更加确信无疑是鲜卑折兰氏的后裔了。

在这里,历史就变得非常有趣了——且不说为唐朝开疆拓土的尉迟恭和封常清,就说折赛花和呼延赞:折家在北宋年间一直担任着西北边陲的防御任务,可谓满门忠烈;呼延赞更是北宋开国名将,甚至在身上纹了“赤心杀贼”四个字,堪称北宋版的“精忠报国”。他们和他们子孙的故事,更为后人所演绎传唱,成为爱国典范。

遥想当年,桓温在攻克洛阳时,曾经咬牙切齿道: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而如今,那些被视作乱华之人的夷狄之后,却成为了为了汉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民族英雄。细细想来,岂不有趣?

其实,消失的又何止是一个鲜卑族?参与五胡乱华的民族其实并不止五胡,其他诸如高车、丁零、仇池等民族,更是早早地跟随着历史的长河中,奔腾向民族大融合的大海之中。

同样的,汉民族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了深刻地影响。不说那些高屋建瓴的文化、宏观经济层面的问题,只说衣食住行——从胡床到板凳,从汤饼到面条,从被视作胡乐到成为中华传统的琵琶,哪一项不是“胡人”带过来的?

胡汉混一,兼容并蓄,这是北朝乃至隋唐能够屹立不倒的基础;苟且偷安,拒绝融合,这是南朝衰败的内部规律。这一点,无论古今中外,都概莫能免。朱子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诚乃金玉良言。

当然,融合不可能是一片安静祥和的。当孝文帝为了推进改革,不惜废杀自己的太子的时候,就意味着这场大融合不可能不沾上鲜血。而在六镇起义以后,在中国的北方,又掀起了一阵以尔朱荣为首的“反汉复胡”的热潮。

那么,这场轰轰烈烈的“开倒车”运动,最终又为何会失败呢?咱们下回再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之南北朝总结(四)胡汉混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

颜之推,高洋,家族,江陵,皇帝,俘虏,家训,秘书,颜氏家训,宇文赟,颜之仪,高纬,后世,历史,关系,君臣,地方,子孙,师傅,才华,时候,文人,晋阳,正史,礼遇,研究,使得他,因为他,将自己,这使得

2015-06-14 #故事大全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

庾信,萧绎,江陵,哀江南赋,时候,王褒,建康,文章,骈文,部队,于谨,庾氏,庾肩吾,萧纲,另一位,关系,台城,外交,时期,文学史,宫体诗,官职,指挥官,文坛,文学家,流量,父子,防务,颜值,代武

2016-08-22 #经典故事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

高湛,高纬,侄子,李皇后,儿子,高孝瑜,高孝琬,高澄,高百年,弟弟,皇帝,高洋,哥哥,阿叔,斛律光,李商隐,高演,二哥,和士开,女儿,女性,尼姑,方式,老婆,重臣,有关,最接近,这件事,可想而知,冯小怜

2012-12-11 #故事会

历史书以外的历史:占正史一半篇幅的魏晋南北朝 为什么那么乱?

历史书以外的历史:占正史一半篇幅的魏晋南北朝 为什么那么乱?

历史,史书,正史,魏书,时期,北史,时候,两晋南北朝,南齐书,南史,史料,后世,真相,人物志,作者,史记,对方,晋书,特点,立场,资治通鉴,司马光,宇文赟,萧子显,魏收,人物,北齐书,客观,时人,方式

2018-02-26 #故事大全

来自两晋南北朝的成语典故

来自两晋南北朝的成语典故

杜预,晋书,刘琨,祖逖,武帝,吴国,四书五经,天下,封赏,恶声,时期,时代,朝廷,竹子,百姓,两晋南北朝,貂不足,势如破竹,迎刃而解,司马炎灭,华林园,司马炎,司马伦,孙吴,惠帝纪,晋惠帝司马衷,晋惠帝,晋武帝司马炎,费多,貂蝉

2020-09-03 #长篇故事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故事——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故事——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公元,三国两晋南北朝,史称,政治,中华少年,圆园,袁都,刘备,曹操,诸葛亮,人生,人物,政权,朝代,洛阳,汉族,目录,影响,统一,两汉,传世藏书,代魏,从公,关羽,刘琨,刘宋,刘裕,吴遥,吕蒙,周瑜

2020-09-06 #小故事

两晋南北朝之匈奴崛起

两晋南北朝之匈奴崛起

刘渊,司马颖,晋朝,洛阳,鲜卑,司马炎,公元,匈奴,天下,山西,晋阳,部下,刘曜,刘琨,司州,司马腾,王浚,中原,兄弟,养子,建议,时期,洛阳城,抵抗,傅咸,晋武帝司马炎,单于,司马氏,司马越,子刘

2012-05-06 #故事大全

两晋南北朝16国后赵:石虎

两晋南北朝16国后赵:石虎

石虎,皇帝,石宏,石红,宫女,石斛,时候,信都,天子,乱世,天王,皇太子,老百姓,相国,宝剑,人马,大哥,大伙,大臣,房子,文武,羌族,脑袋,行为,谶语,石季龙,为什么呢,就知道,还不如,那我就

2013-06-29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