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老北京文化:传统工艺雕漆的兴衰史 以及鼻烟壶的故事

时间:2010-08-30

一般的漆器的工艺主要是把漆涂在漆胎上或是在漆器上刻花之后再涂一层漆

提示:本文共有 26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雕漆属漆器的一个品种,在工艺上与一般的漆器又有所不同。一般的漆器的工艺主要是把漆涂在漆胎上或是在漆器上刻花之后再涂一层漆。而雕漆则以雕刻为主要工序,其工艺是把天然漆料涂在漆胎上,涂一层晾干一层,然后再涂一层,层数少则几十多则三五百,等达到一定厚度后,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精美的花纹。雕漆工艺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在京城,雕漆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齐名,被誉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之一,其主要特点是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由于色彩的不同,雕漆又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和“剔犀”之称,其中“剔红”为雕漆的代表。

雕漆和其他的传统工艺一样,也有其历史,据史料记载,雕漆工艺发源于唐代,兴于宋朝、元朝,盛于明朝、清朝,横跨五个朝代,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我国目前仅存的一部历史漆书《髹饰录》里记载,雕漆在唐代就有,当时以“剔红”为主,多是象木刻印版似的、花纹与红色锦地平齐的做法,雕法古朴可赏。此外,在唐代也有“剔黑”、“剔黄”“剔绿”等。到了宋、元时期,雕漆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有了刀法藏锋不露、磨工圆滑的风格。宋代雕漆器有少量传世,据《遵生八笺》里记载:“宋人雕红漆器,如宫中用盒,多以金银为胎。”元代出现了两名有名的漆工张成和杨茂,他们的作品是元代雕漆风格的代表,并对后代雕漆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至今,故宫博物院及国外都收藏有两位雕漆巨匠的作品。明、清两代是雕漆艺术极大发展的历史时代明朝时期,雕漆工艺发展得非常快,是雕漆艺术成熟的时期,以明朝永乐、宣德两个时期为最盛,出现了好多技艺高超的名匠。明朝统治者在永乐年间在北京建立果园厂,集中了全国各地雕漆艺人,专门为宫廷制造雕漆工艺品。不仅生产的数量很大,而且在技艺制作上在宋、元风格的基础上,也有了创新提高。当时的雕漆制品朱红含紫,稳重沉着;制胎则以木胎、锡胎为主;图案方面也多元化起来,有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题材;刀法流畅,藏锋清楚,雕刻工细,表现形象生动。

可以说明朝的雕漆为雕漆工艺在北京地区发展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工艺上都超过了前朝。到了明代末期,雕漆制作开始萎靡,清初,才又开始兴盛起来。清代雕漆制造达到极盛时期是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曾亲自为一些雕漆制品策划、审定、题字。当时的雕漆制品品种非常丰富。与明朝的雕漆制品相比,清朝的雕漆的图案除了山水人物、花卉鸟兽,还有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而且在构图上绵密多层次,有严谨、精致、华丽的特色。到了清朝末期,由于政治动荡,经济衰退,使雕漆制造一度中断,据清宫档案记载:光绪二十年为筹办慈禧太后六十岁寿日所需雕漆器已经“无匠造办”。

由于清朝宫廷里还需要雕漆制品,光绪三十年(1904年),几乎失传的雕漆艺术又开始发展起来,北京出现了中国现代商品雕漆的第一个制造作坊一北京“继古斋”。北京“继古斋”的艺术家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将清代雕漆的风格继承下来,并有了一些提高,刀法棱角清晰,题材以花鸟龙凤、山水人物、吉祥图案为多,使雕漆工艺更加丰富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后,雕漆发展有了更好的环境,在发展和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雕漆艺术家。小小鼻烟壶,释放大魅力提到鼻烟壶,不少人就会联想到价值连城的艺术品。那么,鼻烟壶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简单说,就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现在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

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技艺于一身,采用瓷、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康熙、乾隆年间闻鼻烟风行一时,朝野上下皆嗜鼻烟,几乎视为第二生命。现在,鼻烟壶的爱好者也有很多,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好多人都在谈论,研究、收藏、玩赏它。小小的鼻烟壶,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呢?好多吸鼻烟的习俗,源自印第安人。大约在14世纪,意大利人用精选的烟叶、掺入薄荷、冰片等药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陈化多年而生产商业化的鼻烟。汉人吸鼻烟始于明代当时只有广东一个地方有吸鼻烟的,到了康熙时期,康熙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携带大量的鼻烟和盛装鼻烟的玻璃瓶。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常以鼻烟赐赏王公大臣,渐渐地吸鼻烟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西方诸国相率进贡鼻烟和玻璃制的鼻烟瓶。鼻烟壶,在最初作为盛烟容器进入中国时,并不称为鼻烟壶,只是内壁没有磨砂的透明玻璃瓶,没有图案,而且数量非常少,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聪明的工艺匠便用各式各样的材料来制作精巧的鼻烟壶,并用特制的微小形画笔,在透明的壶内绘制图案。最初只是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比如龙、凤和简笔的山水、人物等,后来艺人们用铁砂和金刚砂加水在鼻烟壶的内面来回地摇磨,使鼻烟壶的内壁细腻而不光滑,容易附着墨色,制作了很多比较精细的精美的鼻烟壶。

再后来,内画鼻烟壶发展为诗书画并茂的艺术精品,并通过欧洲商人、罗马教皇的使节、各国的使节和传教士、官员们逐渐流传到国外。关于内画鼻烟壶的出现,还有一个传说。乾隆末年,一位京外的小官吏进京办事,这个人非常正直,为官清廉,希望通过正常的途径而不是通过贿赂的方式把事情办了。谁知等了很长时间但他的事仍一拖再拖。这时,地方小官吏的盘缠已经用尽,没有办法只好寄宿在京城的一所寺庙里。他有好吸鼻烟的习惯,当玻璃鼻烟壶中的鼻烟吸完的时候,他便用烟签去掏挖壶壁上粘有的鼻烟。这样,在鼻烟壶的内壁上就形成许多的划痕。寺院里的一个和尚把这一现象看在了眼里,便用竹签烤弯削出尖头,蘸上墨在透明的鼻烟壶的内壁上画上图画,就此这种奇特的画就诞生了。

那么鼻烟壶作为传统的工艺品,除了欣赏把玩、收藏,还有其他的什么作用呢?刚才已经说过它里面所装的东西是鼻烟而鼻烟的成分里有优质的烟草,还有其他一些药材,所以鼻烟壶有提神醒脑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清雍正、乾隆时期嗅闻鼻烟和持有高档鼻烟壶成为炫耀身份和夸耀财富的标志。清代末期,又出现一种精美的内画,工艺技法变化无穷,各色精品美不胜收,这时,鼻烟壶在社交活动中又可作为互相馈赠的礼品。当今内画鼻烟壶的大家有四派,这四派均起源于北京,其中京派历史最为悠久,诗书画印并茂是京派艺术风格。还有能够利用瓷器上用的釉彩在鼻烟盒的内壁上作画的鲁派,还有冀派,其内画的艺术特点是造型准确、风格典雅,还有发展比较晚的粤派,以艳丽的色彩和装饰风格被人所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老北京文化:传统工艺雕漆的兴衰史 以及鼻烟壶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蝙蝠有何罪?传统工艺里的蝙蝠

蝙蝠有何罪?传统工艺里的蝙蝠

蝙蝠,寓意,青花,五福,寿山福海,纹饰,矾红彩,口径,吉祥,工艺,珐琅,造型,五蝠捧寿,吉祥物,清宫,谐音,雕漆,乾隆,形象,开光,时期,衬衣,故宫博物院,洪福齐天,写实,图案,圆盒,大清,风格,鼻烟壶

2020-07-16 #短篇故事

蝙蝠有何罪?传统工艺里的蝙蝠

蝙蝠有何罪?传统工艺里的蝙蝠

蝙蝠,寓意,青花,五福,寿山福海,纹饰,矾红彩,口径,吉祥,工艺,珐琅,造型,五蝠捧寿,吉祥物,清宫,谐音,雕漆,乾隆,形象,开光,时期,衬衣,故宫博物院,洪福齐天,写实,图案,圆盒,大清,风格,鼻烟壶

2020-07-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民间手工艺大师展示传统技艺 走近工艺大师 聆听背后故事

民间手工艺大师展示传统技艺 走近工艺大师 聆听背后故事

剪纸,古琴,胡亚,杨启慧,时间,技艺,技能,作品,图案,市民,记者,张怡,云南,传习馆,传统,创意,剪纸作品,古典音乐,大师,展台,小时候,才能,教师,文化,曲子,特点,过程,便开始,刚开始,非遗传承人

2020-08-17 #小故事

中秋衣服定制 当传统节日遇上传统工艺!

中秋衣服定制 当传统节日遇上传统工艺!

刺绣,绣品,定制,工艺,极简,历史,四大,时尚,服装,针法,针迹,设计,丝网印,国帝,金风,月圆,装饰布艺,诗意,时节,上中,专业,农历,习俗,传统节日,企业,创意设计,恰值,古埃及,思念亲人,图案

2013-10-14 #小故事

传统工艺中的故事

传统工艺中的故事

篆刻,阴刻,李贽,林则徐,青铜器,玉器,篆书,笔画,乾隆,乐天,卓吾,姚安,田黄,福州人,隆皇帝,北京故宫博物院,成双,中国,上自,精神,国粹,代表,云南,南京,印文,印章,文化,寿山石,文人雅士,庶民

2020-09-03 #经典故事

380余展品讲传统工艺振兴故事

380余展品讲传统工艺振兴故事

展区,设计,崇明,土布,传统,中华世纪坛,双耳,展厅,城市,时尚,日用,民生,百工,造型,银壶,剪纸艺术,德化白瓷,体旋,李洋,陶青,赵希岗,北京国际,现代风,本报讯,专题,一侧,一体,中国,主题,乡村

2011-02-10 #小故事

中国传统手工艺:糖人的故事

中国传统手工艺:糖人的故事

糖人,造型,吹糖人,画糖人,内容,形象,技艺,糖料,饴糖,人物,手工艺,戏剧,故事,方法,样式,淀粉,糖果,中华传统,制作过程,杜甫,多施,多来,盛于明,麻婆子,民间艺人,花鸟鱼虫,中华文化,主题,人人有责,蜜甜

2018-01-15 #短篇故事

有声小说 传统手工艺兴衰故事7集

有声小说 传统手工艺兴衰故事7集

手工艺,故事,技术,李凯,中华民族,兴衰,民间,文化,流失,中国的传统,传统手工艺,接下来请,在我国

2020-09-04 #故事大全